与青岛啤酒[微博]集团正在洽谈收购事宜的啤酒企业有近十家,包括嘉士伯在内。这是昨日记者从青岛啤酒集团有关人士那里获得证实的消息。
尽管这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并未透露出这近十家外资和合资啤酒企业的名称,但他至少默认了青啤的确正在与嘉士伯谈判的事实。这一消息表明,青啤集团正在进行新一轮大规模的扩张,这一轮扩张对整个业界的影响将比上一轮更为深刻。
看来,啤酒行业的对手们在这个夏天之后将不得不忍受着行业大鳄比此前更为猛烈的挤压,在这个圈子里争吃蛋糕将更加艰难。
第三波浪潮
青岛此次收购嘉士伯在内的几家合资、外资啤酒企业是青啤长期战略的一个部分,是青啤到2003年百年大庆之际跻身世界十强、达到与百年"青岛啤酒"品牌相称规模的一次战略性行动,青啤集团华东事业总部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去年同在青岛的崂山啤酒整体划拨给青啤集团标志着青啤统一鲁啤战略规划最后完成。也就是从去年开始,眼看崂啤已成了一颗熟透的桃子,落入自己手中只是迟早的事,青啤开始制定了全国扩张的计划。到今年上半年,先后有25家啤酒企业被收入青啤囊中,华南事业总部、华东事业总部先后在深圳、上海成立,同时,青啤自身的营销网络建设也在快马加鞭地进行,青啤老总彭作义在这方面下定了决心:要不惜用建一个工厂的钱来建设自己的网络。
青啤集团副总、华南事业总部总经理严旭一改去年事业总部成立之初的紧张和焦灼,在上周与记者交谈时已是满面春风,"我们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日子"。这位曾主持珠啤营销达十年之久、对华南市场了若指掌的业界强人向记者透露:青岛在华南地区大的动作马上就会展开。
从规模上看,去年青啤吃进的基本是5万吨左右的小厂。"要想扩大规模,没有几个大厂不行",青啤董事局秘书室张瑞祥助理向记者表示,"此次青啤收购一批合资外资企业不仅是从扩大规模上考虑,而且也是从效益上考虑的,这些合资外资厂基本上生产的是高档啤酒,这些产品的附加值要比中低档产品高"。
联系方方面面的信息,可以判断,青啤的这次动作正是继统一鲁啤、进军全国之后的又一波扩张浪潮。
这一波青啤收购的对象主要在华东地区,记者向张瑞祥追问这些合资外资企业的名称,他以"有保密协议"为由拒绝回答。
塔基打牢之后
具体地说,青啤的这次行动已不再是前两次单纯市场范围的平面上的扩张,而是产品线向上延伸的纵向发展。
在年初的一次采访中,青啤集团总经理彭作义向记者表述了青啤产品结构中的"金字塔"模式,即山东和全国各地区收购的生产厂生产的中低档产品构成青岛啤酒产品的金字塔的塔基部分,青岛市青啤工厂的产品和中日合资深圳工厂生产的高档产品构成金字塔的塔尖,由此高、中、低档产品构成了青啤产品系列。但是,那些生产设备良好,经过改造后可保证产品达到青啤产品标准的才可以"青岛啤酒"的标签面市,其余的只能以"青岛啤酒系列产品"命名。至于何时才能以"青岛啤酒"的名称面市,彭总也认为"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经过一年的发展,青啤总产量已超过100万吨,重新夺回了全国头把交椅。显然,青啤"金字塔"的塔基已相当牢固。
在此之后,青啤需要增大"塔尖"的分量。
要生产高档啤酒,必须首先有高档设备。环顾国内,1993年之后洋品牌大举进入国内,他们带来了高档设备,产品从质量到价位无疑也是高档的。但几年的市场实践表明,这些洋品牌在市场建设上遇到了难题,不但没能得到预料中的高额回报,反而连年亏损,经不住市场的煎熬后开始萌生退意,这被彭作义称之为"水土不服"。
这些洋品牌留下来的高档设备和他们的处境早已为青啤洞察。有观察者认为,嘉士伯上海的制造设备全系丹麦进口,在华东地区几乎无与伦比,这对青啤的诱惑力可想而知。吃进嘉士伯,也恰恰符合彭作义上任伊始为青啤制定的扩张战略: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
张瑞祥在采访中谈到,青啤以自身成熟的工艺水准,利用国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在异地生产高档青岛啤酒已成现实,深圳朝日青啤的出现就是一个实例。目前在华东市场上,青啤高档产品是从深圳工厂运去成品和从青岛运去酒液在上海灌装的,这无疑加大了运输成本。
在华南市场上,高档产品是由深圳工厂生产的,在同样重要的华东市场上,青啤只能靠外地运入。收购这一批外资合资品牌是不是为了利用高档设备生产高档产品?张瑞祥没有作肯定的回答,但他说,有了高档设备,至少有了生产高档产品的基础。
啤酒品牌行销的一般规律是:全国性品牌抢占中高档市场,地方品牌占据低档市场。作为全国老大的青啤,以塔基去抢占市场份额,而以塔尖去争取利润也在情理之中。如此说来,青啤的这次大收购其用意已不言自明。(记者李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