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与信托来个“约定”怎么样

养老金融,与信托来个“约定”怎么样
2024年08月28日 14:05 中国信托业协会

转自:中国信托业协会

“我们太需要被知道了,信托不是‘高不可攀’,我们能做的服务太多了。”接到采访邀约,身处浙江宁波的昆仑信托慈善信托办公室总经理成浙军立即打来了电话。

从去年开始做养老服务信托至今,成浙军做了3单,亲历了几位老人及家庭的故事,也见证着政府、社会对养老信托的认知变化。

理念推广——更广泛更信任

“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民政部门在了解信托制度的功能和优势后,经常在各个场合进行宣传,当地老百姓也愿意接受新事物。所以当知道养老信托后,就有客户上门咨询。”成浙军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年近古稀的委托人胡先生和夫人就这样认识了信托,并设立了“昆仑安养001号家庭服务信托”。据介绍,此单信托总规模不超过2000万元,首期交付资金100万元,信托期限20年,用于家庭资产风险隔离、财富管理与传承、子女照顾、养老安排等多重信托目的。

“这样的养老方案有别于传统观念,两位老人不希望依靠子女,他们自己还有产业,都希望通过交给专业的机构去打理。”成浙军介绍说,“通过养老信托,胡先生和夫人自己确定养老资金用途,委托信托公司去执行,如定期按月支付养老金,按需支付康复、护理等康养费用以及医疗费用等。交付的资金在闲置期间,信托公司可以在合规范围内进行保值增值,比如存款、购买货币基金等。”

“我们的年纪越来越大,孩子们也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我不希望到失能失智那一天还要麻烦子女。我们看了很多养老服务的宣传,经过对比决定,在能力允许的前提下,通过养老信托安排我们的晚年生活。”胡先生说。

除了老年人自己主动设立养老信托,成浙军也接触过子女为长辈设立养老信托的情况。邬女士是一名中小企业主,经历过生意场的起起落落,常常为将来可能无法照顾夫妻双方父母的晚年生活而担忧。后来,她了解并设立了养老服务信托,前期先交付了100万元资金,后续拟继续追加,并约定以信托财产支付双方父母的生活、安养照护、医疗和其他照顾需求等费用,确保未来双方父母的安养需求能被满足,也可避免双方父母因失智或失能而被他人诈骗财产,以实现维护财产安全及专款专用的目的。

关注养老领域多年的金融专家车耳认为,信托就是个契约。因文化、理念、行为习惯等差异,欧美国家普遍会用到信托这个工具,而且机构、个人都可以作为受托人。我国有专门的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从理念推广到接受认知上有中国特色。

一位信托业务人员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客户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信托转型业务的成败,目前,大多数客户对信托公司的印象还停留在百万元起投购买信托产品上,这些服务类的业务也可能是刚刚开始,建立信任还需要时间。但只要信托公司开始做了,就是好的开始。”

服务升级——更普惠更专业

时间回溯至11年前。

2013年5月28日,昆仑信托收到人力资源社会和保障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确认海富通昆仑信托型养老金产品的函》,这意味着国内第一只养老金产品获得批准,即日入市发行。这只产品最终投资于中石油管道合资项目,发行目的一方面是为企业年金受益人带来较高的稳定收益,另一方面是对拓宽企业年金投资范围进行积极探索。

时至今日,养老金信托只是信托养老服务的一个小分支,而且因管理资质所限,能开展此类业务的信托公司很少。开展以“服务”为目的的养老信托成为目前较主流的业务方向。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成立第1单时,“安养”系列的名称是家庭服务信托,从第2单起改为养老服务信托。而这期间经历了与相关管理部门的反复沟通以及行业转型。

2023年3月24日,原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以下简称“三分类”),并于同年6月1日起实施。在资产服务信托这一大类的19个业务品种中,并没有养老服务信托这一子项,但19个品种中的特殊需要信托、家庭服务信托以及遗嘱信托等都可能涉及养老领域。

“所以我们刚开始是把养老业务放在家庭服务信托业务当中,还成立过特殊需要信托,用以保障此类群体在生活、安养照护、医疗等方面的需求。后来经过与监管部门反复沟通,最终直接取名养老服务信托,这样更直观,一目了然。”成浙军说。

据了解,行业中多数信托公司都是在家庭服务信托项下开展养老服务。比如,西部信托与陕投集团旗下陕投康养公司合作落地以养老为场景的家庭服务信托——西部信托·康享系列家庭服务信托;还有中粮信托、上海信托等都有类似的产品和服务,现在也开始推出专门的养老服务信托品牌。

在信托公司发力养老领域的过程中,变化的不仅是名称,“更普惠”也是方向之一。与前两单相比,昆仑安养003号养老服务信托总规模不超过200万元,首期交付资金只有5万元。

“尽管首期交付资金不多,但服务不变,我们会根据委托人自定义的养老资金用途,严格执行。这也是响应监管的要求,信托可以更普惠,服务到更广泛人群。”成浙军介绍说,而且我们在后期的实践中还增加了“养老服务信托+意定监护人”制度,为解决老龄化社会的众多复杂养老问题提供了综合性解决方案。

满足需求——更精准更贴切

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我国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

研究养老政策和养老产业10多年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张偲认为,2024年可谓银发经济元年,各项配套制度越来越完善。而老龄化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是一个行进的过程,可分为备老、享老、人生百年三个阶段,各阶段都产生不同的服务需求,金融机构需要跟随市场及客户需求去提供服务。

“比如,备老阶段是实现财富稳健增加的阶段,这个时候需要专业机构进行个性化定制;享老阶段是指退休后财富净减少的阶段,可由专业机构进行规划,涉及的有金融、康养、照料等机构;第三阶段是人生百年,要做好身后事的安排,可能包括传承等问题,要防止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张偲说。

就信托行业而言,现阶段做好养老金融,设立养老服务信托,是信托公司补位社会服务供给空缺的应时之举,也是信托行业转型的重要抓手之一。

但是,对于信托行业的业务分类以及信托公司按照三分类要求开展的合规转型,一些客户并不在意。

“客户不知道什么是‘三分类’,他们在意的是你能做什么,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客户的养老需求日益多样化,我们在沟通中要让客户看到信托公司的专业,也要尽可能地让他们感受到更多温度。”成浙军说,“举个例子,一般谈到生死话题都比较沉重,我们会建议在方案中提供一些温情的内容,比如设定每月给自己的孙辈发个小红包以及一些关怀的话语等。”

“践行‘金融为民’理念,要用服务来说话。老年群体的需要可以成为信托业的展业逻辑。”华润信托的信托经理就是通过一次次活动,增强与老年群体的互动与了解。今年端午节,华润信托的志愿者来到深圳市长城社区共享之家3H颐养康复中心,为40余名长者开展了一场活动,与他们一起怀旧打卡、做游戏、包粽子,既传递节日温情与关怀,又为老年群体带来金融知识。

近期,由华润信托担任受托人的全国首个关注长者权益保护的慈善信托——国合峰铄慈善信托在深圳完成签约,拟从生命健康和权益维护两方面一起做好扶老、助医等慈善活动,是“信托+养老+公益”的多元尝试。据华润信托的信托经理小范介绍,养老慈善信托也是养老金融的一种呈现形式,可以发挥信托公司在公益慈善事业中的独特作用,将养老慈善信托的资金用于养老助老等养老场景。

未来发展——更整合更柔性

“信托公司+养老金融”,未来将如何走?

在国家政策层面,支持养老金融一直是重点之一。2011年,国务院发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提出,“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改进和完善对社会养老服务产业的金融服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养老金融位列其中。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金融机构优化风险管理,积极提供适合普惠性养老托育机构项目资金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信托的核心本源是服务,在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养老需求与日俱增的背景下,信托公司应抓住市场机遇,加快回归本源,发展契合老龄家庭需求的养老信托。”对于养老服务信托的发展,本报专家组成员邢成说。

从信托公司目前的探索看,“整合”是一个关键词。

今年,上海信托进一步丰富了“和盛”养老信托品牌的服务内涵。整合银行、券商、保险、医疗机构、养老社区等合作伙伴,系统化梳理资源、服务、项目“三张清单”,形成日常消费、医疗服务、健康疗养等特色化养老场景,加快养老信托的覆盖面和普及度。截至目前,上海信托合作伙伴近45家,包括14家银行、25家保险公司以及6家券商,覆盖二级合作伙伴超过200家,服务对象累计超过10万人次。

华润信托探索建立信托与养老机构联动的养老产业化服务机制,构建适老化全周期产品,包括养老服务信托、遗嘱信托、养老慈善信托等,逐步形成涵盖“高端医疗、子女教育、定向传承、临终关怀、公益捐赠”的多方位、高品质养老服务生态。

采访中,车耳以电影《雨人》的故事为例。“故事的最后是亲情战胜了利益冲动,契约保护了弱者,人们感受到了制度的优势,也在医养信托中看到了未来。”他认为,当前,信托公司按照金融监管部门要求推出了很多养老服务,相信只要充分发挥信托功能,践行契约精神,就能够在养老方面大有可为。

对于信托的功能作用,邢成分析认为,信托通过其独特的法律架构,实现了财产所有权、管理权与受益权的分离,有效规避了因老年人能力不足或家庭变故导致的资产风险。同时,信托的灵活性,使其能够根据不同老龄家庭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无论是资金保值增值、健康管理,还是精神慰藉,都能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保障了资金的安全与稳定,即使面对不可预见的各种突发因素,也能确保养老计划的持续执行。

还有业内人士提出,为满足客户进一步养老和居住需求,应结合现行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及信托实践,积极开展以自有住房交付至信托架构的服务模式。

如何保证交付100万元和5万元的客户享受的服务不打折扣?成浙军认为契约精神很重要。同时,信托公司需要在科技推动的系统化建设以及标准化建设方面下功夫,实现客户需求的组合式管理和柔性化响应,实现养老服务的降本增效。

来源:金融时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养老服务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8-26 富特科技 301607 14
  • 08-23 速达股份 001277 32
  • 08-23 益诺思 688710 19.06
  • 08-20 成电光信 920008 10
  • 08-19 佳力奇 301586 18.0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