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平安银行(11.260, -0.09, -0.79%)零售金融业务的净利润同比暴跌95%。在全部净利润中的占比锐减至0.6%。
作者|楚小强
3月14日挂出19批,3月17日挂出5批,3月以来42批被摆上货架......
在银登中心,平安银行是近期处置“坏账”最活跃的商业银行,其在3月以来挂出的超百亿元不良贷款中,零售贷款占据了大头。
在资本市场,平安银行是A股最先披露2024年年报的上市银行。其于3月15日交出的年度“成绩单”,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全线下降。
一直以来,平安银行都强调“做强零售”,但零售业务在2024年遭遇“滑铁卢”——不仅净利润暴跌95%,不良贷款率也抬头。
年报披露的首个交易日,投资者用脚投票,平安银行股价大跌3.93%,创下去年10月以来单日最大跌幅。单日成交额超53亿元,创下同期以来单日最大成交额。
01
甩卖135亿坏账
3月刚过两旬,平安银行已在银登中心挂出42批(截至3月19日)不良贷款转让项目。
其中仅在年报披露的前一天(3月14日),一口气就挂出了19批,堪称近期处置“坏账”最为忙碌的银行。
42批坏账中,包括公司不良贷款本息59.94亿元,是127家企业所欠;个人不良贷款(含个人消费及经营性贷款、信用卡透支)本息74.87亿元,涉及16.18万借款人。
两者相加,未偿本息规模合计接近135亿元,但转让起始价合计仅为5.33亿元。
如果这些坏账最终以起始价成交,意味着平安银行曾经放出的135亿元贷款本息,将损失近130亿元,损失率超过96%。
130亿元不是小数目。2024年1至4季度,平安银行归属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49亿元、110亿元、139亿元、48亿元。

对比之下,如果损失130亿元,相当于一个季度白干了!
当然,这还只是3月份以来挂牌转让的不良贷款规模,并没有算今年1月、2月以及还没有挂牌的规模数量。同时,已挂牌的坏账能否都转让成功,也是一个未知数。
02
净利润16年来首降
加速处置不良贷款的背后,平安银行的业绩压力又一次凸显。
2024年,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466.95亿元,比上年减少了180.04亿元,同比降幅10.9%;归属股东的净利润445.08亿元,比上年减少19.47亿元,同比下滑4.2%。
平安银行上一次净利润负增长还是16年前——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这次该行从2023年的“增利不增收”,变成了2024年“营收利润双降”的业绩局面。


这一结果的背后,与贷款规模和净息差的“双降”直接相关。2024年末,平安银行发放贷款总额3.37万亿元,同比减少1%;净息差1.87%,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超过两成。
息差的再次走低直接导致平安银行2024年利息净收入比上年减少245.64亿元至934.27亿元,同比降幅20.8%。
好在受去年债券市场火爆的影响,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加了65.6亿元至532.68亿元,不然该行营收的下降幅度就远不止10.9%了。
03
零售业务遭遇“滑铁卢”
最出人意料的还是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2024年遭遇了“滑铁卢”。
平安银行的零售金融业务包括个人贷款、个人存款、银行卡及各类个人中间业务。
2024年末零售金融业务的总资产规模同比减少13.1%至1.69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为712.55亿元,同比下降25.9%;净利润2.89亿元,同比骤降94.77%。在全部净利润中的占比由上年的11.9%直接锐减到0.6%。
这背后,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10.6%至1.77万亿元。其中,除了个人房贷增长之外,信用卡透支、个人消费贷、个人经营贷的规模纷纷下降,降幅分别为15.4%、13%、13.6%。
在经济转型调整期,个人对未来发展预期并不乐观,导致零售贷款需求萎缩。与此同时,居民还款能力和流动性的紧张,也让平安银行面向次级客户的高定价零售产品风险开始暴露。
平安银行3月份以来挂牌的135亿元坏账也印证了这一点,42批不良贷款中有30批是个人不良贷款,涉及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以及信用卡透支,未偿本息规模近75亿元。

2024年末,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1.39%,企业贷款不良率0.7%,二者分别上升0.02个百分点和0.07个百分点。公司整体不良贷款率为1.06%,与上年末持平。
尽管平安银行在银登中心处置“坏账”的动作异常活跃,但2024年末的不良贷款余额仍达357.38亿元,只比上年末减少了不到3亿元。这背后,大概率是坏账处置速度与生成速度没有拉开距离。
另一个信号是,该行关注类贷款规模649.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2.28亿元,涨幅8.8%。
关注类贷款是借款人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一类贷款。该指标通常被视为判断银行信贷风险的重要先行指标。
资产质量承压、息差持续收窄、利润空间被挤压,减员降本已成为银行业缓冲业绩压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平安银行也不例外。
2023年,平安银行就已经开始缩减人力成本,2024年力度更大,期末员工人数为41011人,比2023年底减少了2108人,降幅接近5%。
员工少了,支付给员工的费用成本也就少了。
平安银行2024年的员工费用为191.26亿元,比2023年的209.09亿元减少了17.83亿元。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日本警告:有特大地震风险,或致近30万人死亡 收起日本警告:有特大地震风险,或致近30万人死亡
- 2025年03月31日
- 05:26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7,019
美防长称日本是应对中国“侵略”不可或缺的国家,外交部回应
- 2025年03月31日
- 08:00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6,915
视频|马斯克称火星将是美国的一部分
- 2025年03月31日
- 05:20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5,574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投资研报 扫码订阅
股市直播
-
数字江恩今天 10:06:22
明日来说,只要不加速跌破今日低点都算正常;反之若再突破今日尾盘高点,则说明今日探底成功。但是,短线来说,3386还有压力。 -
数字江恩今天 10:06:15
看5分钟,第二浪如期走出了abc的内部形态。但这里,市场对3439的回踩是第二浪,还是新的下跌,颇有争论。这个分歧可以以3297为界,这里若不跌破,那边是新上涨的1+2浪;反之,跌破则可以是新的下跌。所以不跌破3297,那么本周和今日形态一样,都是探底回升。【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数字江恩今天 10:05:55
从指数来看,今日上证、创业板、科创50、国政2000四大指数全部都是探底反弹的长下影。银行、石油、电力、煤炭、电信运营商这些权重是今日大盘做大的支撑,盘中反弹时财税数字化、算力、ai智能体较为积极。 -
数字江恩今天 10:05:47
A股两市今日成交5315 + 6901 = 12216 亿人民币,相对昨日缩量约1300亿。大盘低开震荡后,盘中一度恐慌性杀跌,午后震荡拉起,收了一根长下影小阴线,收跌16个点。个股方面,只有1/4的个股收红上涨。 -
数字江恩今天 10:05:40
探底回升 -
趋势领涨今天 09:29:43
华为公布2024年业绩了,营收高达8621亿元,同比增长22%,创历史第二高纪录(仅次于2020年的8914亿元);净利润626亿元,上一年同期是净利润870亿元,同比下滑出现了大幅下滑,为什么下滑?因为华为在加大投资,华为轮值董事长孟晚舟强调,“2025年,华为将进一步把‘以质取胜’落实到各项管理制度和业务活动中,坚持质量目标牵引,不断提升质量竞争力。”同时,华为将持续做强根生态,向开发者持续提供好用易用的工具和产品,加速生态繁荣,共促产业活力。 -
趋势领涨今天 09:26:55
国新办今日就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持续推进高质量数据供给。高质量的数据供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竭动力。行业应用和典型场景的落地,是推动人工智能进化普及的关键一环。基于我国海量数据(sh603138)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我们将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产业赋能、终端应用和场景培育相结合。积极引导做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工作,“人工智能+”行动到哪里,高质量数据集的建设和推广就要到哪里。进一步推动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
张馨元今天 08:21:18
国新办今日就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王彦青表示,推进原创性数字技术攻关,聚焦人工智能、关键软件、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深化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持续提升数字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实施数字产业优质企业培育工程,建立多层次、分阶段、递进式企业培育体系,培育一批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开展数字产业集群梯度培育行动,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
张馨元今天 08:05:52
华为今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华为经营结果符合预期,实现全球销售收入8,6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净利润626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8%。2024年研发投入达到1,797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年收入的20.8%,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12,490亿元人民币。 -
巨丰投资张翠霞今天 07:28:19
4小时运行结束,总结全天市场运行,1)月底收官之战,再次绿盘报收,相较于24年下半年月底拉尾盘,从12月底节奏发生改变,不错指数弱势,题材出现转折点,deepseek算力出现超跌修复,化解题材A杀走势,四月份年报披露正式开始,重点关注个股基本面,预期结构型行情;2)量能,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12443亿元,较上个交易日11450亿元增加993亿元;3)行业板块方面,以加权涨幅来看56家行业9家红盘,电信运营、石油、银行等板块涨幅居前;航空、酒店餐饮、化纤等板块跌幅居前;4)市场延续结构型行情,题材热点快速轮动。详细解盘,可关注《翠霞首席课》的“热点直击”和“操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