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校园草木蔓发,兰州大学榆中校区高远楼的实验室里,三位少年正不舍昼夜,一遍一遍计算数据,设计结构、搭建模型、试验荷载、优中选优,为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紧张准备着。
2014年,由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武生智教授带队、王亚军担任指导教师首次组建队伍代表学校参加“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并获得三等奖,此后学校连年在该比赛中获得佳绩。2023年,该团队以作品“凝力菁工”再次斩获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并荣获大赛“优秀组织奖”。
“从零开始的探索与琢磨”
万事开头难。在参赛的最初几年,队员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丰富的结构设计经验与工艺制作经验。
在结构设计中,杆件的制作最为基础,也直接关系着模型的质量与荷载,只有模型质量越小,承载的荷载越重,得分才会越高。最初制作杆件时,队员们直接用四条宽1厘米的竹皮粘接形成长方体杆件,这样的杆件不仅竹皮本身质量重,粘接所需的大量胶水也会增加杆件的重量。
而且一旦粘接不够牢固,稍微施压就会破坏模型结构。在这个过程中,队员们日复一日地制作模型与思考产生了新的灵感。“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可以把薄的竹皮用刀背划出折叠线,沿三条折叠线卷起的箱形杆件直径就只有4毫米。”这样的发现让2017年参加全国赛的队员李毅豪和队友信心倍增。
事实上,成功的经验很重要,但失败的经验更为珍贵。2018年,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赛时,队员们按照设计的预定方案进行模型制作后进行晾置,本以为万无一失,但第二天发现受南方潮湿天气影响,粘接杆件的胶水没有干透,所选竹皮受潮后结构强度也发生了变化,导致模型整体稳定性较差,未能拿到名次。
参赛队员黄鸿伟说,虽然受天气影响没有在国赛中拿到名次,但通过参赛,队员们不断学习其他团队的成熟经验,为后来的参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摸索之中,参赛队员或成功或失败的经验都为后来者垫下基石,通过经验的积累和传递,参赛工艺越来越成熟,结构越来越稳定,模型越来越轻巧,所承荷载越来越重。
“成功源于无数次的返工重造”
读懂赛题是摆在参赛队员面前的第一个难题。每年赛题都会在比赛前几个月公布,二十多页的赛题涵盖命题背景、模型要求、加载装置、现场制作、待定参数等内容。“如果某一句话没有理解透彻,就会对比赛结果造成很大影响。”王亚军说。
在深入理解赛题要求之后,便可以根据赛题要求运用麦达斯等模型分析软件进行结构设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按照软件模拟的结构进行实体模型的制作,并通过荷载试验不断进行优化改进。“制作的模型越多,验证的方案越多,尝试的思路越多,结构才越近于完美。”这是王亚军对队员们的要求。
“有时候要给模型结构做加法,有时候又要做减法,加的是更合理的东西,减掉的是一些不重要的东西,这就需要通过一次次试验去发现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李毅豪说,在参加省赛前,他们准备的模型有100克,这个重量对他们而言已经非常轻了。但当听说其他参赛队伍模型质量做到了40克,而且能够荷载的重量远超过他们,这让团队一下慌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一遍又一遍地想哪里还可以优化。直到半夜,灵感突然来了,题目中说要做一个柱体,但并没有说用竹皮做柱体,我们或许可以用白线代替竹皮。”李毅豪用剪刀把之前用竹皮做的柱体剪下来,让模型再次承重,发现中间的柱体对荷载的重量确实没有影响,这就验证了他的设想可行。
“这个发现让我们的模型重量减了整整30克。”李毅豪说,正是在一遍遍推翻重来的过程中,队员们对赛题的理解更深刻、对结构的认识更具体、对工艺的打磨更精细、对模型的制作也更纯熟。
“船要行稳致远,离不开舵手操控方向”
为提高学生对结构设计的兴趣,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自2021年开设学校通识课《建筑美学》。在这一课程中,王亚军将结构模型设计的相关内容穿插入授课之中,吸引了大量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
“在课堂上,我会让同学们用纸材料、白乳胶、刷子等现场制作小框架,选课的人每次都很多。”王亚军说,不少学生因课结缘,走进了结构设计的试验室,并逐步参与到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校赛、省赛、国赛的层层选拔之中。
在多年的参赛过程中,王亚军一直扮演着舵手的角色。在选拔队员时,他会综合考虑不同学生的优势与特长,选拔能够共同协作、优势互补。“亚军老师工程经验比较丰富,但是他不会直接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而是启迪和发散思维,鼓励我们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案。”李嘉轩说。
在备赛过程中,王亚军会定期检查模型制作情况,与队员们一起完成加载试验,观察破坏过程、找寻破坏原因,提供中肯的建议和指导。在比赛时,进行加载试验是队员们最紧张的一个环节。王亚军又化身心理按摩师,给队员们加油打气,帮他们舒缓压力。
原标题:掌声背后的孜孜以求——记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兰州大学代表队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