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朱汉斌)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林敏慧团队揭示了感官刺激、无障碍环境感知与残障群体在城市公园中的恢复性环境感知和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近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景观与城市规划》。
视障者在城市公园的恢复性体验能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但相关领域的研究较少。研究人员基于恢复性理论和感官代偿理论,以中国广州为研究背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448名视障者对城市公园的感知体验,并构建“刺激-认知-态度”模型探索感官刺激、无障碍环境感知、恢复性环境感知和满意度之间的影响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视障群体的感官刺激和对无障碍环境的感知,对其恢复性环境感知和满意度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该研究系统构建了针对视障群体的感官刺激量表,补充了以往研究只关注单一或者某几个感官的不足,发现了“动觉”是对恢复性环境感知和满意度的影响仅次于触觉的感知,而触觉和听觉也是视障人士重要的感知来源。
该研究发现,视障群体有着强烈的离开惯常环境的需求,但又不想过于冒险或依赖他人。城市公园作为可达性较好的城市公共空间,对满足视障群体暂时“远离”惯常环境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landurbplan.2024.105293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表情
登录|注册
|退出
分享到微博
发布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