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静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这些优美的诗句出自《诗经·豳风·七月》,描绘了两千多年前的豳地,也就是今天陕西旬邑、彬州一带蚕桑生产的兴盛景象。但是到了清代初期,陕西地区已经很长时间不养蚕了,时人大多认为是因为“风土不宜”,即陕西的气候和土壤不适合种桑养蚕。不过,这种错误的观念很快就被当地一位叫杨屾的农学家打破了。
杨屾,字双山。他博学多才,精通天文、音律、医农和政治,但在幼童时期就立下不参加科举、矢志务实之学的志向。他认为“食出于耕,衣出于桑”,耕桑是关系百姓温饱饥寒的大事,是最务实的学问,所以为了实现自身志向,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乡开馆办学授徒,致力于农桑推广。
因为深信陕西不适合种桑养蚕,当地的百姓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每年都要卖掉一半以上的粮食到外省换取布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杨屾曾试着在当地种植木棉和苎麻这两种纺织品原料,但效果并不理想。有一天,他在诵读《诗经·豳风·七月》这首诗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既然陕西一带古时候能够种桑养蚕,那么现在也应该可以。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杨屾博览蚕桑典籍,遍访各地蚕农,终于找到了适合陕西种桑养蚕的方法。之后,他在家乡兴平做试验,亲自种植了上百棵桑树,并从南方引进蚕种。虽然同乡人都不看好他这一行为,但杨屾不为所动,精心照料蚕种,从未懈怠。很快,他养的蚕就吐丝成茧。在缫丝那一天,乡人纷纷赶来观看,当看到缫出的蚕丝坚韧有色、光亮如雪,都赞叹不已。杨屾用实践证明了陕西不宜种桑养蚕的说法是错误的,于是,不少同乡人开始效仿杨屾养蚕,并取得了不错的收获。
13年后,由于兴平的养蚕人年年都有收获,邻县的百姓也开始纷纷仿效,杨屾便决定将自己种桑养蚕的实践经验进行系统的整理和阐明,撰写成《豳风广义》一书,并于乾隆六年(1741年)将书稿献给陕西省府,希望由官府在陕西省推广,从而复兴豳地种桑养蚕的遗风。
《豳风广义》约8万字,分为上、中、下三卷。杨屾认为“欲事蚕者,先树桑”,种桑是养蚕的前提,所以卷上讲桑树的种植栽培技术,末附有柘的种植法;种桑之后需要制作养蚕的工具,所以卷中虽然主要讲蚕的喂养和缫丝技术,但也记录了编蚕筐、造蚕架、编蚕网等准备工作;卷下主要讲纺织技艺,末附柞蚕(也被称为槲蚕)的饲养与缫丝方法。杨屾认为农业除了耕、桑,还应该包括树、畜,只有四者全面发展,方能致富。所以除了蚕桑的内容外,他还写了《畜牧大略》和《养素园序》等内容附于此三卷之后,前者记录了饲养猪、羊、鸡、鸭等动物,以及治疗这些动物疾病的方法;后者记录了园圃栽培技术。
为了使《豳风广义》更加通俗易懂,杨屾多用俚语,且在介绍种桑养蚕的技术和养蚕的各种工具时配有插图,让人一目了然。此外,杨屾还在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序插图上配有与内容一致的歌谣,如《浴蚕种图》上配有歌谣:“蚕种三浴壳易脱,明年丝纩自然多。莫惜手指怯寒冻,不日盈箱五裤歌。”这些歌谣多为五言或七言,便于诵读记忆,从而使蚕农更快、更熟练地掌握技术。
乾隆七年(1742年),《豳风广义》刊刻印行后,很快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迅速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河南、山东等地都曾重刊这本书。陕西、山东、辽宁等地纷纷开始种桑养蚕,蚕桑业在我国北方逐渐得到推广。这部书不仅是清朝时期北方蚕桑生产的“教科书”,对我们今天研究农桑技术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959年,学者郑辟疆和郑宗元对《豳风广义》进行了校勘,将其编入《中国古农书丛刊蚕桑部》,1962年由农业出版社出版,就是对这位农学家及其著作的一种肯定。
[作者系济南中华文化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