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微信27日发布《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第二批)》,其中一则案例提到,16岁女生吴某某,在父母离婚后随其父亲吴某生活,于2022年第一次高考考取了一本非985高校。吴某安排吴某某复读,要求必须考取985高校,并自2022年暑期开始居家教授吴某某知识。开学后,吴某一直不让吴某某到学校上课。
![](http://n.sinaimg.cn/sinakd20231127s/34/w900h1534/20231127/8f74-3799bfd804765893dbcfd2df37aa44f4.png)
2022年下半年,吴某某奶奶发现吴某将吴某某头发剪乱,不让其吃饱饭,冬天让其洗冷水澡,不能与外界交流(包括奶奶),并威胁其不听话就不给户口簿、不协助高考报名。因反复沟通无果,吴某某奶奶向当地妇联寻求帮助。
妇联联合人民法院、公安、社区、教育局立即开展工作,赶赴现场调查取证。吴某某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申请人吴某某有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其申请符合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定条件。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后六小时内便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裁定:一、禁止被申请人吴某对申请人吴某某实施家庭暴力;二、禁止被申请人吴某限制申请人吴某某人身自由、虐待申请人;三、禁止被申请人吴某剥夺申请人吴某某受教育的权利。
未成年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享有包括受教育权在内的基本民事权利。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保护义务。在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时,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父母应当在充分保障未成年子女身体、心理健康基础上,以恰当的方式教育子女。本案中,父亲虽系出于让孩子取得更好高考成绩的良好本意,但其采取的冻饿、断绝与外界交流等方式损害了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违背了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禁止出门上学更是损害了孩子的受教育权,名为“爱”实为“害”,必须在法律上对该行为作出否定性评价。
许多网友纷纷发表了他们的看法,大多数对这位父亲的做法表示愤怒,同时也表示:父母真的应该把孩子们“当成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来尊重。”
![](http://n.sinaimg.cn/sinakd20231127s/189/w865h124/20231127/698d-62dda69816f3f8c70748bffa9c15aa31.png)
![](http://n.sinaimg.cn/sinakd20231127s/181/w864h117/20231127/c612-f626a2601a828d72f64dcb1c83d8276f.png)
![](http://n.sinaimg.cn/sinakd20231127s/185/w860h125/20231127/e4f2-e0c0968331031ee22c0894207fe441ac.png)
![](http://n.sinaimg.cn/sinakd20231127s/179/w864h115/20231127/2bde-bed1bfb81d33e610774252833e6ef7dd.png)
![](http://n.sinaimg.cn/sinakd20231127s/252/w868h184/20231127/8f24-d91fe8568748ee9f31766968e9e82d87.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