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海航系债券“14海资债01”寻求延期五个月支付利息
新京报网 | 2020年04月22日 13:35
债券持有人会议蹊跷多 如何避免"13海航债"事件再现?
债券持有人会议蹊跷多 如何避免

  原标题:债券持有人会议蹊跷多,如何避免“13海航债”事件再现? 来源:第一财经 债券持有人会议蹊跷多,如何避免“13海航债”事件再现?|记者观察 “13海航债”到期前夜的债券持有人会议,受到市场各方对海航集团蔑视规则、不尊重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激烈声讨。 自发布持有人会议召开公告,至表决截止,仅给了3个小时时间,而持有人则需要完成参会身份证明、议案表决、内部报告审批等诸多程序。最终会议“如愿”,因获3席大额投资人支持,债券延期一年兑付的议案得到98.26%的同意票获得通过。 尽管海航集团连夜紧急致歉,仍未能获得持有人谅解。 持有人会议,本来是债券投资者重要的议事平台和投资人保护措施,但为什么会导致一个看似“不公正”的结果?投资人又能如何避免再次坠入同样的“坑”呢? 完善“持有人会议”监管规则 与债券发行人相比,投资人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这一点,从海航持有人会议就可见一斑。 正式开会前几个小时,才通知持有人参会,到最后一刻才告知投资者将要表决的议案涉及债券延期,会上同步表决有关修改该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豁免发行人未按期召集会议的相关法律责任的议案……对于海航这场“有备而来”的持有人会议,投资者自然措手不及。 上述做法引发投资者强烈不满,并引起关于会议程序不合法的激烈质疑。 “对违反规则的发行人要加强监管”、“对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要严厉处罚”,这是投资者反复提出的诉求,也是市场监管的应有之义。 “持有人会议”作为信用债存续期议事决策机制的核心,规则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不同监管部门对持有人会议机制的管理程度不同,相关规则的明确程度也是不同的。 银行间交易商协会于2010年发布了《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持有人会议规程》,并分别于2012年、2019年12月进行了修订。协会以自律规则的形式对会议召开情形、召集与决策程序、决议生效条件、效力范围等事项作出了具体规定,并将上述自律规则作为底线要求。对于违反底线要求的,交易商协会将给予自律处分,或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证监会则在《公司债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中规定了需要召开持有人会议的具体情形,但对会议规则不作统一要求,仅要求在债券募集说明书中约定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自行约定会议行使权利的范围、会议召集、通知、决策机制等内容,总体原则为公平、合理。 发改委关于持有人会议的规定相对分散,散见于各类通知和文件中,例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债券存续期监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全面加强企业债券风险防范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上述文件规定了召开债券持有人大会的情形,但对于持有人会议规则及相关程序性事项缺少细化规定。 持有人会议是债券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手段,其决议将直接影响持有人的实体权利义务。“13海航债”事件表明,由于发行人和债券持有人的实质地位差异,监管部门需要关注市场自行安排中可能产生的“不公平”现象,并提供必要的制度规范。 例如,交易商协会《持有人会议规程》中对触发条件、召集人、召开程序、表决比例、信息披露等持有人会议关键事项做出具体的底线性安排,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平衡发行人与持有人的关系。这样才能回归持有人会议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制度初衷,避免“13海航债”事件重演。 投资人加强“自我保护” 监管部门给予了市场设计具体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的自由度和灵活度,但发行人很可能基于自身利益,制定对不利于持有人的规则。 除了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规则外,投资人也要提升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首先,投资者应该关注持有人会议规则的制定和修改权。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尤杨律师和赵之涵律师在《债券持有人会议的横向对比和重点关切》一文中指出,“持有人可以在存续期通过持有人会议修改对自身不利的持有人会议规则,以保障自身权利,只不过实践中持有人很少关注和行使这项权利”。 其次,投资者应当关注持有人会议的召集人。召集人对持有人会议的触发条件判断、开会时机选择、议案设计以及召集流程尤为重要。 尤杨和赵之涵律师认为,召集人约定不明确或者不适当都可能影响会议效果,如果召集人恶意召开持有人会议,很可能侵犯持有人合法权利。因此建议将有利于债券持有人权益保护的主承销商、受托管理人或债权代理人作为第一顺位召集人,将满足一定比例要求的债券持有人作为后备。 再次,投资者要关注债券持有人会议的表决制度及决议效力。债券持有人会议的目的之一,在于使分散的债券持有人形成合力,统一立场,统一行动,因此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都明确规定“多数决”制度。 但这一制度的适用,要注意两点。一方面,要保障债券持有人会议的“多数决”真正代表了多数债券持有人的意志;另一方面,也不能要求过高,导致债券持有人会议事实上无法形成决议,违背其设立初衷。 最后,投资者要关注信息披露与知情权。对于债券持有人而言,不仅要关注发行人的经营情况、财务情况、信用增进情况,还要关注持有人会议规则类的程序性事项。投资人只有事先了解持有人会议规则才能真正行使规则修改权,完善会议的召集程序、表决机制,甚至在特定情形下,自行提议召开、召集会议,真正成为持有人会议的主人。 尤杨和赵之涵律师认为,就发行人而言,应当在发行文件中充分披露持有人会议制度的相关安排,并在会议召集召开过程中及时披露程序性信息,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和参会权。而投资人,也应当在投资前充分了解相关债项的持有人会议安排,对自己的投资负责。 杜卿卿 [详情]

第一财经 | 2020年04月21日 07:15
海航基础对外担保逾期 收购关联企业的背后逻辑
海航基础对外担保逾期 收购关联企业的背后逻辑

  中国房地产报公众号 中房报见习记者 张超凡 | 北京报道 在海航集团出现流动性风险的背景下,海航基础设施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515.SH,以下简称“海航基础”)隶属海航集团五大板块之一的海航实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海航实业”),其与关联方海航实业的两笔涉资13.6亿元的关联交易,以及近期出现的对外担保逾期15.66亿元的事项引发关注。 4月11日,海航系的海航基础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海航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旅游岛”)拟收购关联方海航实业的天津、海南子公司。同日,海航基础公告披露,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逾期总金额为15.66亿元。其中,海航实业及相关公司共同向海口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营业部(以下简称“海口农信社”)借款5亿元已逾期。 中国房地产报(微信ID:china-crb)记者注意到,此次收购的关联方公司及海航基础控股子公司海南海岛临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岛临空”)曾与上述逾期借款存在担保关系,为化解对外担保逾期风险,索性收购关联方公司,将对外担保转化为内部子公司互保。此外,另一笔以同业竞争为由的关联交易同样存在蹊跷之处。对于疑问记者多次致电海航基础,但未能取得联系。 涉资13.6亿元 在上述关联交易中,国际旅游岛拟与海航实业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海航实业将所持有的海南英平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平公司”)100%的股权作价10.5亿元出售给国际旅游岛。 而另一笔交易是,国际旅游岛拟与天津市大通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通建设”)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大通建设将所持有的天津空港商贸中心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空港商贸”)100%的股权作价3.1亿元出售给国际旅游岛。 对于此次收购,海航基础分别对应给出的理由是收购英平公司是因为看好海南自由贸易岛的发展前景,同时为满足公司拓展业务需要,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而收购空港商贸主要是为了加快解决公司与关联方的同业竞争。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获悉,英平公司主要资产为12.35亿元投资性房地产,对应实物资产为海口海南大厦地上34-37、39-45层区域办公用房及地下负一层车库和负一层食堂,建筑面积合计44768.48平方米,截至2020年3月已出租面积13535.39平方米,出租率43.27%。 空港商贸主要资产11.32亿元存货,对应为未结转房产。存货为开发产品,为空港商贸开发完成的位于天津市空港经济区中心大道与东二道交口的瑞航广场项目。项目定位为新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涵盖酒店、商业、办公、公寓、超市、影院等多种业态。 英平公司和大通建设均为海航实业的控股公司,而国际旅游岛为海航基础的控股子公司,海航基础和海航实业属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为关联方,实际控制人均为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上述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此次关联交易若完成,海航基础将得到上述资产及预期收益。但目前看来,由于交易关联方海航实业借款逾期,交易标的持有资产存在抵押,若不能妥善处理,此次交易将难以顺利完成。 关联交易或涉利益输送 英平公司成立于2016年10月,经营范围为房地产项目策划,销售代理,房地产项目中介服务,旅游项目开发及管理。目前主要资产为其持有的海南大厦部分物业。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获悉,英平公司原本属于海岛临空(曾用名海航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其持有的海南大厦部分物业系由海航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现为海岛临空)通过资产划转的形式取得。 三年前,海航基础孙公司海航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与海航实业签订股权置换协议,将海航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的英平公司的100%股权作价约11.3亿元与海航实业持有的海南航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作价约 10.5亿元以及货币资金8324.94万元进行置换。 这些年英平公司作为交易标的,在海航基础与海航实业之间辗转。此次,海航实业作价10.5亿元又将其回转给海航基础的控股子公司国际旅游岛。 海航实业及相关公司曾向海口农信社借款5亿元,英平公司及海岛临空为上述借款提供了抵押担保,抵押物正是英平公司及海岛临空其名下持有的海口大英山新城市中心区 A07 地块海南大厦主楼的房屋建筑物以及房屋建筑物所对应的土地。 海南临空因与上述抵押担保有牵扯,若海航实业及相关公司借款逾期事项不能妥善解决,作为海航基础的控股孙公司,可能会导致债权方向上述提供担保的公司提起诉讼,要求海航基础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包括代为偿还债务等风险。 海航基础自然不愿看到资产被债权人处置。记者查询相关资料获悉,截至公告日,上述借款担保逾期金额约为5.25亿元。“巧合”的是交易双方在股权交割中约定的支付金额。双方在约定时间内海航基础先支付海航实业100%股权款的52%,即5.46亿元,并完成英平公司的股权过户。之后等海航实业解决英平公司逾期担保事宜后,海航基础再向海航实业支付尾款5.04亿元。 当务之急海航实业及相关公司需与海口农信社协商解决逾期担保的问题,倘若不能妥善处理,担保方英平公司及海岛临空持有的海南大厦将面临被海口农信社处置的尴尬境地,这或许是交易双方都不想让其发生的事情。记者致电海航实业了解交易进展,一位工作人员接通记者的电话后随即挂断。 除此之外,海航实业或许仍面临着借款逾期的压力。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海航实业未来5个月内,约11.91亿元借款到期,逾期压力可见一斑。 而反观担保方海岛临空其自身也出现了借款逾期。记者查阅相关资料获悉,海岛临空向海口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3家单位借款约7.89亿元,借款到期日为2020年3月18日,目前已经逾期,海岛临空正在与银行协商借款展期事项。 记者注意到,英平公司为这笔借款提供了抵押担保,抵押物正是其持有的海南大厦部分物业。 因此次关联交易,英平公司对海岛临空的关联担保变为上市公司间的互保,海航基础通过收购担保方将外部不可控风险进行转化,似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海航基础对外担保逾期的压力。但可疑的是此次关联交易中是否存利益输送以及损害公司股东权益? 而另一笔交易,海航基础称,是为解决此前控股股东海航集团承诺的同业竞争问题。记者查阅相关资料获悉,海航集团于2016年2月23日出具《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函》,因空港商贸涉及部分存量房地产开发项目与海航基础存在一定程度的同业竞争,海航集团承诺将通过消化存量、不再新增开发项目或三年内未销售或处置完毕将转让给无关联第三方的方式解决。 遗憾的是,上述承诺在承诺期间并没能兑现。对此,海航基础给出的部分理由是受天津市房地产调控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空港商贸项目资产去化较慢且处于亏损状态,导致转让给无关联第三方存在较大商业谈判难度。 2019年6月,海航集团变更有关同业竞争的承诺,对于空港商贸现有的存量房地产开发项目,海航集团承诺将在2022年7月19日之前完成项目的清盘及项目公司的注销;或在符合上市公司发展方向,有助于维护上市公司全体股东利益的条件下,以合理的方式和公允的价值注入上市公司;或将相关股权或资产转让给无关联第三方。 此次,海航基础收购空港商贸预示着上述承诺得以兑现。然而,讽刺的是此前承诺未能兑现时海航基础给出的部分原因是“2018 年度,空港商贸合并净利润为-0.07亿元,盈利能力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如将天津空港商贸注入海航基础将摊薄上市公司业绩,不利于实现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最大化”。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2019年度,空港商贸合并净利润为-0.1亿元,盈利能力堪忧。此外,截至公告日,空港商贸持有的瑞航广场项目存货物业去化难言乐观。 [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20年04月19日 10:14
海航发文挥别首都机场T1航站楼:情启T2 未来可期
海航发文挥别首都机场T1航站楼:情启T2  未来可期

  挥别T1情启T2,海航“五星”征程新起点 来源:海航集团 自5月3日零时起,海航集团旗下海南航空/大新华航空北京往返国内航班将从首都机场T1航站楼转场至T2航站楼运营。 转场后,海南航空将大幅提升航班运行效率,旅客将可享受同楼中转、通程值机一票到底等中转便捷服务,T2航站楼丰富的公共资源、先进的硬件设施、宽敞的空间环境也将为旅客提供更舒适、更有保障的出行体验。 忆往昔,海航与首都机场T1航站楼已经结缘12年,即将在海航首航27周年纪念日——5月2日,为这段珍贵的回忆画上圆满的句号。 我们相信,挥别T1 之际,将迎来T2更多的美好的未来。 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1993年的5月2日,一趟从海口飞往北京的海南航空航班开始了海航梦想的征途。从那以后,首都机场T1航站楼如一盏明灯,日夜守候了无数海航航班的起飞和降落,更是见证了海航27年的成长足迹,陪伴着海航从琼岛一隅飞向世界舞台。 在这里,海航用一个月时间将所有国内航班安置在T1航站楼,顺利保障了北京奥运会的航空运输,并从此成为T1航站楼独家运营的航司。 在这里,海南航空实现了品牌的创新升级,在2019年推出梦之羽形象高端值机区,成为了海航服务品质的新名片。 也正是在这里,海航迎接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旅客,将海航“店小二”的服务和微笑留在每个人的心中。 1954 1954年,首都机场工程启动。1958年,首都机场投入使用。从此,新中国民航也有了一个功能较为完备、条件较好的民用机场。 1984 1984年,历时10年,首都机场经过改造,成为中国第一座拥有两条跑道的民用机场,可以起降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民航波音747型客机。 1988 1988年,首都机场T1航站楼开始7次扩建工程。同年首都机场正式更名“北京首都国际机场”。2004年9月20日,T1航站楼重新投入使用。 2008 2008年6月27日,海南航空、大新华航空、天津航空、金鹿航空(现北京首都航空)入驻T1航站楼,海航集团成为T1航站楼的独家运营公司。 海南航空为庆祝独立运营T1举行的“寻找第一位旅客”活动现场。 2009 2009年11月,海南航空改造T1航站楼贵宾室并顺利开业,为出行旅客提供了首个国内五星级贵宾室。 2019 2019年2月1日,海南航空首个采用“梦之羽”形象设计的高端值机区正式在首都机场T1航站楼启用,这标志着海南航空地面服务品质再登新台阶。 2020 2020年春运,旅客在T1航站楼值机柜台及自助值机区办理业务。 截至2019年,海航在首都机场实现旅客运输量近1300万人次,国际旅客量逾200万人次,五年国际复合增长率17%。2019年底,海南航空在北京投入运力达67架,其中宽体机运力42架,国际及地区航线26条,包括欧美远程航线20条,在北京国际航线规模居第二位。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海航用27年的时光,在T1航站楼积攒了无数美好的回忆,也完成了无数惊喜的蜕变,成长为现在的五星航空公司。 也许此时,正是铭记过去,启程未来的最好时候。 情启T2  未来可期 挥别T1,海航将满载情怀与累积27年的优秀服务经验,迎来新的征程。 在“一市双场”政策统筹下,北京航空运输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首都机场成为北京发挥首都核心功能、建设世界级航空枢纽的重要服务单位。海南航空将继续扎根首都机场,深耕市场,打造更多优质航线和产品服务。 早在2017年3月,海南航空海翼堂国际贵宾室在首都T2航站楼内正式投入使用,也是海南航空“海翼堂”贵宾室品牌的正式亮相。 占地共726平方米的海翼堂,内设茶艺区、休闲区、阅读区、贵宾房、睡眠区、淋浴间、视听区等十几个功能区,高峰期能同时容纳148位旅客。 北京T2航站楼海南航空海翼堂贵宾室 未来,海航将继续坚持践行“店小二”精神和“五星匠心”服务,充分利用T2航站楼的功能定位、公共资源和服务配套设施,对地面服务进行全面的品质升级,为旅客提供更人性化、国际化的真情服务,从值机、候机、登机到行李提取,旅客的出行感受都将焕然一新。 T2航站楼廊配置20个国内廊桥区位,可同时容纳5个宽体机机位,海南航空进出场航班整体靠桥率将明显提升;首都机场T2航站楼采取半自动分拣模式,国内出港分拣厅共有行李口20个,可同时保障60个出港航班,且不受宽窄体航班限制,行李分拣效率更有保障。 北京T2航站楼海南航空海翼堂贵宾室 随着海南航空国内和国际航班数量的增加,在首都机场中转的旅客数量也将持续攀升。转场至T2后,海南航空国际-国内、国内-国际转机旅客可以实现同楼中转,相比转场前T1航站楼和T2航站楼之间的双楼运转,大大节省了中转时间。此外,海南航空还将为旅客提供国际和国内通程值机一票到底的便捷服务;通程行李的地面运输效率也将大幅提升,单趟次行李运输时间缩短50%。全面、高效的中转保障体系将会让旅客中转体验更加顺畅。 2020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开局之年。海航集团作为海南省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的龙头企业,扎根海南,服务海南,提高政治站位,紧紧抓住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机遇期,充分发挥境内外的资源优势,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作出海航贡献。 一段历程的结束, 更是下一段旅程的开始。 纵有不舍,步履却依然坚定, 道路也更加光明。 满载回忆,不忘初心, 追梦的海航人将肩负 历史、责任和荣誉, 继续砥砺前行。 再见,T1,让我们相约T2![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20年04月17日 09:07
海航债违约背后兑付江湖:违约花样多 处置仍是难题
海航债违约背后兑付江湖:违约花样多 处置仍是难题

  在一个案例中,讽刺的是,在大公国际下调评级后,企业旋即宣布与大公国际终止合作。 “我们连29个小机构都没能算上,根本没来得及提供券商盖章的持仓证明。”一位“13海航债”机构持有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该人士语气十分无奈,似乎已经把这段经历当成了一个笑话。 就在过去几天, “13海航债”持有人会议风波持续发酵。 随着“13海航债”持有人会议结果公布,债券展期已经成为定局。虽然海航方面连续两次公开就此事作出道歉、自查回应,但这其中涉及的藐视规则、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等问题,依旧值得关注和重视。 事实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随着信用债债券违约风险增加,不少发行人为了规避一纸违约公告,选择场外兑付、协议展期等多手段摆脱“违约”名号,将公开债“非标准化”解决,甚至不惜触碰违规红线。 这其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即是,信息披露的不透明,以及难以落实的投资者保护。 “没有任何办法,但是我们已经就海航这样的做法向监管部门投诉。”4月16日,一位“13海航债”持有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违约”花样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4月16日,今年以来已有44只信用债出现违约,涉及规模达到577.94亿元。同时,今年以来继续新增了5家违约发行人。 一方面是信用债走向违约常态化,另一方面,在违约之外,债券市场上场外兑付、展期兑付、债券置换等各类针对到期债券的处置方式越来越多。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仅今年一季度就有远高实业、中融新大、如意科技、凤凰机场、桑德工程等发行人针对旗下相关债券宣布展期兑付。 其中远高实业发行的“19远高实业CP001”在宣布将债券本息展期至2020年5月7日后,已在3月10日完成了本息兑付;中融新大发行的“18中融新大MTN001”则将利息部分展期,其中持有11.08亿元份额的债券持有人同意利息延期至2020年9月30日前支付;如意科技发行的“19如意科技MTN001”、凤凰机场发行的“19凤凰机场CP001”亦分别将利息延期至2020年6月15日支付、将本金在原定到期日后展期不超过365天兑付。 虽然债券展期、场外兑付等已经成为当前市场较为常见的发行人处置违约风险的方式,但是其中依旧存在着部分发行人违反法律规则等等诸多乱象。 在此之前,就有天广中茂、宜华集团等多家公司存在在回售前游说部分投资者撤回回售,或者利用场外兑付私下协商债券兑付,但却模糊信息披露或者直接规避违约公告等相关情况。 从发行人角度来说,通过种种手段规避直接披露违约公告,或意味着企业融资不至于完全受阻,也可以保持企业良好的市场形象。 就如意科技的案例来看,在3月份与持有人达成“19如意科技MTN001”利息延期支付协议的同时,发行人同步还在持有人会议中与持有人约定,全体持有人将全部通过场外方式收取“19如意科技MTN001”2020年度利息,同时,持有人认可“19如意科技MTN001”未通过上海清算所渠道完成2020年度付息事宜不构成违约。 可以见得,发行人对“违约”的认定十分重视,即便前一日上清所已公告未在付息日当日收到如意科技支付的付息资金,如意科技仍要为这次利息展期辩解其“不是违约”。 但“掩耳盗铃”的实际效用如何?彼时大公国际认为如意科技面临的法律风险和财务风险上升,短期偿债压力很大,且再融资能力受限,债务偿还能力下降,于是宣布将如意科技主体信用等级调整为AA-,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17如意科技MTN001”、“18如意01”及“19如意科技MTN001”信用等级均调整为AA-。 讽刺的是,在大公国际下调评级后,如意科技宣布与大公国际终止合作。 而对于投资者和市场来说,这种部分发行人越来越多的无视市场规则的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更不利于债券市场长效机制的形成。 “我国债券市场正在经历市场出清阶段,保刚兑时代已成过去式,对于债券市场的透明与公开性要求更高。而类似展期场外兑付等处置方式,不仅不利于发行人信息公开,降低了市场透明度,而且发行人倘若频繁通过场外兑付方式规避债券违约,也不利于债券市场出清,亦不利于形成不良资产市场化的处置体系。”有券商分析认为。 违约处置仍是难题 “很多债券违约的问题是日积月累形成的,虽然债券主体积极解决但很难立竿见影,需要时日。尤其当前叠加疫情,诸多行业受到影响,企业或出现现金流紧张问题,容易发生短期兑付困难,未来信用债违约压力或有所增加。”北京某公募基金固收总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事实上,即使不少发行人后续选择展期场外兑付来自救,但是能否按期执行依旧是个未知数。 就2018年违约的“15金鸿债”来说,发行人金鸿控股在2018年10月公布了一个四阶段的债务清偿方案,包括2018年12月31日前支付“15金鸿债”第三付息年度所欠利息4000万元;2019年3月31日之前偿还债务本金30%及相应利息;2019年9月30日之前,偿还债务本金20%及相应利息;2020年3月31日之前,偿还债务本金剩余50%及相应利息。 但从今年2月份金鸿控股最新公告的“15金鸿债”违约处置进展情况来看,发行人已于2018年年底前支付完毕4000万利息,于2019年9月12日自行向持有人支付了本金总额的15%;于2019年12月9日自行向“15金鸿债”全部持有人支付了本金总额的20%及35%本金对应的自2018年8月28日至2019年11月30日的利息。 至于“15金鸿债”剩余本金及利息的支付,金鸿控股称将根据公司资产出售进展的后续交易款项进账情况确定,具体偿付金额及时间另行安排。 “能陆续偿还已经是好结果了,还有的发行人违约后破产重整,清偿率更低。”北京某私募机构债券基金经理表示,“对投资人来说都是很无奈的选择,现在市场上很多发行人在到期前协商展期转场外兑付规避违约,我们虽然难以接受但又考虑到给他们一个机会,或许还有转机,也只能无奈接受。”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各家机构对于“踩雷”违约债券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譬如行业内有公募机构因为基金踩雷而将投研团队“大换血”,也有私募机构针对信评人士等进行处罚;不过也有机构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并未处置踩雷的投研人员,但公司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加强信评工作。” “作为债券持有人,我们首先会密切关注主体基本面,与主承销商保持密切沟通,对于已经违约的债券,为保护持有人利益会积极追偿。”北京一家公募基金债券基金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但该人士也表示,“实际上对于问题债券,交易量萎缩无法承接债券基金所持债券,基金公司跟踪三方估值被动调整净值,公募基金为了保护散户利益甚至会选择动用固有资金大比例自购,保住‘壳’才能以时间换空间,其实作为公募基金还是较为弱势的。” 完善市场机制在途 “在违约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会关注后续监管机构如何回应。”4月16日,某大型券商分析师针对海航持有人会议事件受访指出。 一位接近监管机构的市场人士认为,“海航方面4月14日紧急拟定了于当天晚上召开‘13海航债’持有人会议的方案,并通知称会议登记时间为当晚19时之前,会议召开时间为当晚20时至20时30分。当晚约21时,该持有人会议通知在中国债券信息网上披露。但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关于持有人会议召开需要10个交易日发布公告,上述操作显然不符合这一要求,因此该会议通知并未在上交所网站披露。” “海航事件整体来说还是比较个案的,毕竟海航出问题发酵时间比较长了,大家都有心理预期,而且这种发行人连同主承的影响还是挺恶劣的,后续大概率其他发行人和主承也不大敢效仿。”某券商系公募基金固收总监表示。 “更需要关注的是,就保护投资人的制度和违约处置来讲,国内市场的情况当前依旧未成体系,估计后续还需要有一些成功案例才能建立起来。”前述投资总监认为,“如果后续市场还有这种问题,可能也主要出现在本身违约风险就比较大的发行人身上。还是得继续从实务案例中摸索违约后债务处置的流程和制度。” 而就当前情况来说,为规避这类风险,不少机构在与本报记者交流时称仍要以事前预防为主。 “公募基金固收收益投资这块本身风险偏好比较低,现在的市场情况下对风险把控更严,发行人主体有风险预警后就很难进入标的池。现在我们都会加强事前风险处置,公募基金还是要从提高风控尺度和能力出发,以事前解决这些问题债券为主,因为债券违约的后续处置对任何投资机构来说都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北京某公募基金固收总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当前市场债券置换等新措施逐步推开,受疫情影响或有更多企业通过债券置换实现展期。 虽然债券置换可以减轻发行人的流动性压力又调整了债务期限,避开了传统的债券借新还旧,也可以规避违约,但不少案例仍旧引发了市场争议。 “在信用分层的大背景下,出现非常规操作的发行人往往为流动性偏紧的企业,信用资质相对不强。如果投资者选择置换,按期获得债务偿还的权益也能够得到保障,那么债券置换就是一个利于市场多样化的创新操作;但如果投资者选择不置换,相应权益无法得到保障,那么这种‘强制展期类’债券置换将会严重伤害市场信心,并影响到发行人及区域的认可度。”华南某大型公募基金固收总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强化落实市场监管机制和投资者保护制度,亦迫在眉睫。[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20年04月17日 07:19
海航集团债券“强行延期” 海航系债务风险浮出水面
海航集团债券“强行延期” 海航系债务风险浮出水面

  原标题:海航集团债券“强行延期” 海航系债务风险浮出水面  近日,主营航空运输服务的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集团”)因一场操作债券延期的“闪电会议”在市场中引发了舆论喧嚣。 4月14日晚,是“13海航债”到期前一天,海航集团临时召开持有人会议,要求对延期的议案火速进行表决。海航集团既未提前公告议案内容,且只在会议半小时前邮件通知债券持有人参会的操作也引起了部分投资者的不满。 时隔一天,结果已出。29人反对不敌3个大户支持,“13海航债”展期事项获通过。4月15日傍晚六点左右,海航集团公告称,“13海航债”展期议案获持有人会议通过,同意议案的债券持有人共3名,合计持有债券面值总额为3.45亿元,占出席本次债券持有人所持有效表决权的98.26%;反对29名;弃权0票。 作为“13海航债”的发行人,海航集团债券“强行延期”惹市场争议。在“13海航债”延期兑付背后,暴露的是海航集团的债务危机,既使得市场对海航集团的偿债能力表示担忧,也让海航系债券蒙上阴影。 紧急会议引争议 公开资料显示,“13海航债”发行人为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发行人企业性质为地方国企,起息日期为2013年4月15日,到期日期为2020年4月15日,主承销商为安信证券,目前最新债项评级为AAA。 “13海航债”发行规模为11.5亿元,其中7.5亿元将用于公司全资子公司首都航空引进3架B737-700IGW公务机,4亿元用于引进2架空中客车A320飞机;票面利率为7.1%。2018年4月经债券持有人行使回售权后,目前债券余额3.90401亿元。 4月14日晚,海航集团在“13海航债”兑付前夕临时召开持有人会议。持有人会议主要讨论两大议案,一是修改持有人会议的相关条款,豁免发行人本次未按时召集会议相关的法律责任;二是将本期债券2019年4月15日至2020年4月15日的本息递延至2021年4月15日支付;递延期间,递延的本金按基准利率计息、递延的利息不计复利的议案。 据悉,债券发行人海航集团在当天下午18点30分通知持有人召开会议,召开时间为当天晚上20:00-20:30。投资者要在当天19点前将相关证明材料的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仅有半个小时时间准备材料完成参会登记。若当天19点前完成不了登记,就无参会资格,也就没有表决权。 海航集团仅通过邮件通知了债券持有人,并未对议案进行公开。直到4月14日21:01分,海航集团在中国债券信息网上才公布了《关于召开2013年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债券2020年第一次持有人会议的通知》。根据通知的参会时间,公告发出时会议已经结束,且距离表决结束只有半小时。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关于持有人会议召开需要10个交易日发布公告。 一方面,海航集团的议案内容没有遵照规定通过交易所公告,另一方面,该债券持有人在这天下班后才收到会议通知,仅有半个小时准备材料参会登记,这些做法均引起了一些投资者的不满和质疑。 海航集团深夜致歉 4月15日凌晨,海航集团深夜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致歉信》,对当日到期的“13海航债”展期相关事宜致歉。致歉信中称,直至4月14日,公司一直与主要投资人协商展期事宜,并通过召开投资人电话会议方式进一步沟通并对展期方案进行表决。由于投资人数量较多,会议通知和准备工作存在一定不足,使得会议程序较为仓促。 对于相关债券延兑的原因,海航集团表示因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集团航空、旅游、酒店、商业等相关主营业务经营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复工复产,但短期内经营难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现金流压力巨大。 为妥善应对疫情影响,维持企业可持续经营,海航集团拟与4月15日到期的“13海航债”债券投资人协商,对到期本息进行延期一年兑付,具体兑付方案以与投资人协商一致的意见为准。在此,向全体投资人深表歉意。在债权人会议投票完成后,公司将如实披露相关信息。 海航集团还称,以后将吸取此次经验,更加公开透明地披露相关信息,保障投资人合法权益。 29人反对不敌3大户 4月15日傍晚六点左右,海航集团公告了昨晚的持有人会议表决结果。两项议案均获通过,同时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认为,本次债券持有人会议的表决程序和表决结果合法有效。 公告表示,出席本次债券持有人会议的债券持有人共32名,合计持有金额3.51亿,占未偿还金额的约89.94%,达到法定人数。两项议案获持有人会议通过,同意议案的债券持有人共3名,合计持有债券面值总额为3.45亿元,占出席本次债券持有人所持有效表决权的98.26%;反对29名;弃权0票。 公告显示,由于受疫情影响,本息兑付日期临近,结合《持有人会议规则》的相关规定,会议豁免了发行人未按规定时间召集会议的相关法律责任。 公告同时表明,关于本期债券2019年4月15日至2020年4月15日的本息递延至2021年4月15日支付;递延期间,递延的本金按基准利率计息、递延的利息不计复利的议案。 如果此次议案经表决没有通过,则“13海航债”于最后到期日(即4月15日)不能兑付,将构成实质性违约。 债务风险浮出水面 在海航集团债券延期兑付的背后,浮现出的是海航集团的债务风险。 银河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海航集团由于近年来过度扩张,引发流动性风险;杠杆率较高,盈利能力显著下降,在疫情的冲击下,集团核心航空企业经营压力巨大。 根据财报数据,截止2019年6月末,海航集团总资产为9806.21亿元,总负债为7067.26亿元,其中短期债务占比43.84 %。资产负债率上升至72.07%,净资产收益率下降至-2.81%,毛利率下降至11.52%。此外,2018年、2019年上半年,航海集团净利润分别为-49.02亿元、-35.20亿元,盈利能力下降显著。 根据统计,目前海航集团未到期的债券存量还有7只,规模140亿元。分别是19海航01、19海航02、19海航03、19海航04、16海航可续期债01、16海航可续期债02、15海航债。 据国泰君安证券梳理,截至2020年3月2日,海航系企业存量债有121只(包括51只同业存单和1只商业银行二级债),存量债规模共计742.8亿元,1年后到期及回售的存量债为355.8亿元,占比47.89%。其中,海南航空控股和海航集团存量债规模居于前两位,分别为151.9亿元和144.0亿元。 由于“13海航债”延期兑付,市场对海航集团的偿债能力表示担忧,也让海航系债券蒙上阴影。 4月15日,兄弟债券“15海航债”在开盘后大跌超过23%,报30元。盘中两次临时停牌,跌幅一度超过31%。“15海航债”当日最终收盘报29.1元,跌25.75%。资料显示,“15海航债”的发行人是海航集团,债券规模30亿,票面利率5.99%,发行期限7年。 同日,凯撒旅业(000796.SZ)发行的“17凯撒03”收盘价报62元,单日跌幅近15%。该债券单张价格已连续多日下跌,最低触及59.9元,较100元发行面值,跌去40.1%;资料显示,海航系一度掌有凯撒旅业实控权,现因股权质押违约、被动减持股份成第二大股东。[详情]

投资者报 | 2020年04月17日 00:07
"15海航债"主动调整交易方式 或因此前出现大幅波动

  原标题:“15海航债”主动调整交易方式,或因此前价格出现大幅波动 “15海航债”调整交易方式,或因此前价格出现大幅波动。 4月16日,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根据《关于调整债券上市期间交易方式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经公司申请,企业债券(债券代码:sh127312,债券简称:15海航债)自2020年4月16日起进行交易方式调整,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固定收益证券综合电子平台上采取报价、询价和协议交易方式进行交易。关于上述债券恢复竞价系统交易时间,公司将及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公告。公司提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对于调整交易方式的原因,海航集团方面表示以公告为准。 澎湃新闻记者独家获悉,是海航方面主动申请了这一调整,而非交易所或监管部门强制要求。 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到,此前上交所发布《关于调整债券上市期间交易方式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在本所上市,且债券上市时同时采取竞价、报价、询价和协议交易方式的,如存续期内债券信用评级调整为AA级(不含)以下或者发生上交所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认定的其他情形的,交易方式应当调整为仅采取报价、询价和协议交易方式。 通知还规定,债券发生前款规定相关情形的,发行人、受托管理人或者具有同等职责的机构应当及时向上交所报告,申请自情形发生的次一交易日起调整相关债券的交易方式,并及时发布公告,明确交易方式调整相关安排、交易方式调整起始日,并提示投资风险。 据澎湃新闻记者查询,目前“15海航债”的信用评级仍维持AAA级,评级机构为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因此,此次“15海航债”调整交易方式或与此前该债券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有关。 4月15日,“15海航债”在开盘后迅速下跌超23%,后盘中临时停牌自9时34分起至10时04分。复牌后,继续迅速下跌至超31%。后再次停牌,二次停牌从10时06分起至14时57分。二次复牌后,尾盘有所拉升,最后报收29.1元,跌25.75%。 业内人士认为,在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后,采取调整交易方式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加强投资者管理,提醒风险承担能力较弱的中小投资者谨慎投资高风险的中低评级债券,让更为专业的合格投资者来参与市场交易。 上交所此前发布的《关于调整债券上市期间交易方式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中也介绍道,债券交易方式调整后,仅限符合上交所债券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的合格机构投资者买入,持有债券的其他投资者可以选择卖出或者继续持有。投资者持有的债券数量少于上交所规定的最低申报数量的,可以一次性申报卖出所持有的债券。[详情]

澎湃新闻 | 2020年04月16日 21:24
海航集团:“15海航债”4月16日起进行交易方式调整
海航集团:“15海航债”4月16日起进行交易方式调整

  4月16日,海航集团公告称,“15海航债”4月16日起进行交易方式调整,仅在上交所固定收益证券综合电子平台上采取报价、询价和协议交易方式进行交易。关于上述债券恢复竞价系统交易时间,公司将及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公告。 [详情]

新浪财经 | 2020年04月16日 15:23
海航公募债“强行延期”余震:凯撒旅业债券暴跌四成
海航公募债“强行延期”余震:凯撒旅业债券暴跌四成

  原标题:海航公募债“强行延期”余震:凯撒旅业债券暴跌四成,易生金服曾欲借其曲线上市,旗下小贷被列经营异常 海航系债券因“13海航”债在临到期日强行延期蒙上阴影。 4月15日,凯撒旅业(000796.SZ)发行的“17凯撒03”债券单张价格已连续多日下跌,最低触及59.9元,较100元发行面值,跌去40.1%;收盘价报62元,单日跌幅近15%,次日有所回升。 同日晚间,凯撒旅业发布2019全年以及2020年一季度业绩快报。2019年,凯撒旅业归母净利润1.2亿,同比下滑36.03%;2020年一季度,凯撒旅业归上市公司净利润预亏4500万到6500万,同比下降248.84%-315%。 据公告信息统计,凯撒旅业发行的在流通企业债仅有17凯撒03,该5年期债券规模7亿元,每年6月16日付息,投资者可在3年后,即2020年6月16日行使回售权。目前离回售期限约两个月。 自4月9日起,17凯撒03债券价格单日跌幅扩大,次日首次跌破85元,此后多日续跌。9日,凯撒旅业召开董事会及监事会,就公司注册地变更,增资海南凯撒世嘉旅文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及继续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召开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议题进行决议。增资后,注册地或迁址海南。 无独有偶,海航系西部航空发行的“17西航01”债券在3月11日曾大跌20%至每张70元。 海航系一度掌有凯撒旅业实控权,自2011年入主。直至19年9月,凯撒旅业公告,第一大股东海航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因股权质押违约,部分被动减持,导致第一大股东变更为创始团队凯撒世嘉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约占总股本的28.98%;海航旅游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约占总股本的28.73%,成第二大股东。 海航系曾意欲将旗下核心金融平台易生金服装入凯撒旅业,曲线上市。 易生金服由海航旅游和易生股权投资基金在11年创立,旗下有海航系第三方支付牌照资产易生支付、彩票平台新生中彩、小贷公司天津易生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 “易生小贷”)以及上海华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华势科技”)。华势科技官网介绍,主营业务为银行卡线下POS收单及相关增值服务,官网首页显示增值服务包括POS贷、随时贷。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易生小贷自2018年12月被天津市滨海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列为经营异常,未显示被移出。 易生小贷官网介绍,旗下产品有个人信贷易享贷、航旅场景消费金融易分期以及中小企业贷款易企贷。 据天眼查信息,易生支付旗下青岛分公司、武汉分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后未被移除。19年末,易生支付曾因被列被执行人引争议。其当时对媒体回应称,事件与2016年易生支付作为发卡方为油联(北京)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发行一款名为“储油宝”的预付卡有关。此外,易生支付曾多次收到央行支付罚单。 凯撒旅业在16年以5.5亿领投易生金服B轮融资。 2018年7月,凯撒旅业公告,终止收购易生金服60%股权;12月,再签订补充协议,同意延长易生金服的承诺完成期限至19年6月30日。19年3月31日,凯撒旅业回应投资者提问称,易生金服及其控股股东海航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正在与公司及其他投资人就易生金服后续安排进行沟通,尚未形成最终方案。 反复至今,易生金服仍未纳入上市体系。工商信息显示,凯撒旅业是易生金服第二大股东,持有16.59%股份。 2月,凯撒旅业副董事长徐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创始人陈小兵在2019年10月正式收回凯撒旅业实控权以后提出,后续公司将以旅游为主,同时兼顾食品(航食、铁餐),免税和金融业务(易生支付)。 尽管控制权变更,工商数据显示,截至3月13日,海航旅游尚持有凯撒旅业24.59%股份;凯撒旅业管理层仍有多位出身海航系,包括原海航旅游集团副董事长刘江涛等。近日,股东海航旅游再次被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4.7亿。天眼查统计,海航旅游在2020年已4次被列为被执行人,累计执行标的近7.4亿。 4月以来,海航集团关联的多只债券本息兑付展期。 7日,海航控股公告,预计无法按时偿付17日到期的超短期融资债券“19海南航空SCP002”本息,希望进行展期;10日,“16海集01”决定递延原本于14日的利息支付。 15日早间,海航因“13海航”债强行延期事件引发舆论热议。14日,在“13海航”债到期前日,海航集团紧急召集债券持有人开会,据报道,仅给出半小时准备材料进行参会登记,且议案内容未在交易所公告。海航集团15日凌晨发布致歉信称,会议程序仓促,由于现金流压力巨大,到期本息延期一年兑付。事件的合规性及法律效力存在争议。 据报道,国泰君安统计,截至3月2日,海航系存量债121只,括51只同业存单和1只商业银行二级债,存量规模共计742.8亿元,1年后到期及回售的金额达355.8亿元。安信证券则为多只海航债的主承销商,包括“09海航债”“13海航债”“15海航债”。[详情]

界面新闻 | 2020年04月16日 11:41
海航公募债"强行延期"余震:旗下小贷被列经营异常
海航公募债

  原标题:海航公募债“强行延期”余震:凯撒旅业债券暴跌四成,易生金服曾欲借其曲线上市,旗下小贷被列经营异常 来源:互联网金融电讯 金子琪 发行的“17凯撒03”债券单张价格已连续多日下跌,最低触及59.9元,较100元发行面值,跌去40.1%;收盘价报62元,单日跌幅近15%,次日有所回升。 同日晚间,凯撒旅业发布2019全年以及2020年一季度业绩快报。2019年,凯撒旅业归母净利润1.2亿,同比下滑36.03%;2020年一季度,凯撒旅业归上市公司净利润预亏4500万到6500万,同比下降248.84%-315%。 据公告信息统计,凯撒旅业发行的在流通企业债仅有17凯撒03,该5年期债券规模7亿元,每年6月16日付息,投资者可在3年后,即2020年6月16日行使回售权。目前离回售期限约两个月。 自4月9日起,17凯撒03债券价格单日跌幅扩大,次日首次跌破85元,此后多日续跌。9日,凯撒旅业召开董事会及监事会,就公司注册地变更,增资海南凯撒世嘉旅文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及继续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召开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议题进行决议。增资后,注册地或迁址海南。 无独有偶,海航系西部航空发行的“17西航01”债券在3月11日曾大跌20%至每张70元。 海航系一度掌有凯撒旅业实控权,自2011年入主。直至19年9月,凯撒旅业公告,第一大股东海航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因股权质押违约,部分被动减持,导致第一大股东变更为创始团队凯撒世嘉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约占总股本的28.98%;海航旅游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约占总股本的28.73%,成第二大股东。 海航系曾意欲将旗下核心金融平台易生金服装入凯撒旅业,曲线上市。 易生金服由海航旅游和易生股权投资基金在11年创立,旗下有海航系第三方支付牌照资产易生支付、彩票平台新生中彩、小贷公司天津易生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 “易生小贷”)以及上海华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华势科技”)。华势科技官网介绍,主营业务为银行卡线下POS收单及相关增值服务,官网首页显示增值服务包括POS贷、随时贷。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易生小贷自2018年12月被天津市滨海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列为经营异常,未显示被移出。 易生小贷官网介绍,旗下产品有个人信贷易享贷、航旅场景消费金融易分期以及中小企业贷款易企贷。 据天眼查信息,易生支付旗下青岛分公司、武汉分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后未被移除。19年末,易生支付曾因被列被执行人引争议。其当时对媒体回应称,事件与2016年易生支付作为发卡方为油联(北京)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发行一款名为“储油宝”的预付卡有关。此外,易生支付曾多次收到央行支付罚单。 凯撒旅业在16年以5.5亿领投易生金服B轮融资。 2018年7月,凯撒旅业公告,终止收购易生金服60%股权;12月,再签订补充协议,同意延长易生金服的承诺完成期限至19年6月30日。19年3月31日,凯撒旅业回应投资者提问称,易生金服及其控股股东海航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正在与公司及其他投资人就易生金服后续安排进行沟通,尚未形成最终方案。 反复至今,易生金服仍未纳入上市体系。工商信息显示,凯撒旅业是易生金服第二大股东,持有16.59%股份。 2月,凯撒旅业副董事长徐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创始人陈小兵在2019年10月正式收回凯撒旅业实控权以后提出,后续公司将以旅游为主,同时兼顾食品(航食、铁餐),免税和金融业务(易生支付)。 尽管控制权变更,工商数据显示,截至3月13日,海航旅游尚持有凯撒旅业24.59%股份;凯撒旅业管理层仍有多位出身海航系,包括原海航旅游集团副董事长刘江涛等。近日,股东海航旅游再次被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4.7亿。天眼查统计,海航旅游在2020年已4次被列为被执行人,累计执行标的近7.4亿。 [详情]

蓝鲸财经 | 2020年04月16日 11:19
海航旅游再成被执行人 2020年累计执行标的近7.4亿元
海航旅游再成被执行人 2020年累计执行标的近7.4亿元

  4月16日消息,天眼查数据显示,4月14日,海航旅游的运营主体海航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被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462728480.0。值得注意的是,海航旅游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已有4次被列为被执行人,累计执行标的近7.4亿。 海航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3月,注册资本175亿,法定代表人为李维军,公司经营范围为酒店项目开发、管理;旅游项目投资和管理;装饰装修工程;建筑材料、家用电器、电子产品、通讯设备的销售。 天眼查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共有三大股东,其中大股东为海航集团的运营主体海航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9.97%,二股东为海航航空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4.32%,,三股东为深圳中泰欣融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5.71%。 据澎湃新闻报道,4月16日早间,海航集团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针对“13海航债”对公司财务人员作出批评。 文章称,4月15日中午,海航集团执行董事长顾刚召集公司高管会议。就近期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同时,就海航集团与主要投资人协商“13海航债”展期事宜中出现的问题请财务部门就相关情况进行说明,对财务总监及相关人员提出了严肃批评。 4月15日凌晨,海航集团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致歉信》,致歉信中称,直至4月14日,公司一直与主要投资人协商展期事宜,并通过召开投资人电话会议方式进一步沟通并对展期方案进行表决。由于投资人数量较多,会议通知和准备工作存在一定不足,使得会议程序较为仓促。 海航集团在致歉信中解释协商展期的原因为,因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集团航空、旅游、酒店、商业等相关主营业务经营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复工复产,但短期内经营难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现金流压力巨大。 此前,据媒体报道,4月14日晚间,有机构投资者表示,当天下班后的6:30,才收到海航集团计划财务部的邮件,内容是“关于召开2013年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债券2020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的通知”。 据记者获取的一份电话会现场实录显示,多名投资者在电话会议中质疑会议召开的合法性,并表达不满情绪,甚至还有提议增加议案要求海航破产。[详情]

新浪财经 | 2020年04月16日 10:47
闹剧落幕:29人反对不敌三个大户 "13海航债"展期通过
闹剧落幕:29人反对不敌三个大户

  原标题:24小时闹剧落幕:29人反对不敌三个大户 “13海航债”展期获通过 本报记者 李慧敏 北京报道 经过一整天的舆论喧嚣,“控球权”终于还是回到了海航集团,“13海航债”展期事项妥妥地落地。 4月15日傍晚六点左右海航集团公告称,“13海航债”展期议案获持有人会议通过,同意议案的债券持有人共3名,合计持有债券面值总额为3.45亿元,占出席本次债券持有人所持有效表决权的98.26%;反对29名;弃权0票。 32名持有人参会 公告显示,出席本次债券持有人会议的债券持有人共32名,合计持有“13海航债”面值总额共计3.51123亿元,占“13海航债”为偿还的本金总额所代表表决权的89.94%。 本次持有人会议审议通过了《2013年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债券2020年支付本息的相关议案》。 公告载明,由于受疫情影响,本息兑付日期临近,结合《持有人会议规则》的相关规定,会议豁免了发行人未按规定时间召集会议的相关法律责任。 公告同时表明,关于本期债券2019年4月15日至2020年4月15日的本息递延至2021年4月15日支付;递延期间,递延的本金按基准利率计息、递延的利息不计复利的议案。同意议案的债券持有人共3名,合计持有债券面值总额为3.45亿元,占出席本次债券持有人所持有效表决权的98.26%;反对29名;弃权0票。 “很显然,海航集团在召集会议之前已是成竹在胸,可谓任你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专业人士表示,“13海航债”总计3.95亿元的存续规模,3个持有人大户起到决定性作用,个人持股的散户总额度仅0.5亿元。3个大户敲定了,散户基本谈不上话语权。 “实际上,对于投资者来说,展期一年也并非最坏的结果。等于有了一年的缓冲期,海航在一年之内彻底解除流动性危机的可能性虽然不大,但毕竟还是有希望在。”上述人士表示,如果现在宣布违约,那么很显然债权人也无法即刻得到清偿和债务处置。 24小时闹剧 业内人士认为,这无疑是一出时长为24小时的闹剧。 就在24小时之前,在“13海航债”兑付日的前一天晚上,海航集团临时决定当晚8点紧急召开持有人大会,傍晚6点半发邮件,要求持有人晚7点之前进行参会登记。7点前完成不了登记,就无参会资格,自然也就没有表决权。 而这个被投资人称为“为了延期而采取的近乎无耻的手段”的会议,现场几度失控,最后在一片“遗臭万年”的声音中草草收场。 4月15日一早,海航集团发表公开信,就“13海航债”展期1年持有人会议准备过于仓促一事致歉。 如果议案经表决没有通过,则债券于最后到期日不能兑付,则构成实质性违约。时点即在4月15日晚间。 “13海航债”系海航集团于2013年4月15日经发改委审批发行的企业债,规模11.5亿元,期限5+2年,2018年4月回售后剩余规模为3.9亿元。目前在中债登与中证登托管规模分别为1.95亿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海航系已有数只债券违约,但海航集团作为发行人的债券尚未有违约记录。 (编辑:夏欣 校对:颜京宁)[详情]

中国经营网 | 2020年04月16日 10:07
海航执行董事长:对财务总监及相关人员提出严肃批评
海航执行董事长:对财务总监及相关人员提出严肃批评

  原标题:海航集团执行董事长顾刚:对财务总监及相关人员提出了严肃批评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在“13海航债”事件发酵、引发众多投资者不满后,海航集团再度发声称,海航集团执行董事长顾刚对财务总监及相关人员提出了严肃批评。 今日早间7时许,海航集团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工作要慎终如始,从细微处着手》,文章称4月15日中午,海航集团执行董事长顾刚召集公司高管会议。就近期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同时,就海航集团与主要投资人协商“13海航债”展期事宜中出现的问题请财务部门就相关情况进行说明,对财务总监及相关人员提出了严肃批评。 “自集团流动性危机发生以来,海航集团对公募债的兑付一直高度关注。但是,此次集团财务部门没有做好具体组织工作,对债务兑付困难预告不充分;财务部门没有按照集团要求和债权人进行顺畅沟通,工作仓促,没有诚意;在利用网络会议会议系统时,没有做到自己最后退出会议,对参会人员不够尊重;财务总监作为具体负责人没有亲自参与、亲力亲为,没有做到守土有责;重大事项发生后,没有第一时间向相关领导汇报,敏感性不足,导致信息传递失真等。”上述文章显示。 4月14日晚,海航集团“突击”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并提出议案要求将“13海航债”展期一年兑付。这一做法引发投资者不满,大家纷纷质疑会议召集程序是否有效、议案表决是否合法等。海航集团于15日凌晨刊发致歉信。 海航集团最新发文显示,致歉信由顾刚亲自撰写。顾刚表示“这封致歉书并不足以表达海航全部的诚意,集团上下都应该更深入地检讨和反思。” “海航集团要引以为鉴、举一反三,以更加努力、更加诚恳的态度面对当前的风险化解工作。在后续的债务兑付和风险化解中,要实事求是、客观面对,建立更加完善的预警预告机制,既要积极地在复工复产中筹措资金,以满足相关的债务兑付需求,也要努力获得债权人更多的支持。” 顾刚称。 昨日晚间,海航集团发布公告称,“13海航债”2020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通过了该期债券本息递延一年支付的议案。 15日,“13海航债”的兄弟债券“15海航债”在开盘后大跌超过23%,一度下挫36%,两度临时停牌,收盘跌幅收窄至25.75%。(常佩琦)[详情]

中国证券网 | 2020年04月16日 09:20
海航带起资本躲弃保险的节奏
海航带起资本躲弃保险的节奏

  原标题:海航带起资本躲弃保险的节奏 来源:今日保 今天最热闹的财经新闻,当属海航“13海航债”延期支付风波。 4月14日晚间,海航的“13海航债”到期前夜仓促召集持有人开会,要求投资者在短时间内表决该期债券本息延期一年的议案。 “骗子!骗子!骗子!遗臭万年”的痛斥中,这场海航会议翻车现场实录流出。因诸多不合规、违背常识所在,投资者纷纷谴责其不遵守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 一时间舆论哗然,甚至被调侃“研发了解决债权违约难题的新工艺、就差直接投票豁免债务了”。 4月15日凌晨,海航连夜发布《致歉信》,称: “由于投资人数量较多,会议通知和准备工作存在一定不足,使得会议程序较为仓促。在此,向全体投资人深表歉意”。 但也坦承: 因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集团航空、旅游、酒店、商业等相关主营业务经营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复工复产,但短期内经营难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现金流压力巨大。 这家曾经的万亿级资本大鳄渐行渐远,2月底联合工作组进驻后,更是注定了结局。在之最风光的年代,也曾大肆布局保险领域,产寿险甚至海外险企皆有之。 那些年,保险实曾引得各路资本大鳄聚首,一块牌照百亿估价,风高浪急。数以万计的滚滚现金流中,牌照、万能险、股市、地产,产融结合。 一切都在2017年戛然而止,“金融是国之重器”。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行业加速转型,资本亦要转型。再看那些翻云覆雨的老板们,姚老板、许老板造车去了,肖老板归来卖卖卖,张老板、吴老板身陷囹吾,郑老板赚了一大票走了,首富再也不提保险了…… 保险圈还有很多老板,刘老板、郭老板、戴老板、鲁老板、李老板、于老板、卢老板、朱老板…… 命运的最大无常和讽刺在于轮回,现实又对保险公司的发展战略或者股东资质,上了一课。只是,那些保险公司还好吗?老板们从当初的挥斥方遒点指燕梳,到如今兴味索然转投他方。 从即日起,《今日保》将每周推出一期保险再无资本大鳄系列。盘点资本系与保险的爱恨情仇,纠葛过往,以期未来。 1、 我们拼命划桨,奋力与波浪抗争,最终却被冲回到我们的往昔。 ——《了不起的盖茨比》 据说,海航的陈老板信佛,坐飞机都要盘腿打坐。 2018年7月,王老板意外去世,“一心向佛”的陈老板临危受命,重新成为“核心”。在会上罕见的犯嗔戒后,陈老板斩钉截铁表示,海航要掉转船头。 “要是没有海南政府出手相救,我们去年年底就破产了。领导要求我们回归核心业务,海航以后就是卖机票的命。不要再搞什么资本运作了,该卖就卖!” 彼时的海航,22个大行业,它伸手进入了12个。其中,保险更是其大力布局的一个板块。 从新光海航到民安财险,从华安保险到渤海人寿,再到保险中介,甚至域外大型保险公司,海航或发起组建,或参股,或收购,均有涉猎。 能在一片不属于自己的天地里,呼啸而起,创造奇迹,大抵算得上是“强人”。但是,一鸣惊人后,能够遏制非理性冲动,以该行业平常的姿态持续成长,才算得上“英雄”。 遗憾的是,海航那些年展现出的保险野心,在集齐产、寿、代理、经纪等保险牌照后,始终未能结出巴菲特式的“理想”之花。先是“买买买”的跑马圈地,后又悄然的剥离与退出。 如今,民安财险、新光海航,早已更名改姓,与海航斩断联系。目前,海航还持有2家保险公司的股权,分别是华安财险12.50%股权(由旗下的海航资本持有),渤海人寿20%股权(由旗下上市公司渤海金控持有)。 债务压顶,命悬深渊的海航,曾多次甩卖资产。先是将渤海人寿的股权摆上货架,后又放弃了华安保险部分股权优先购买权。 依然看不见救赎之路。 今年3月2日,官宣说:由海南省政府牵头成立的联合工作组,将全面协助、全力推进海航的风险处置工作。 谁也不知道,工作组如何领导这家公司逃出生天。 更没有谁知道,海航还能在情根深种的保险板块腾挪多久。 从往昔的豪掷千金,到眼前的断臂求生,不知这是否应了佛法《金刚经》的一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信佛的陈老板应该最有感触。 2、 我们跑快点,再把手伸长点,或将迎来一个美好的黎明。 1993年,农历癸酉年。这一年的5月2日,海航一千万元起家,开航运营。领衔的是德国学成归来的陈老板和志同道合的王老板。 或许是机票与航空意外险的撮合,海航对保险业的布局是从较为简单的保险中介开始的。2000年,海航集团旗下企业投资的海南通汇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就已经获批开业。 风和日丽的日子总是短暂,美国爆发的“9·11”事件、非典疫情让年轻的海航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航空业的脆弱让陈老板警醒,单一航空模式投资大、风险高、周期性强、利润小,很难经得起外部市场波动。“鸡蛋要放在几个篮子里,打碎了一坨,还有一坨。” 而王老板则对犹太人的经商理念深以为然,也将其融会贯通至经营中。他推崇GE和黑石集团,也想成为他们。 总之,此后的海航在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开始狂奔。 2003年,海航成立了另外一家保险经纪公司——扬子江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宣称要依托民航背景优势,力图在航空、机场、物流、再保险等方面创造中国保险经纪公司的新品牌。 小小的中介牌照,显然是挡不住海航对于保险业的野心的。 中国加入“WTO”之后,保险业成为开放程度最高的金融行业,各种资本纷至沓来,造就了国内保险市场第二波扩容潮。国内几大航空公司在这一时期相继入局。 2007年,海航资本正式创立。这一年,其与正急于进入大陆市场的台湾新光人寿一拍即合,达成合作协议,共同筹建一家中外合资人寿保险公司。2008年9月,新光海航人寿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双方各持股50%,海航如愿拿下寿险牌照。 2010年,民安财险100%股权挂牌转让,以海航集团旗下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牵头的六家企业,以15.41亿元的价格受让其全部股权,成为实际控制人,拿下财险牌照。 拥有一寿一财的海航,2011年再度参股李光荣之华安财险,持股19.64%,成为第二大股东。 其实不仅仅是保险。彼时的海航成为了全球有名的资本贵胄。有人戏言“海航的飞机飞到哪儿,海航就买到哪儿”。 买得回来,不代表收归麾下,更不代表协同效应。 新光海航就是其中典型,由于外资水土不服、亏损严重、股东阋墙,让海航打定主意“做自己能够控制的保险公司”,即有了后来的渤海人寿。2013年,渤海人寿获批筹建,班子成员多来自新光海航人寿,其中深意昭然若揭。 3、 世界上只有被追求者和追求者,忙碌者和疲惫者。 在中国的企业圈总是渴望奇迹式增长。但是在奇迹的背后,往往有些非理性、超常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特质。 随着并购的一路狂奔,海航总资产从2015年年末的4687亿,暴增至2017年年末的150000亿。世界商业史上,还没哪家公司如此短时间实现这样大跃进。 有时候,大厦越高,倾覆越快。太深的欲望,忽略了薄薄的家底。再加之宏观经济去杠杆,海航面临的是“债务压顶”。 于是,“卖卖卖”模式开启。 2018年10月,一纸新光海航的股东变更书,结束了海航与新光海航的关联。 早在2015年11月,海航系所持有的民安财险20%股权也转让给了泛海系。 然而,在巨额债务面前,一切都像是杯水车薪。 2020年的新年贺词中,陈老板只能很诚实的讲,海航资金短缺的情况仍未解决,并存在工资迟发、缓发的现象。“2020年是海航化解流动性风险的决胜之年。” 这对于一个曾经拥有10万亿梦想,想成为世界TOP10的超级梦想家来说,承认自己的困境,需要巨大的勇气。 如今再看海航手中的保险板块,颇有种“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感觉。 渤海人寿:生不逢时 海航是渤海人寿的第一大股东,持股20%。 对于曾经持股的两家寿险公司,海航选择退出新光海航人寿,独宠渤海人寿更像是从业绩表现出发。 毕竟在成立之初的2016年、2017年,渤海人寿利用资产驱动模式,实现了盈利,分别为0.68亿元和2.21亿元。 然而好景不长,2017年,寿险行业迎来史上最强监管风暴,保险在回归保障的路上,也宣告了资产驱动负债型发展模式终结。渤海人寿保费几倍的增速成为历史。 从2018年至今,渤海人寿的利润连年亏损,甚至有加剧的趋势。截至2019年底,渤海人寿亏损15.22亿元。其市场份额仅为0.21%,微乎其微。此外,这家保险公司转型艰难,高管更迭频繁。 除了业绩不佳以外,渤海人寿还曾遭遇监管点名。 原保监会曾对其开出了一张监管函,细数其在股东股权、股东大会运作、董事会运作、监事会运作、经营管理层运作、关联交易管理、信息披露、发展规划、内部审计以及考核激励等方面存在问题,并禁止其直接或间接与海航集团及其关联方开展关联交易。 其实,对于渤海人寿,海航旗下的渤海租赁曾计划增资到200亿元。然而随着自身的流动性危机,所持的20%股权早已被质押,更遑论何增资!? 随着陈老板喊出“海航以后就是卖机票的命!”2019年初,渤海人寿的股权被摆上货架,但是至今尚未出手。 至于往日的豪情与野心,恐怕早已雨打风吹去了。 华安财险:能否另类? 自成立以来与海航多有亲密交集的华安财险,成为海航聚焦主业、持续瘦身节奏中的另类。 据说,对于华安财险,陈老板一直偏爱。 他曾经给李光荣写信称,“华安成功和与海航结缘的根本之因——我们都是有理念、有追求、讲诚信、讲责任的人。” 且不论是否志同道合,相对于卖掉的民安财险来看,华安财险的业绩基础更加稳固。这似乎也成为海航选择的重要原因。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成立五年,华安财险仅在2018年亏损了2.32亿元,其余年份均实现盈利,利润合计超过10亿元,并且保费增速几乎都高于行业保费增速。市场份额稳定在1%左右。 对于华安财险,海航也曾计划大手笔注资。 早在2015年5月,海航投资拟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不超过52.24亿元,其中23亿元用于收购华安财险19.643%股权。只不过增资遇阻颇多,两年三次延期,最终让海航的增持计划告吹。 但是,海航没有放弃。 2019年,就在债务压顶之际,海航仍企图通过海航控股旗下的广西北部湾航空,拟以约13.09亿元的价格,从华安财险4家现有股东手中受让17.86%股权。 如果交易获得中国银保监会批准,海航将通过旗下公司海航资本、海航投资、北部湾航空,合计持有华安财险32.74%股份,跃居华安财险控制类股东。但是海航系两笔债券违约事件,打乱了节奏。 虽然增资不成,但是华安财险更像是海航系的一员。随着疫情转折,3月初,华安保险宣布,携手集团旗下的天津航空、首都航空、祥鹏航空等11家航空公司,助力复工复产。 只不过,如今宏观环境激烈变化,在风刀雨锉中,保险已经不再是那个保险,海航也已经不再是那个海航。 4 所有的光鲜亮丽都敌不过时间,并且一去不复返。 海航的发展过程,就是一部资本运作史。 其实不仅仅是海航。 2017年6月,老银监会曾紧急电话要求各银行,对海航集团、安邦集团、万达集团、复星集团、浙江罗森内里投资公司的境内外融资支持情况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摸底排查。 此前,在这些企业的资本扩张中,神话、博弈、阴谋、轮回,这些商业戏剧性都一一上演。它充满了那么多的偶然性,却又仿佛滑行在一条必然的悲剧之轨上。 如今,万达遭遇滑铁卢,安邦被更名、海航工作组进驻……曾经入股险企的命运更待如何? 已是春暖向阳处,回看一地落残花。 这个问题,也将是一批险企的共同问题。[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20年04月16日 09:07
海航就海航债展期问题批评财务总监 执行董事长连夜写致歉信
海航就海航债展期问题批评财务总监 执行董事长连夜写致歉信

  原标题:海航就海航债展期问题批评财务总监,执行董事长连夜写致歉信 4月16日早间,海航集团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针对“13海航债”对公司财务人员作出批评。 文章称,4月15日中午,海航集团执行董事长顾刚召集公司高管会议。就近期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同时,就海航集团与主要投资人协商“13海航债”展期事宜中出现的问题请财务部门就相关情况进行说明,对财务总监及相关人员提出了严肃批评。 文章指出了在此次“13海航债”协商展期过程中财务部门的问题所在:此次集团财务部门没有做好具体组织工作,对债务兑付困难预告不充分;财务部门没有按照集团要求和债权人进行顺畅沟通,工作仓促,没有诚意;在利用网络会议会议系统时,没有做到自己最后退出会议,对参会人员不够尊重;财务总监作为具体负责人没有亲自参与、亲力亲为,没有做到守土有责;重大事项发生后,没有第一时间向相关领导汇报,敏感性不足,导致信息传递失真等。 4月15日凌晨,海航集团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致歉信》,致歉信中称,直至4月14日,公司一直与主要投资人协商展期事宜,并通过召开投资人电话会议方式进一步沟通并对展期方案进行表决。由于投资人数量较多,会议通知和准备工作存在一定不足,使得会议程序较为仓促。 海航集团在致歉信中解释协商展期的原因为,因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集团航空、旅游、酒店、商业等相关主营业务经营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复工复产,但短期内经营难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现金流压力巨大。为妥善应对疫情影响,维持企业可持续经营,拟与4月15日到期的“13海航债”债券投资人协商,对到期本息进行延期一年兑付,具体兑付方案以与投资人协商一致的意见为准。 值得注意的是,在4月16日发布的文章中透露,上述致歉信为顾刚执行董事长当天连夜亲笔撰写。 文章中表示,顾刚指出,这封致歉书并不足以表达海航全部的诚意,集团上下都应该更深入地检讨和反思。首先,领导干部要承担责任,作为执行董事长也要首先承担相关领导责任。他强调,各级管理干部要引以为戒,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对于债权人,海航要不分大小一样尊重,但这种尊重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口头上,即便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仍然要竭尽全力做好沟通,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出海航最大的诚意。 顾刚还要求,海航集团要引以为鉴、举一反三,以更加努力、更加诚恳的态度面对当前的风险化解工作。在后续的债务兑付和风险化解中,要实事求是、客观面对,建立更加完善的预警预告机制,既要积极地在复工复产中筹措资金,以满足相关的债务兑付需求,也要努力获得债权人更多的支持。既要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各级政府部门和机构的帮助支持下,海航能够逐步化解危机,但更要全集团要主动工作、主动出击,摒弃“等、靠、要”的想法。 顾刚在最后强调,海航的问题是日积月累形成的,解决问题也确实很难一蹴而就,尤其是目前,各项困难和问题都交织在一起,疫情叠加,现金流紧张,这是对海航干部员工的一次大考。当前海航已经到了生死关头,近期重点工作包括年报披露、债务兑付、债权人沟通、清产核资、风险化解方案制定、复工复产等等,全集团上下都要努力在工作中做到慎终如始,从细微处着手。全体干部员工要更加谦虚谨慎、更加细致,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要把“店小二“精神贯彻到每一个角落、每一项工作中,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海航迎来转机,早日化解风险。 4月15日,海航集团发布公告称,“13海航债”持有人会议通过本息递延支付议案,递延至2021年4月15日支付。 “13海航债”于2013年4月1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由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承销,由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口新华支行担任债权代理人,发行规模11.5亿元,票面利率7.1%,期限为7年期,应于2020年4月15日到期兑付本息。2018年4月,根据发行条款部分投资者选择了回售,回售金额7.596亿元,截至2020年4月14日,13海航债在上交所市场存量约1.9亿元,其中持仓比例最大的为包头农商行持有规模1.5亿元,占比80%。“13海航债”在4月9日宣布,因存在待确认的重大事项而申请停牌至4月15日止。 此次持有人会议以非现场会议的形式召开,召开时间为4月14日20:00。出席者包括债券发行人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债权代理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口新华支行、发行人聘请的律师北京环球律师事务所、主承销商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债券投资人或其代理人共32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反对票数多于赞同票数,但由于赞同票的持有人所占表决权达到98%,因此上述2项议案均通过。 投票的具体结果为“同意议案的本期债券持有人(包括持有人代理人)共计3名,合计持有13海航债面值总额共计3.45亿元,占出席本次会议的债券持有人所持有效表决权的98.26%;反对29名;弃权票0张。本议案获得通过。” 此次“13海航债”持有人会议的召开很是不寻常。 此前,据媒体报道,4月14日晚间,有机构投资者表示,当天下班后的6:30,才收到海航集团计划财务部的邮件,内容是“关于召开2013年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债券2020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的通知”。不仅在下班后临时通知投资者要求开会,还要求投资者在19点前,即半个小时之内进行参会登记。参会登记要提供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持有本期债券的证券账户卡复印件等资料。参会登记完后,海航要求于20:00-20:30开会。同时表示,鉴于全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会议采用非现场的形式召开。会议还要求投资者通过电子邮件表决相关议案,且最晚表决时间不超过21:30 。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4月14日,海航集团紧急拟定了于当天晚上召开持有人会议的方案,并通知称会议登记时间为当晚19时之前,会议召开时间为当晚20时至20时30分。当晚约21时,该持有人会议通知在中国债券信息网上进行了披露。市场人士认为,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关于持有人会议召开需要提前10个交易日发布公告,上述操作显然不符合这一要求,因此该会议通知并未在上交所网站披露。 据记者获取的一份电话会现场实录显示,多名投资者在电话会议中质疑会议召开的合法性,并表达不满情绪,甚至还有提议增加议案要求海航破产。在此次会议中,作为主承销商的安信证券回答了多数问题,但因有时未正面回答投资者质疑而陷入沉默。会议结束后,投资者在电话中骂声四起,甚至建议集体投反对票。 [详情]

澎湃新闻 | 2020年04月16日 09:05
每经热评:套路中小债权人 只会让海航“无海可航”
新浪财经综合 | 2020年04月16日 07:37
海航风险预警:"15海航债"被抛售 还有哪些关注内容?
海航风险预警:

  来源:Wind资讯 原标题:“15海航债”被抛售!海航集团风险预警,还有哪些关注内容? 海航债事件持续发酵。4月15日,“15海航债”两次“跌停”,截至收盘,15海航债跌超25%。 (图片来源:Wind金融终端) 4月14日晚间,海航集团在该公司发行的债券“13海航债”到期前夜仓促召集持有人开会,并要求投资者在短时间内表决该期债券本次延期一年的议案。一时间舆论哗然,投资者纷纷谴责该行不遵守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4月15日凌晨,海航集团官微连夜发布了一封《致歉信》。致歉信中称,由于投资人数量较多,会议通知和准备工作存在一定不足,使得会议程序较为仓促。在此,向全体投资人深表歉意”。 海航集团尚未到期债务情况 据海航2019年半年报显示,截至当年6月底,海航集团的有息借款总额超过5548亿元,其中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达到951亿元、781亿元,而其持有的货币资金仅为819亿元,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尚未到期的公开市场融资还包括下列内容: (1)尚未到期债券明细如下: 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目前还有存续债券加上延期债券13海航债,一共8只,共计余额151.59亿,其中有2只债券跨市场发行,其中有5只债券,共计107.27亿债券将在2022年到期,当年海航将面临较大兑付压力。 (2)银行授信额度 目前我们能够获悉的是海航在公开市场的融资情况,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海航集团于2017年开始明显增加银行总授信额度,从2016年的4633亿,增加到2017年的7207亿,增长率55.56%,其中授信额度使用占比2018年占比64%,2019年占比为57%。截止2019年3月31日公布的数据,授信总额度7,459.00亿,其中已使用4295.00亿。2019年6月30日公布的数据,授信总额度7,177.00亿,其中已使用4125.00亿具体如下图: (3)股权出质 作为出质人海航集团有限公司,至2015年以来在公开数据中登记了180多次尚未到期的股权出质数据,涉及近百个质权人。至2019年以来在公开数据中登记了57次尚未到期的股权出质数据,总计525亿股权出质融资,其中出质的股权为集团下属的海航实业、海航旅游集团、海航资本集团等10家公司,质权人涉及国家开发银行、海南银行、中国建行还有多家农村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以及财富管理公司和信托等共计41家金融机构。详细明细如下: (4)信托融资(集团主体已全部到期) 海航集团2018年8月29日与平安信托签署《信托贷款合同》,融资金融5亿元人民币,存续时间18个月,目前已经到期,前期海航集团在2016年、2017年发生的信托贷款均已到期。 海航关联方风险传导 根据Wind对于海航的关联方梳理,受到重大影响的企业包括海航的股东、疑似实际控制人、直接对外投资企业、对外控股企业、供应商和为海航提供担保的企业。具体如下: 海航集团股东,海南交管控股有限公司占比70%,洋浦建运投资有限公司占比30%。其中海南交管控股有限公司将海航的股权出质38次,其中28次股权出质尚有效,共计3535.66亿,质权人涉及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光大银行、海南省财政厅等多家机构和政府。洋浦建运投资有限公司将海航集团股份出质15次,14次上有效共计1774亿,涉及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 海航集团疑似实际控制人: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  (图片来源:Wind金融终端全球企业库) 直接对外投资企业,海航集团直接对外投资企业57家。具体企业风险排查各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客户情况在wind 终端——中国企业库查询导出具体企业。 对外控股企业,海航集团对外控股企业包括589家,具体企业风险排查各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客户情况在wind 终端——中国企业库查询导出具体企业。其中部分参控企业尚有余额的发债总额为267.5131亿,明细如下: 供应商,海航供应商不计其数,其中公布的供应商仅有易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要承建的“航空旅游电子商务平台”项目。 为海航提供担保企业,公告中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为海航发行15海航债(2020年11月27日到期)提供担保。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为海航与中国工商银行签订的《流动资金贷款合同》项下的债务提供不可撤销的连带担保责任。 由于深陷债务危机,海航自去年以来便多次出现债劵违约,此次开年以来航空业再受疫情打击,投资者们对海航此次能否成功兑付“13海航债”也表现出了担忧情绪。海航控股介绍称,受疫情影响,海航控股载客人数和货运及邮运量均有大幅下滑。截至2020年2月份,载客人数为509.28万人,同比下降64.82%;货运及邮运量5.12 万吨,同比下降39.21%;收入客公里96.9亿元,同比下降61.85%;收入吨公里9.92亿元,同比下降59.76%;货邮运收入吨公里1.51 亿元,同比下降42.38%。 陷入债务漩涡的海航集团,曾于2月29日官宣称,海南省政府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派出专业人员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联合工作组将全面协助、全力推进该集团风险处置工作。 而穆迪投资者服务曾在报告中表示,政府牵头成立联合工作组将有助于该集团保留资产价值、促进资产的有序处置,增强债权人的资产回收概率,但海南省政府加入工作组并不一定意味着政府将无条件支持海航集团的债务。同时,由于海航集团的组织机构复杂,集团内部、资产类别和辖区中多个实体之间的债权人风险敞口较为多样化,因此债权人在该集团债务重组中的待遇可能会不同,某些债权人可能面临信用损失。 (Wind综合Wind数据库、股票频道、新浪财经、新华网等) [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20年04月16日 07:30
上海交大陈欣:“13海航债”强行延期乱象应治理
上海交大陈欣:“13海航债”强行延期乱象应治理

  “13海航债”属于3A级公募企业债,发行人为海航集团,兑付到期日为2020年4月15日,发行规模11.5亿元,经回购后余额为3.9亿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4月14日海航集团计划财务部于晚上6:30下班后通过电话和邮件通知投资者要求在半小时后临时开会,内容是“关于召开2013年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债券2020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的通知”。在许多投资者无法及时参与的情况下,海航集团通过突击召开债券持有人非现场会议的方式,强行通过将债券兑付延期一年的决议。 资本市场对此反响剧烈,普遍认为这是对资本市场基本规则及相关法规的违背和蔑视。该乱象虽然仅发生于企业债中个别公司层面,但带来的不良影响和风险较为深远。主要是:1.影响市场对发改委所审核企业债券的风险评估,增加整体融资成本。长期以来,资本市场对于以城投债券为主的企业债青睐有加,给予相对其基本面而言较为优惠的利率,原因是即使部分企业债出现违约风险,国家发改委和地方政府也能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协调解决兑付。 国家发改委每年都安排部署进行企业债券存续期监督检查和本息兑付风险排查。对于存在偿债风险的企业债券,要求提前会同各方制定应对方案按照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及时推动化解风险;对于已发生违约、尚未处置完毕的企业债券,则强调积极推进企业债券风险处置,维护债券持有人合法权益。 当前,企业债券发行正处于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的过程。而注册制下,法治化精神和债权人保护更为重要。“13海航债”的强行延期事件中,“市场化、法治化”的精神无从体现,债券持有人的合法权益也未得到保护。若所有存在偿债风险的债券都可以参照海航的处理方式,也就不存在违约风险了。因此,“13海航债”的乱象可能导致市场对发改委所审核企业债券的风险评估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导致企业债的整体融资成本增加。 2.削弱金融机构对海航集团合法合规化解债务的信任。截至2019年6月底,海航集团总资产约为9800亿元,总负债约7000亿元,其中流动负债超过3000亿元,偿债压力较大。2月29日海航集团发布公告称,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公司自2017年末爆发的流动性风险有加剧趋势。为有效化解风险,海南省政府牵头成立了联合工作组,将全面协助、全力推进海航集团风险处置工作,向市场表现了提供支持的积极意愿。 然而,海航集团的问题不仅涉及短期内数以千亿计的待偿负债,还需要稳定社会信心,有助于在剥离低效资产后能盘活其优质资产。尽管海航爆发流动性风险以来在公募债券市场至今仍保持着“零违约”记录,但4月15日“15海航债”的价格暴跌约26%至29.10元,显示了市场对其信心的削弱。“13海航债”强行延期事件无疑导致金融机构对海航集团合法合规处置债务的信任降低,不利于提振社会和市场对海航集团化解危机的信心。 3.债权人保护不足导致外资降低对我国债券市场配置。在疫情导致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充沛的低利率环境下,我国债券市场较高的利率吸引着境外投资者连续增持。据中债登数据,今年3月末外资已连续16个月增持我国债券,外资持有债券托管量约为1.96万亿元;一季度外资累计增持808亿元,是去年同期的近十倍。 当前正是我国吸引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的极好窗口,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度推进。然而,“13海航债”强行延期事件显示我国现有制度对于债权人保护较弱,难以防止债务人乱作为,无疑将加大外资对人民币资产回报的风险评估,可能降低外资配置我国债券市场的意愿。 对于这些不利影响和风险,本人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议相关监管机构尽快积极介入、进行调查评估。 尽管海航集团于4月15日凌晨发布公开信,因会议仓促致歉。但该事件是否在法律法规上存在瑕疵,其决议是否在法律上有效,市场仍存在较大争议。 建议国家发改委作为企业债的审核单位,尽快公开表态,积极介入这起资本市场极为关注的“13海航债”强行延期事件,对该事件的合法合规性进行调查评估。同时,建议债券交易涉及的上交所也应尽快发出监管关注函,要求海航集团对此事件进行正式澄清和回应。 若发现现有制度存在漏洞,也应尽快在监管层面出台新规则予以弥补。 二、建议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进行公开表态。 海航集团强行延期“13海航债”事件或暗示其流动性枯竭,已慌不择路,无法顾及资本市场的基本规则。这样的信号,对于维护社会与市场信心、化解海航数千亿元债务十分不利。 建议联合工作组就海航的债务处理进展和应对兑付的未来计划进行公开表态,以消除该事件对金融机构和公开市场的负面影响。 三、建议海航债务重组相关方优先回购公募企业债券。 据WIND数据显示,海航集团目前还有余额约150亿元的8只存续债券,其中包括“13海航债”在内有4只公募企业债券,金额一共不足80亿元。 考虑到公募企业债违约和处置不当对市场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建议海航债务重组相关方考虑优先回购公募企业债券。以当前“15海航债”不足三折的价格来看,仅需二十多亿元资金。这样可以为海航集团下一步的债务处置赢得主动空间。 (作者陈欣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详情]

澎湃新闻 | 2020年04月16日 07:13
突击开会+债券展期一年 海航集团这波操作引质疑
突击开会+债券展期一年 海航集团这波操作引质疑

  尤霏霏 制图 ⊙常佩琦 ○编辑 陈羽 4月14日晚,海航集团“突击”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并提出议案要求将“13海航债”展期一年兑付。这一做法引发投资者不满,大家纷纷质疑会议召集程序是否有效、议案表决是否合法等。海航集团于15日凌晨刊发致歉信。 昨晚,海航集团发布公告称,“13海航债”2020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通过了该期债券本息递延一年支付的议案。 “突击”开会 引债券持有人质疑 15日晚间,海航集团发布的《关于2013年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债券2020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决议的公告》显示,会议通过了两项议案。 其中一项是豁免发行人未按相关规定召集会议的相关法律责任以及修改表决方式,市场人士认为,此项议案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本次债券持有人会议合法有效。另一项议案则是“13海航债”本息递延一年支付,递延期间,递延的本金按基准利率计息、递延的利息不计复利。 公告显示,同意上述两项议案的“13海航债”持有人(包括持有人代理人)共计3名,合计持有“13海航债”面值总额3.45亿元,占出席该会议的债券持有人所持有效表决权的98.26%;反对29名,弃权票0张。 令市场一片哗然的是,海航集团在“13海航债”到期前一夜“突击”召开持有人会议。 据了解,4月14日晚间18:30,债券持有人收到来自海航集团的邮件,邮件称将于当日20点召开持有人会议,持有人需在19点前(即半小时内)完成参会登记,发送加盖公章的法定代表人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持有该期债券的证券账户卡复印件等诸多材料。 据了解,在随后的持有人会议中,持有人对本次会议的召集程序是否有效、针对两项议案的表决是否具有合法性等问题提出质疑。 本次风波中涉及的“13海航债”是一只AAA级公募债,发行于2013年4月15日,发行规模为11.5亿元,期限为7(5+2)年,票面利率(当期)7.1%。该债券在2018年4月经持有人行使回售权后,目前债券余额为3.9亿元。据了解,截至4月9日,“13海航债”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规模均为1.95亿元。 海航连夜发致歉信 市场不买账 众多投资者的不满情绪被引发后,海航集团连夜发布一封致歉信。于15日凌晨刊发在海航集团公众号上的道歉信中解释称:“因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集团航空、旅游、酒店、商业等相关主营业务经营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复工复产,但短期内经营难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现金流压力巨大。” 海航集团表示,由于投资人数量较多,会议通知和准备工作存在一定不足,使得会议程序较为仓促。在此,向全体投资人深表歉意。 但市场对此并不买账。“突击”开会之后,市场昨日用脚投票,“13海航债”的兄弟债券“15海航债”在开盘后大跌超过23%,一度下挫36%,两度临时停牌,不过收盘跌幅收窄至25.75%。统计来看,全天成交86笔,金额324.09万元。 根据统计,除了“13海航债”,目前海航未到期的债券存量还有7只,规模140亿元,分别是19海航01、19海航02、19海航03、19海航04、16海航可续期债01、16海航可续期债02、15海航债。[详情]

上海证券报 | 2020年04月16日 06:32
证券时报头版:海航债券仓促展期 伤害自己也伤害市场
证券时报头版:海航债券仓促展期 伤害自己也伤害市场

  原标题:证券时报头版评论:海航债券仓促展期伤害自己也伤害市场 来源:证券时报 4月14日,即“13海航债”到期前一日,18点30分,海航债投资者突然收到发行人邮件通知称,当晚将召开持有人会议表决债券展期一年议案。通知要求当日19时前完成参会登记,20时至20时30分召开会议,21时30分前完成表决。由于会议召开时间极为仓促,有投资者在电话会议上表达强烈不满,被媒体戏称为“大型翻车现场”。 海航如此操作,难免让人心生疑虑。如果按正常程序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难以确保投资者会同意债券展期一年、利息按法定利率支付,如果展期协商失败,发行人将面临两大压力:一是还本付息的压力迫在眉睫,实难应付;二是如果应付不了将构成违约,失去AAA评级,直接导致后续融资更加困难。如果债券持有人同意展期,即可甩掉上述压力,这对处于困境中的海航来说相当重要,然而,仓促召开会议不仅严重打击市场信心,也会伤害自己。 根据“13海航债”募集书附件《持有人会议规则》,持有人会议召开前30日,全体债券持有人就应得到书面通知,这个规则是根据《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制定的,也是债券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的契约,具有法律效力。然而,这次闪电袭击式的会议要表决的内容之一,就是修改持有人会议的规则,豁免本次未按时召集会议相关的法律责任。这很难不让一些投资人愤怒。 以这种方式来把约定的规则废除掉,此风不可长。其实,在疫情之下,用电话会议、网络投票取代现场会议、书面表决,在确保程序公正、持有人真实意见得到表达的前提下并非不可以。但疫情持续早已不是一日,海航的资金困境也非突发,不按规则提前准备会议,将30日时间压缩到半小时内,甩锅给疫情,这种做法不可取。 15日凌晨,海航集团发表致歉声明,承认“会议程序较为仓促”,将在“投票完成后如实披露相关信息”。 虽然持有人会议通过“13海航债”本息递延支付议案,但海航的“操作”已伤害到了自己。“15海航债”4月15日出现暴跌,100元面值市价跌至29.1元。 近年来,经济活动中各种债务问题令人头痛,公开债券市场有一套完整规则来处理纠纷。包括持有人会议在内的规则体系,既保护债权人,也保护债务人。正是有了这套规则,资本市场才能顺畅运行,如果把诚信抛诸脑后,随意破坏规则,不了了之,就会吸引人加以效仿,债券市场交易成本就会极高,难以正常健康地运转,甚至连那些守规矩的企业也会受到牵连。因此,监管者对此类事件真的不可袖手旁观。[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20年04月16日 02:32
仅有3名投资者支持仍通过 海航集团债券展期疑云
仅有3名投资者支持仍通过 海航集团债券展期疑云

  正式开会前几个小时,持有人才接到电话通知,要在到期前夜对债券展期一年进行表决。就是这么一个连夜举行的仓促会议,却以“压倒性的优势”轻松通过了展期的议案。 4月15日是海航集团的“13海航债”到期兑付日,但在到期前夜的14日晚间,海航集团连夜开会,要求持有人表决该债券延期一年兑付的议案。由于获得大额投资人的支持,展期得到98.26%的同意票获得通过。 虽然最终如愿展期,但一时间舆论大哗,对于公司不遵守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的质疑不断。“机构的业务流程复杂,短短几个小时根本来不及准备参会资料,而通过主要持有人的支持,迫使其他投资者‘同意’。”一位持有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根据海航集团事后披露,参与表决的持有人中,只有3名持有人同意,但持有债券总额却达到3.45亿元,“13海航债”尚未兑付的本金约3.9亿元。 不过,对“13海航债”的持有人来说,除了展期和违约两个选项,如今也没有第三个选择。但市场更大的担忧在于,此举破坏了市场规则。 2018年以来,海航集团违约不断,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海航集团应付债券规模高达1229.21亿元,市场更多担心,日后如出现类似情况将做何处理? 突击开会疑云 突击开会的质疑发酵一天之后,海航集团4月15日盘后公告称,经14日的持有人会议表决通过,本应当日到期的“13海航债”2019年4月15日至2020年4月15日本息,将递延至2021年4月15日兑付,递延期间的利息按基准利率计息、不计复利。 公告还称,修改该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豁免发行人未按期召集会议的相关法律责任的议案,也在持有人会议上获得通过。 公开信息显示,“13海航债”发行于2013年4月15日,募集金额11.5亿元,当前票面利率7.1%,期限为7年,2018年4月15日回售,最终到期日为2020年4月15日,经过回售后,目前存量余额约为3.9亿元。4月9日,“13海航债”已经停牌。 尽管展期获得通过,但海航集团在会议举行当天的几个小时前,才仓促通知债券持有人,且事先并未进行公开披露的做法,引起了投资者的极大反弹和质疑。 “昨天下午快收盘的时候,海航集团计划财务部打电话来要邮箱,说晚上6:00至7:00有个持有人会议,把会议议案发过来,当时想应该来得及。”华南一位持有“13海航债”的私募人士说,在电话里,海航集团也没有告知开会内容,他一再追问之后,才知道会议是要表决债券兑付延期。 上述私募人士说,等到当天下午5点40分都没有收到会议议案,几番催促后,海航集团表示开会时间推迟,直到6点半才发来会议资料,他赶在7点前提交了参会回执,并在随后的半个小时补齐了其他资料,但还是没能参加会议。 虽然没能行使表决权,但作为机构投资者,上述华南私募人士已经算是“幸运”的。一些持仓数量相对较少的散户,直到会议结束,可能都不知道“13海航债”已经开过持有人会议。 对暂时无法兑付的债券进行展期并不是新鲜事。此前不久,北大方正集团的20亿元超短融也获得持有人同意展期。但在到期前一天才通知持有人短时间内对议案进行表决的,此前几乎没有先例。 海航集团这一做法,引起了众多持有人不满,并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海航集团当日夜间致歉称,由于投资人数量较多,会议通知和准备工作存在一定不足,使得会议程序较为仓促,向全体投资人深表歉意。但这并未得到持有人的谅解,反而引发了更多质疑。 投资者认为,按照有关规定,会议议案公开披露后才能表决,但海航集团未公开披露,且未提前进行正式通知,而是在会议当天几个小时前才电话通知,时间过于仓促,存在程序不合法的嫌疑。 “债券持有数量多的投资者,事先估计都讨论好了,至少是知道要开会,大机构的业务流程很复杂,在这么仓促的时间里,如果不是提前通知,根本来不及准备参加会议需要的资料。”上述私募人士说,要提供参会回执、参会人身份证、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证券账户卡复印件等多种证明资料。 上述私募人士推测,发行人此举很可能是有意为之,目的是想通过主要持有人表决通过,迫使其他投资者“同意”。业内人士认为,如果银行是主要持有人,在如期兑付无望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展期动力。 由于缺乏公开信息披露,“13海航债”存量部分的持有人结构、比例,外界不得而知。但根据海航集团公告,14日共有32家持有人参会,同意上述议案的仅有3名,但持有总额却达到3.45亿元,占参会持有人有效表决权的98.26%,29名反对者持有数量仅占1.74%。 这3名力促展期通过的大额持有人到底是谁?是金融机构还是其他投资者?在相关信息中,海航集团并未披露。但有投资者推测,除了金融机构,不排除海航集团关联方的可能,关联方会更支持展期。 “不管是信用债还是利率债,银行等金融机构都是大额持有人,”某股份制银行投行部高层说,如果“13海航债”的持有人里银行比较多,当资金无法收回,延期兑付能缓解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和计提的压力,“对监管指标、财务报表都有个交代。” 投资者的困境 对于持有人来说,“13海航债”除了延期和违约两个选项之外,可能很难找到第三个更好的选择。 海航集团在致歉信中还提到,因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集团航空、旅游、酒店、商业等相关主营业务经营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复工复产,但短期内经营难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现金流压力巨大。 迄今为止,海航集团尚未披露2019年三季报及年报。但从2019年债券半年报来看,海航集团资金紧张,现有资金远远不能覆盖同期债务,仅短期债务资金缺口就达910亿元以上。 2019年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海航集团总资产9806亿元,总负债为7067亿元,上半年净利润为亏损35.2亿元。同期,其账面货币资金余额819.07亿元,其中413.12亿元处于受限状态,而同期短期借款余额950.71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780.58亿元,两者合计金额达1710亿元以上,另有应付债券1229.21亿元,长期借款2156.01亿元。 就在“13海航债”到期之前,海航集团发行的2016年第一期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可续期公司债券(16海航集团可续期债01/16海集01),已递延支付当期利息。该债券发行规模20亿元,当期利率6.22%,付息日为4月14日,应付金额1.24亿元。4月10日,该公司公告称,该笔利息将递延支付。 自从2018年下半年以来,海航系违约不断,前后涉及金额达百亿,展期兑付也有先例。 2019年12月11日,海航系公司美兰机场公告称,因流动性紧张,该公司发行的10亿元超短融“19美兰机场SCP001”,偿付资金暂无法落实,到期兑付存在不确定性。此后,持有人会议通过,该债券的兑付日从原到期日顺延不超过270天,并豁免其违约。当时,美兰机场发行的“16美兰01”、“16美兰02”共计30亿元的两只私募债,以及一只金额2亿美元的美元债也出现违约。 这还不是全部。海航集团2016年7月28日发行的当年第二期公司债,本应在2019年7月29日支付20亿元本金和利息,但到期后发生违约,且一直未能兑付。直到今年3月16日,海航集团还在向持有人发函致歉。 除了债券违约,海航系的非直接融资债务也屡次违约。2018年下半年,海航创新在湖南信托的3亿元贷款曾出现逾期;2019年4月16日,海航集团合并范围内子公司CWT,由于未支付到期的融资利息、费用6300万元,导致其本金为港元的所有贷款应计利息、应计或未偿还的其他所有贷款应立即到期,且触发了CTW一家全资子公司的贷款交叉违约,该贷款涉及未偿总额约7.66亿元。 “海航集团没有更多的选择,不同意展期就只能走诉讼的路子。”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说,如果不同意展期,就只能宣布违约了。对投资者来说,展期和违约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性区别。 “现在这个情况,展期也不是不能理解,如果按规定提前通知,事先有个沟通,按照流程来就行了,沟通充分之后,确实需要展期就展期。”上述私募人士说,现在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根本来不及讨论。 市场规则隐忧 虽然得到主要持有人的支持,“13海航债”展期得以通过。但在持有人会议当天通知,且未进行公开披露就仓促召开持有人会议的案例,为数甚少,这也是引发会议合法性质疑的原因所在。 “一上来就把规则改了,可是会议规则都没披露过,这更让人难以接受,”上述私募人士说,“我就想看看持有人会议规则,现在所有电话都联系不上。” 在“13海航债”的募集说明书中,并未对持有人会议的通知时间、召开地点、通知方式等持有人会议规则进行具体规定,而是列为第十九条的备查文件之一,在其他公开信息中也未见披露。 根据会议通知,“13海航债”《持有人会议规则》十九条规定,会议召集人应于会议召开前30日以书面方式通知全体债券持有人、拟列席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并根据不同情形,发行人应在10个工作内书面通知债券持有人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 会议通知还提到,持有人会议原则上应在发行人的住所地所在地召开,釆取现场记名方式进行投票表决,不得釆取通讯、网络等表决方式,而此次会议并未按这些规则进行。 从上述并不完整的信息来看,“13海航债”此次的持有人会议已经违反了此前约定的规则。可能也因如此,海航集团将修改持有人会议规则列入会议议案,并要求豁免相关责任。 违反会议规则而获得通过的议案,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小额持有人不同意也没有办法,”上述私募人士有些无奈,根据披露,中小持有人手中的存量“13海航债”金额仅4000多万元。 海航集团突击开会的做法,引发的担忧还不止这些。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做法破坏了市场规则,若被效仿,将会破坏市场生态。 除了已经违约的部分,海航系还有大量存续债券。根据国泰君安统计,截至2020年3月2日,海航系存量债121只,存量规模共计742.8亿元,1年后到期及回售的金额达355.8亿元。 “就算是持有人会议通过了,毕竟是违反了规则,”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说,如果对规则的改变不合理,监管不会坐视不管,市场也不会接受,因此不必对这一做法过于担心。 [详情]

第一财经 | 2020年04月15日 22:31
“13海航债”强行延期乱象应治理
“13海航债”强行延期乱象应治理

  “13海航债”属于3A级公募企业债,发行人为海航集团,兑付到期日为2020年4月15日,发行规模11.5亿元,经回购后余额为3.9亿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4月14日海航集团计划财务部于晚上6:30下班后通过电话和邮件通知投资者要求在半小时后临时开会,内容是“关于召开2013年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债券2020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的通知”。在许多投资者无法及时参与的情况下,海航集团通过突击召开债券持有人非现场会议的方式,强行通过将债券兑付延期一年的决议。 资本市场对此反响剧烈,普遍认为这是对资本市场基本规则及相关法规的违背和蔑视。该乱象虽然仅发生于企业债中个别公司层面,但带来的不良影响和风险较为深远。主要是: 1.影响市场对发改委所审核企业债券的风险评估,增加整体融资成本。 长期以来,资本市场对于以城投债券为主的企业债青睐有加,给予相对其基本面而言较为优惠的利率,原因是即使部分企业债出现违约风险,国家发改委和地方政府也能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协调解决兑付。 国家发改委每年都安排部署进行企业债券存续期监督检查和本息兑付风险排查。对于存在偿债风险的企业债券,要求 提前 会同各方制定应对方案按照 市场化、法治化 方式,及时推动化解风险;对于已发生违约、尚未处置完毕的企业债券,则强调积极推进企业债券风险处置, 维护债券持有人合法权益 。 当前,企业债券发行正处于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的过程。而注册制下,法治化精神和债权人保护更为重要。“13海航债”的强行延期事件中,“市场化、法治化”的精神无从体现,债券持有人的合法权益也未得到保护。若所有存在偿债风险的债券都可以参照海航的处理方式,也就不存在违约风险了。因此,“13海航债”的乱象可能导致 市场对发改委所审核企业债券的风险评估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导致企业债的整体融资成本增加 。 2.削弱金融机构对海航集团合法合规化解债务的信任。 截至2019年6月底,海航集团总资产约为9800亿元,总负债约7000亿元,其中流动负债超过3000亿元,偿债压力较大。2月29日海航集团发布公告称,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公司自2017年末爆发的流动性风险有加剧趋势。为有效化解风险,海南省政府牵头成立了联合工作组,将全面协助、全力推进海航集团风险处置工作,向市场表现了提供支持的积极意愿。 然而,海航集团的问题不仅涉及短期内数以千亿计的待偿负债,还需要稳定社会信心,有助于在剥离低效资产后能盘活其优质资产。尽管海航爆发流动性风险以来在公募债券市场至今仍保持着“零违约”记录,但4月15日“15海航债”的价格暴跌约26%至29.10元,显示了市场对其信心的削弱。“13海航债”强行延期事件无疑 导致金融机构对海航集团合法合规处置债务的信任降低,不利于提振社会和市场对海航集团化解危机的信心 。 3.债权人保护不足导致外资降低对我国债券市场配置。 在疫情导致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充沛的低利率环境下,我国债券市场较高的利率吸引着境外投资者连续增持。据中债登数据,今年3月末外资已连续16个月增持我国债券,外资持有债券托管量约为1.96万亿元;一季度外资累计增持808亿元,是去年同期的近十倍。 当前正是我国吸引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的极好窗口,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度推进。然而,“13海航债”强行延期事件显示我国现有制度对于债权人保护较弱,难以防止债务人乱作为,无疑将 加大外资对人民币资产回报的风险评估,可能降低外资配置我国债券市场的意愿 。 对于这些不利影响和风险,本人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议相关监管机构尽快积极介入、进行调查评估。 尽管海航集团于4月15日凌晨发布公开信,因会议仓促致歉。但该事件是否在法律法规上存在瑕疵,其决议是否在法律上有效,市场仍存在较大争议。 建议国家发改委作为企业债的审核单位,尽快公开表态,积极介入这起资本市场极为关注的“13海航债”强行延期事件,对该事件的合法合规性进行调查评估。同时,建议债券交易涉及的上交所也应尽快发出监管关注函,要求海航集团对此事件进行正式澄清和回应。 若发现现有制度存在漏洞,也应尽快在监管层面出台新规则予以弥补。 二、建议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进行公开表态。 海航集团强行延期“13海航债”事件或暗示其流动性枯竭,已慌不择路,无法顾及资本市场的基本规则。这样的信号,对于维护社会与市场信心、化解海航数千亿元债务十分不利。 建议联合工作组就海航的债务处理进展和应对兑付的未来计划进行公开表态,以消除该事件对金融机构和公开市场的负面影响。 三、建议海航债务重组相关方优先回购公募企业债券。 据WIND数据显示,海航集团目前还有余额约150亿元的8只存续债券,其中包括“13海航债”在内有4只公募企业债券,金额一共不足80亿元。 考虑到公募企业债违约和处置不当对市场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建议 海航债务重组相关方考虑优先回购公募企业债券 。以当前“15海航债”不足三折的价格来看,仅需二十多亿元资金。这样可以为海航集团下一步的债务处置赢得主动空间。 (作者陈欣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 [详情]

澎湃新闻 | 2020年04月15日 22:02
仅3名投资者支持仍通过,海航集团债券展期疑云
腾讯自选股 | 2020年04月15日 21:03
奇葩的13海航债持有人会议议案通过了!谁投的赞成票?
奇葩的13海航债持有人会议议案通过了!谁投的赞成票?

  万万没想到,在被市场“口诛笔伐”后,故事很快就反转了。 4月15日晚,海航集团还是发布了公告,称“13海航债”持有人会议通过了本息递延支付预案,递延至2021年4月15日支付。 然而这场“闹剧”般的债券持有人会议上,出席会议的32名债券投资人或其代理人中,29名都给出了反对票。 但招架不住另外3名持有人“财大气粗”,这三名债券持有人掌握了“13海航债”3.45亿面值,持有效表决权占出席会议债券持有人有效表决权的98.26%。 21资本了解到,截至2020年4月14日,13海航债在上交所市场存量约1.9亿元,其中持仓比例最大的为包头农商行持有规模1.5亿元,占比80%。 昨夜匆忙的会议召开过程还堵在一众中小投资人心口。 4月14日,“13海航债”兑付前夜,海航突击召开债券持有会议,债券持有人于18:30收到会议通知,被要求在19:00前提交会议登记材料,20:00召开会议。而未及时提交材料的,则将失去对会议议案的表决权。 一时间,舆论一片哗然,投资人纷纷谴责发行人不遵守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 次日,“15海航债”被大幅抛售,以表达众多中小投资人的不满。 海航发行的“15海航债”4月15日一落千丈,两次触发临停,先是在开盘后大跌23%左右临时停牌,复牌后,跌幅扩大至31%,盘中再次临时停盘,再次复盘后最终以25.75%跌幅收盘。 “霸王议案”获通过 根据海航集团的公告显示,其在4月14日20时召开了《2013年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债券2020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 出席会议的人包括,发行人海航集团、债权代理人工商银行海口新华支行、北京环球律师事务所和主承销商安信证券,以及32名债券投资人或其代理人。 这32名出席的债券持有人合计持有“13海航债”面值总额3.51亿元,占“13海航债”未偿还的本金总额所代表表决权的89.94%。 会上合计审议了两项议案。 议案一指出,由于受疫情影响,本息兑付日期临近,结合《持有人会议规则》的相关规定,豁免或修改如下条款: 1、关于“第十一条当出现本会议规则第十条第(二)项以外之任一情形时,发行人应在知悉或应当知悉该事项发生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债权代理人及债券持有人,债权代理人应在收到发行人的书面通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知债券持有人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第十二条当出现本规则第十条第(二)项之情形时,发行人应在债券持有人提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以书面方式或其他有效方式通知债券持有人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第十九条会议召集人应于会议召开前三十日以书面方式通知全体债券持有人、拟列席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豁免发行人未按此时间召集会议的相关法律责任。 2、修改关于“第二十二条债券持有人会议原则上应在发行人的住所地所在地召开”的条款。对于本次持有人会议,修改为“债券持有人会议采取非现场方式召开。豁免发行人未按此地点召开会议的相关法律责任。 3、修改关于“第三十五条债券持有人会议采取现场记名方式进行投票表决,不得采取通讯、网络等表决方式”的条款。对于本次持有人会议,修改为“本期债券持有人会议以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进行表决”。 简而言之,这条议案的意思就是:“虽然我的开会方式有问题,虽然我没有按照原来的要求通知各位以及召开这场会议,但是你们必须原谅我,我只要修改规则,那我的行为就没有违规。” 议案二则提出“本期债券2019年4月15日至2020年4月15日的本息递延至2021年4月15日支付;递延期间,递延的本金按基准利率计息、递延的利息不计复利的议案。” 也就是说,海航要求延迟一年向债权人交付本息,并且取消了这一年里的利息。 然而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样的“霸王条款”最后居然还通过了。 根据海航的公告内容显示,两项议案的投票情况一模一样,均是“同意该议案的本期债券持有人(包括持有人代理人)共计3名,合计持有‘13海航债’面值总额共计3.45亿元,占出席本次会议的债券持有人所持有效表决权的98.26%:反对29名;弃权票0张。本议案获得通过。” 参会律师北京环球律师事务所更是出具“法律意见”表示,“本次债券持有人会议经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见证并出具了专项法律意见书,认为公司本期债券持有人会议的召集和召开程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募集说明书》、《持有人会议规则》的有关约定;本期债券持有人会议的召集人和出席会议人员的资格合法有效:本期债券持有人会议的表决程序和表决结果合法有效。” 魔幻的债券持有人会议 而回顾昨夜“荒诞”的会议现场,完全可以用魔幻形容。 4月14日晚间,海航集团6:30 才下发邮件通知召开2013年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债券2020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 而彼时,该会议通知甚至还根本没有在中国债券信息网和上交所网站等公开平台披露。当晚约21时,该持有人会议通知才出现在中国债券信息网上,而上交所渠道更是未披露该消息。 会议不仅在下班后临时通知投资者要求开会,还要求投资者在19点前,即半个小时之内进行参会登记。参会登记要提供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持有本期债券的证券账户卡复印件等资料。 这一仓促的时间,导致不少投资人根本来不及参会或直接错过登记时间。 参会登记完后,海航要求于20:00-20:30开会,同时表示,鉴于全国防控新冠疫情肺炎的严峻形势,会议采用非现场的形式召开。 会议现场,更是一片怨怼,几度失控。 有投资人现场怒怼:“你们召集不合法。不应该是海航公司的工作人员召集,你们当时召集人员是海航公司,所以说不合法。这次会议无效。” “主持人,是这样的,刚刚您在宣读持有人会议规则的时候也提到了,就是说针对没有公告的议案,是不允许进行表决和投票的。(主承:对)那么现在的这两个议案其实在之前至少在公开信息渠道上都没有进行公告。” “你所谓的打电话是否属于叫做公告?明确公告这个内容,如果说有公告的渠道,公告的渠道没有及时发布之后,你们就立刻开会了。这个是否违反持有人会议的规则?公告这两个字请再解释一遍,是打了电话就能叫做公告,也希望律师关注这一点。” “我想表明的就是所有的正在开会的相关方,明显早已知悉上述事情,明显配合发行人刻意采取不正当手段侵害债券持有人相关利益。那么我感觉监管部门国家发改委应该对上述这种中介机构给予谴责。对上述的违法情形予以纠正。另外再一次强调,根本没有公告,因为各大公告的网站并没有放出你相关的信息。” …… 4月15日凌晨,海航集团连夜发布了致歉信表示,“由于投资人数量较多,会议通知和准备工作存在一定不足,使得会议程序较为仓促。向全体投资人深表歉意。” 可是令人咂舌的是,这场显而易见存在不合理之处的会议,居然还成功通过了两项议案,究竟是谁在投“赞成票”呢? 据了解,13海航债是企业债券,于2013年4月发改委审核通过发行并在银行间和上交所挂牌流通,于2020年4月15日到期,发行规模11.5亿元,由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承销,由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口新华支行担任债权代理人。 2018年4月,根据发行条款部分投资者选择了回售,回售金额7.596亿元,截至2020年4月14日,13海航债在上交所市场存量约1.9亿元,其中持仓比例最大的为包头农商行持有规模1.5亿元,占比80%。 此外,根据海航集团内部人士的说法,13海航债在银行间市场还有1.95亿元存量,但具体的持仓情况还不得而知。 不过,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的报道中,有机构投资者表示,“投赞同票的很有可能是银行,因为我知道的很多非银机构持有人投了反对票。银行深度参与海航集团债委会,可能把我们当散户对待了。” 海航的危机 这场“名不正,言不顺”的债券持有人会议背后,暴露的只是海航集团危机的一角。 海航集团在致歉信中指出,因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集团航空、旅游、酒店、商业等相关主营业务经营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复工复产,但短期内经营难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现金流压力巨大。 但在此之前,海航的现金流状况就已捉襟见肘。自重要创始人王健异国离世后,海航曾一年处置3000亿资产,从原有的七大业务瘦身到仅有航空板块,管理架构从三级再压缩至更为扁平化的两级,但对于其庞大的债务而言,仍然是“杯水车薪”。 2019年9月15日,曾有媒体获得了一份海航集团的债券报告,其中,披露了海航集团上半年的业绩和债务情况。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海航集团亏损35.2亿元,2018年上半年为盈利41.7亿元。虽然海航集团持续进行资产处置,但2019年上半年的资产负债率不降反升,仍有超过7000亿元债务待偿。 连日来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压垮”海航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海航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海航减少了90%的航班,客座率也并不乐观。 2020年2月29日,海航集团官网公布消息,“为有效化解风险,维护各方利益,应本集团请求,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派出专业人员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联合工作组将全面协助、全力推进本集团风险处置工作。联合工作组组长由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刚担任,常务副组长由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任清华担任,副组长分别由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副局长李双臣、国家开发银行信贷管理局副局长程功担任”。[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20年04月15日 20:49
13海航债议案通过 套利被打脸?兄弟债被抛弃!
13海航债议案通过 套利被打脸?兄弟债被抛弃!

  来源:票友—票据圈儿那些事 原标题:13海航债议案通过,套利被打脸?兄弟债被抛弃! 4月15日晚间,在“争议声”中,海航集团公告“13海航债”将展期一年,到2021年4月15日兑付。 根据公告,在4月14日晚间召开的“13海航债”持有人会议上,共32名债券投资人或其代理人参加,持有金额3.51亿占债券未偿还金额的约89.94%,达到法定人数。 在会上海航集团提交了两份议案,包括赦免发行人未按规定时间召集会议的相关法律责任,以及将2020年4月15日到期的债券展期到2021年。 表决结果为两个议案均获得通过,同意上述议案的债券持有人共计3名,合计持有“13海航债”面值总额共计3.45亿元,占出席本次会议的债券持有人所持有效表决权的98.26%,反对29名,弃权票0张。 也就是说,展期等事项得到了3家大额投资机构的支持,中小债权人尽管数量众多但反对已无意义。 后议:29对3?背后是啥? 该债规模3.9亿,其中3个持有人持有了3.45亿,也就是剩下的29个债券持有人持有450万,人均持有金额为15.5万,不超过20万。按照过往交易所风险债券的兑付情况,一般是30万以下会全额兑付,那么这29个持有人会此类嘛? 我们看13海航债在过往的成交情况,在最后的4.9日还有1672.8万成交,成交价格在70元,此前一日还有162万成交,成交价格在75元,相比前些天的80-97低了不少。 看此交易有理由相信有机构在最后几天收购海航债...但并不是所有债券持有人会认亏出局..继续持有。 但此时,海航或许已清楚,持有人就哪些,自己已知悉的债权人持有绝大部分份额,在公开持有人个数很少、金额占比又很小的情况下,才有底气直接搞个骚操作... 衍生影响:套利者+博兑付者集体出逃海航债 今日,兄弟债券“15海航债”遭到市场抛售,盘中两次临时停牌,盘中一度跌近40%,截至收盘,15海航债大跌25.75%,报价29.1元。 延期一年兑付,海航深夜发致歉信 这次“闪电”会议的现场情况,很快就在债券圈子里传播。 [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20年04月15日 19:59
海航系债券“14海资债01”寻求延期五个月支付利息
海航系债券“14海资债01”寻求延期五个月支付利息

  原标题:海航系债券“14海资债01”寻求延期五个月支付利息  新京报讯(记者 张泽炎)4月22日,海航集团下属海航资本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计划于4月26日召开“14海资债01”的2020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记者获悉,其中一条议案是“本期债券2019年4月29日至2020年4月28日的利息递延至2020年9月30日支付100%,且递延期间不另计利息”。 “14海资债01”于2014年4月29日公开发行,发行期限为5+2,发行金额为8.00亿元,债券代码为1480153。其本身的法定兑付日期为2021年4月29日。目前,海航资本的主体信用评级为AA,评级机构为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 新京报记者 张泽炎 [详情]

债券持有人会议蹊跷多 如何避免"13海航债"事件再现?
债券持有人会议蹊跷多 如何避免

  原标题:债券持有人会议蹊跷多,如何避免“13海航债”事件再现? 来源:第一财经 债券持有人会议蹊跷多,如何避免“13海航债”事件再现?|记者观察 “13海航债”到期前夜的债券持有人会议,受到市场各方对海航集团蔑视规则、不尊重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激烈声讨。 自发布持有人会议召开公告,至表决截止,仅给了3个小时时间,而持有人则需要完成参会身份证明、议案表决、内部报告审批等诸多程序。最终会议“如愿”,因获3席大额投资人支持,债券延期一年兑付的议案得到98.26%的同意票获得通过。 尽管海航集团连夜紧急致歉,仍未能获得持有人谅解。 持有人会议,本来是债券投资者重要的议事平台和投资人保护措施,但为什么会导致一个看似“不公正”的结果?投资人又能如何避免再次坠入同样的“坑”呢? 完善“持有人会议”监管规则 与债券发行人相比,投资人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这一点,从海航持有人会议就可见一斑。 正式开会前几个小时,才通知持有人参会,到最后一刻才告知投资者将要表决的议案涉及债券延期,会上同步表决有关修改该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豁免发行人未按期召集会议的相关法律责任的议案……对于海航这场“有备而来”的持有人会议,投资者自然措手不及。 上述做法引发投资者强烈不满,并引起关于会议程序不合法的激烈质疑。 “对违反规则的发行人要加强监管”、“对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要严厉处罚”,这是投资者反复提出的诉求,也是市场监管的应有之义。 “持有人会议”作为信用债存续期议事决策机制的核心,规则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不同监管部门对持有人会议机制的管理程度不同,相关规则的明确程度也是不同的。 银行间交易商协会于2010年发布了《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持有人会议规程》,并分别于2012年、2019年12月进行了修订。协会以自律规则的形式对会议召开情形、召集与决策程序、决议生效条件、效力范围等事项作出了具体规定,并将上述自律规则作为底线要求。对于违反底线要求的,交易商协会将给予自律处分,或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证监会则在《公司债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中规定了需要召开持有人会议的具体情形,但对会议规则不作统一要求,仅要求在债券募集说明书中约定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自行约定会议行使权利的范围、会议召集、通知、决策机制等内容,总体原则为公平、合理。 发改委关于持有人会议的规定相对分散,散见于各类通知和文件中,例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债券存续期监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全面加强企业债券风险防范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上述文件规定了召开债券持有人大会的情形,但对于持有人会议规则及相关程序性事项缺少细化规定。 持有人会议是债券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手段,其决议将直接影响持有人的实体权利义务。“13海航债”事件表明,由于发行人和债券持有人的实质地位差异,监管部门需要关注市场自行安排中可能产生的“不公平”现象,并提供必要的制度规范。 例如,交易商协会《持有人会议规程》中对触发条件、召集人、召开程序、表决比例、信息披露等持有人会议关键事项做出具体的底线性安排,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平衡发行人与持有人的关系。这样才能回归持有人会议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制度初衷,避免“13海航债”事件重演。 投资人加强“自我保护” 监管部门给予了市场设计具体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的自由度和灵活度,但发行人很可能基于自身利益,制定对不利于持有人的规则。 除了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规则外,投资人也要提升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首先,投资者应该关注持有人会议规则的制定和修改权。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尤杨律师和赵之涵律师在《债券持有人会议的横向对比和重点关切》一文中指出,“持有人可以在存续期通过持有人会议修改对自身不利的持有人会议规则,以保障自身权利,只不过实践中持有人很少关注和行使这项权利”。 其次,投资者应当关注持有人会议的召集人。召集人对持有人会议的触发条件判断、开会时机选择、议案设计以及召集流程尤为重要。 尤杨和赵之涵律师认为,召集人约定不明确或者不适当都可能影响会议效果,如果召集人恶意召开持有人会议,很可能侵犯持有人合法权利。因此建议将有利于债券持有人权益保护的主承销商、受托管理人或债权代理人作为第一顺位召集人,将满足一定比例要求的债券持有人作为后备。 再次,投资者要关注债券持有人会议的表决制度及决议效力。债券持有人会议的目的之一,在于使分散的债券持有人形成合力,统一立场,统一行动,因此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都明确规定“多数决”制度。 但这一制度的适用,要注意两点。一方面,要保障债券持有人会议的“多数决”真正代表了多数债券持有人的意志;另一方面,也不能要求过高,导致债券持有人会议事实上无法形成决议,违背其设立初衷。 最后,投资者要关注信息披露与知情权。对于债券持有人而言,不仅要关注发行人的经营情况、财务情况、信用增进情况,还要关注持有人会议规则类的程序性事项。投资人只有事先了解持有人会议规则才能真正行使规则修改权,完善会议的召集程序、表决机制,甚至在特定情形下,自行提议召开、召集会议,真正成为持有人会议的主人。 尤杨和赵之涵律师认为,就发行人而言,应当在发行文件中充分披露持有人会议制度的相关安排,并在会议召集召开过程中及时披露程序性信息,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和参会权。而投资人,也应当在投资前充分了解相关债项的持有人会议安排,对自己的投资负责。 杜卿卿 [详情]

海航基础对外担保逾期 收购关联企业的背后逻辑
海航基础对外担保逾期 收购关联企业的背后逻辑

  中国房地产报公众号 中房报见习记者 张超凡 | 北京报道 在海航集团出现流动性风险的背景下,海航基础设施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515.SH,以下简称“海航基础”)隶属海航集团五大板块之一的海航实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海航实业”),其与关联方海航实业的两笔涉资13.6亿元的关联交易,以及近期出现的对外担保逾期15.66亿元的事项引发关注。 4月11日,海航系的海航基础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海航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旅游岛”)拟收购关联方海航实业的天津、海南子公司。同日,海航基础公告披露,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逾期总金额为15.66亿元。其中,海航实业及相关公司共同向海口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营业部(以下简称“海口农信社”)借款5亿元已逾期。 中国房地产报(微信ID:china-crb)记者注意到,此次收购的关联方公司及海航基础控股子公司海南海岛临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岛临空”)曾与上述逾期借款存在担保关系,为化解对外担保逾期风险,索性收购关联方公司,将对外担保转化为内部子公司互保。此外,另一笔以同业竞争为由的关联交易同样存在蹊跷之处。对于疑问记者多次致电海航基础,但未能取得联系。 涉资13.6亿元 在上述关联交易中,国际旅游岛拟与海航实业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海航实业将所持有的海南英平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平公司”)100%的股权作价10.5亿元出售给国际旅游岛。 而另一笔交易是,国际旅游岛拟与天津市大通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通建设”)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大通建设将所持有的天津空港商贸中心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空港商贸”)100%的股权作价3.1亿元出售给国际旅游岛。 对于此次收购,海航基础分别对应给出的理由是收购英平公司是因为看好海南自由贸易岛的发展前景,同时为满足公司拓展业务需要,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而收购空港商贸主要是为了加快解决公司与关联方的同业竞争。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获悉,英平公司主要资产为12.35亿元投资性房地产,对应实物资产为海口海南大厦地上34-37、39-45层区域办公用房及地下负一层车库和负一层食堂,建筑面积合计44768.48平方米,截至2020年3月已出租面积13535.39平方米,出租率43.27%。 空港商贸主要资产11.32亿元存货,对应为未结转房产。存货为开发产品,为空港商贸开发完成的位于天津市空港经济区中心大道与东二道交口的瑞航广场项目。项目定位为新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涵盖酒店、商业、办公、公寓、超市、影院等多种业态。 英平公司和大通建设均为海航实业的控股公司,而国际旅游岛为海航基础的控股子公司,海航基础和海航实业属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为关联方,实际控制人均为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上述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此次关联交易若完成,海航基础将得到上述资产及预期收益。但目前看来,由于交易关联方海航实业借款逾期,交易标的持有资产存在抵押,若不能妥善处理,此次交易将难以顺利完成。 关联交易或涉利益输送 英平公司成立于2016年10月,经营范围为房地产项目策划,销售代理,房地产项目中介服务,旅游项目开发及管理。目前主要资产为其持有的海南大厦部分物业。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获悉,英平公司原本属于海岛临空(曾用名海航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其持有的海南大厦部分物业系由海航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现为海岛临空)通过资产划转的形式取得。 三年前,海航基础孙公司海航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与海航实业签订股权置换协议,将海航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的英平公司的100%股权作价约11.3亿元与海航实业持有的海南航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作价约 10.5亿元以及货币资金8324.94万元进行置换。 这些年英平公司作为交易标的,在海航基础与海航实业之间辗转。此次,海航实业作价10.5亿元又将其回转给海航基础的控股子公司国际旅游岛。 海航实业及相关公司曾向海口农信社借款5亿元,英平公司及海岛临空为上述借款提供了抵押担保,抵押物正是英平公司及海岛临空其名下持有的海口大英山新城市中心区 A07 地块海南大厦主楼的房屋建筑物以及房屋建筑物所对应的土地。 海南临空因与上述抵押担保有牵扯,若海航实业及相关公司借款逾期事项不能妥善解决,作为海航基础的控股孙公司,可能会导致债权方向上述提供担保的公司提起诉讼,要求海航基础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包括代为偿还债务等风险。 海航基础自然不愿看到资产被债权人处置。记者查询相关资料获悉,截至公告日,上述借款担保逾期金额约为5.25亿元。“巧合”的是交易双方在股权交割中约定的支付金额。双方在约定时间内海航基础先支付海航实业100%股权款的52%,即5.46亿元,并完成英平公司的股权过户。之后等海航实业解决英平公司逾期担保事宜后,海航基础再向海航实业支付尾款5.04亿元。 当务之急海航实业及相关公司需与海口农信社协商解决逾期担保的问题,倘若不能妥善处理,担保方英平公司及海岛临空持有的海南大厦将面临被海口农信社处置的尴尬境地,这或许是交易双方都不想让其发生的事情。记者致电海航实业了解交易进展,一位工作人员接通记者的电话后随即挂断。 除此之外,海航实业或许仍面临着借款逾期的压力。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海航实业未来5个月内,约11.91亿元借款到期,逾期压力可见一斑。 而反观担保方海岛临空其自身也出现了借款逾期。记者查阅相关资料获悉,海岛临空向海口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3家单位借款约7.89亿元,借款到期日为2020年3月18日,目前已经逾期,海岛临空正在与银行协商借款展期事项。 记者注意到,英平公司为这笔借款提供了抵押担保,抵押物正是其持有的海南大厦部分物业。 因此次关联交易,英平公司对海岛临空的关联担保变为上市公司间的互保,海航基础通过收购担保方将外部不可控风险进行转化,似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海航基础对外担保逾期的压力。但可疑的是此次关联交易中是否存利益输送以及损害公司股东权益? 而另一笔交易,海航基础称,是为解决此前控股股东海航集团承诺的同业竞争问题。记者查阅相关资料获悉,海航集团于2016年2月23日出具《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函》,因空港商贸涉及部分存量房地产开发项目与海航基础存在一定程度的同业竞争,海航集团承诺将通过消化存量、不再新增开发项目或三年内未销售或处置完毕将转让给无关联第三方的方式解决。 遗憾的是,上述承诺在承诺期间并没能兑现。对此,海航基础给出的部分理由是受天津市房地产调控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空港商贸项目资产去化较慢且处于亏损状态,导致转让给无关联第三方存在较大商业谈判难度。 2019年6月,海航集团变更有关同业竞争的承诺,对于空港商贸现有的存量房地产开发项目,海航集团承诺将在2022年7月19日之前完成项目的清盘及项目公司的注销;或在符合上市公司发展方向,有助于维护上市公司全体股东利益的条件下,以合理的方式和公允的价值注入上市公司;或将相关股权或资产转让给无关联第三方。 此次,海航基础收购空港商贸预示着上述承诺得以兑现。然而,讽刺的是此前承诺未能兑现时海航基础给出的部分原因是“2018 年度,空港商贸合并净利润为-0.07亿元,盈利能力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如将天津空港商贸注入海航基础将摊薄上市公司业绩,不利于实现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最大化”。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2019年度,空港商贸合并净利润为-0.1亿元,盈利能力堪忧。此外,截至公告日,空港商贸持有的瑞航广场项目存货物业去化难言乐观。 [详情]

海航发文挥别首都机场T1航站楼:情启T2 未来可期
海航发文挥别首都机场T1航站楼:情启T2  未来可期

  挥别T1情启T2,海航“五星”征程新起点 来源:海航集团 自5月3日零时起,海航集团旗下海南航空/大新华航空北京往返国内航班将从首都机场T1航站楼转场至T2航站楼运营。 转场后,海南航空将大幅提升航班运行效率,旅客将可享受同楼中转、通程值机一票到底等中转便捷服务,T2航站楼丰富的公共资源、先进的硬件设施、宽敞的空间环境也将为旅客提供更舒适、更有保障的出行体验。 忆往昔,海航与首都机场T1航站楼已经结缘12年,即将在海航首航27周年纪念日——5月2日,为这段珍贵的回忆画上圆满的句号。 我们相信,挥别T1 之际,将迎来T2更多的美好的未来。 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1993年的5月2日,一趟从海口飞往北京的海南航空航班开始了海航梦想的征途。从那以后,首都机场T1航站楼如一盏明灯,日夜守候了无数海航航班的起飞和降落,更是见证了海航27年的成长足迹,陪伴着海航从琼岛一隅飞向世界舞台。 在这里,海航用一个月时间将所有国内航班安置在T1航站楼,顺利保障了北京奥运会的航空运输,并从此成为T1航站楼独家运营的航司。 在这里,海南航空实现了品牌的创新升级,在2019年推出梦之羽形象高端值机区,成为了海航服务品质的新名片。 也正是在这里,海航迎接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旅客,将海航“店小二”的服务和微笑留在每个人的心中。 1954 1954年,首都机场工程启动。1958年,首都机场投入使用。从此,新中国民航也有了一个功能较为完备、条件较好的民用机场。 1984 1984年,历时10年,首都机场经过改造,成为中国第一座拥有两条跑道的民用机场,可以起降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民航波音747型客机。 1988 1988年,首都机场T1航站楼开始7次扩建工程。同年首都机场正式更名“北京首都国际机场”。2004年9月20日,T1航站楼重新投入使用。 2008 2008年6月27日,海南航空、大新华航空、天津航空、金鹿航空(现北京首都航空)入驻T1航站楼,海航集团成为T1航站楼的独家运营公司。 海南航空为庆祝独立运营T1举行的“寻找第一位旅客”活动现场。 2009 2009年11月,海南航空改造T1航站楼贵宾室并顺利开业,为出行旅客提供了首个国内五星级贵宾室。 2019 2019年2月1日,海南航空首个采用“梦之羽”形象设计的高端值机区正式在首都机场T1航站楼启用,这标志着海南航空地面服务品质再登新台阶。 2020 2020年春运,旅客在T1航站楼值机柜台及自助值机区办理业务。 截至2019年,海航在首都机场实现旅客运输量近1300万人次,国际旅客量逾200万人次,五年国际复合增长率17%。2019年底,海南航空在北京投入运力达67架,其中宽体机运力42架,国际及地区航线26条,包括欧美远程航线20条,在北京国际航线规模居第二位。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海航用27年的时光,在T1航站楼积攒了无数美好的回忆,也完成了无数惊喜的蜕变,成长为现在的五星航空公司。 也许此时,正是铭记过去,启程未来的最好时候。 情启T2  未来可期 挥别T1,海航将满载情怀与累积27年的优秀服务经验,迎来新的征程。 在“一市双场”政策统筹下,北京航空运输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首都机场成为北京发挥首都核心功能、建设世界级航空枢纽的重要服务单位。海南航空将继续扎根首都机场,深耕市场,打造更多优质航线和产品服务。 早在2017年3月,海南航空海翼堂国际贵宾室在首都T2航站楼内正式投入使用,也是海南航空“海翼堂”贵宾室品牌的正式亮相。 占地共726平方米的海翼堂,内设茶艺区、休闲区、阅读区、贵宾房、睡眠区、淋浴间、视听区等十几个功能区,高峰期能同时容纳148位旅客。 北京T2航站楼海南航空海翼堂贵宾室 未来,海航将继续坚持践行“店小二”精神和“五星匠心”服务,充分利用T2航站楼的功能定位、公共资源和服务配套设施,对地面服务进行全面的品质升级,为旅客提供更人性化、国际化的真情服务,从值机、候机、登机到行李提取,旅客的出行感受都将焕然一新。 T2航站楼廊配置20个国内廊桥区位,可同时容纳5个宽体机机位,海南航空进出场航班整体靠桥率将明显提升;首都机场T2航站楼采取半自动分拣模式,国内出港分拣厅共有行李口20个,可同时保障60个出港航班,且不受宽窄体航班限制,行李分拣效率更有保障。 北京T2航站楼海南航空海翼堂贵宾室 随着海南航空国内和国际航班数量的增加,在首都机场中转的旅客数量也将持续攀升。转场至T2后,海南航空国际-国内、国内-国际转机旅客可以实现同楼中转,相比转场前T1航站楼和T2航站楼之间的双楼运转,大大节省了中转时间。此外,海南航空还将为旅客提供国际和国内通程值机一票到底的便捷服务;通程行李的地面运输效率也将大幅提升,单趟次行李运输时间缩短50%。全面、高效的中转保障体系将会让旅客中转体验更加顺畅。 2020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开局之年。海航集团作为海南省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的龙头企业,扎根海南,服务海南,提高政治站位,紧紧抓住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机遇期,充分发挥境内外的资源优势,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作出海航贡献。 一段历程的结束, 更是下一段旅程的开始。 纵有不舍,步履却依然坚定, 道路也更加光明。 满载回忆,不忘初心, 追梦的海航人将肩负 历史、责任和荣誉, 继续砥砺前行。 再见,T1,让我们相约T2![详情]

海航债违约背后兑付江湖:违约花样多 处置仍是难题
海航债违约背后兑付江湖:违约花样多 处置仍是难题

  在一个案例中,讽刺的是,在大公国际下调评级后,企业旋即宣布与大公国际终止合作。 “我们连29个小机构都没能算上,根本没来得及提供券商盖章的持仓证明。”一位“13海航债”机构持有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该人士语气十分无奈,似乎已经把这段经历当成了一个笑话。 就在过去几天, “13海航债”持有人会议风波持续发酵。 随着“13海航债”持有人会议结果公布,债券展期已经成为定局。虽然海航方面连续两次公开就此事作出道歉、自查回应,但这其中涉及的藐视规则、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等问题,依旧值得关注和重视。 事实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随着信用债债券违约风险增加,不少发行人为了规避一纸违约公告,选择场外兑付、协议展期等多手段摆脱“违约”名号,将公开债“非标准化”解决,甚至不惜触碰违规红线。 这其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即是,信息披露的不透明,以及难以落实的投资者保护。 “没有任何办法,但是我们已经就海航这样的做法向监管部门投诉。”4月16日,一位“13海航债”持有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违约”花样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4月16日,今年以来已有44只信用债出现违约,涉及规模达到577.94亿元。同时,今年以来继续新增了5家违约发行人。 一方面是信用债走向违约常态化,另一方面,在违约之外,债券市场上场外兑付、展期兑付、债券置换等各类针对到期债券的处置方式越来越多。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仅今年一季度就有远高实业、中融新大、如意科技、凤凰机场、桑德工程等发行人针对旗下相关债券宣布展期兑付。 其中远高实业发行的“19远高实业CP001”在宣布将债券本息展期至2020年5月7日后,已在3月10日完成了本息兑付;中融新大发行的“18中融新大MTN001”则将利息部分展期,其中持有11.08亿元份额的债券持有人同意利息延期至2020年9月30日前支付;如意科技发行的“19如意科技MTN001”、凤凰机场发行的“19凤凰机场CP001”亦分别将利息延期至2020年6月15日支付、将本金在原定到期日后展期不超过365天兑付。 虽然债券展期、场外兑付等已经成为当前市场较为常见的发行人处置违约风险的方式,但是其中依旧存在着部分发行人违反法律规则等等诸多乱象。 在此之前,就有天广中茂、宜华集团等多家公司存在在回售前游说部分投资者撤回回售,或者利用场外兑付私下协商债券兑付,但却模糊信息披露或者直接规避违约公告等相关情况。 从发行人角度来说,通过种种手段规避直接披露违约公告,或意味着企业融资不至于完全受阻,也可以保持企业良好的市场形象。 就如意科技的案例来看,在3月份与持有人达成“19如意科技MTN001”利息延期支付协议的同时,发行人同步还在持有人会议中与持有人约定,全体持有人将全部通过场外方式收取“19如意科技MTN001”2020年度利息,同时,持有人认可“19如意科技MTN001”未通过上海清算所渠道完成2020年度付息事宜不构成违约。 可以见得,发行人对“违约”的认定十分重视,即便前一日上清所已公告未在付息日当日收到如意科技支付的付息资金,如意科技仍要为这次利息展期辩解其“不是违约”。 但“掩耳盗铃”的实际效用如何?彼时大公国际认为如意科技面临的法律风险和财务风险上升,短期偿债压力很大,且再融资能力受限,债务偿还能力下降,于是宣布将如意科技主体信用等级调整为AA-,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17如意科技MTN001”、“18如意01”及“19如意科技MTN001”信用等级均调整为AA-。 讽刺的是,在大公国际下调评级后,如意科技宣布与大公国际终止合作。 而对于投资者和市场来说,这种部分发行人越来越多的无视市场规则的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更不利于债券市场长效机制的形成。 “我国债券市场正在经历市场出清阶段,保刚兑时代已成过去式,对于债券市场的透明与公开性要求更高。而类似展期场外兑付等处置方式,不仅不利于发行人信息公开,降低了市场透明度,而且发行人倘若频繁通过场外兑付方式规避债券违约,也不利于债券市场出清,亦不利于形成不良资产市场化的处置体系。”有券商分析认为。 违约处置仍是难题 “很多债券违约的问题是日积月累形成的,虽然债券主体积极解决但很难立竿见影,需要时日。尤其当前叠加疫情,诸多行业受到影响,企业或出现现金流紧张问题,容易发生短期兑付困难,未来信用债违约压力或有所增加。”北京某公募基金固收总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事实上,即使不少发行人后续选择展期场外兑付来自救,但是能否按期执行依旧是个未知数。 就2018年违约的“15金鸿债”来说,发行人金鸿控股在2018年10月公布了一个四阶段的债务清偿方案,包括2018年12月31日前支付“15金鸿债”第三付息年度所欠利息4000万元;2019年3月31日之前偿还债务本金30%及相应利息;2019年9月30日之前,偿还债务本金20%及相应利息;2020年3月31日之前,偿还债务本金剩余50%及相应利息。 但从今年2月份金鸿控股最新公告的“15金鸿债”违约处置进展情况来看,发行人已于2018年年底前支付完毕4000万利息,于2019年9月12日自行向持有人支付了本金总额的15%;于2019年12月9日自行向“15金鸿债”全部持有人支付了本金总额的20%及35%本金对应的自2018年8月28日至2019年11月30日的利息。 至于“15金鸿债”剩余本金及利息的支付,金鸿控股称将根据公司资产出售进展的后续交易款项进账情况确定,具体偿付金额及时间另行安排。 “能陆续偿还已经是好结果了,还有的发行人违约后破产重整,清偿率更低。”北京某私募机构债券基金经理表示,“对投资人来说都是很无奈的选择,现在市场上很多发行人在到期前协商展期转场外兑付规避违约,我们虽然难以接受但又考虑到给他们一个机会,或许还有转机,也只能无奈接受。”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各家机构对于“踩雷”违约债券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譬如行业内有公募机构因为基金踩雷而将投研团队“大换血”,也有私募机构针对信评人士等进行处罚;不过也有机构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并未处置踩雷的投研人员,但公司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加强信评工作。” “作为债券持有人,我们首先会密切关注主体基本面,与主承销商保持密切沟通,对于已经违约的债券,为保护持有人利益会积极追偿。”北京一家公募基金债券基金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但该人士也表示,“实际上对于问题债券,交易量萎缩无法承接债券基金所持债券,基金公司跟踪三方估值被动调整净值,公募基金为了保护散户利益甚至会选择动用固有资金大比例自购,保住‘壳’才能以时间换空间,其实作为公募基金还是较为弱势的。” 完善市场机制在途 “在违约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会关注后续监管机构如何回应。”4月16日,某大型券商分析师针对海航持有人会议事件受访指出。 一位接近监管机构的市场人士认为,“海航方面4月14日紧急拟定了于当天晚上召开‘13海航债’持有人会议的方案,并通知称会议登记时间为当晚19时之前,会议召开时间为当晚20时至20时30分。当晚约21时,该持有人会议通知在中国债券信息网上披露。但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关于持有人会议召开需要10个交易日发布公告,上述操作显然不符合这一要求,因此该会议通知并未在上交所网站披露。” “海航事件整体来说还是比较个案的,毕竟海航出问题发酵时间比较长了,大家都有心理预期,而且这种发行人连同主承的影响还是挺恶劣的,后续大概率其他发行人和主承也不大敢效仿。”某券商系公募基金固收总监表示。 “更需要关注的是,就保护投资人的制度和违约处置来讲,国内市场的情况当前依旧未成体系,估计后续还需要有一些成功案例才能建立起来。”前述投资总监认为,“如果后续市场还有这种问题,可能也主要出现在本身违约风险就比较大的发行人身上。还是得继续从实务案例中摸索违约后债务处置的流程和制度。” 而就当前情况来说,为规避这类风险,不少机构在与本报记者交流时称仍要以事前预防为主。 “公募基金固收收益投资这块本身风险偏好比较低,现在的市场情况下对风险把控更严,发行人主体有风险预警后就很难进入标的池。现在我们都会加强事前风险处置,公募基金还是要从提高风控尺度和能力出发,以事前解决这些问题债券为主,因为债券违约的后续处置对任何投资机构来说都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北京某公募基金固收总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当前市场债券置换等新措施逐步推开,受疫情影响或有更多企业通过债券置换实现展期。 虽然债券置换可以减轻发行人的流动性压力又调整了债务期限,避开了传统的债券借新还旧,也可以规避违约,但不少案例仍旧引发了市场争议。 “在信用分层的大背景下,出现非常规操作的发行人往往为流动性偏紧的企业,信用资质相对不强。如果投资者选择置换,按期获得债务偿还的权益也能够得到保障,那么债券置换就是一个利于市场多样化的创新操作;但如果投资者选择不置换,相应权益无法得到保障,那么这种‘强制展期类’债券置换将会严重伤害市场信心,并影响到发行人及区域的认可度。”华南某大型公募基金固收总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强化落实市场监管机制和投资者保护制度,亦迫在眉睫。[详情]

海航集团债券“强行延期” 海航系债务风险浮出水面
海航集团债券“强行延期” 海航系债务风险浮出水面

  原标题:海航集团债券“强行延期” 海航系债务风险浮出水面  近日,主营航空运输服务的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集团”)因一场操作债券延期的“闪电会议”在市场中引发了舆论喧嚣。 4月14日晚,是“13海航债”到期前一天,海航集团临时召开持有人会议,要求对延期的议案火速进行表决。海航集团既未提前公告议案内容,且只在会议半小时前邮件通知债券持有人参会的操作也引起了部分投资者的不满。 时隔一天,结果已出。29人反对不敌3个大户支持,“13海航债”展期事项获通过。4月15日傍晚六点左右,海航集团公告称,“13海航债”展期议案获持有人会议通过,同意议案的债券持有人共3名,合计持有债券面值总额为3.45亿元,占出席本次债券持有人所持有效表决权的98.26%;反对29名;弃权0票。 作为“13海航债”的发行人,海航集团债券“强行延期”惹市场争议。在“13海航债”延期兑付背后,暴露的是海航集团的债务危机,既使得市场对海航集团的偿债能力表示担忧,也让海航系债券蒙上阴影。 紧急会议引争议 公开资料显示,“13海航债”发行人为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发行人企业性质为地方国企,起息日期为2013年4月15日,到期日期为2020年4月15日,主承销商为安信证券,目前最新债项评级为AAA。 “13海航债”发行规模为11.5亿元,其中7.5亿元将用于公司全资子公司首都航空引进3架B737-700IGW公务机,4亿元用于引进2架空中客车A320飞机;票面利率为7.1%。2018年4月经债券持有人行使回售权后,目前债券余额3.90401亿元。 4月14日晚,海航集团在“13海航债”兑付前夕临时召开持有人会议。持有人会议主要讨论两大议案,一是修改持有人会议的相关条款,豁免发行人本次未按时召集会议相关的法律责任;二是将本期债券2019年4月15日至2020年4月15日的本息递延至2021年4月15日支付;递延期间,递延的本金按基准利率计息、递延的利息不计复利的议案。 据悉,债券发行人海航集团在当天下午18点30分通知持有人召开会议,召开时间为当天晚上20:00-20:30。投资者要在当天19点前将相关证明材料的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仅有半个小时时间准备材料完成参会登记。若当天19点前完成不了登记,就无参会资格,也就没有表决权。 海航集团仅通过邮件通知了债券持有人,并未对议案进行公开。直到4月14日21:01分,海航集团在中国债券信息网上才公布了《关于召开2013年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债券2020年第一次持有人会议的通知》。根据通知的参会时间,公告发出时会议已经结束,且距离表决结束只有半小时。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关于持有人会议召开需要10个交易日发布公告。 一方面,海航集团的议案内容没有遵照规定通过交易所公告,另一方面,该债券持有人在这天下班后才收到会议通知,仅有半个小时准备材料参会登记,这些做法均引起了一些投资者的不满和质疑。 海航集团深夜致歉 4月15日凌晨,海航集团深夜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致歉信》,对当日到期的“13海航债”展期相关事宜致歉。致歉信中称,直至4月14日,公司一直与主要投资人协商展期事宜,并通过召开投资人电话会议方式进一步沟通并对展期方案进行表决。由于投资人数量较多,会议通知和准备工作存在一定不足,使得会议程序较为仓促。 对于相关债券延兑的原因,海航集团表示因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集团航空、旅游、酒店、商业等相关主营业务经营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复工复产,但短期内经营难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现金流压力巨大。 为妥善应对疫情影响,维持企业可持续经营,海航集团拟与4月15日到期的“13海航债”债券投资人协商,对到期本息进行延期一年兑付,具体兑付方案以与投资人协商一致的意见为准。在此,向全体投资人深表歉意。在债权人会议投票完成后,公司将如实披露相关信息。 海航集团还称,以后将吸取此次经验,更加公开透明地披露相关信息,保障投资人合法权益。 29人反对不敌3大户 4月15日傍晚六点左右,海航集团公告了昨晚的持有人会议表决结果。两项议案均获通过,同时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认为,本次债券持有人会议的表决程序和表决结果合法有效。 公告表示,出席本次债券持有人会议的债券持有人共32名,合计持有金额3.51亿,占未偿还金额的约89.94%,达到法定人数。两项议案获持有人会议通过,同意议案的债券持有人共3名,合计持有债券面值总额为3.45亿元,占出席本次债券持有人所持有效表决权的98.26%;反对29名;弃权0票。 公告显示,由于受疫情影响,本息兑付日期临近,结合《持有人会议规则》的相关规定,会议豁免了发行人未按规定时间召集会议的相关法律责任。 公告同时表明,关于本期债券2019年4月15日至2020年4月15日的本息递延至2021年4月15日支付;递延期间,递延的本金按基准利率计息、递延的利息不计复利的议案。 如果此次议案经表决没有通过,则“13海航债”于最后到期日(即4月15日)不能兑付,将构成实质性违约。 债务风险浮出水面 在海航集团债券延期兑付的背后,浮现出的是海航集团的债务风险。 银河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海航集团由于近年来过度扩张,引发流动性风险;杠杆率较高,盈利能力显著下降,在疫情的冲击下,集团核心航空企业经营压力巨大。 根据财报数据,截止2019年6月末,海航集团总资产为9806.21亿元,总负债为7067.26亿元,其中短期债务占比43.84 %。资产负债率上升至72.07%,净资产收益率下降至-2.81%,毛利率下降至11.52%。此外,2018年、2019年上半年,航海集团净利润分别为-49.02亿元、-35.20亿元,盈利能力下降显著。 根据统计,目前海航集团未到期的债券存量还有7只,规模140亿元。分别是19海航01、19海航02、19海航03、19海航04、16海航可续期债01、16海航可续期债02、15海航债。 据国泰君安证券梳理,截至2020年3月2日,海航系企业存量债有121只(包括51只同业存单和1只商业银行二级债),存量债规模共计742.8亿元,1年后到期及回售的存量债为355.8亿元,占比47.89%。其中,海南航空控股和海航集团存量债规模居于前两位,分别为151.9亿元和144.0亿元。 由于“13海航债”延期兑付,市场对海航集团的偿债能力表示担忧,也让海航系债券蒙上阴影。 4月15日,兄弟债券“15海航债”在开盘后大跌超过23%,报30元。盘中两次临时停牌,跌幅一度超过31%。“15海航债”当日最终收盘报29.1元,跌25.75%。资料显示,“15海航债”的发行人是海航集团,债券规模30亿,票面利率5.99%,发行期限7年。 同日,凯撒旅业(000796.SZ)发行的“17凯撒03”收盘价报62元,单日跌幅近15%。该债券单张价格已连续多日下跌,最低触及59.9元,较100元发行面值,跌去40.1%;资料显示,海航系一度掌有凯撒旅业实控权,现因股权质押违约、被动减持股份成第二大股东。[详情]

"15海航债"主动调整交易方式 或因此前出现大幅波动

  原标题:“15海航债”主动调整交易方式,或因此前价格出现大幅波动 “15海航债”调整交易方式,或因此前价格出现大幅波动。 4月16日,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根据《关于调整债券上市期间交易方式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经公司申请,企业债券(债券代码:sh127312,债券简称:15海航债)自2020年4月16日起进行交易方式调整,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固定收益证券综合电子平台上采取报价、询价和协议交易方式进行交易。关于上述债券恢复竞价系统交易时间,公司将及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公告。公司提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对于调整交易方式的原因,海航集团方面表示以公告为准。 澎湃新闻记者独家获悉,是海航方面主动申请了这一调整,而非交易所或监管部门强制要求。 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到,此前上交所发布《关于调整债券上市期间交易方式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在本所上市,且债券上市时同时采取竞价、报价、询价和协议交易方式的,如存续期内债券信用评级调整为AA级(不含)以下或者发生上交所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认定的其他情形的,交易方式应当调整为仅采取报价、询价和协议交易方式。 通知还规定,债券发生前款规定相关情形的,发行人、受托管理人或者具有同等职责的机构应当及时向上交所报告,申请自情形发生的次一交易日起调整相关债券的交易方式,并及时发布公告,明确交易方式调整相关安排、交易方式调整起始日,并提示投资风险。 据澎湃新闻记者查询,目前“15海航债”的信用评级仍维持AAA级,评级机构为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因此,此次“15海航债”调整交易方式或与此前该债券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有关。 4月15日,“15海航债”在开盘后迅速下跌超23%,后盘中临时停牌自9时34分起至10时04分。复牌后,继续迅速下跌至超31%。后再次停牌,二次停牌从10时06分起至14时57分。二次复牌后,尾盘有所拉升,最后报收29.1元,跌25.75%。 业内人士认为,在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后,采取调整交易方式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加强投资者管理,提醒风险承担能力较弱的中小投资者谨慎投资高风险的中低评级债券,让更为专业的合格投资者来参与市场交易。 上交所此前发布的《关于调整债券上市期间交易方式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中也介绍道,债券交易方式调整后,仅限符合上交所债券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的合格机构投资者买入,持有债券的其他投资者可以选择卖出或者继续持有。投资者持有的债券数量少于上交所规定的最低申报数量的,可以一次性申报卖出所持有的债券。[详情]

海航集团:“15海航债”4月16日起进行交易方式调整
海航集团:“15海航债”4月16日起进行交易方式调整

  4月16日,海航集团公告称,“15海航债”4月16日起进行交易方式调整,仅在上交所固定收益证券综合电子平台上采取报价、询价和协议交易方式进行交易。关于上述债券恢复竞价系统交易时间,公司将及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公告。 [详情]

海航公募债“强行延期”余震:凯撒旅业债券暴跌四成
海航公募债“强行延期”余震:凯撒旅业债券暴跌四成

  原标题:海航公募债“强行延期”余震:凯撒旅业债券暴跌四成,易生金服曾欲借其曲线上市,旗下小贷被列经营异常 海航系债券因“13海航”债在临到期日强行延期蒙上阴影。 4月15日,凯撒旅业(000796.SZ)发行的“17凯撒03”债券单张价格已连续多日下跌,最低触及59.9元,较100元发行面值,跌去40.1%;收盘价报62元,单日跌幅近15%,次日有所回升。 同日晚间,凯撒旅业发布2019全年以及2020年一季度业绩快报。2019年,凯撒旅业归母净利润1.2亿,同比下滑36.03%;2020年一季度,凯撒旅业归上市公司净利润预亏4500万到6500万,同比下降248.84%-315%。 据公告信息统计,凯撒旅业发行的在流通企业债仅有17凯撒03,该5年期债券规模7亿元,每年6月16日付息,投资者可在3年后,即2020年6月16日行使回售权。目前离回售期限约两个月。 自4月9日起,17凯撒03债券价格单日跌幅扩大,次日首次跌破85元,此后多日续跌。9日,凯撒旅业召开董事会及监事会,就公司注册地变更,增资海南凯撒世嘉旅文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及继续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召开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议题进行决议。增资后,注册地或迁址海南。 无独有偶,海航系西部航空发行的“17西航01”债券在3月11日曾大跌20%至每张70元。 海航系一度掌有凯撒旅业实控权,自2011年入主。直至19年9月,凯撒旅业公告,第一大股东海航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因股权质押违约,部分被动减持,导致第一大股东变更为创始团队凯撒世嘉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约占总股本的28.98%;海航旅游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约占总股本的28.73%,成第二大股东。 海航系曾意欲将旗下核心金融平台易生金服装入凯撒旅业,曲线上市。 易生金服由海航旅游和易生股权投资基金在11年创立,旗下有海航系第三方支付牌照资产易生支付、彩票平台新生中彩、小贷公司天津易生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 “易生小贷”)以及上海华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华势科技”)。华势科技官网介绍,主营业务为银行卡线下POS收单及相关增值服务,官网首页显示增值服务包括POS贷、随时贷。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易生小贷自2018年12月被天津市滨海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列为经营异常,未显示被移出。 易生小贷官网介绍,旗下产品有个人信贷易享贷、航旅场景消费金融易分期以及中小企业贷款易企贷。 据天眼查信息,易生支付旗下青岛分公司、武汉分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后未被移除。19年末,易生支付曾因被列被执行人引争议。其当时对媒体回应称,事件与2016年易生支付作为发卡方为油联(北京)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发行一款名为“储油宝”的预付卡有关。此外,易生支付曾多次收到央行支付罚单。 凯撒旅业在16年以5.5亿领投易生金服B轮融资。 2018年7月,凯撒旅业公告,终止收购易生金服60%股权;12月,再签订补充协议,同意延长易生金服的承诺完成期限至19年6月30日。19年3月31日,凯撒旅业回应投资者提问称,易生金服及其控股股东海航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正在与公司及其他投资人就易生金服后续安排进行沟通,尚未形成最终方案。 反复至今,易生金服仍未纳入上市体系。工商信息显示,凯撒旅业是易生金服第二大股东,持有16.59%股份。 2月,凯撒旅业副董事长徐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创始人陈小兵在2019年10月正式收回凯撒旅业实控权以后提出,后续公司将以旅游为主,同时兼顾食品(航食、铁餐),免税和金融业务(易生支付)。 尽管控制权变更,工商数据显示,截至3月13日,海航旅游尚持有凯撒旅业24.59%股份;凯撒旅业管理层仍有多位出身海航系,包括原海航旅游集团副董事长刘江涛等。近日,股东海航旅游再次被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4.7亿。天眼查统计,海航旅游在2020年已4次被列为被执行人,累计执行标的近7.4亿。 4月以来,海航集团关联的多只债券本息兑付展期。 7日,海航控股公告,预计无法按时偿付17日到期的超短期融资债券“19海南航空SCP002”本息,希望进行展期;10日,“16海集01”决定递延原本于14日的利息支付。 15日早间,海航因“13海航”债强行延期事件引发舆论热议。14日,在“13海航”债到期前日,海航集团紧急召集债券持有人开会,据报道,仅给出半小时准备材料进行参会登记,且议案内容未在交易所公告。海航集团15日凌晨发布致歉信称,会议程序仓促,由于现金流压力巨大,到期本息延期一年兑付。事件的合规性及法律效力存在争议。 据报道,国泰君安统计,截至3月2日,海航系存量债121只,括51只同业存单和1只商业银行二级债,存量规模共计742.8亿元,1年后到期及回售的金额达355.8亿元。安信证券则为多只海航债的主承销商,包括“09海航债”“13海航债”“15海航债”。[详情]

海航公募债"强行延期"余震:旗下小贷被列经营异常
海航公募债

  原标题:海航公募债“强行延期”余震:凯撒旅业债券暴跌四成,易生金服曾欲借其曲线上市,旗下小贷被列经营异常 来源:互联网金融电讯 金子琪 发行的“17凯撒03”债券单张价格已连续多日下跌,最低触及59.9元,较100元发行面值,跌去40.1%;收盘价报62元,单日跌幅近15%,次日有所回升。 同日晚间,凯撒旅业发布2019全年以及2020年一季度业绩快报。2019年,凯撒旅业归母净利润1.2亿,同比下滑36.03%;2020年一季度,凯撒旅业归上市公司净利润预亏4500万到6500万,同比下降248.84%-315%。 据公告信息统计,凯撒旅业发行的在流通企业债仅有17凯撒03,该5年期债券规模7亿元,每年6月16日付息,投资者可在3年后,即2020年6月16日行使回售权。目前离回售期限约两个月。 自4月9日起,17凯撒03债券价格单日跌幅扩大,次日首次跌破85元,此后多日续跌。9日,凯撒旅业召开董事会及监事会,就公司注册地变更,增资海南凯撒世嘉旅文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及继续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召开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议题进行决议。增资后,注册地或迁址海南。 无独有偶,海航系西部航空发行的“17西航01”债券在3月11日曾大跌20%至每张70元。 海航系一度掌有凯撒旅业实控权,自2011年入主。直至19年9月,凯撒旅业公告,第一大股东海航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因股权质押违约,部分被动减持,导致第一大股东变更为创始团队凯撒世嘉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约占总股本的28.98%;海航旅游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约占总股本的28.73%,成第二大股东。 海航系曾意欲将旗下核心金融平台易生金服装入凯撒旅业,曲线上市。 易生金服由海航旅游和易生股权投资基金在11年创立,旗下有海航系第三方支付牌照资产易生支付、彩票平台新生中彩、小贷公司天津易生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 “易生小贷”)以及上海华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华势科技”)。华势科技官网介绍,主营业务为银行卡线下POS收单及相关增值服务,官网首页显示增值服务包括POS贷、随时贷。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易生小贷自2018年12月被天津市滨海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列为经营异常,未显示被移出。 易生小贷官网介绍,旗下产品有个人信贷易享贷、航旅场景消费金融易分期以及中小企业贷款易企贷。 据天眼查信息,易生支付旗下青岛分公司、武汉分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后未被移除。19年末,易生支付曾因被列被执行人引争议。其当时对媒体回应称,事件与2016年易生支付作为发卡方为油联(北京)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发行一款名为“储油宝”的预付卡有关。此外,易生支付曾多次收到央行支付罚单。 凯撒旅业在16年以5.5亿领投易生金服B轮融资。 2018年7月,凯撒旅业公告,终止收购易生金服60%股权;12月,再签订补充协议,同意延长易生金服的承诺完成期限至19年6月30日。19年3月31日,凯撒旅业回应投资者提问称,易生金服及其控股股东海航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正在与公司及其他投资人就易生金服后续安排进行沟通,尚未形成最终方案。 反复至今,易生金服仍未纳入上市体系。工商信息显示,凯撒旅业是易生金服第二大股东,持有16.59%股份。 2月,凯撒旅业副董事长徐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创始人陈小兵在2019年10月正式收回凯撒旅业实控权以后提出,后续公司将以旅游为主,同时兼顾食品(航食、铁餐),免税和金融业务(易生支付)。 尽管控制权变更,工商数据显示,截至3月13日,海航旅游尚持有凯撒旅业24.59%股份;凯撒旅业管理层仍有多位出身海航系,包括原海航旅游集团副董事长刘江涛等。近日,股东海航旅游再次被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4.7亿。天眼查统计,海航旅游在2020年已4次被列为被执行人,累计执行标的近7.4亿。 [详情]

海航旅游再成被执行人 2020年累计执行标的近7.4亿元
海航旅游再成被执行人 2020年累计执行标的近7.4亿元

  4月16日消息,天眼查数据显示,4月14日,海航旅游的运营主体海航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被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462728480.0。值得注意的是,海航旅游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已有4次被列为被执行人,累计执行标的近7.4亿。 海航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3月,注册资本175亿,法定代表人为李维军,公司经营范围为酒店项目开发、管理;旅游项目投资和管理;装饰装修工程;建筑材料、家用电器、电子产品、通讯设备的销售。 天眼查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共有三大股东,其中大股东为海航集团的运营主体海航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9.97%,二股东为海航航空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4.32%,,三股东为深圳中泰欣融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5.71%。 据澎湃新闻报道,4月16日早间,海航集团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针对“13海航债”对公司财务人员作出批评。 文章称,4月15日中午,海航集团执行董事长顾刚召集公司高管会议。就近期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同时,就海航集团与主要投资人协商“13海航债”展期事宜中出现的问题请财务部门就相关情况进行说明,对财务总监及相关人员提出了严肃批评。 4月15日凌晨,海航集团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致歉信》,致歉信中称,直至4月14日,公司一直与主要投资人协商展期事宜,并通过召开投资人电话会议方式进一步沟通并对展期方案进行表决。由于投资人数量较多,会议通知和准备工作存在一定不足,使得会议程序较为仓促。 海航集团在致歉信中解释协商展期的原因为,因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集团航空、旅游、酒店、商业等相关主营业务经营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复工复产,但短期内经营难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现金流压力巨大。 此前,据媒体报道,4月14日晚间,有机构投资者表示,当天下班后的6:30,才收到海航集团计划财务部的邮件,内容是“关于召开2013年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债券2020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的通知”。 据记者获取的一份电话会现场实录显示,多名投资者在电话会议中质疑会议召开的合法性,并表达不满情绪,甚至还有提议增加议案要求海航破产。[详情]

闹剧落幕:29人反对不敌三个大户 "13海航债"展期通过
闹剧落幕:29人反对不敌三个大户

  原标题:24小时闹剧落幕:29人反对不敌三个大户 “13海航债”展期获通过 本报记者 李慧敏 北京报道 经过一整天的舆论喧嚣,“控球权”终于还是回到了海航集团,“13海航债”展期事项妥妥地落地。 4月15日傍晚六点左右海航集团公告称,“13海航债”展期议案获持有人会议通过,同意议案的债券持有人共3名,合计持有债券面值总额为3.45亿元,占出席本次债券持有人所持有效表决权的98.26%;反对29名;弃权0票。 32名持有人参会 公告显示,出席本次债券持有人会议的债券持有人共32名,合计持有“13海航债”面值总额共计3.51123亿元,占“13海航债”为偿还的本金总额所代表表决权的89.94%。 本次持有人会议审议通过了《2013年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债券2020年支付本息的相关议案》。 公告载明,由于受疫情影响,本息兑付日期临近,结合《持有人会议规则》的相关规定,会议豁免了发行人未按规定时间召集会议的相关法律责任。 公告同时表明,关于本期债券2019年4月15日至2020年4月15日的本息递延至2021年4月15日支付;递延期间,递延的本金按基准利率计息、递延的利息不计复利的议案。同意议案的债券持有人共3名,合计持有债券面值总额为3.45亿元,占出席本次债券持有人所持有效表决权的98.26%;反对29名;弃权0票。 “很显然,海航集团在召集会议之前已是成竹在胸,可谓任你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专业人士表示,“13海航债”总计3.95亿元的存续规模,3个持有人大户起到决定性作用,个人持股的散户总额度仅0.5亿元。3个大户敲定了,散户基本谈不上话语权。 “实际上,对于投资者来说,展期一年也并非最坏的结果。等于有了一年的缓冲期,海航在一年之内彻底解除流动性危机的可能性虽然不大,但毕竟还是有希望在。”上述人士表示,如果现在宣布违约,那么很显然债权人也无法即刻得到清偿和债务处置。 24小时闹剧 业内人士认为,这无疑是一出时长为24小时的闹剧。 就在24小时之前,在“13海航债”兑付日的前一天晚上,海航集团临时决定当晚8点紧急召开持有人大会,傍晚6点半发邮件,要求持有人晚7点之前进行参会登记。7点前完成不了登记,就无参会资格,自然也就没有表决权。 而这个被投资人称为“为了延期而采取的近乎无耻的手段”的会议,现场几度失控,最后在一片“遗臭万年”的声音中草草收场。 4月15日一早,海航集团发表公开信,就“13海航债”展期1年持有人会议准备过于仓促一事致歉。 如果议案经表决没有通过,则债券于最后到期日不能兑付,则构成实质性违约。时点即在4月15日晚间。 “13海航债”系海航集团于2013年4月15日经发改委审批发行的企业债,规模11.5亿元,期限5+2年,2018年4月回售后剩余规模为3.9亿元。目前在中债登与中证登托管规模分别为1.95亿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海航系已有数只债券违约,但海航集团作为发行人的债券尚未有违约记录。 (编辑:夏欣 校对:颜京宁)[详情]

海航执行董事长:对财务总监及相关人员提出严肃批评
海航执行董事长:对财务总监及相关人员提出严肃批评

  原标题:海航集团执行董事长顾刚:对财务总监及相关人员提出了严肃批评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在“13海航债”事件发酵、引发众多投资者不满后,海航集团再度发声称,海航集团执行董事长顾刚对财务总监及相关人员提出了严肃批评。 今日早间7时许,海航集团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工作要慎终如始,从细微处着手》,文章称4月15日中午,海航集团执行董事长顾刚召集公司高管会议。就近期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同时,就海航集团与主要投资人协商“13海航债”展期事宜中出现的问题请财务部门就相关情况进行说明,对财务总监及相关人员提出了严肃批评。 “自集团流动性危机发生以来,海航集团对公募债的兑付一直高度关注。但是,此次集团财务部门没有做好具体组织工作,对债务兑付困难预告不充分;财务部门没有按照集团要求和债权人进行顺畅沟通,工作仓促,没有诚意;在利用网络会议会议系统时,没有做到自己最后退出会议,对参会人员不够尊重;财务总监作为具体负责人没有亲自参与、亲力亲为,没有做到守土有责;重大事项发生后,没有第一时间向相关领导汇报,敏感性不足,导致信息传递失真等。”上述文章显示。 4月14日晚,海航集团“突击”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并提出议案要求将“13海航债”展期一年兑付。这一做法引发投资者不满,大家纷纷质疑会议召集程序是否有效、议案表决是否合法等。海航集团于15日凌晨刊发致歉信。 海航集团最新发文显示,致歉信由顾刚亲自撰写。顾刚表示“这封致歉书并不足以表达海航全部的诚意,集团上下都应该更深入地检讨和反思。” “海航集团要引以为鉴、举一反三,以更加努力、更加诚恳的态度面对当前的风险化解工作。在后续的债务兑付和风险化解中,要实事求是、客观面对,建立更加完善的预警预告机制,既要积极地在复工复产中筹措资金,以满足相关的债务兑付需求,也要努力获得债权人更多的支持。” 顾刚称。 昨日晚间,海航集团发布公告称,“13海航债”2020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通过了该期债券本息递延一年支付的议案。 15日,“13海航债”的兄弟债券“15海航债”在开盘后大跌超过23%,一度下挫36%,两度临时停牌,收盘跌幅收窄至25.75%。(常佩琦)[详情]

海航带起资本躲弃保险的节奏
海航带起资本躲弃保险的节奏

  原标题:海航带起资本躲弃保险的节奏 来源:今日保 今天最热闹的财经新闻,当属海航“13海航债”延期支付风波。 4月14日晚间,海航的“13海航债”到期前夜仓促召集持有人开会,要求投资者在短时间内表决该期债券本息延期一年的议案。 “骗子!骗子!骗子!遗臭万年”的痛斥中,这场海航会议翻车现场实录流出。因诸多不合规、违背常识所在,投资者纷纷谴责其不遵守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 一时间舆论哗然,甚至被调侃“研发了解决债权违约难题的新工艺、就差直接投票豁免债务了”。 4月15日凌晨,海航连夜发布《致歉信》,称: “由于投资人数量较多,会议通知和准备工作存在一定不足,使得会议程序较为仓促。在此,向全体投资人深表歉意”。 但也坦承: 因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集团航空、旅游、酒店、商业等相关主营业务经营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复工复产,但短期内经营难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现金流压力巨大。 这家曾经的万亿级资本大鳄渐行渐远,2月底联合工作组进驻后,更是注定了结局。在之最风光的年代,也曾大肆布局保险领域,产寿险甚至海外险企皆有之。 那些年,保险实曾引得各路资本大鳄聚首,一块牌照百亿估价,风高浪急。数以万计的滚滚现金流中,牌照、万能险、股市、地产,产融结合。 一切都在2017年戛然而止,“金融是国之重器”。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行业加速转型,资本亦要转型。再看那些翻云覆雨的老板们,姚老板、许老板造车去了,肖老板归来卖卖卖,张老板、吴老板身陷囹吾,郑老板赚了一大票走了,首富再也不提保险了…… 保险圈还有很多老板,刘老板、郭老板、戴老板、鲁老板、李老板、于老板、卢老板、朱老板…… 命运的最大无常和讽刺在于轮回,现实又对保险公司的发展战略或者股东资质,上了一课。只是,那些保险公司还好吗?老板们从当初的挥斥方遒点指燕梳,到如今兴味索然转投他方。 从即日起,《今日保》将每周推出一期保险再无资本大鳄系列。盘点资本系与保险的爱恨情仇,纠葛过往,以期未来。 1、 我们拼命划桨,奋力与波浪抗争,最终却被冲回到我们的往昔。 ——《了不起的盖茨比》 据说,海航的陈老板信佛,坐飞机都要盘腿打坐。 2018年7月,王老板意外去世,“一心向佛”的陈老板临危受命,重新成为“核心”。在会上罕见的犯嗔戒后,陈老板斩钉截铁表示,海航要掉转船头。 “要是没有海南政府出手相救,我们去年年底就破产了。领导要求我们回归核心业务,海航以后就是卖机票的命。不要再搞什么资本运作了,该卖就卖!” 彼时的海航,22个大行业,它伸手进入了12个。其中,保险更是其大力布局的一个板块。 从新光海航到民安财险,从华安保险到渤海人寿,再到保险中介,甚至域外大型保险公司,海航或发起组建,或参股,或收购,均有涉猎。 能在一片不属于自己的天地里,呼啸而起,创造奇迹,大抵算得上是“强人”。但是,一鸣惊人后,能够遏制非理性冲动,以该行业平常的姿态持续成长,才算得上“英雄”。 遗憾的是,海航那些年展现出的保险野心,在集齐产、寿、代理、经纪等保险牌照后,始终未能结出巴菲特式的“理想”之花。先是“买买买”的跑马圈地,后又悄然的剥离与退出。 如今,民安财险、新光海航,早已更名改姓,与海航斩断联系。目前,海航还持有2家保险公司的股权,分别是华安财险12.50%股权(由旗下的海航资本持有),渤海人寿20%股权(由旗下上市公司渤海金控持有)。 债务压顶,命悬深渊的海航,曾多次甩卖资产。先是将渤海人寿的股权摆上货架,后又放弃了华安保险部分股权优先购买权。 依然看不见救赎之路。 今年3月2日,官宣说:由海南省政府牵头成立的联合工作组,将全面协助、全力推进海航的风险处置工作。 谁也不知道,工作组如何领导这家公司逃出生天。 更没有谁知道,海航还能在情根深种的保险板块腾挪多久。 从往昔的豪掷千金,到眼前的断臂求生,不知这是否应了佛法《金刚经》的一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信佛的陈老板应该最有感触。 2、 我们跑快点,再把手伸长点,或将迎来一个美好的黎明。 1993年,农历癸酉年。这一年的5月2日,海航一千万元起家,开航运营。领衔的是德国学成归来的陈老板和志同道合的王老板。 或许是机票与航空意外险的撮合,海航对保险业的布局是从较为简单的保险中介开始的。2000年,海航集团旗下企业投资的海南通汇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就已经获批开业。 风和日丽的日子总是短暂,美国爆发的“9·11”事件、非典疫情让年轻的海航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航空业的脆弱让陈老板警醒,单一航空模式投资大、风险高、周期性强、利润小,很难经得起外部市场波动。“鸡蛋要放在几个篮子里,打碎了一坨,还有一坨。” 而王老板则对犹太人的经商理念深以为然,也将其融会贯通至经营中。他推崇GE和黑石集团,也想成为他们。 总之,此后的海航在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开始狂奔。 2003年,海航成立了另外一家保险经纪公司——扬子江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宣称要依托民航背景优势,力图在航空、机场、物流、再保险等方面创造中国保险经纪公司的新品牌。 小小的中介牌照,显然是挡不住海航对于保险业的野心的。 中国加入“WTO”之后,保险业成为开放程度最高的金融行业,各种资本纷至沓来,造就了国内保险市场第二波扩容潮。国内几大航空公司在这一时期相继入局。 2007年,海航资本正式创立。这一年,其与正急于进入大陆市场的台湾新光人寿一拍即合,达成合作协议,共同筹建一家中外合资人寿保险公司。2008年9月,新光海航人寿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双方各持股50%,海航如愿拿下寿险牌照。 2010年,民安财险100%股权挂牌转让,以海航集团旗下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牵头的六家企业,以15.41亿元的价格受让其全部股权,成为实际控制人,拿下财险牌照。 拥有一寿一财的海航,2011年再度参股李光荣之华安财险,持股19.64%,成为第二大股东。 其实不仅仅是保险。彼时的海航成为了全球有名的资本贵胄。有人戏言“海航的飞机飞到哪儿,海航就买到哪儿”。 买得回来,不代表收归麾下,更不代表协同效应。 新光海航就是其中典型,由于外资水土不服、亏损严重、股东阋墙,让海航打定主意“做自己能够控制的保险公司”,即有了后来的渤海人寿。2013年,渤海人寿获批筹建,班子成员多来自新光海航人寿,其中深意昭然若揭。 3、 世界上只有被追求者和追求者,忙碌者和疲惫者。 在中国的企业圈总是渴望奇迹式增长。但是在奇迹的背后,往往有些非理性、超常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特质。 随着并购的一路狂奔,海航总资产从2015年年末的4687亿,暴增至2017年年末的150000亿。世界商业史上,还没哪家公司如此短时间实现这样大跃进。 有时候,大厦越高,倾覆越快。太深的欲望,忽略了薄薄的家底。再加之宏观经济去杠杆,海航面临的是“债务压顶”。 于是,“卖卖卖”模式开启。 2018年10月,一纸新光海航的股东变更书,结束了海航与新光海航的关联。 早在2015年11月,海航系所持有的民安财险20%股权也转让给了泛海系。 然而,在巨额债务面前,一切都像是杯水车薪。 2020年的新年贺词中,陈老板只能很诚实的讲,海航资金短缺的情况仍未解决,并存在工资迟发、缓发的现象。“2020年是海航化解流动性风险的决胜之年。” 这对于一个曾经拥有10万亿梦想,想成为世界TOP10的超级梦想家来说,承认自己的困境,需要巨大的勇气。 如今再看海航手中的保险板块,颇有种“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感觉。 渤海人寿:生不逢时 海航是渤海人寿的第一大股东,持股20%。 对于曾经持股的两家寿险公司,海航选择退出新光海航人寿,独宠渤海人寿更像是从业绩表现出发。 毕竟在成立之初的2016年、2017年,渤海人寿利用资产驱动模式,实现了盈利,分别为0.68亿元和2.21亿元。 然而好景不长,2017年,寿险行业迎来史上最强监管风暴,保险在回归保障的路上,也宣告了资产驱动负债型发展模式终结。渤海人寿保费几倍的增速成为历史。 从2018年至今,渤海人寿的利润连年亏损,甚至有加剧的趋势。截至2019年底,渤海人寿亏损15.22亿元。其市场份额仅为0.21%,微乎其微。此外,这家保险公司转型艰难,高管更迭频繁。 除了业绩不佳以外,渤海人寿还曾遭遇监管点名。 原保监会曾对其开出了一张监管函,细数其在股东股权、股东大会运作、董事会运作、监事会运作、经营管理层运作、关联交易管理、信息披露、发展规划、内部审计以及考核激励等方面存在问题,并禁止其直接或间接与海航集团及其关联方开展关联交易。 其实,对于渤海人寿,海航旗下的渤海租赁曾计划增资到200亿元。然而随着自身的流动性危机,所持的20%股权早已被质押,更遑论何增资!? 随着陈老板喊出“海航以后就是卖机票的命!”2019年初,渤海人寿的股权被摆上货架,但是至今尚未出手。 至于往日的豪情与野心,恐怕早已雨打风吹去了。 华安财险:能否另类? 自成立以来与海航多有亲密交集的华安财险,成为海航聚焦主业、持续瘦身节奏中的另类。 据说,对于华安财险,陈老板一直偏爱。 他曾经给李光荣写信称,“华安成功和与海航结缘的根本之因——我们都是有理念、有追求、讲诚信、讲责任的人。” 且不论是否志同道合,相对于卖掉的民安财险来看,华安财险的业绩基础更加稳固。这似乎也成为海航选择的重要原因。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成立五年,华安财险仅在2018年亏损了2.32亿元,其余年份均实现盈利,利润合计超过10亿元,并且保费增速几乎都高于行业保费增速。市场份额稳定在1%左右。 对于华安财险,海航也曾计划大手笔注资。 早在2015年5月,海航投资拟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不超过52.24亿元,其中23亿元用于收购华安财险19.643%股权。只不过增资遇阻颇多,两年三次延期,最终让海航的增持计划告吹。 但是,海航没有放弃。 2019年,就在债务压顶之际,海航仍企图通过海航控股旗下的广西北部湾航空,拟以约13.09亿元的价格,从华安财险4家现有股东手中受让17.86%股权。 如果交易获得中国银保监会批准,海航将通过旗下公司海航资本、海航投资、北部湾航空,合计持有华安财险32.74%股份,跃居华安财险控制类股东。但是海航系两笔债券违约事件,打乱了节奏。 虽然增资不成,但是华安财险更像是海航系的一员。随着疫情转折,3月初,华安保险宣布,携手集团旗下的天津航空、首都航空、祥鹏航空等11家航空公司,助力复工复产。 只不过,如今宏观环境激烈变化,在风刀雨锉中,保险已经不再是那个保险,海航也已经不再是那个海航。 4 所有的光鲜亮丽都敌不过时间,并且一去不复返。 海航的发展过程,就是一部资本运作史。 其实不仅仅是海航。 2017年6月,老银监会曾紧急电话要求各银行,对海航集团、安邦集团、万达集团、复星集团、浙江罗森内里投资公司的境内外融资支持情况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摸底排查。 此前,在这些企业的资本扩张中,神话、博弈、阴谋、轮回,这些商业戏剧性都一一上演。它充满了那么多的偶然性,却又仿佛滑行在一条必然的悲剧之轨上。 如今,万达遭遇滑铁卢,安邦被更名、海航工作组进驻……曾经入股险企的命运更待如何? 已是春暖向阳处,回看一地落残花。 这个问题,也将是一批险企的共同问题。[详情]

海航就海航债展期问题批评财务总监 执行董事长连夜写致歉信
海航就海航债展期问题批评财务总监 执行董事长连夜写致歉信

  原标题:海航就海航债展期问题批评财务总监,执行董事长连夜写致歉信 4月16日早间,海航集团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针对“13海航债”对公司财务人员作出批评。 文章称,4月15日中午,海航集团执行董事长顾刚召集公司高管会议。就近期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同时,就海航集团与主要投资人协商“13海航债”展期事宜中出现的问题请财务部门就相关情况进行说明,对财务总监及相关人员提出了严肃批评。 文章指出了在此次“13海航债”协商展期过程中财务部门的问题所在:此次集团财务部门没有做好具体组织工作,对债务兑付困难预告不充分;财务部门没有按照集团要求和债权人进行顺畅沟通,工作仓促,没有诚意;在利用网络会议会议系统时,没有做到自己最后退出会议,对参会人员不够尊重;财务总监作为具体负责人没有亲自参与、亲力亲为,没有做到守土有责;重大事项发生后,没有第一时间向相关领导汇报,敏感性不足,导致信息传递失真等。 4月15日凌晨,海航集团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致歉信》,致歉信中称,直至4月14日,公司一直与主要投资人协商展期事宜,并通过召开投资人电话会议方式进一步沟通并对展期方案进行表决。由于投资人数量较多,会议通知和准备工作存在一定不足,使得会议程序较为仓促。 海航集团在致歉信中解释协商展期的原因为,因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集团航空、旅游、酒店、商业等相关主营业务经营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复工复产,但短期内经营难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现金流压力巨大。为妥善应对疫情影响,维持企业可持续经营,拟与4月15日到期的“13海航债”债券投资人协商,对到期本息进行延期一年兑付,具体兑付方案以与投资人协商一致的意见为准。 值得注意的是,在4月16日发布的文章中透露,上述致歉信为顾刚执行董事长当天连夜亲笔撰写。 文章中表示,顾刚指出,这封致歉书并不足以表达海航全部的诚意,集团上下都应该更深入地检讨和反思。首先,领导干部要承担责任,作为执行董事长也要首先承担相关领导责任。他强调,各级管理干部要引以为戒,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对于债权人,海航要不分大小一样尊重,但这种尊重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口头上,即便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仍然要竭尽全力做好沟通,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出海航最大的诚意。 顾刚还要求,海航集团要引以为鉴、举一反三,以更加努力、更加诚恳的态度面对当前的风险化解工作。在后续的债务兑付和风险化解中,要实事求是、客观面对,建立更加完善的预警预告机制,既要积极地在复工复产中筹措资金,以满足相关的债务兑付需求,也要努力获得债权人更多的支持。既要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各级政府部门和机构的帮助支持下,海航能够逐步化解危机,但更要全集团要主动工作、主动出击,摒弃“等、靠、要”的想法。 顾刚在最后强调,海航的问题是日积月累形成的,解决问题也确实很难一蹴而就,尤其是目前,各项困难和问题都交织在一起,疫情叠加,现金流紧张,这是对海航干部员工的一次大考。当前海航已经到了生死关头,近期重点工作包括年报披露、债务兑付、债权人沟通、清产核资、风险化解方案制定、复工复产等等,全集团上下都要努力在工作中做到慎终如始,从细微处着手。全体干部员工要更加谦虚谨慎、更加细致,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要把“店小二“精神贯彻到每一个角落、每一项工作中,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海航迎来转机,早日化解风险。 4月15日,海航集团发布公告称,“13海航债”持有人会议通过本息递延支付议案,递延至2021年4月15日支付。 “13海航债”于2013年4月1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由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承销,由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口新华支行担任债权代理人,发行规模11.5亿元,票面利率7.1%,期限为7年期,应于2020年4月15日到期兑付本息。2018年4月,根据发行条款部分投资者选择了回售,回售金额7.596亿元,截至2020年4月14日,13海航债在上交所市场存量约1.9亿元,其中持仓比例最大的为包头农商行持有规模1.5亿元,占比80%。“13海航债”在4月9日宣布,因存在待确认的重大事项而申请停牌至4月15日止。 此次持有人会议以非现场会议的形式召开,召开时间为4月14日20:00。出席者包括债券发行人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债权代理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口新华支行、发行人聘请的律师北京环球律师事务所、主承销商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债券投资人或其代理人共32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反对票数多于赞同票数,但由于赞同票的持有人所占表决权达到98%,因此上述2项议案均通过。 投票的具体结果为“同意议案的本期债券持有人(包括持有人代理人)共计3名,合计持有13海航债面值总额共计3.45亿元,占出席本次会议的债券持有人所持有效表决权的98.26%;反对29名;弃权票0张。本议案获得通过。” 此次“13海航债”持有人会议的召开很是不寻常。 此前,据媒体报道,4月14日晚间,有机构投资者表示,当天下班后的6:30,才收到海航集团计划财务部的邮件,内容是“关于召开2013年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债券2020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的通知”。不仅在下班后临时通知投资者要求开会,还要求投资者在19点前,即半个小时之内进行参会登记。参会登记要提供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持有本期债券的证券账户卡复印件等资料。参会登记完后,海航要求于20:00-20:30开会。同时表示,鉴于全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会议采用非现场的形式召开。会议还要求投资者通过电子邮件表决相关议案,且最晚表决时间不超过21:30 。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4月14日,海航集团紧急拟定了于当天晚上召开持有人会议的方案,并通知称会议登记时间为当晚19时之前,会议召开时间为当晚20时至20时30分。当晚约21时,该持有人会议通知在中国债券信息网上进行了披露。市场人士认为,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关于持有人会议召开需要提前10个交易日发布公告,上述操作显然不符合这一要求,因此该会议通知并未在上交所网站披露。 据记者获取的一份电话会现场实录显示,多名投资者在电话会议中质疑会议召开的合法性,并表达不满情绪,甚至还有提议增加议案要求海航破产。在此次会议中,作为主承销商的安信证券回答了多数问题,但因有时未正面回答投资者质疑而陷入沉默。会议结束后,投资者在电话中骂声四起,甚至建议集体投反对票。 [详情]

每经热评:套路中小债权人 只会让海航“无海可航”
每经热评:套路中小债权人 只会让海航“无海可航”

  套路中小债权人 只会让海航“无海可航” 来源:每经网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虽千万人所指,吾往矣!”这恐怕是海航集团管理者们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4月14日晚的“13海航债”债权人会议,即便是经验最丰富的债券投资者,也只能感叹“活久见”。“13海航债”的债权人14日18点30分收到会议议案,但被要求在19点前登记参会,20点召开持有人会议,21点30分前提交表决议案。由于参会登记还要提供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持有本期债券的证券账户卡复印件等资料,且材料均需加盖公章,这一套流程在短短半小时内(即18:30~19:00)几乎无法完成。 按照“13海航债”《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审议通过的决议,对那些未出席债权人会议、出席会议投反对票或者弃权票的债权人同样适用。这意味着,越少的债权人出席会议,那么“13海航债”延期兑付本息获得通过的概率就越大,而这也是让大多数债权人愤怒的主要原因。 尽管债权人手忙脚乱,但这场突如其来的债权人会议还是“顺利”召开了,整场会议十分混乱,火药味十足,且不时骂声四起,作为主角的海航方面几乎很少回应,反倒是主承销商安信证券被推上前台,承担了投资者们一轮轮的诘难。让外界难以理解的是,出席本次会议的债权代理人工行海口新华支行没有任何表现——所谓代理,即代理债券持有人监督发行人经营状况,与发行人之间进行谈判等事项,代理人代表的是债权人的利益,应当为债券持有人的利益据理力争,工行海口新华支行的表现让人遗憾。 不管舆论声浪如何,从结果来看,海航仅仅用道歉这个极小的代价,就成了最终的胜利者。15日下午,海航发布的公告表明,无论是最终成功参会的人数,还是投票的分布,中小投资者都是利益被牺牲的那部分人:这场会议,总计有32位投资者参会,持有债券面值3.5亿元,占未偿还债券总金额的比例高达89.94%;延期兑付本金的议案,3位投资者赞成,29位投资者反对,但仍获通过,因为投赞成票的3位投资者贡献了出席会议表决权的98.26%。此外,熟悉规则的海航,还为这场“突击式”会议扫除了法律风险,会议的第一项议案,即是豁免未按规定时间召集会议的法律责任,且这份议案同样在3位大户的支持下顺利通过。 但海航真的胜利了吗?似乎是,毕竟一笔3.9亿元的债务又可以延宕一年。但实际上呢?这种举措让中小债权人最后的一点希望也被掐灭,海航本就摇摇欲坠的资信必将更加岌岌可危,而这种信任危机将扩散至海航其他债务上,15日“19海航债”盘中一度暴跌40%。一旦在债券市场资信尽失,未来的海航恐怕会是“无海可航”。 海航所为,给债券市场树立了非常不好的榜样,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被漠视,既往的契约规范被随意更改,诚信的理念遭到破坏。更坏的结果可能是,海航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外溢,拖累当地的整体资信,未来海南企业在公开市场发债融资,可能会付出比其他地方更高的风险溢价。这样的代价,不可不察。[详情]

海航风险预警:"15海航债"被抛售 还有哪些关注内容?
海航风险预警:

  来源:Wind资讯 原标题:“15海航债”被抛售!海航集团风险预警,还有哪些关注内容? 海航债事件持续发酵。4月15日,“15海航债”两次“跌停”,截至收盘,15海航债跌超25%。 (图片来源:Wind金融终端) 4月14日晚间,海航集团在该公司发行的债券“13海航债”到期前夜仓促召集持有人开会,并要求投资者在短时间内表决该期债券本次延期一年的议案。一时间舆论哗然,投资者纷纷谴责该行不遵守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4月15日凌晨,海航集团官微连夜发布了一封《致歉信》。致歉信中称,由于投资人数量较多,会议通知和准备工作存在一定不足,使得会议程序较为仓促。在此,向全体投资人深表歉意”。 海航集团尚未到期债务情况 据海航2019年半年报显示,截至当年6月底,海航集团的有息借款总额超过5548亿元,其中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达到951亿元、781亿元,而其持有的货币资金仅为819亿元,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尚未到期的公开市场融资还包括下列内容: (1)尚未到期债券明细如下: 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目前还有存续债券加上延期债券13海航债,一共8只,共计余额151.59亿,其中有2只债券跨市场发行,其中有5只债券,共计107.27亿债券将在2022年到期,当年海航将面临较大兑付压力。 (2)银行授信额度 目前我们能够获悉的是海航在公开市场的融资情况,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海航集团于2017年开始明显增加银行总授信额度,从2016年的4633亿,增加到2017年的7207亿,增长率55.56%,其中授信额度使用占比2018年占比64%,2019年占比为57%。截止2019年3月31日公布的数据,授信总额度7,459.00亿,其中已使用4295.00亿。2019年6月30日公布的数据,授信总额度7,177.00亿,其中已使用4125.00亿具体如下图: (3)股权出质 作为出质人海航集团有限公司,至2015年以来在公开数据中登记了180多次尚未到期的股权出质数据,涉及近百个质权人。至2019年以来在公开数据中登记了57次尚未到期的股权出质数据,总计525亿股权出质融资,其中出质的股权为集团下属的海航实业、海航旅游集团、海航资本集团等10家公司,质权人涉及国家开发银行、海南银行、中国建行还有多家农村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以及财富管理公司和信托等共计41家金融机构。详细明细如下: (4)信托融资(集团主体已全部到期) 海航集团2018年8月29日与平安信托签署《信托贷款合同》,融资金融5亿元人民币,存续时间18个月,目前已经到期,前期海航集团在2016年、2017年发生的信托贷款均已到期。 海航关联方风险传导 根据Wind对于海航的关联方梳理,受到重大影响的企业包括海航的股东、疑似实际控制人、直接对外投资企业、对外控股企业、供应商和为海航提供担保的企业。具体如下: 海航集团股东,海南交管控股有限公司占比70%,洋浦建运投资有限公司占比30%。其中海南交管控股有限公司将海航的股权出质38次,其中28次股权出质尚有效,共计3535.66亿,质权人涉及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光大银行、海南省财政厅等多家机构和政府。洋浦建运投资有限公司将海航集团股份出质15次,14次上有效共计1774亿,涉及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 海航集团疑似实际控制人: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  (图片来源:Wind金融终端全球企业库) 直接对外投资企业,海航集团直接对外投资企业57家。具体企业风险排查各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客户情况在wind 终端——中国企业库查询导出具体企业。 对外控股企业,海航集团对外控股企业包括589家,具体企业风险排查各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客户情况在wind 终端——中国企业库查询导出具体企业。其中部分参控企业尚有余额的发债总额为267.5131亿,明细如下: 供应商,海航供应商不计其数,其中公布的供应商仅有易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要承建的“航空旅游电子商务平台”项目。 为海航提供担保企业,公告中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为海航发行15海航债(2020年11月27日到期)提供担保。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为海航与中国工商银行签订的《流动资金贷款合同》项下的债务提供不可撤销的连带担保责任。 由于深陷债务危机,海航自去年以来便多次出现债劵违约,此次开年以来航空业再受疫情打击,投资者们对海航此次能否成功兑付“13海航债”也表现出了担忧情绪。海航控股介绍称,受疫情影响,海航控股载客人数和货运及邮运量均有大幅下滑。截至2020年2月份,载客人数为509.28万人,同比下降64.82%;货运及邮运量5.12 万吨,同比下降39.21%;收入客公里96.9亿元,同比下降61.85%;收入吨公里9.92亿元,同比下降59.76%;货邮运收入吨公里1.51 亿元,同比下降42.38%。 陷入债务漩涡的海航集团,曾于2月29日官宣称,海南省政府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派出专业人员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联合工作组将全面协助、全力推进该集团风险处置工作。 而穆迪投资者服务曾在报告中表示,政府牵头成立联合工作组将有助于该集团保留资产价值、促进资产的有序处置,增强债权人的资产回收概率,但海南省政府加入工作组并不一定意味着政府将无条件支持海航集团的债务。同时,由于海航集团的组织机构复杂,集团内部、资产类别和辖区中多个实体之间的债权人风险敞口较为多样化,因此债权人在该集团债务重组中的待遇可能会不同,某些债权人可能面临信用损失。 (Wind综合Wind数据库、股票频道、新浪财经、新华网等) [详情]

上海交大陈欣:“13海航债”强行延期乱象应治理
上海交大陈欣:“13海航债”强行延期乱象应治理

  “13海航债”属于3A级公募企业债,发行人为海航集团,兑付到期日为2020年4月15日,发行规模11.5亿元,经回购后余额为3.9亿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4月14日海航集团计划财务部于晚上6:30下班后通过电话和邮件通知投资者要求在半小时后临时开会,内容是“关于召开2013年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债券2020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的通知”。在许多投资者无法及时参与的情况下,海航集团通过突击召开债券持有人非现场会议的方式,强行通过将债券兑付延期一年的决议。 资本市场对此反响剧烈,普遍认为这是对资本市场基本规则及相关法规的违背和蔑视。该乱象虽然仅发生于企业债中个别公司层面,但带来的不良影响和风险较为深远。主要是:1.影响市场对发改委所审核企业债券的风险评估,增加整体融资成本。长期以来,资本市场对于以城投债券为主的企业债青睐有加,给予相对其基本面而言较为优惠的利率,原因是即使部分企业债出现违约风险,国家发改委和地方政府也能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协调解决兑付。 国家发改委每年都安排部署进行企业债券存续期监督检查和本息兑付风险排查。对于存在偿债风险的企业债券,要求提前会同各方制定应对方案按照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及时推动化解风险;对于已发生违约、尚未处置完毕的企业债券,则强调积极推进企业债券风险处置,维护债券持有人合法权益。 当前,企业债券发行正处于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的过程。而注册制下,法治化精神和债权人保护更为重要。“13海航债”的强行延期事件中,“市场化、法治化”的精神无从体现,债券持有人的合法权益也未得到保护。若所有存在偿债风险的债券都可以参照海航的处理方式,也就不存在违约风险了。因此,“13海航债”的乱象可能导致市场对发改委所审核企业债券的风险评估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导致企业债的整体融资成本增加。 2.削弱金融机构对海航集团合法合规化解债务的信任。截至2019年6月底,海航集团总资产约为9800亿元,总负债约7000亿元,其中流动负债超过3000亿元,偿债压力较大。2月29日海航集团发布公告称,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公司自2017年末爆发的流动性风险有加剧趋势。为有效化解风险,海南省政府牵头成立了联合工作组,将全面协助、全力推进海航集团风险处置工作,向市场表现了提供支持的积极意愿。 然而,海航集团的问题不仅涉及短期内数以千亿计的待偿负债,还需要稳定社会信心,有助于在剥离低效资产后能盘活其优质资产。尽管海航爆发流动性风险以来在公募债券市场至今仍保持着“零违约”记录,但4月15日“15海航债”的价格暴跌约26%至29.10元,显示了市场对其信心的削弱。“13海航债”强行延期事件无疑导致金融机构对海航集团合法合规处置债务的信任降低,不利于提振社会和市场对海航集团化解危机的信心。 3.债权人保护不足导致外资降低对我国债券市场配置。在疫情导致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充沛的低利率环境下,我国债券市场较高的利率吸引着境外投资者连续增持。据中债登数据,今年3月末外资已连续16个月增持我国债券,外资持有债券托管量约为1.96万亿元;一季度外资累计增持808亿元,是去年同期的近十倍。 当前正是我国吸引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的极好窗口,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度推进。然而,“13海航债”强行延期事件显示我国现有制度对于债权人保护较弱,难以防止债务人乱作为,无疑将加大外资对人民币资产回报的风险评估,可能降低外资配置我国债券市场的意愿。 对于这些不利影响和风险,本人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议相关监管机构尽快积极介入、进行调查评估。 尽管海航集团于4月15日凌晨发布公开信,因会议仓促致歉。但该事件是否在法律法规上存在瑕疵,其决议是否在法律上有效,市场仍存在较大争议。 建议国家发改委作为企业债的审核单位,尽快公开表态,积极介入这起资本市场极为关注的“13海航债”强行延期事件,对该事件的合法合规性进行调查评估。同时,建议债券交易涉及的上交所也应尽快发出监管关注函,要求海航集团对此事件进行正式澄清和回应。 若发现现有制度存在漏洞,也应尽快在监管层面出台新规则予以弥补。 二、建议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进行公开表态。 海航集团强行延期“13海航债”事件或暗示其流动性枯竭,已慌不择路,无法顾及资本市场的基本规则。这样的信号,对于维护社会与市场信心、化解海航数千亿元债务十分不利。 建议联合工作组就海航的债务处理进展和应对兑付的未来计划进行公开表态,以消除该事件对金融机构和公开市场的负面影响。 三、建议海航债务重组相关方优先回购公募企业债券。 据WIND数据显示,海航集团目前还有余额约150亿元的8只存续债券,其中包括“13海航债”在内有4只公募企业债券,金额一共不足80亿元。 考虑到公募企业债违约和处置不当对市场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建议海航债务重组相关方考虑优先回购公募企业债券。以当前“15海航债”不足三折的价格来看,仅需二十多亿元资金。这样可以为海航集团下一步的债务处置赢得主动空间。 (作者陈欣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详情]

突击开会+债券展期一年 海航集团这波操作引质疑
突击开会+债券展期一年 海航集团这波操作引质疑

  尤霏霏 制图 ⊙常佩琦 ○编辑 陈羽 4月14日晚,海航集团“突击”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并提出议案要求将“13海航债”展期一年兑付。这一做法引发投资者不满,大家纷纷质疑会议召集程序是否有效、议案表决是否合法等。海航集团于15日凌晨刊发致歉信。 昨晚,海航集团发布公告称,“13海航债”2020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通过了该期债券本息递延一年支付的议案。 “突击”开会 引债券持有人质疑 15日晚间,海航集团发布的《关于2013年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债券2020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决议的公告》显示,会议通过了两项议案。 其中一项是豁免发行人未按相关规定召集会议的相关法律责任以及修改表决方式,市场人士认为,此项议案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本次债券持有人会议合法有效。另一项议案则是“13海航债”本息递延一年支付,递延期间,递延的本金按基准利率计息、递延的利息不计复利。 公告显示,同意上述两项议案的“13海航债”持有人(包括持有人代理人)共计3名,合计持有“13海航债”面值总额3.45亿元,占出席该会议的债券持有人所持有效表决权的98.26%;反对29名,弃权票0张。 令市场一片哗然的是,海航集团在“13海航债”到期前一夜“突击”召开持有人会议。 据了解,4月14日晚间18:30,债券持有人收到来自海航集团的邮件,邮件称将于当日20点召开持有人会议,持有人需在19点前(即半小时内)完成参会登记,发送加盖公章的法定代表人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持有该期债券的证券账户卡复印件等诸多材料。 据了解,在随后的持有人会议中,持有人对本次会议的召集程序是否有效、针对两项议案的表决是否具有合法性等问题提出质疑。 本次风波中涉及的“13海航债”是一只AAA级公募债,发行于2013年4月15日,发行规模为11.5亿元,期限为7(5+2)年,票面利率(当期)7.1%。该债券在2018年4月经持有人行使回售权后,目前债券余额为3.9亿元。据了解,截至4月9日,“13海航债”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规模均为1.95亿元。 海航连夜发致歉信 市场不买账 众多投资者的不满情绪被引发后,海航集团连夜发布一封致歉信。于15日凌晨刊发在海航集团公众号上的道歉信中解释称:“因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集团航空、旅游、酒店、商业等相关主营业务经营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复工复产,但短期内经营难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现金流压力巨大。” 海航集团表示,由于投资人数量较多,会议通知和准备工作存在一定不足,使得会议程序较为仓促。在此,向全体投资人深表歉意。 但市场对此并不买账。“突击”开会之后,市场昨日用脚投票,“13海航债”的兄弟债券“15海航债”在开盘后大跌超过23%,一度下挫36%,两度临时停牌,不过收盘跌幅收窄至25.75%。统计来看,全天成交86笔,金额324.09万元。 根据统计,除了“13海航债”,目前海航未到期的债券存量还有7只,规模140亿元,分别是19海航01、19海航02、19海航03、19海航04、16海航可续期债01、16海航可续期债02、15海航债。[详情]

证券时报头版:海航债券仓促展期 伤害自己也伤害市场
证券时报头版:海航债券仓促展期 伤害自己也伤害市场

  原标题:证券时报头版评论:海航债券仓促展期伤害自己也伤害市场 来源:证券时报 4月14日,即“13海航债”到期前一日,18点30分,海航债投资者突然收到发行人邮件通知称,当晚将召开持有人会议表决债券展期一年议案。通知要求当日19时前完成参会登记,20时至20时30分召开会议,21时30分前完成表决。由于会议召开时间极为仓促,有投资者在电话会议上表达强烈不满,被媒体戏称为“大型翻车现场”。 海航如此操作,难免让人心生疑虑。如果按正常程序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难以确保投资者会同意债券展期一年、利息按法定利率支付,如果展期协商失败,发行人将面临两大压力:一是还本付息的压力迫在眉睫,实难应付;二是如果应付不了将构成违约,失去AAA评级,直接导致后续融资更加困难。如果债券持有人同意展期,即可甩掉上述压力,这对处于困境中的海航来说相当重要,然而,仓促召开会议不仅严重打击市场信心,也会伤害自己。 根据“13海航债”募集书附件《持有人会议规则》,持有人会议召开前30日,全体债券持有人就应得到书面通知,这个规则是根据《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制定的,也是债券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的契约,具有法律效力。然而,这次闪电袭击式的会议要表决的内容之一,就是修改持有人会议的规则,豁免本次未按时召集会议相关的法律责任。这很难不让一些投资人愤怒。 以这种方式来把约定的规则废除掉,此风不可长。其实,在疫情之下,用电话会议、网络投票取代现场会议、书面表决,在确保程序公正、持有人真实意见得到表达的前提下并非不可以。但疫情持续早已不是一日,海航的资金困境也非突发,不按规则提前准备会议,将30日时间压缩到半小时内,甩锅给疫情,这种做法不可取。 15日凌晨,海航集团发表致歉声明,承认“会议程序较为仓促”,将在“投票完成后如实披露相关信息”。 虽然持有人会议通过“13海航债”本息递延支付议案,但海航的“操作”已伤害到了自己。“15海航债”4月15日出现暴跌,100元面值市价跌至29.1元。 近年来,经济活动中各种债务问题令人头痛,公开债券市场有一套完整规则来处理纠纷。包括持有人会议在内的规则体系,既保护债权人,也保护债务人。正是有了这套规则,资本市场才能顺畅运行,如果把诚信抛诸脑后,随意破坏规则,不了了之,就会吸引人加以效仿,债券市场交易成本就会极高,难以正常健康地运转,甚至连那些守规矩的企业也会受到牵连。因此,监管者对此类事件真的不可袖手旁观。[详情]

仅有3名投资者支持仍通过 海航集团债券展期疑云
仅有3名投资者支持仍通过 海航集团债券展期疑云

  正式开会前几个小时,持有人才接到电话通知,要在到期前夜对债券展期一年进行表决。就是这么一个连夜举行的仓促会议,却以“压倒性的优势”轻松通过了展期的议案。 4月15日是海航集团的“13海航债”到期兑付日,但在到期前夜的14日晚间,海航集团连夜开会,要求持有人表决该债券延期一年兑付的议案。由于获得大额投资人的支持,展期得到98.26%的同意票获得通过。 虽然最终如愿展期,但一时间舆论大哗,对于公司不遵守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的质疑不断。“机构的业务流程复杂,短短几个小时根本来不及准备参会资料,而通过主要持有人的支持,迫使其他投资者‘同意’。”一位持有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根据海航集团事后披露,参与表决的持有人中,只有3名持有人同意,但持有债券总额却达到3.45亿元,“13海航债”尚未兑付的本金约3.9亿元。 不过,对“13海航债”的持有人来说,除了展期和违约两个选项,如今也没有第三个选择。但市场更大的担忧在于,此举破坏了市场规则。 2018年以来,海航集团违约不断,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海航集团应付债券规模高达1229.21亿元,市场更多担心,日后如出现类似情况将做何处理? 突击开会疑云 突击开会的质疑发酵一天之后,海航集团4月15日盘后公告称,经14日的持有人会议表决通过,本应当日到期的“13海航债”2019年4月15日至2020年4月15日本息,将递延至2021年4月15日兑付,递延期间的利息按基准利率计息、不计复利。 公告还称,修改该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豁免发行人未按期召集会议的相关法律责任的议案,也在持有人会议上获得通过。 公开信息显示,“13海航债”发行于2013年4月15日,募集金额11.5亿元,当前票面利率7.1%,期限为7年,2018年4月15日回售,最终到期日为2020年4月15日,经过回售后,目前存量余额约为3.9亿元。4月9日,“13海航债”已经停牌。 尽管展期获得通过,但海航集团在会议举行当天的几个小时前,才仓促通知债券持有人,且事先并未进行公开披露的做法,引起了投资者的极大反弹和质疑。 “昨天下午快收盘的时候,海航集团计划财务部打电话来要邮箱,说晚上6:00至7:00有个持有人会议,把会议议案发过来,当时想应该来得及。”华南一位持有“13海航债”的私募人士说,在电话里,海航集团也没有告知开会内容,他一再追问之后,才知道会议是要表决债券兑付延期。 上述私募人士说,等到当天下午5点40分都没有收到会议议案,几番催促后,海航集团表示开会时间推迟,直到6点半才发来会议资料,他赶在7点前提交了参会回执,并在随后的半个小时补齐了其他资料,但还是没能参加会议。 虽然没能行使表决权,但作为机构投资者,上述华南私募人士已经算是“幸运”的。一些持仓数量相对较少的散户,直到会议结束,可能都不知道“13海航债”已经开过持有人会议。 对暂时无法兑付的债券进行展期并不是新鲜事。此前不久,北大方正集团的20亿元超短融也获得持有人同意展期。但在到期前一天才通知持有人短时间内对议案进行表决的,此前几乎没有先例。 海航集团这一做法,引起了众多持有人不满,并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海航集团当日夜间致歉称,由于投资人数量较多,会议通知和准备工作存在一定不足,使得会议程序较为仓促,向全体投资人深表歉意。但这并未得到持有人的谅解,反而引发了更多质疑。 投资者认为,按照有关规定,会议议案公开披露后才能表决,但海航集团未公开披露,且未提前进行正式通知,而是在会议当天几个小时前才电话通知,时间过于仓促,存在程序不合法的嫌疑。 “债券持有数量多的投资者,事先估计都讨论好了,至少是知道要开会,大机构的业务流程很复杂,在这么仓促的时间里,如果不是提前通知,根本来不及准备参加会议需要的资料。”上述私募人士说,要提供参会回执、参会人身份证、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证券账户卡复印件等多种证明资料。 上述私募人士推测,发行人此举很可能是有意为之,目的是想通过主要持有人表决通过,迫使其他投资者“同意”。业内人士认为,如果银行是主要持有人,在如期兑付无望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展期动力。 由于缺乏公开信息披露,“13海航债”存量部分的持有人结构、比例,外界不得而知。但根据海航集团公告,14日共有32家持有人参会,同意上述议案的仅有3名,但持有总额却达到3.45亿元,占参会持有人有效表决权的98.26%,29名反对者持有数量仅占1.74%。 这3名力促展期通过的大额持有人到底是谁?是金融机构还是其他投资者?在相关信息中,海航集团并未披露。但有投资者推测,除了金融机构,不排除海航集团关联方的可能,关联方会更支持展期。 “不管是信用债还是利率债,银行等金融机构都是大额持有人,”某股份制银行投行部高层说,如果“13海航债”的持有人里银行比较多,当资金无法收回,延期兑付能缓解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和计提的压力,“对监管指标、财务报表都有个交代。” 投资者的困境 对于持有人来说,“13海航债”除了延期和违约两个选项之外,可能很难找到第三个更好的选择。 海航集团在致歉信中还提到,因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集团航空、旅游、酒店、商业等相关主营业务经营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复工复产,但短期内经营难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现金流压力巨大。 迄今为止,海航集团尚未披露2019年三季报及年报。但从2019年债券半年报来看,海航集团资金紧张,现有资金远远不能覆盖同期债务,仅短期债务资金缺口就达910亿元以上。 2019年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海航集团总资产9806亿元,总负债为7067亿元,上半年净利润为亏损35.2亿元。同期,其账面货币资金余额819.07亿元,其中413.12亿元处于受限状态,而同期短期借款余额950.71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780.58亿元,两者合计金额达1710亿元以上,另有应付债券1229.21亿元,长期借款2156.01亿元。 就在“13海航债”到期之前,海航集团发行的2016年第一期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可续期公司债券(16海航集团可续期债01/16海集01),已递延支付当期利息。该债券发行规模20亿元,当期利率6.22%,付息日为4月14日,应付金额1.24亿元。4月10日,该公司公告称,该笔利息将递延支付。 自从2018年下半年以来,海航系违约不断,前后涉及金额达百亿,展期兑付也有先例。 2019年12月11日,海航系公司美兰机场公告称,因流动性紧张,该公司发行的10亿元超短融“19美兰机场SCP001”,偿付资金暂无法落实,到期兑付存在不确定性。此后,持有人会议通过,该债券的兑付日从原到期日顺延不超过270天,并豁免其违约。当时,美兰机场发行的“16美兰01”、“16美兰02”共计30亿元的两只私募债,以及一只金额2亿美元的美元债也出现违约。 这还不是全部。海航集团2016年7月28日发行的当年第二期公司债,本应在2019年7月29日支付20亿元本金和利息,但到期后发生违约,且一直未能兑付。直到今年3月16日,海航集团还在向持有人发函致歉。 除了债券违约,海航系的非直接融资债务也屡次违约。2018年下半年,海航创新在湖南信托的3亿元贷款曾出现逾期;2019年4月16日,海航集团合并范围内子公司CWT,由于未支付到期的融资利息、费用6300万元,导致其本金为港元的所有贷款应计利息、应计或未偿还的其他所有贷款应立即到期,且触发了CTW一家全资子公司的贷款交叉违约,该贷款涉及未偿总额约7.66亿元。 “海航集团没有更多的选择,不同意展期就只能走诉讼的路子。”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说,如果不同意展期,就只能宣布违约了。对投资者来说,展期和违约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性区别。 “现在这个情况,展期也不是不能理解,如果按规定提前通知,事先有个沟通,按照流程来就行了,沟通充分之后,确实需要展期就展期。”上述私募人士说,现在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根本来不及讨论。 市场规则隐忧 虽然得到主要持有人的支持,“13海航债”展期得以通过。但在持有人会议当天通知,且未进行公开披露就仓促召开持有人会议的案例,为数甚少,这也是引发会议合法性质疑的原因所在。 “一上来就把规则改了,可是会议规则都没披露过,这更让人难以接受,”上述私募人士说,“我就想看看持有人会议规则,现在所有电话都联系不上。” 在“13海航债”的募集说明书中,并未对持有人会议的通知时间、召开地点、通知方式等持有人会议规则进行具体规定,而是列为第十九条的备查文件之一,在其他公开信息中也未见披露。 根据会议通知,“13海航债”《持有人会议规则》十九条规定,会议召集人应于会议召开前30日以书面方式通知全体债券持有人、拟列席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并根据不同情形,发行人应在10个工作内书面通知债券持有人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 会议通知还提到,持有人会议原则上应在发行人的住所地所在地召开,釆取现场记名方式进行投票表决,不得釆取通讯、网络等表决方式,而此次会议并未按这些规则进行。 从上述并不完整的信息来看,“13海航债”此次的持有人会议已经违反了此前约定的规则。可能也因如此,海航集团将修改持有人会议规则列入会议议案,并要求豁免相关责任。 违反会议规则而获得通过的议案,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小额持有人不同意也没有办法,”上述私募人士有些无奈,根据披露,中小持有人手中的存量“13海航债”金额仅4000多万元。 海航集团突击开会的做法,引发的担忧还不止这些。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做法破坏了市场规则,若被效仿,将会破坏市场生态。 除了已经违约的部分,海航系还有大量存续债券。根据国泰君安统计,截至2020年3月2日,海航系存量债121只,存量规模共计742.8亿元,1年后到期及回售的金额达355.8亿元。 “就算是持有人会议通过了,毕竟是违反了规则,”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说,如果对规则的改变不合理,监管不会坐视不管,市场也不会接受,因此不必对这一做法过于担心。 [详情]

“13海航债”强行延期乱象应治理
“13海航债”强行延期乱象应治理

  “13海航债”属于3A级公募企业债,发行人为海航集团,兑付到期日为2020年4月15日,发行规模11.5亿元,经回购后余额为3.9亿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4月14日海航集团计划财务部于晚上6:30下班后通过电话和邮件通知投资者要求在半小时后临时开会,内容是“关于召开2013年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债券2020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的通知”。在许多投资者无法及时参与的情况下,海航集团通过突击召开债券持有人非现场会议的方式,强行通过将债券兑付延期一年的决议。 资本市场对此反响剧烈,普遍认为这是对资本市场基本规则及相关法规的违背和蔑视。该乱象虽然仅发生于企业债中个别公司层面,但带来的不良影响和风险较为深远。主要是: 1.影响市场对发改委所审核企业债券的风险评估,增加整体融资成本。 长期以来,资本市场对于以城投债券为主的企业债青睐有加,给予相对其基本面而言较为优惠的利率,原因是即使部分企业债出现违约风险,国家发改委和地方政府也能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协调解决兑付。 国家发改委每年都安排部署进行企业债券存续期监督检查和本息兑付风险排查。对于存在偿债风险的企业债券,要求 提前 会同各方制定应对方案按照 市场化、法治化 方式,及时推动化解风险;对于已发生违约、尚未处置完毕的企业债券,则强调积极推进企业债券风险处置, 维护债券持有人合法权益 。 当前,企业债券发行正处于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的过程。而注册制下,法治化精神和债权人保护更为重要。“13海航债”的强行延期事件中,“市场化、法治化”的精神无从体现,债券持有人的合法权益也未得到保护。若所有存在偿债风险的债券都可以参照海航的处理方式,也就不存在违约风险了。因此,“13海航债”的乱象可能导致 市场对发改委所审核企业债券的风险评估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导致企业债的整体融资成本增加 。 2.削弱金融机构对海航集团合法合规化解债务的信任。 截至2019年6月底,海航集团总资产约为9800亿元,总负债约7000亿元,其中流动负债超过3000亿元,偿债压力较大。2月29日海航集团发布公告称,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公司自2017年末爆发的流动性风险有加剧趋势。为有效化解风险,海南省政府牵头成立了联合工作组,将全面协助、全力推进海航集团风险处置工作,向市场表现了提供支持的积极意愿。 然而,海航集团的问题不仅涉及短期内数以千亿计的待偿负债,还需要稳定社会信心,有助于在剥离低效资产后能盘活其优质资产。尽管海航爆发流动性风险以来在公募债券市场至今仍保持着“零违约”记录,但4月15日“15海航债”的价格暴跌约26%至29.10元,显示了市场对其信心的削弱。“13海航债”强行延期事件无疑 导致金融机构对海航集团合法合规处置债务的信任降低,不利于提振社会和市场对海航集团化解危机的信心 。 3.债权人保护不足导致外资降低对我国债券市场配置。 在疫情导致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充沛的低利率环境下,我国债券市场较高的利率吸引着境外投资者连续增持。据中债登数据,今年3月末外资已连续16个月增持我国债券,外资持有债券托管量约为1.96万亿元;一季度外资累计增持808亿元,是去年同期的近十倍。 当前正是我国吸引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的极好窗口,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度推进。然而,“13海航债”强行延期事件显示我国现有制度对于债权人保护较弱,难以防止债务人乱作为,无疑将 加大外资对人民币资产回报的风险评估,可能降低外资配置我国债券市场的意愿 。 对于这些不利影响和风险,本人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议相关监管机构尽快积极介入、进行调查评估。 尽管海航集团于4月15日凌晨发布公开信,因会议仓促致歉。但该事件是否在法律法规上存在瑕疵,其决议是否在法律上有效,市场仍存在较大争议。 建议国家发改委作为企业债的审核单位,尽快公开表态,积极介入这起资本市场极为关注的“13海航债”强行延期事件,对该事件的合法合规性进行调查评估。同时,建议债券交易涉及的上交所也应尽快发出监管关注函,要求海航集团对此事件进行正式澄清和回应。 若发现现有制度存在漏洞,也应尽快在监管层面出台新规则予以弥补。 二、建议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进行公开表态。 海航集团强行延期“13海航债”事件或暗示其流动性枯竭,已慌不择路,无法顾及资本市场的基本规则。这样的信号,对于维护社会与市场信心、化解海航数千亿元债务十分不利。 建议联合工作组就海航的债务处理进展和应对兑付的未来计划进行公开表态,以消除该事件对金融机构和公开市场的负面影响。 三、建议海航债务重组相关方优先回购公募企业债券。 据WIND数据显示,海航集团目前还有余额约150亿元的8只存续债券,其中包括“13海航债”在内有4只公募企业债券,金额一共不足80亿元。 考虑到公募企业债违约和处置不当对市场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建议 海航债务重组相关方考虑优先回购公募企业债券 。以当前“15海航债”不足三折的价格来看,仅需二十多亿元资金。这样可以为海航集团下一步的债务处置赢得主动空间。 (作者陈欣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 [详情]

仅3名投资者支持仍通过,海航集团债券展期疑云
仅3名投资者支持仍通过,海航集团债券展期疑云

  原标题:仅3名投资者支持仍通过,海航集团债券展期疑云 来源:第一财经的“13海航债”到期兑付日,但在到期前夜的14日晚间,海航集团连夜开会,要求持有人表决该债券延期一年兑付的议案。由于获得大额投资人的支持,展期得到98.26%的同意票获得通过。虽然最终如愿展期,但一时间舆论大哗,对于公司不遵守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的质疑不断。机构的业务流程复杂,短短几个小时根本来不及准备参会资料,而通过主要持有人的支持,迫使其他投资者“同意”。根据海航集团事后披露,参与表决的持有人中,只有3名持有人同意,但持有债券总额却达到3.45亿元,“13海航债”尚未兑付的本金约3.9亿元。不过,对“13海航债”的持有人来说,除了展期和违约两个选项,如今也没有第三个选择。但市场更大的担忧在于,此举破坏了市场规则。2018年以来,海航集团违约不断,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海航集团应付债券规模高达1229.21亿元,市场更多担心,日后如出现类似情况将做何处理?突击开会疑云突击开会的质疑发酵一天之后,海航集团4月15日盘后公告称,经14日的持有人会议表决通过,本应当日到期的“13海航债”2019年4月15日至2020年4月15日本息,将递延至2021年4月15日兑付,递延期间的利息按基准利率计息、不计复利。公告还称,修改该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豁免发行人未按期召集会议的相关法律责任的议案,也在持有人会议上获得通过。公开信息显示,“13海航债”发行于2013年4月15日,募集金额11.5亿元,当前票面利率7.1%,期限为7年,2018年4月15日回售,最终到期日为2020年4月15日,经过回售后,目前存量余额约为3.9亿元。4月9日,“13海航债”已经停牌。尽管展期获得通过,但海航集团在会议举行当天的几个小时前,才仓促通知债券持有人,且事先并未进行公开披露的做法,引起了投资者的极大反弹和质疑。“昨天下午快收盘的时候,海航集团计划财务部打电话来要邮箱,说晚上6:00至7:00有个持有人会议,把会议议案发过来,当时想应该来得及。”华南一位持有“13海航债”的私募人士说,在电话里,海航集团也没有告知开会内容,他一再追问之后,才知道会议是要表决债券兑付延期。上述私募人士说,等到当天下午5点40分,都没有收到会议议案,几番催促后,海航集团表示开会时间推迟,直到6点半才发来会议资料,他赶在7点前提交了参会回执,并在随后的半个小时补齐了其他资料,但还是没能参加会议。虽然没能行使表决权,但作为机构投资者,上述华南私募人士已经算是幸运的。一些持仓数量相对较少的散户,直到会议结束,可能都不知道“13海航债”已经开过持有人会议。对暂时无法兑付的债券进行展期并不是新鲜事。此前不久,北大方正集团的20亿元超短融也获得持有人同意展期。但在到期前一天才通知持有人短时间对议案进行表决的,此前几乎没有先例。海航集团这一做法,引起了众多持有人不满,并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海航集团当日夜间致歉称,由于投资人数量较多,会议通知和准备工作存在一定不足,使得会议程序较为仓促,向全体投资人深表歉意。但这并未得到持有人的谅解,反而引发了更多质疑。投资者认为,按照有关规定,会议议案公开披露后才能表决,但海航集团未公开披露,且未提前进行正式通知,而是在会议当天几个小时前才电话通知,时间过于仓促,存在程序不合法的嫌疑。“债券持有数量多的投资者,事先估计都讨论好了,至少是知道要开会,大机构的业务流程很复杂,在这么仓促的时间里,如果不是提前通知,根本来不及准备参加会议需要的资料。”上述私募人士说,要提供参会回执、参会人身份证、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证券账户卡复印件等多种证明资料。上述私募人士推测,发行人此举很可能是有意为之,目的是想通过主要持有人表决通过,迫使其他投资者“同意”。业内人士认为,如果银行是主要持有人,在如期兑付无望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展期动力。由于缺乏公开信息披露,“13海航债”存量部分的持有人结构、比例,外界不得而知。但根据海航集团公告,14日共有32家持有人参会,同意上述议案的仅有3名,但持有总额却达到3.45亿元,占参会持有人有效表决权的98.26%,29名反对者持有数量仅占1.74%。这3名力促展期通过的大额持有人到底是谁?是金融机构还是其他投资者?在相关信息中,海航集团并未披露。但有投资者推测,除了金融机构,不排除海航集团关联方的可能,关联方会更支持展期。“不管是信用债还是利率债,银行等金融机构都是大额持有人,”某股份制银行投行部高层说,如果“13海航债”的持有人里银行比较多,如果资金无法收回,延期兑付能缓解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和计提的压力,“对监管指标、财务报表都有个交代。”投资者的困境对于持有人来说,“13海航债”除了延期和违约两个选项之外,可能很难找到第三个更好的选择。海航集团在致歉信中还提到,因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集团航空、旅游、酒店、商业等相关主营业务经营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复工复产,但短期内经营难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现金流压力巨大。迄今为止,海航集团尚未披露2019年三季报及年报。但从2019年债券半年报来看,海航集团资金紧张,现有资金远远不能覆盖同期债务,仅短期债务资金缺口就达910亿元以上。2019年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海航集团总资产9806亿元,总负债为7067亿元,上半年净利润为亏损35.2亿元。同期,其账面货币资金余额819.07亿元,其中413.12亿元处于受限状态,而同期短期借款余额950.71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780.58亿元,两者合计金额达1710亿元以上,另有应付债券1229.21亿元,长期借款2156.01亿元。而就在“13海航债”到期之前,海航集团发行的2016年第一期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可续期公司债券(16海航集团可续期债01/16海集01),就已递延支付当期利息。该债券发行规模20亿元,当期利率6.22%,付息日为4月14日,应付金额1.24亿元。4月10日,该公司公告称,该笔利息将递延支付。自从2018年下半年以来,海航系就违约不断,前后涉及金额达百亿,展期兑付也有先例。2019年12月11日,海航系公司美兰机场公告称,因流动性紧张,该公司发行的10亿元超短融“19美兰机场SCP001”,偿付资金暂无法落实,到期兑付存在不确定性。此后,持有人会议通过,该债券的兑付日从原到期日顺延不超过270天,并豁免其违约。当时,美兰机场发行的“16美兰01”、“16美兰02”共计30亿元的两只私募债,以及一只金额2亿美元的美元债也出现违约。这还不是全部。海航集团2016年7月28日发行的当年第二期公司债,本应在2019年7月29日支付20亿元本金和利息,但到期后发生违约,且一直未能兑付。直到今年3月16日,海航集团还在向持有人发函致歉。除了债券违约,海航系的非直接融资债务也屡次违约。2018年下半年,海航创新在湖南信托的3亿元贷款曾出现逾期;2019年4月16日,海航集团合并范围内子公司CWT,由于未支付到期的融资利息、费用6300万元,导致其本金为港元的所有贷款应计利息、应计或未偿还的其他所有贷款应立即到期,且触发了CTW一家全资子公司的贷款交叉违约,该贷款涉及未偿总额约7.66亿元。“海航集团没有更多的选择,不同意展期就只能走诉讼的路子。”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说,如果不同意展期,就只能宣布违约了。对投资者来说,展期和违约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性区别。“现在这个情况,展期也不是不能理解,如果按规定提前通知,事先有个沟通,按照流程来就行了,沟通充分之后,确实需要展期就展期。”上述私募人士说,现在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根本来不及讨论。市场规则隐忧虽然得到主要持有人的支持,“13海航债”展期得以通过。但在持有人会议当天通知,且未进行公开披露就仓促召开持有人会议的案例,为数甚少,这也是引发会议合法性质疑的原因所在。“一上来就把规则改了,可是会议规则都没披露过,这更让人难以接受,”上述私募人士说,“我就想看看持有人会议规则,现在所有电话都联系不上。”在“13海航债”的募集说明书中,并未对持有人会议的通知时间、召开地点、通知方式等持有人会议规则进行具体规定,而是列为第十九条的备查文件之一,在其他公开信息中也未见披露。根据会议通知,“13海航债”《持有人会议规则》十九条规定,会议召集人应于会议召开前30日以书面方式通知全体债券持有人、拟列席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并根据不同情形,发行人应在10个工作内书面通知债券持有人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会议通知还提到,持有人会议原则上应在发行人的住所地所在地召开,釆取现场记名方式进行投票表决,不得釆取通讯、网络等表决方式,而此次会议并未按这些规则进行。从上述并不完整的信息来看,“13海航债”此次的持有人会议已经违反了此前约定的规则。可能也因如此,海航集团将修改持有人会议规则列入会议议案,并要求豁免相关责任。违反会议规则而获得通过的议案,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小额持有人不同意也没有办法,”上述私募人士有些无奈,根据披露,中小持有人手中的存量“13海航债”金额仅4000多万元。海航集团突击开会的做法,引发的担忧还不止这些。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做法破坏了市场规则,若被效仿,将会破坏市场生态。除了已经违约的部分,海航系还有大量存续债券。根据国泰君安统计,截至2020年3月2日,海航系存量债121只,存量规模共计742.8亿元,1年后到期及回售的金额达355.8亿元。“就算是持有人会议通过了,毕竟是违反了规则,”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说,如果对规则的改变不合理,监管不会坐视不管,市场也不会接受,因此不必对这一做法过于担心。文章作者杨佼[详情]

奇葩的13海航债持有人会议议案通过了!谁投的赞成票?
奇葩的13海航债持有人会议议案通过了!谁投的赞成票?

  万万没想到,在被市场“口诛笔伐”后,故事很快就反转了。 4月15日晚,海航集团还是发布了公告,称“13海航债”持有人会议通过了本息递延支付预案,递延至2021年4月15日支付。 然而这场“闹剧”般的债券持有人会议上,出席会议的32名债券投资人或其代理人中,29名都给出了反对票。 但招架不住另外3名持有人“财大气粗”,这三名债券持有人掌握了“13海航债”3.45亿面值,持有效表决权占出席会议债券持有人有效表决权的98.26%。 21资本了解到,截至2020年4月14日,13海航债在上交所市场存量约1.9亿元,其中持仓比例最大的为包头农商行持有规模1.5亿元,占比80%。 昨夜匆忙的会议召开过程还堵在一众中小投资人心口。 4月14日,“13海航债”兑付前夜,海航突击召开债券持有会议,债券持有人于18:30收到会议通知,被要求在19:00前提交会议登记材料,20:00召开会议。而未及时提交材料的,则将失去对会议议案的表决权。 一时间,舆论一片哗然,投资人纷纷谴责发行人不遵守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 次日,“15海航债”被大幅抛售,以表达众多中小投资人的不满。 海航发行的“15海航债”4月15日一落千丈,两次触发临停,先是在开盘后大跌23%左右临时停牌,复牌后,跌幅扩大至31%,盘中再次临时停盘,再次复盘后最终以25.75%跌幅收盘。 “霸王议案”获通过 根据海航集团的公告显示,其在4月14日20时召开了《2013年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债券2020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 出席会议的人包括,发行人海航集团、债权代理人工商银行海口新华支行、北京环球律师事务所和主承销商安信证券,以及32名债券投资人或其代理人。 这32名出席的债券持有人合计持有“13海航债”面值总额3.51亿元,占“13海航债”未偿还的本金总额所代表表决权的89.94%。 会上合计审议了两项议案。 议案一指出,由于受疫情影响,本息兑付日期临近,结合《持有人会议规则》的相关规定,豁免或修改如下条款: 1、关于“第十一条当出现本会议规则第十条第(二)项以外之任一情形时,发行人应在知悉或应当知悉该事项发生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债权代理人及债券持有人,债权代理人应在收到发行人的书面通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知债券持有人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第十二条当出现本规则第十条第(二)项之情形时,发行人应在债券持有人提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以书面方式或其他有效方式通知债券持有人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第十九条会议召集人应于会议召开前三十日以书面方式通知全体债券持有人、拟列席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豁免发行人未按此时间召集会议的相关法律责任。 2、修改关于“第二十二条债券持有人会议原则上应在发行人的住所地所在地召开”的条款。对于本次持有人会议,修改为“债券持有人会议采取非现场方式召开。豁免发行人未按此地点召开会议的相关法律责任。 3、修改关于“第三十五条债券持有人会议采取现场记名方式进行投票表决,不得采取通讯、网络等表决方式”的条款。对于本次持有人会议,修改为“本期债券持有人会议以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进行表决”。 简而言之,这条议案的意思就是:“虽然我的开会方式有问题,虽然我没有按照原来的要求通知各位以及召开这场会议,但是你们必须原谅我,我只要修改规则,那我的行为就没有违规。” 议案二则提出“本期债券2019年4月15日至2020年4月15日的本息递延至2021年4月15日支付;递延期间,递延的本金按基准利率计息、递延的利息不计复利的议案。” 也就是说,海航要求延迟一年向债权人交付本息,并且取消了这一年里的利息。 然而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样的“霸王条款”最后居然还通过了。 根据海航的公告内容显示,两项议案的投票情况一模一样,均是“同意该议案的本期债券持有人(包括持有人代理人)共计3名,合计持有‘13海航债’面值总额共计3.45亿元,占出席本次会议的债券持有人所持有效表决权的98.26%:反对29名;弃权票0张。本议案获得通过。” 参会律师北京环球律师事务所更是出具“法律意见”表示,“本次债券持有人会议经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见证并出具了专项法律意见书,认为公司本期债券持有人会议的召集和召开程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募集说明书》、《持有人会议规则》的有关约定;本期债券持有人会议的召集人和出席会议人员的资格合法有效:本期债券持有人会议的表决程序和表决结果合法有效。” 魔幻的债券持有人会议 而回顾昨夜“荒诞”的会议现场,完全可以用魔幻形容。 4月14日晚间,海航集团6:30 才下发邮件通知召开2013年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债券2020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 而彼时,该会议通知甚至还根本没有在中国债券信息网和上交所网站等公开平台披露。当晚约21时,该持有人会议通知才出现在中国债券信息网上,而上交所渠道更是未披露该消息。 会议不仅在下班后临时通知投资者要求开会,还要求投资者在19点前,即半个小时之内进行参会登记。参会登记要提供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持有本期债券的证券账户卡复印件等资料。 这一仓促的时间,导致不少投资人根本来不及参会或直接错过登记时间。 参会登记完后,海航要求于20:00-20:30开会,同时表示,鉴于全国防控新冠疫情肺炎的严峻形势,会议采用非现场的形式召开。 会议现场,更是一片怨怼,几度失控。 有投资人现场怒怼:“你们召集不合法。不应该是海航公司的工作人员召集,你们当时召集人员是海航公司,所以说不合法。这次会议无效。” “主持人,是这样的,刚刚您在宣读持有人会议规则的时候也提到了,就是说针对没有公告的议案,是不允许进行表决和投票的。(主承:对)那么现在的这两个议案其实在之前至少在公开信息渠道上都没有进行公告。” “你所谓的打电话是否属于叫做公告?明确公告这个内容,如果说有公告的渠道,公告的渠道没有及时发布之后,你们就立刻开会了。这个是否违反持有人会议的规则?公告这两个字请再解释一遍,是打了电话就能叫做公告,也希望律师关注这一点。” “我想表明的就是所有的正在开会的相关方,明显早已知悉上述事情,明显配合发行人刻意采取不正当手段侵害债券持有人相关利益。那么我感觉监管部门国家发改委应该对上述这种中介机构给予谴责。对上述的违法情形予以纠正。另外再一次强调,根本没有公告,因为各大公告的网站并没有放出你相关的信息。” …… 4月15日凌晨,海航集团连夜发布了致歉信表示,“由于投资人数量较多,会议通知和准备工作存在一定不足,使得会议程序较为仓促。向全体投资人深表歉意。” 可是令人咂舌的是,这场显而易见存在不合理之处的会议,居然还成功通过了两项议案,究竟是谁在投“赞成票”呢? 据了解,13海航债是企业债券,于2013年4月发改委审核通过发行并在银行间和上交所挂牌流通,于2020年4月15日到期,发行规模11.5亿元,由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承销,由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口新华支行担任债权代理人。 2018年4月,根据发行条款部分投资者选择了回售,回售金额7.596亿元,截至2020年4月14日,13海航债在上交所市场存量约1.9亿元,其中持仓比例最大的为包头农商行持有规模1.5亿元,占比80%。 此外,根据海航集团内部人士的说法,13海航债在银行间市场还有1.95亿元存量,但具体的持仓情况还不得而知。 不过,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的报道中,有机构投资者表示,“投赞同票的很有可能是银行,因为我知道的很多非银机构持有人投了反对票。银行深度参与海航集团债委会,可能把我们当散户对待了。” 海航的危机 这场“名不正,言不顺”的债券持有人会议背后,暴露的只是海航集团危机的一角。 海航集团在致歉信中指出,因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集团航空、旅游、酒店、商业等相关主营业务经营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复工复产,但短期内经营难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现金流压力巨大。 但在此之前,海航的现金流状况就已捉襟见肘。自重要创始人王健异国离世后,海航曾一年处置3000亿资产,从原有的七大业务瘦身到仅有航空板块,管理架构从三级再压缩至更为扁平化的两级,但对于其庞大的债务而言,仍然是“杯水车薪”。 2019年9月15日,曾有媒体获得了一份海航集团的债券报告,其中,披露了海航集团上半年的业绩和债务情况。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海航集团亏损35.2亿元,2018年上半年为盈利41.7亿元。虽然海航集团持续进行资产处置,但2019年上半年的资产负债率不降反升,仍有超过7000亿元债务待偿。 连日来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压垮”海航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海航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海航减少了90%的航班,客座率也并不乐观。 2020年2月29日,海航集团官网公布消息,“为有效化解风险,维护各方利益,应本集团请求,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派出专业人员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联合工作组将全面协助、全力推进本集团风险处置工作。联合工作组组长由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刚担任,常务副组长由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任清华担任,副组长分别由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副局长李双臣、国家开发银行信贷管理局副局长程功担任”。[详情]

13海航债议案通过 套利被打脸?兄弟债被抛弃!
13海航债议案通过 套利被打脸?兄弟债被抛弃!

  来源:票友—票据圈儿那些事 原标题:13海航债议案通过,套利被打脸?兄弟债被抛弃! 4月15日晚间,在“争议声”中,海航集团公告“13海航债”将展期一年,到2021年4月15日兑付。 根据公告,在4月14日晚间召开的“13海航债”持有人会议上,共32名债券投资人或其代理人参加,持有金额3.51亿占债券未偿还金额的约89.94%,达到法定人数。 在会上海航集团提交了两份议案,包括赦免发行人未按规定时间召集会议的相关法律责任,以及将2020年4月15日到期的债券展期到2021年。 表决结果为两个议案均获得通过,同意上述议案的债券持有人共计3名,合计持有“13海航债”面值总额共计3.45亿元,占出席本次会议的债券持有人所持有效表决权的98.26%,反对29名,弃权票0张。 也就是说,展期等事项得到了3家大额投资机构的支持,中小债权人尽管数量众多但反对已无意义。 后议:29对3?背后是啥? 该债规模3.9亿,其中3个持有人持有了3.45亿,也就是剩下的29个债券持有人持有450万,人均持有金额为15.5万,不超过20万。按照过往交易所风险债券的兑付情况,一般是30万以下会全额兑付,那么这29个持有人会此类嘛? 我们看13海航债在过往的成交情况,在最后的4.9日还有1672.8万成交,成交价格在70元,此前一日还有162万成交,成交价格在75元,相比前些天的80-97低了不少。 看此交易有理由相信有机构在最后几天收购海航债...但并不是所有债券持有人会认亏出局..继续持有。 但此时,海航或许已清楚,持有人就哪些,自己已知悉的债权人持有绝大部分份额,在公开持有人个数很少、金额占比又很小的情况下,才有底气直接搞个骚操作... 衍生影响:套利者+博兑付者集体出逃海航债 今日,兄弟债券“15海航债”遭到市场抛售,盘中两次临时停牌,盘中一度跌近40%,截至收盘,15海航债大跌25.75%,报价29.1元。 延期一年兑付,海航深夜发致歉信 这次“闪电”会议的现场情况,很快就在债券圈子里传播。 [详情]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