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山东拥有61家国家级质量标杆,居全国首位

答记者问|山东拥有61家国家级质量标杆,居全国首位
2024年05月10日 21:44 山东发布

转自:山东发布

今天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青州市博物馆举行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现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省品牌战略推进工作情况,发布第三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网记者:

国务院布置了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企业、产品、区域的品牌竞争力在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请问下一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如何通过政策支持和品牌培育,实现品牌高端化发展,并在全球市场中提升“好品山东”品牌的竞争力?

窦虎:省市场监管局将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搭建“好品山东”品牌体系。按照“梯次培育、系统提升”原则,加快构建以“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为主体、各类品牌为基础的山东品牌体系。实施品牌筑基工程,发挥企业、行业协会作用,孵化品牌群体。实施品牌培育工程,对各行业部门依据法律法规、政策和品牌建设相应技术标准产生的品牌,纳入“好品山东”培育库融合发展。实施高端品牌引领工程,锻造一批优势明显的品牌精品。坚持分类指导、梯次培育,打造自主创新、品质高端、信誉过硬、市场公认的“好品山东”品牌。

二是完善“好品山东”标准体系。以国际先进标准、行业领先标准为引领,完善提升“好品山东”品牌标准体系,围绕新质生产力、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十强产业”等重点领域,支持“好品山东”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及国家标准,引导“好品山东”企业采用先进标准,鼓励企业牵头制订团体标准,一体推进技术、质量、品牌管理创新,推动品牌向高端化发展。

三是推动“好品山东”国际化。组织开展部分“好品山东”品牌企业对标提升行动,以同类产品世界先进水平为标杆,突出关键性能指标,加强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组织开展国内外品牌专家“山东行”,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知名品牌价值榜单的评选。支持“好品山东”品牌企业加强与国际品牌企业合作,开展海外品牌展示推广,促进“好品山东”品牌向国际品牌跃升。

人民网记者:

随着消费升级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消费品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的追求投射到产品品牌的方方面面。请问山东省在支持企业,特别是消费品生产企业通过高科技手段开展柔性化制造、个性化定制、品质化升级、品牌化提升方面有哪些举措?

吴炎:消费是工业发展的主引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始终把生产高品质消费品、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支持企业通过高科技手段开展柔性化制造、个性化定制、品质化升级、品牌化提升,总的看主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突出抓创新,强化高端技术供给。创新是开展柔性化制造、个性化定制、品质化升级的内在驱动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始终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深入推进“揭榜挂帅”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每年发布核心技术需求100项以上,实施3000项左右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突破了一大批技术瓶颈。同时,积极引育高端人才强化创新,实施人才引领型企业工程,整体做强企业家、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卓越工程师、高技能等产业领域五支人才队伍,特别是在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的框架内,探索在重点领域优化配额制,有效解决了企业的个性化需求问题。

二是聚力抓融合,推动企业智改数转。开展柔性化制造、个性化定制、品质化升级,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助力。目前山东拥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7个,居全国首位。今年3月举办的首届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大会上,发布了数实融合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其中显示,山东有13家企业进入全国数实融合百强企业,居全国第一;数实融合活力指数为90.4,居全国第二。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优势,推动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提升个性化生产能力。

三是坚持抓质量,着力塑造优质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品牌是企业的形象和信誉。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结合“好品山东”公共品牌建设,在食品、服装、家具等消费品行业深入实施“三品”专项行动,积极培育特色优势食品产业集聚区,全力推进鲁锦、鲁酒、鲁烟振兴,全面塑造设计精美、材料精益、设备精良、产品精致的“好品山东”;同时,每年遴选100项左右“山东制造·齐鲁精品”进行集中宣传,有效扩大了山东制造的影响力美誉度。目前,山东拥有61家国家级质量标杆,总数居全国首位。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中国500家最具价值品牌中,山东有45家企业入选,居全国前茅。这些价值品牌和质量标杆,充分代表了山东制造的高度和硬度。

四是积极抓对接,切实助力市场开拓。产品只有走向市场,才能形成价值。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积极发挥“山东制造·云上展厅”平台工业品集聚优势,大力开展“网行天下”云采销对接活动,支持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同时,聚力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扎实开展新能源汽车、绿色建材下乡活动,高标准举办“新轻纺 享生活”系列活动,有效释放了消费潜力。今年一季度,山东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7%和7.1%,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4.9%和24.4%,充分发挥了消费的主引擎作用。

中新社记者:

请介绍一下山东在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提升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有何积极影响?

宋民:近年来,省农业农村厅坚持以“好品山东”为统领,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现代农业强省。

一、筑牢质量之基,夯实品牌支撑力。制定各类农业地方标准和规程2700多项,主要“菜篮子”产品实现有标可依。建设1500余家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发上线“一乡一业”标准体系库,实现了农业标准与生产需求紧密衔接。制定了《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评价》《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评价》标准,遴选发布了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81个、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700个。

二、壮大传播声量,扩大品牌影响力。深入挖掘优质农产品品牌独特价值、历史文化,通过主流媒体和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综合采用图文、话题互动、短视频、直播等形式,高强度、高密度、高频度开展“好品山东”农产品品牌宣传活动,不断壮大“好品山东”农产品品牌传播声量。

三、创新营销推介,提升市场占有率。积极组织企业参展境内外农业博览会,先后组织到北京、深圳、长沙、成都、海口、广州、厦门、香港、澳门等地举办了“好品山东”农产品品牌推介活动。依托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品牌日、采摘节等重要节庆活动,积极策划举办嘉年华、黄河大集、产销对接等促消费活动,不断激发“好品山东”农产品消费市场活力。建设了“齐鲁农超”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平台,策划举办了“好品山东 黄河大集”等山东品牌农产品系列直播活动,进一步拓展了山东农产品的线上销售渠道。

通过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有效提升了山东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了山东品牌农产品“销量”与“流量”双提升。2022年以来,16个品牌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位居全国第1。2023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649.3亿元,居全国第3,增长27.1%,增幅高于全国平均增幅11.8个百分点。农产品出口总额连续25年稳居全国第一位。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继续以“好品山东”为引领,持续强化文化赋能、数字赋能品牌建设,多层次、多角度挖掘传播农产品历史和文化底蕴。创新营销理念,赋予时尚元素,做好场景化、体验式营销,推动农业品牌建设向纵深发展,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强省建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山东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