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第34届草原那达慕在锡林郭勒盟开幕,在为期3天的比赛中,蒙古族搏克、哈日靶射箭等项目开设了少年那达慕,针对16周岁以下的青少年,赛马比赛以青少年选手为主,据统计共有500多名青少年参赛。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摄
7月,在草原最美的季节,一年一度的草原那达慕如期而至。7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第34届草原那达慕在锡林郭勒盟开幕,蒙古族群众着盛装参会,上千匹马纵横驰骋、512名搏克手震撼入场、民族特色表演精彩纷呈,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当地群众共襄盛会。
在这届草原那达慕上,别开生面的少年那达慕脱颖而出,搏克、射箭等赛项开设了针对16周岁以下青少年参加的专项赛,据统计,赛马、搏克、射箭三项传统比赛共有500多名青少年参赛。赛马场上,少年们策马扬鞭,斗志昂扬;射箭场上,他们挽弓搭箭,英姿飒爽;搏克场上,少男、少女按个头大小分组,两两比拼,在博弈、僵持中耐心等待获胜的契机。
“像风一样自由”
那达慕是蒙古族在长期游牧生活中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是草原上的盛会。开幕式过后,赛马、搏克、射箭等项目有序进行,少年那达慕也同步开始。
7月15日8时许,希日塔拉草原一派热闹景象,赛马与汽车并驾齐驱,近百名赛马手聚集在此,依次等待检录。这群赛马手大多是十岁左右的少年,他们有的身着蒙古族长袍,有的穿着护甲,站在那里甚至都没有马高。
本届草原那达慕设置了8公里、12公里、24公里3个赛马项目,“总共有250多名参赛选手,其中90%以上是青少年。”赛马项目裁判长朝鲁门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赛马一般要求参赛选手体重在50公斤以下,青少年体重轻,马的负重小,跑起来就更快。
比赛开始前,特古木勒和同伴孟浩在场地上练习,记者远远地看到他们后招手示意,特古木勒朝着这边骑来,只见他干脆松开了缰绳,张开双手在急速中保持平衡,十几秒后便来到记者眼前。特古木勒勒紧缰绳让马停下来,欣然接受了采访。
今年13岁的特古木勒说,自己已经骑马十年了,别看他年龄小,在即将进行的12公里赛马比赛中,他要担任调马手的角色。他参加了前一天24公里的赛马比赛,“我的马累坏了,我今天骑的是别人的马”。
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长大的特古木勒,从小便跟着家人一起骑马,现在在锡林浩特市学习马术。今年暑假,特古木勒还在蒙古马实景剧演出中演绎少年骑手,“我这个暑假没回家,就在这边演出、比赛。”
谈及这次的比赛成绩,特古木勒有点失落,“我才跑了第5名”,随后他又立马补充道:“我小时候可厉害了,每次都是第一、第二。”特古木勒估算,自己参加过的各类赛马比赛至少有上百场。
采访期间,特古木勒拽着缰绳跳上马背,站立在马背上展示自己的绝技。他的这一举动吸引了一名北京游客的目光,这名游客和爱人特意自驾过来看草原那达慕,她说:“前一晚兴奋得没睡着,开幕式特别震撼!能感受到浓郁的蒙古族风情。”
特古木勒说自己特别喜欢骑马,“感觉像风一样”,说罢,他轻抚着自己的战友,亲吻着马的额头,作为草原儿女的他惜马、爱马,他觉得赛马比赛中“马是最重要的”。
少年骑手引围观
10时许,三岁马12公里赛马比赛即将开始,赛马手们拥堵在起点处,农牧民群众、游客也挤在周围,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围栏拉开的一瞬间,赛马手们高声欢呼着冲过起点,数百匹马奔腾驰骋的画面让人不由得激动、紧张。
当大家都紧贴着围栏拍摄赛马比赛时,身怀六甲的赖晓萌在一旁紧张地观赛,他的儿子阿吉太和丈夫正在参赛。7岁的阿吉太是赛马场上最小的参赛者。赖晓萌说,阿吉太从3岁开始就学习赛马,“爸爸是专业驯马师,以前也是赛马手,我儿子就跟着他学,参赛的马都是他爸驯的。”
赖晓萌算了算,今年阿吉太已经参加了20多场比赛。每次比赛时,阿吉太的父亲都会骑摩托车或者骑马陪伴左右。虽然怀孕了,赖晓萌也放心不下父子俩,每次比赛都要跟着,“我有一次没去,孩子回来一只鞋也没了,哭诉着下次让我陪他去。”
“一切以安全为主,别的都是次要的。他每次比赛我都不放心,又紧张又激动。但孩子喜欢,我们就要支持。”阿吉太比赛时会穿上厚厚的护甲。赖晓萌告诉记者,如今草原上参加赛马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尤其是暑假,参赛的几乎都是孩子。”
阿吉太家在锡林浩特市新康村。赖晓萌介绍说,家的附近有一大片草场可以让父子俩尽情骑马,“每天上午、下午各训练两个小时。”赖晓萌找出手机的照片给记者看,家里满满一墙都是父子俩的奖状、奖牌。赖晓萌的手机相册里都是父子俩赛马的照片,“我骑着摩托车给他俩拍照,现在也是摄影爱好者了。”
自古英雄出少年,不少马术选手从小便崭露头角。华天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位正式亮相的中国骑士,他见证并推动了马术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被誉为中国马术第一人。华天4岁的时候就开始上马术课,从小在马术运动中展露出过人天赋。
锡林郭勒盟近九成面积被草原覆盖,马文化底蕴丰厚,有“中国马都”的美誉,传统马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赖晓萌也期盼着孩子能在马术上有所成就。她和丈夫如今一心培养阿吉太,除了每日的马术训练,他们也精心驯养、照顾马匹,前后买了5匹赛马,最贵的一匹要20多万元。赖晓萌介绍,怎么调配马的饮食,什么时候给马安排训练,“他爸爸都有自己的一套办法。”
选拔与传承
除了赛马比赛,参加搏克、射箭赛项的少年选手,也同样耀眼。
7月16日,经过一场大雨的洗礼,那达慕主会场上泛出新绿。一场由150余名青少年参加的哈日靶射箭比赛开始了,参赛者都是2008年之后出生的青少年,大多来自锡林郭勒盟当地的牧民家庭。
当日刮起5级大风,虽然风力较大,但不少射手依然能命中靶心,裁判长宝音图介绍,风力大对比赛有一些影响,考验选手的控制力和应变力,“少年那达慕射箭比赛的射程较短,其他规则和成人一样。”
“从小就在那达慕上看射箭比赛,觉得特别帅,我也想学。”今年15岁的娜何雅在锡林浩特市蒙古族中学上学,她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射箭兴趣班,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课程,这次在老师的带领下,她和同学们一起来参赛。
起初,娜何雅觉得射箭很容易,学之后她才发现,射箭很需要力量,她每天练习蛙跳、仰卧起坐、俯卧撑等运动,以此来增强自己的肌肉力量。穿着蓝色蒙古袍的娜何雅,射箭时身姿挺拔舒展,还参加了射箭表演,吸引了不少游客围观。
在搏克赛场上,今年6岁的阿其拉备受关注。因憨态可掬、体型剽悍的形象,他被一些网友称为“草原萌娃”“奶奶眼中的梦中情娃”。7月15日,阿其拉参加第三轮搏克比赛,没想到刚上场就被选手放倒,不服输的他找小伙伴们挨个比试,却屡战屡败。
他的可爱表现被制作成短视频发到了自媒体平台上。一位网友评价:“鼻涕都控制不住的年纪,还想着要控制对手。”
“之前那达慕上,也常有少年搏克手的比试,大人比赛,孩子们也按捺不住。”搏克比赛裁判长程文革介绍,“这几年才正式有了少年那达慕。”7月14日以来,他和30余名裁判不仅为512名成年搏克手作裁决,还是128名少年搏克手的裁判员,“设立少年那达慕,也是想让蒙古族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今年的那达慕,阿其拉父母特意放下牧区的活,从正镶白旗驱车数百公里带阿其拉来体验那达慕,参加少年搏克赛。阿其拉母亲说,“阿其拉输了比赛不高兴,但他很喜欢搏克,新学期开学,我们准备带着孩子去学搏克,明年再来参赛。”
“他太小了,不太懂搏克的技巧,但他有不服输的精神,勇气可嘉。”程文革曾是国家级专业柔道运动员,说起像阿其拉这样的小选手他很欣慰,“报名很踊跃,很快就报满了,其中女孩子就有32名。”程文革告诉记者,少年进行搏克比赛时,他们不仅是裁判,还是“保镖”和“保姆”,“摔倒时要及时保护,看到做危险动作时要及时阻止,还要随时点人怕小孩子乱跑。”
少年那达慕是一种传承,也是挑选好苗子的机会。“裁判员也都在观察有没有好苗子。”程文革说,“裁判团中,有好多是来自学校、机构的教练员,我这次就看见几个孩子,骨骼发育、搏克技巧都很不错。”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7月19日 04 版
原标题:那达慕上,那些像风一样骨骼清奇的少年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