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强的100个科创城市,分布在哪里?美国有27个,中国有21个,两国相加比重几乎是全球“半壁江山”。11月23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100强(2024)”在世界地理大会上面向全球发布。这一评价体系对全球140个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态势进行科学评估,遴选出其中百强,并同步评价中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100强,全面、客观、准确反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现状与趋势。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3/588/w900h488/20241123/3747-1861b575e84dcf5ddbbb32997c3cc840.jpg)
经五大维度评估,综合排名前30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依次为:旧金山-圣何塞、纽约、伦敦、北京、波士顿、东京、巴黎、洛杉矶、首尔、上海、芝加哥、慕尼黑、深圳、华盛顿、西雅图、新加坡、杭州、斯德哥尔摩、奥斯汀、费城、休斯敦、大阪、圣迭戈、香港、多伦多、柏林、巴塞尔、广州、阿姆斯特丹、达拉斯-沃思堡。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3/408/w183h1025/20241123/a42c-f64547c4042a4dc8e25536a40ba74fb3.jpg)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3/402/w183h1019/20241123/5dd3-1a0a6ecfb21d1cade1f3234513a41fdd.jpg)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全球科技创新中心100强(2024)”的评价体系,涵盖创新要素全球集聚力、科学研究引领力、技术创新全球策源力、产业变革全球驱动力和创新环境全球支撑力5个维度,包括14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3/226/w900h926/20241123/003f-75906f458869d1280ec6ef3a7e6915f3.jpg)
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ECNU GIS)院长杜德斌解读认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的“北美—欧洲—亚太”大三角格局愈发稳固。在综合排名前100强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中,有99个位于这三大区域,仅有圣保罗位于巴西。同时,亚太地区入围前100强的科技创新中心数量首次超过欧洲和北美,达到35个,而欧洲和北美则分别有33个和31个科技创新中心入围综合前100。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3/163/w900h863/20241123/f747-f77fa7b4f678a773844f67bd0d79468c.jpg)
评价结果显示,美国和中国构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两极”。美国进入全球前100的科技创新中心数量达到27个,且在前30强中独占12席,在前10强中坐拥4席。旧金山-圣何塞依然是全球最为顶尖的科技创新中心,同时继续保持在“创新要素全球集聚力”“技术创新全球策源力”“产业变革全球驱动力”这3个维度上的全球领导力。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3/16/w700h916/20241123/9e2a-bfc2c2292e807e8fce9cfad1392e0cbf.jpg)
与之相比,中国有21个科技创新中心进入全球前100,且有6个科技创新中心进入前30强。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地带,集中了11个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保持其全球第四、亚太第一的地位,同时也在“科学研究全球引领力”这一维度上引领全球发展;上海则保持其全球第十、亚太第四的位置。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3/791/w623h968/20241123/98ef-4f61ce3fcd3ee9674a090f99e9a56fe8.jpg)
值得注意的是,京沪之外,深圳和杭州稳居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方阵(第10—20位),且均呈现排名上升的态势,分别由2023年的第14位和第20位,升至2024年的第13位和第17位。此外,香港由2023年的第34位攀升至2024年的第24位,广州也仍在30强之列,位居第28位。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3/349/w900h1049/20241123/ff64-9c8cf77fd6be5476ea0594ab7566a4e9.jpg)
杜德斌教授表示,中国科技创新中心在集聚创新要素和营造创新环境方面面临严峻挑战。相较于2023年,中国科技创新中心在“创新要素全球集聚力”这一维度上下降明显,北京跌出前10强,仅排名第18位。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表明中国科技创新中心在集聚全球创新要素上颇具挑战性。
![杜德斌报告。徐瑞哲 摄](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3/775/w900h675/20241123/0a0a-0580fc0c47393a7f19ab69894a861eaa.jpg)
而在“创新环境全球支撑力”维度,中国科技创新中心依然表现不佳。前30强中,仅有北京和香港2个城市进入前30强,且无一城市进入前10强,这表明营造优质的城市创新环境,仍然是中国统筹推进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中之重。“创新环境全球支撑力”维度上,伦敦正领跑全球。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3/641/w900h541/20241123/5555-156fadb0ff9f01b403f25d875fcda526.jpg)
世界大变局,中国大作为,地理大发展。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理事长、世界地理大会指导委员会主席郑必坚在世界地理大会主旨报告时表示,全方位地与世界相关国家和地区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利益共同体”,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与世界各国实现“大合作”。
![郑必坚致辞。徐瑞哲 摄](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3/775/w900h675/20241123/147c-a319f75a9405fc665275149e47076e99.jpg)
2024世界地理大会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地理科学学院承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瑞典、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尼日利亚、比利时、南非、新加坡、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1000多位参会者,就“地理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这一主题进行深入而广泛交流。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3/599/w900h499/20241123/248f-fb6cb3d6c38519d9bc4d035c23dfeb08.jpg)
当天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东师大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秦大河院士主持。中国福利会副主席、第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李逸平出席大会。会上,“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第一辑10本著作发布,九卷本《胡焕庸文集》编辑出版正式启动。
原标题: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百强:美国27个中国21个,亚太入围城市数量首超欧洲北美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40627/655959900_20240627.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