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雕塑家?工程师?他是不按套路出牌的大先生!

教育家?雕塑家?工程师?他是不按套路出牌的大先生!
2024年08月28日 11:54 媒体滚动

如果要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的重要创建者和开拓者

他一定是绕不过的那个人

“一点也不像艺术家!”

是他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

一专多能,通才培养

是他独具建树的设计教学方法

新中国成立后

他先后参与或主持了

“建国瓷”、“三大勋章”奖章

“元帅服”以及新侨饭店

室内设计、装饰雕塑及配套陶瓷餐具

等设计制作

推动中国艺术与设计事业发展

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智慧

他是郑可

中国杰出的工艺美术教育家

艺术设计家、雕塑家

现代工艺美术事业的开拓者

“包豪斯”在中国早期的重要传播者

新中国金属工艺专业的创建者

让我们一起走近

“从清华美院走出的大国艺匠”

系列报道

回顾艺术大师们

创造文化瑰宝、打造中国气派的动人历程

一专多能,方寸之间融入中国元素

1906年,郑可在广州出生,19岁时考入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学习机械专业,奠定了他从事金属工艺制作等基础理论与实践能力。

1927年,郑可前往法国求学,在格勒诺布尔市立工业美术学校学习绘画基础、建筑雕塑和工艺美术等课程。1929年,在巴黎勤工俭学的郑可,经面试后成为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一名旁听生,并于一年后正式考入雕塑系。

同时期求学的艾青、冼星海、常书鸿、刘开渠、王临乙、吕斯白等人都是郑可的同学和朋友。

20世纪30年代,郑可在法国留学

20世纪30年代,郑可(2排右1)与留法同仁合影

郑可曾在广州市立美术学校习画,但通常以自学为主,相较于其他有专业美术学习经历的同学,意味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

入学仅一年,郑可就以《两件人物半身像》雕塑在法国沙龙展览会获奖。1934年,他的石膏作品《中国人像》在法国巴黎春季沙龙获优等奖。

郑可的雕塑艺术深受法国雕刻家布德尔的影响。西洋传统雕塑重写实,严格按物理结构再现物象。布德尔时期,雕塑的造型风格开始突破传统,形成了夸张变形的一代新风。

郑可在学习布德尔风格同时,融入中国传统雕塑的形式与精神,其作品表现出鲜明的东方装饰意趣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郑可看来,雕塑本身就是设计,不为装饰而存在。它有物质使用功能,也有精神欣赏功能,二者不可分割。

郑可提出,雕塑既是空间艺术,又是时间艺术。仅一种“座上雕塑”,刻板而又单调。他对牙雕、玉雕、黄杨木雕、陶瓷雕塑和青田石雕等中国民间工艺美术雕刻非常感兴趣,认为其领域广阔,大有可为。

郑可习惯在一个题材取多种造型,并赋予其一定实用功能。“不仅是个烟灰缸,更是个艺术品。”这种别开生面的艺术形式,也是郑可的创作个性。

郑可作品

在法国求学期间,郑可还曾在巴黎市立实用美术学校学习染织图案、室内外装饰,以及设计家具、陶瓷、玻璃、金属、首饰等。

深耕一隅与广泛涉猎激发了郑可汲取新事物的敏锐性,使他逐渐形成了“一专多能”的教育思想。

工匠一生,用美来塑造人的心灵

1934年,郑可学成归国。除了在广东省立勷勤大学任教外,还为香港、广州的几个大厦、剧场、乐园等设计监制了建筑装饰。

1937年,郑可曾再赴巴黎,参加以“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并考察了包豪斯(Bauhaus)学院寻求将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发展之路。

回国后,他先后在香港、广州、柳州等地开设个人工作室,从事艺术设计与创作,并经营多家工商业美术设计公司。

新中国成立后,郑可将其在香港的几家工厂变卖,带着机器设备、工人技师和家眷,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参与祖国建设。

郑可以对现代工艺美术教育的灼见,倡导和介绍包豪斯学派的教育理论,在当时一味模仿苏联的行业环境中,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1952年,郑可调任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教授,受聘为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美术工作组成员。1955年,郑可参与“三大勋章”奖章及“元帅服”设计制作等,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赞扬。

应庞薰琹先生邀请,郑可1956年转入新筹建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担任陶瓷美术系教授,并着手筹备金属工艺专业。

他脾气不好,看到问题,就指出纠正;他性格直率,待人坦诚,到了晚年更显单纯童真。

“包豪斯加孔老二”实是旁人对他的揶揄之语,他却以此自勉——如果中国的艺术设计能够真正处理好“包豪斯”与“孔老二”的关系,中国必将成为现代设计的大国、强国。

20世纪50年代,郑可在创作雕塑

郑可在作品中充分表现对象的特征和质感。如《无名英雄像》雕塑,靴子有缜密光泽的皮革感,毯子有疏松毛糙的织物感……如此扎实的表现力,在当时很少有人具备。

晚年的郑可在雕塑方面倾注了更多的心智和体力。

1982年,他以77岁的高龄只身赴南斯拉夫,出席大理石和声音学会举办的“陶瓷世界国际艺术节”,并创作了《喷水池》和《钟馗》两件雕塑作品;80岁创作的雕塑《拓荒牛》《奔马》都显示出一股倔强不屈、昂扬奋进的精神。

郑可作品《光复桂南纪念碑浮雕》

对于雕塑的探索,在郑可这里永不过时。

从工业美术跨越到工艺美术,再到设计,经历了市场选择。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从简单的功能性转向了美观化、个性化。郑可观察到了这种变化。

他每年都要往厂子里跑,为工厂出主意、提建议,给工人们讲课,并亲自在车间指导,经常一身土、一手泥。

“打开门来搞设计”。郑可主张培养学生生产的观念,设计跟得上市场发展需要的产品这种求新、求变的思想,使他一直走在设计前沿。

1986年1月,郑可荣获中央工艺美院“年度先进工作者”表彰

20世纪50年代,北京第一家与海外华侨投资共建的星级饭店——新侨饭店筹建。

饭店的室内设计、装饰雕塑及配套陶瓷餐具的设计制作等,由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承担。郑可任该项目设计组组长,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了这一重要任务。

作为“建国瓷”设计委员会委员,郑可还曾与祝大年先生一起,带领学生前往景德镇参与完成了手工制作和柴窑烧造。

1979年夏,学院师生在首都机场壁画工作组会议上(前排左起:郑可、吴冠中、权正环、王舒冰;后排左起:曾小俊、唐薇、池小清、韩眉伦、岳景融),郑可担任陶瓷壁画《科学的春天》工艺顾问。

“用美来塑造人的心灵,是工艺美术人的责任。”郑可常说,人们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和赏鉴的喜悦。一件家具,一种瓷器,一段布匹,一个灯罩......举凡人类需要的一切事物,都要美术家设计装饰。这不是奢侈而是要求。

严肃与慈爱并存的大先生

庆祝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大合影(局部),1956年11月1日,二排右四为郑可

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经常能看到郑可一早夹着饭盒准时上班,每天埋头于教学创作中。为了弄明白“工业美术教育”,郑可整理了日本、美国、德国、瑞典、丹麦五个国家的大量资料,最终定下“广博知识、丰富修养、启发设计、带动研究”的施教目标。

他对学生十分严苛,要求所有学生从画速写这项“硬功夫”开始磨炼,每天用钢笔画100幅作品同时,学习书法“高山低头、江河让路、怒火冲天、悬针垂露”的气魄。

1980年代,郑可在素描教室辅导学生

“线的性格”是郑可在辅导时的常用语,“它或安静平稳,或活泼跳脱,有呼吸,有休息”。艺术设计需要夸张表达,但他告诉学生们,夸张要抓住要点,“羊要表现它的角,孔雀要表现它的尾巴。”

“中国艺术常是以人的情感去表现物象,草木、花卉、动物之类都赋予人的感情。”技艺仅是表面,他不忘把“中国人的气质”教给学生。

《中国报道》世界语版1978年11期封面,郑可与学生

1980年,郑可参与陶雕设计课教学,这节课先由何宝森先生上“动物速写”,后根据所画速写做泥塑动物。当何宝森先生课程接近尾声时,郑可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一边说“我就是来动大手术的”,一边把学生们近乎完成的泥塑恢复成原来的模样。

“不必拘泥于一种想法、单一形式,而要通过观察,培养想象力和形象思维。”他告诉学生,创造能力是潜在的,必须具备不只是本行的艺术修养,还要有广泛的文化修养。

“立体造型班”(雕塑班)教学内容示意图“立体造型班”(雕塑班)教学内容示意图

学生吴少湘见到郑可第一面,“觉得他像个小工厂的老技术员、老会计”——他只穿一套半新的深蓝色卡其布中山装,扣子一丝不苟地扣到脖子,连风纪扣都扣上了,鼻梁上架着一副能看出好几道圆圈的旧眼镜,“一点也不像艺术家!”

得知吴少湘的英文水平只能说一句“古德莫宁”(Good morning)时,老先生哈哈大笑:“以为搞艺术就不需要学外语,这不行。要是毕加索只会西班牙话,不懂法语,他就不会成为现在我们都知道的毕加索。”

1987年2月,吴少湘硕士毕业答辩会现场(前排左起:郑可、袁运甫、朱曜奎、李绵璐;二排左起:夏凯平、杜大恺、何宝森、张錩)

郑可主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某些工艺美术品可以吸收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如超声波、激光、电火花等。

吴少湘记得,有一年北京口腔医院进口了一台新型真空铸造机,医生们制牙模和铸牙的新材料与新工艺、设备比美术界现有的要先进许多。

郑可得知消息,就迫不及待地大清早敲响学生房门,大喊“吴少湘!快起床!”,要他们陪他一道去见识那台新机器。

1982年,威斯康星大学来华进修班结业式座谈会上,左起:袁运甫、郑可、雷圭元、进修班班主任。

对于虚心求教的学生,他更是毫不吝啬任何技巧与经验,“想把所学知识都倾倒给他们”。

他把繁重的工作比作登山爬台阶,“我能爬几阶就爬几阶吧。我爬不动了,我的学生何宝森、蒋朔、吴少湘,还有许许多多的学生,他们也会接着爬的。”

1970年代,郑可(左三)和染织系1962级图案班学生在一起

1973年,师生参观西柏坡合影(前排左四:郑可)

1982年,特种工艺美术系78级学生在郑可先生家中的小院聆听教诲并合影

可以告慰郑可的是,“一专多能”“通才培养”“锥形互套教学法”等理念在他的不言身教中润物无声,芳泽远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清华人为中国艺术设计和教育事业倾力奉献

来源 | 美术学院

文 | 郭懿萌

海报设计 | 汪茗

图片提供 | 张京生

排版 |高梓萌

编辑 | 彭稳平

责编 | 苑洁

审核 | 许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8-26 富特科技 301607 14
  • 08-23 速达股份 001277 32
  • 08-23 益诺思 688710 19.06
  • 08-20 成电光信 920008 10
  • 08-19 佳力奇 301586 18.0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