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消费者报
当归牛肉、黄精烧青笋
茯苓桂花发糕
罗汉果拿铁
……
在养生热潮之下,普通食材与中药材相配的“中式养生”食品越来越受欢迎。但目前药膳并没有针对性强的行业管理办法,消费者无法判断其实际作用及安全性。对此,相关人士建议,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和评价标准,加强监管。
中药与咖啡、茶饮等新“拍档”
遍地开花
记者了解到,一些养生茶饮品牌在多地开设了门店,这些门店多位于商场或热门商圈,或者直接开在中医馆和药房里,装修风格以中式药铺风格为主,一进门就能看见陈列整齐的药材,部分门店还提供中医的“望闻问切”服务,主打“以方入茶”。聚焦年轻人的需求,一些养生饮品店铺还推出了量身定制服务,例如“熬夜饮品”、滋阴润肺茶、祛湿消肿茶。
@95后消费者雅函:喝普通茶饮会担心发胖,但养生茶饮喝完后能让自己没有“负罪感”。
在刚刚过去的夏天,乌梅汤在社交平台上火了一把。据记者了解,浙江省中医院还根据当地季节特点,进行了乌梅汤2.0的升级。由于太火,电商平台上还出现了所谓“浙江省中医院同款乌梅汤2.0”“浙江省中医院同款养发茶”等仿冒产品。
地方不同,气候特点和人群体质也有所不同,养生茶饮会随之变化并选取当地的药材。前不久,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出两款“山西版”乌梅汤,其中,“乌梅养胃汤”适用于成人,“乌梅开胃汤”适用于儿童。除了山西本地人,江苏、河北、北京等地都有人慕名前去试饮、开方。
“养生生意”版图扩大
中医把脉成“药膳餐厅”标配
随着药食同源产品成为新生代热门消费产品,除了饮品,不少医疗机构、中医药企业开始加速研发各类中药养生食品,做起了“养生生意”。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设了名为“药食坊”的烘焙店,店内主打养生欧包,推出的产品有黄芪养生欧包、阿胶软欧包、人参软欧包等。广西柳州市中医院“药膳餐厅”推出的西点、奶茶、茶饮等多种药膳品类,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不过,消费者对这些药膳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表示无法接受中药材的味道,吃过觉得“踩雷”,也有人表示营养、健康又美味。
随着餐饮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同质化特征愈加明显,“药膳餐厅”这一让人眼前一亮的模式在不少城市落地。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有的药膳餐厅还推出中医问诊服务,吃饭前提供中医把脉服务已成为不少药膳餐厅的标配。
@热衷美食探店的消费者潘潘:我家河北省保定市有个网红中药餐厅,是中医在诊所旁边开的一家药膳粥铺餐厅,餐厅里充斥着浓郁的中药味,周末经常座无虚席。
“从配料来看,药食同源的植物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益处,但中医配伍博大精深,配在一起是否能有‘1+1>2’的效果不好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吴广枫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功效需要数据来说话,企业可以按照特殊食品的研发程序做功效验证实验,挖掘原料的潜力。
相关标准缺位
建议加强监管以防夸大功效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食药同源”物质。
“国家卫健委曾发布一份药食同源的名单目录,商家所添加的药材必须要在目录里,如果超出限定范围,则可能涉嫌违法违规。”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当前“中医+餐饮”模式反映了行业的迭代,但商家应该从运营的角度出发,规避相关风险。
《广告法》规定,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这意味着除了要符合“药食同源”目录以及不能提及疾病治疗功效这两条“铁律”外,对药膳来说,目前并没有针对性强的行业管理办法。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各种中药餐饮产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的好奇心和尝鲜欲望,但确实存在缺乏明确配方和行业标准的问题。也就是说,消费者很难判断这些产品的实际作用及安全性。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这一领域健康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和评价标准,包括药材来源、加工工艺、成品检测等方面的规定。同时,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也十分必要,确保其具备足够的中医药知识,以便正确指导消费者。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王小月
编辑/裴莹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