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哥哥的七封“手绘家书”——志愿军烈士李征明写给妹妹的书信捐赠前后

志愿军哥哥的七封“手绘家书”——志愿军烈士李征明写给妹妹的书信捐赠前后
2025年01月07日 16:00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国防报

①
②
③

图①②③:李征明烈士写给妹妹的“手绘家书”。

李晖翻看二哥的“手绘家书”。孙晓亮摄李晖翻看二哥的“手绘家书”。孙晓亮摄
李征明烈士生前留影。李征明烈士生前留影。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资料图)。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资料图)。

照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

每逢佳节倍思亲。

元旦一过,春节就近了。这几天,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清水街街头巷尾已挂起了大红灯笼。漫步其间,新春的气息,开始在空气中弥漫。

这天早上,住在清水街道清苑小区的退休教师李晖,从抽屉深处拿出一个木头盒子,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沓信件,戴上老花镜,坐在桌前细细翻看。看着看着,泪水不知不觉滑落脸庞。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看完信,李晖没有马上收起来,而是提起笔,在信纸上写了起来。

“二哥:你好,见字如面,许久没有收到你的来信,希望你在朝鲜一切都好……”笔落信纸的沙沙声,宛如一声声轻浅的呼唤,飘出窗外,飘向遥远的天际,飘向7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场……

“那时候每天都盼望着二哥来信,信来了,我们高兴得跳起来”

“二哥当兵走的那年20岁,我才6岁。”提及二哥李征明,李晖双眼闪烁泪光。

今年80岁的李晖是志愿军烈士李征明最小的妹妹。李征明,原名李昕,老家在江苏省宿迁县来龙区侍岭乡槽坊大队李圩村(今宿迁市宿豫区来龙镇双和岭社区李圩组),在兄弟姐妹8人中排行老二。1950年,李征明参军入伍。到部队后,他自取新名“征明”,寓意追求进步和光明。1952年,李征明随所在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志愿军第24军70师201团教导队任文化教员。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异国他乡征战的李征明,最牵挂的就是家人,尤其是几位小妹妹。每次战斗间隙,他都不忘给家里写信。

“妹妹,我在上甘岭一切都好,不要挂念。我要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坚决杀美国鬼子,争取立功戴上大红花,使得全家光荣……”1953年3月,在坚守上甘岭阵地的战斗间隙,李征明趴在坑道里,把对家人的思念化作深情的文字和形象的图画。

“那时候我们小,哥哥为了让我们看懂内容,都是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写的信。”李晖指着信中的简笔画介绍,“‘两座小山包’就代表上甘岭,‘书’就是让我们多读书。”

记者看到,信中“美国鬼子”用面目狰狞的小人代替,“妹妹”则是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可爱小姑娘……一封信共画了10多个生动形象的简笔画,趣味十足。

“哥哥先前在文工团搞美术,吹口琴、拉胡琴、画画样样都会。”说着,李晖找出一封几乎全是简笔画的信件,这封信惟妙惟肖地展现了朝鲜百姓的生活场景。

画面最上方写着“朝鲜风俗”,李征明细致地画出了朝鲜人民的民族服装、房子、水缸、勺子、洗衣盆等等。在一位朝鲜姑娘旁边还写有一行小字:“和中国姑娘一样”。为了逗妹妹开心,他还给妹妹来了一次“换装”。在这幅画的最右侧,画出了小妹妹身穿朝鲜民族服装的模样,写着“小妹妹,是这样”。这封书信,让人感受不到战斗正酣,就像他去朝鲜出行给家人寄回的见闻,没有战场的残酷,只有满满的柔情。

在给几个妹妹的手绘家书中,李征明不仅通过绘画的形式沟通,更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引导。

“兄现在每天还在学习一些文化业务及政治,在要求进步中追上时代。现在家中你们3个人能认多少字?能写多少字?能用吗?不要光为了家中生活环境不好或帮助拾草而耽误学文化,将来会后悔的。每天不要求高,只要你们能认到5个生字就不断地学习下去……”

“关于家中生活问题不要焦心,我今后多多省些钱寄回家补助生活费用,你们来信给我很大的鼓舞和教育,我在朝鲜一定争取立功,给祖国增光。”

“只要你好好学习,我今后准备送你们去读女子中学,你愿意吧……”

在屈指可数的几封信中,李征明最关心的是弟弟妹妹们的学习,多次提及购买文具和书籍给妹妹,并嘱咐姊妹之间“不要闹意见”“要听老师话”“要帮妈妈做家务”。

“二姐头发蓬松,三姐头发系了蝴蝶结,我最小,头发长度刚刚到耳朵后面,还别着发卡。”李晖摩挲着信纸说,“只要来信,我和二姐、三姐都抢着看,看到画像就知道信是写给谁的。那时候每天都盼望着二哥来信,信来了,我们高兴得跳起来。”

然而,让姊妹几个没想到的是,李征明写给她们的这些充满童趣的家书,有一天再也收不到了。二哥的形象,就这样永远定格在那些泛黄的信纸上。

“他怕家里人为他担心,信中从没提过前线的真实情况”

“我在阵地一切都好不要挂念,我要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坚决杀敌争取立功,使得全家光荣,现在我已经戴上祖国人民赠送的‘最可爱的人’勋章了,你看见恐怕也很高兴,我还正在争取带上军功章回去见毛主席。”1953年4月的春风,轻柔地吹过苏北平原,也送来了李征明满是憧憬与希望的家书。

那时候,邮递员的自行车铃铛声就像是希望的奏鸣,引得全家人的心跟着雀跃。但不承想,自这封信之后,李征明杳无音信。

“连续一两个月,没有收到二哥的来信,母亲着急了。”李晖回忆说,那段时间母亲带着她,几乎每天都要跑五六里路去乡邮政所,但每次都是空手而归。每每这时候,母亲总是小声安慰她说:“你二哥可能是‘挂彩’了,信明天可能就来了。”

“那段时间,全家人多了一份盼头,盼着有一天二哥的来信像过去一样正常。现在想想,那时候父母应该是提心吊胆地盼,我们更多的是期待地盼。”李晖说起往事,眼里噙满泪水。

1954年1月23日,距离农历新年只剩一个多星期的时候,正在午睡的李晖被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惊醒。她慌乱地跑出去,只见母亲瘫坐在地,手里攥着一封信,瘦弱的身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那是李征明战友写来的信。信中的每一个字,都像是沉重的石头,砸在一家人的心上。战友在信中告诉他们,每次接到作战任务,李征明总是最积极最认真的一个,经常受到领导表扬,战友们评价他“英勇顽强、机智灵活”。

1953年6月23日晚,五圣山的前沿阵地被战火照亮。硝烟弥漫中,担负转运伤员任务的李征明,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全然不顾敌人猛烈的炮火。第一次中弹时,鲜血染红了他的军装,他咬着牙坚持不下火线,继续救助受伤战友。没承想,英勇的他第二次中弹。这一次,他再也没有站起来,生命永远定格在23岁。彼时,距离停战协议签订仅月余。

“二哥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从来不诉苦不抱怨。每封来信不管是图也好,文也好,字里行间都是爱。”李晖说,在写给家人的书信中,李征明从不提及战斗,总是以最温暖的文字关心着家人的近况,“他怕家里人为他担心,信中从没提过前线的真实情况。他牺牲后,我们才明白,二哥把血与火的战场藏在身后,把温暖和爱传递给家人。”

正因如此,这么多年过去,李晖依然不大敢看与抗美援朝相关的影视作品。每当看到屏幕上的纷飞战火,她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二哥的身影。“后来看电影《上甘岭》,我是一边哭一边看的。”李晖含泪说道。

“现在的生活好了,二哥的愿望实现了,他却看不到了”

“没有无数先烈的舍生忘死,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去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清水街道举办庆祝建军节主题活动,听了李晖朗读哥哥写的战地家书,现场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

“社区每次邀请我读读家书、讲讲二哥的故事,我都会去。”李晖说,每年“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党委政府都要派人来看望慰问她,邀请她作抗美援朝精神宣讲报告,每次她都认真准备,“我要把哥哥和像哥哥一样的志愿军烈士的精神传承下去。”

“今天流血流汗是光荣的,是为了朝鲜人民的独立,为了祖国的安全建设,使人民和我们的家人过上好日子。”70多年前,奔赴朝鲜前线的李征明在信中告诉家人,他最大的心愿是让全国人民和家人过上幸福的日子。

“现在的生活好了,二哥的愿望实现了,他却看不到了。”李征明的三妹李曼告诉记者,她从宣城市一所学校退休后,和老伴搬进了100多平方米的电梯房,“小区里人车分流,特适合居家养老。”

“他既是忠诚国家的好战士,又是关爱我们、疼爱我们的好哥哥。每次看信就像和他面对面促膝谈心一样,看着看着就泪流满面。”李曼说,哥哥的家书,一直激励着姊妹几个不断成长,她和八妹李晖经过自身努力,先后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

“这些年,我最想对哥哥说的就是,你的教诲、你的嘱托我们都做到了。”李曼告诉记者,202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她跟妹妹李晖商量后,把哥哥写给她们的7封家书原件分别捐赠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和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这些信件,了解那段历史,感受那份家国情怀。”

捐赠家书原件的当天,李曼给哥哥李征明写了封信。这封题为《写封书信寄远方——一封寄不出去的家书》,被发布到网上后,引起很大反响,许多网友留言说:“夜深人静的时候,你再想哥哥,我们陪着你流泪……”看到这些话,李曼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情感,任凭泪水夺眶而出。

风轻轻吹起窗帘。李晖缓缓地从回忆中抽身,目光重新落回眼前的信纸,握笔的手微微颤抖着,再次落下。

“哥哥,信悉数已收到,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人一直都好好听母亲的话,好好学习。有时候我会想象你回国后我们一家人相聚的样子。像我们小时候一样,你吹着口琴,我们唱着歌……他们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可是啊,妹妹真的想你啊!”

落款,折好,封上,李晖走出房门。

晨晖透过密密匝匝的树丛洒下一地斑驳,李晖迈着蹒跚却坚定的步伐,手中握着承载着思念与深情的信件,向着邮局走去。

“李老师,天这么冷,您这一大早就出去呀?”小区里一位年轻的姑娘热情地向她打招呼。

“我呀,去给哥哥寄信!”李晖抬起头回答道。此刻,一束阳光正从树丛中穿过,耀眼而温暖。(■纵 强 本报特约记者 梅良仿)

写给哥哥的信

亲爱的征明二哥:

你在远方还好吗?妹妹真的很想很想你……

当年收到你的来信,我们小姐妹三人看着图文并茂的内容,都非常高兴。还没有来得及给你回信,噩耗便从天外飞来,全家人悲痛欲绝。几天时间,母亲满头黑发变成白发,父亲整日垂头不语,夜不能寐,只能靠赋诗抒发思儿情怀。

你赴朝时没有从家里经过,连一张全家合影都没有留下,这成为全家的遗憾。如今再细读你的家书,每读一次都泪流满面,好像你就在我的面前和我促膝谈心。信在,人却不在了……

哥哥呀!我很听你的话,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没有辜负你对我的殷切期望。可是,你说送我们上女子中学,你说争取戴上军功章回来见毛主席,你说战争胜利回来和家人团聚,你没有兑现诺言,却把鲜活的生命留在了异国他乡那片血染的土地上!

我知道,你和战友们是为了将战争抵挡在国门之外,让全国人民和家人永远过上好日子。如今,山河已无恙,生活奔小康,你的心愿实现了!可是你却长眠在朝鲜我们找不到的地方,家人的心愿迟迟未了啊!

你知道吗?你的信我一直珍藏在身边,想你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兄弟姐妹牢牢记住你说的话:努力向上、紧跟时代。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国家隆重召开纪念大会,全国人民缅怀为和平捐躯的革命先烈。我把你这些珍贵的战地家书无偿捐赠给国家,让你的精忠报国的精神激励后人。你若有灵,应该含笑九泉。好多报刊、电视台都在宣传你的战地家书,大家被你的铁骨柔情所感动,为你的横溢才华所折服,很多网友向你致敬,他们说你的手绘家书让大家看到了“最可爱的人”最可爱的另一面。现在好多志愿者在帮助寻找你的墓地,到那时亲人们一定前往祭奠,带你回归故里。

满江渔火为你点亮,亲人盼你早回故乡!

二哥,安息吧!

你的三妹:李曼

2020.10.25

二哥:

你好,见字如面,许久没有收到你的来信,希望你在朝鲜一切都好!

哥哥,信悉数已收到,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人一直都好好听母亲的话,好好学习。有时候我会想象你回国后我们一家人相聚的样子。像我们小时候一样,你吹着口琴,我们唱着歌。可等着等着,母亲走了,我们也都老啦。

哥哥,你走的这些年,国家变得越来越好了,我也常常和街道上的其他老兵聊天,一起回忆往昔峥嵘的岁月。

哥哥,听三姐说,去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时候,在英名墙上看见了你的名字,这些年家里人一直在找你。他们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可是啊,妹妹真的想你啊!

八妹:李晖

2025年元月

(中国国防报 2025年1月7日第三版)(中国国防报 2025年1月7日第三版)

责任编辑/卢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李晖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14 富岭股份 001356 --
  • 01-13 兴福电子 688545 --
  • 01-13 超研股份 301602 --
  • 01-06 惠通科技 301601 11.8
  • 01-06 思看科技 688583 33.4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