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罗伯特-巴罗:增长收敛与现代化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04日 16:15  财经国家新闻网

  对经济增长理论的阐释、实证的检验以及政策工具的探寻一直是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这不仅关系到经济学体系构架,也是关乎世界及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并与经济运行中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著有《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和《经济增长》两本经济学畅销书的罗伯特•巴罗教授,是新凯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多年致力于宏观经济和经济增长领域研究,普及宏观经济学精髓,被誉为是“促使经济增长理论复苏的人”,同时是学界对于诺贝尔经济学奖呼声很高的学者。

  9月3日北京时间下午五点,哈佛大学巴罗教授发表了题目为“重新审视增长收敛与现代化”的主题演讲,阐释其对于经济增长理论的新见解。首先,巴罗教授重申了“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两个概念。绝对收敛指的是,即使不同国家一开始的人均资本存在差异,但是由于假设国家的基本特征一样,因此最终所有国家的资本劳动比和生活水准也会无条件收敛。条件收敛指的是,假设将影响不同国家长期特质的决定性因素视为既定,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趋于收敛。这意味着,如果只满足“条件收敛”,那么只要不改善制度环境和提高人力资本,穷国永远也赶不上富国。

  接着,巴罗教授展示了他用各国的面板数据回归的结果。由于增长存在着惯性,因此用增长对其滞后一期变量回归,就可以得到收敛速度。然而,除了惯性之外,我们还必须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人口增长率、投资率、制度因素以及开放度等等。回归结果表明,如果主要考虑制度因素,那么会呈现比较明显的收敛趋势。同时,回归结果表明,民主权利与受教育程度之间有较显著的相关关系,如果将受教育年限加入,那么收敛趋势会更加明显。

  最后,巴罗教授用几个图简明地刻画了十九世纪后期到二十一世纪初,各国之间人均GDP差异的变化趋势。如果每个国家取相同的权重,总体上来看,虽然存在波动,但是各国之间人均GDP的变化确实有缩小的趋势。尤其是,如果各国以人口来取权重,那么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各国人均GDP的差异显著缩小。其中,中国和印度的经济起飞被反复提到。虽然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中存在诸多还难以解释的特征,但是两国经济腾飞的事实不容争辩。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阿巴吉特•班纳吉教授对巴罗教授的演讲作出了评价并提出了一点质疑。首先,他认为对于经济增长推动力的内生变化,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正如巴罗教授所言,制度和人力资本等因素是经济发展的副产品,它们随着经济发展自然演进,最终达到绝对收敛。第二种,是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达龙•阿西莫格鲁的观点,他认为制度等影响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是受到历史和文化等影响的,各国不可能趋同,因此绝对收敛不可能。另外,他引用在印度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教育对于民主选举的影响不大。

  人物简介:

罗伯特•巴罗罗伯特•巴罗

  罗伯特•巴罗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助理研究员,同时是美国顶尖经济学刊物《经济学季刊》的联合编辑。他在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获物理学学士学位,后又在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其研究领域涉及经济增长、公共债务、货币政策,以及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活动中罕见的灾难影响评估。罗伯特•巴罗教授曾于1988年被推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1996年担任美国国会预算局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1998年成为美国经济学会副主席,并同年获得亚当•斯密奖。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广州越秀区委常委方大国已停职接受处理
  • 体育曝C罗不满皇马五大原因 学穆帅挑衅夺权
  • 娱乐张馨予发律师函回应夜总会坐台传闻(图)
  • 财经中石油否认董事长蒋洁敏失踪 称正在住院
  • 科技三星检查250家中国代工厂:排查童工问题
  • 博客花总:私人飞机那些事儿 拍打能治百病?
  • 读书谁把日孝子逼上杀母路 无胸罩日真空美女
  • 教育大学毕业搬回家生活被骂“混吃等死”
  • 育儿小升初:女儿哭诉爸爸没本事 暑假的困惑
  • 健康教你识破养生骗局 吃太饱会撑出十种病
  • 女性王菲夫妇制服情侣装 最著名时尚官司
  • 尚品大牌明星红毯珠宝 中国大闸蟹入侵德国
  • 星座漫画:12星座斗情敌 测试他撒谎吗
  • 收藏文革全套价差20万 五小时追回千万元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