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国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为强国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2025年01月16日 02:08 媒体滚动

◎本报记者 都 芃

    1955年1月15日,一场绝密会议在中南海举行。这是中央专门讨论创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一次历史性会议。就在这一天,党中央作出中国要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开始创建属于自己的核工业,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2015年1月,在我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

    2025年,中国核工业迎来创建70周年。70年栉风沐雨,中国核工业从一块矿石出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形成了完备的核工业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工业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为和平稳定铸盾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决心拥有自己的核盾牌。1955年1月15日,毛主席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研究创建中国的原子能事业。

    彼时,抗美援朝战争刚结束不久,我国经济、科技条件尚十分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加之原本承诺予以援助的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中国被迫走上了一条自力更生的核武器研发道路。

    面对一穷二白的发展条件,中国核工业人没有退缩,他们用“两弹一星”精神谱写出一曲惊天动地的壮歌。

    钱三强、邓稼先、于敏、周光召……科学家们将满腔热情投入核武器研发中。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华民族从此挺起了脊梁。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两年零八个月,我国创造了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的世界最快速度。

    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编入海军战斗序列,整艘潜艇没有用一颗外国螺丝钉。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张爱萍将军曾深有感触地说:“原子弹不是武器,它是一种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中国核工业人筚路蓝缕,克服重重艰险,为国家和平发展筑基立本。

    为经济建设赋能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改革开放激发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无穷活力。但能源问题成为当时困扰国家发展的重要瓶颈。为满足发展需求、顺应时代潮流,核电产业逐步崛起。

    1985年3月,秦山核电站正式开工。1991年12月15日,秦山30万千瓦核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秦山核电站就像一支报春曲,奏响了我国核电事业的春天。

    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建成投产,这是中国大陆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商用核电站。通过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实践,中国核工业人边干边学,逐步培育出一批具有自主设计、建造能力的成熟核电队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不断对核电产业提出新要求,核电产业升级换代迫在眉睫。

    打造自主三代核电一直是中国核工业人的夙愿。在充分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华龙一号”应运而生。2015年5月7日,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在福建福清开工,2021年1月30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完整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型号,首堆设备国产化率达88%,实现了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等关键设备在内的411台设备国产化,迈出了我国实现三代核电技术与设备独立自主发展的重要一步。

    2023年2月,“华龙一号”海外首个项目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两台核电机组正式全面建成投产,充分展示了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性。目前,“华龙一号”国内外在运在建机组总数达到33台,已成为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装机约1.13亿千瓦,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当之无愧的核电大国。围绕核电产业,我国核工业体系不断发展壮大,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优化国家能源结构、带动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高质量发展蓄力

    新时代的中国核工业以新理念全方位构建新格局,推动我国从核大国向核强国迈进。

    在三代核电批量化建设领跑全球的同时,我国四代核电技术同样引领着世界先进核电发展方向。2023年12月,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完成168小时连续运行考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可控核聚变又称“人造太阳”,被认为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终极答案”。2023年8月25日,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刷新我国磁约束核聚变装置运行纪录。在一批批中国科学家的努力下,一个宏伟的目标正越来越接近现实:点亮中国核聚变的第一盏灯。

    锚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核能正大展身手。

    2019年冬天,我国首个核能供热示范工程“暖核一号”开启供暖服务,当地居民用上了零碳的“核暖气”;2024年6月,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建成投产,源源不断的清洁蒸汽有力支撑着当地石化产业绿色转型。

    2024年12月,我国首个商用堆在线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在秦山核电基地正式投运。镥-177、锶-89、钇-90……一批关键同位素产品实现供应突破,显著提升我国在同位素生产供应领域的自主能力以及国际市场参与度。

    70年峥嵘岁月,中国核工业人书写辉煌事业,铸就精神丰碑。新时代新征程,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征途上,中国核工业人将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传承伟大精神,续写辉煌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

中国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