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外媒报道,苹果正在与腾讯、字节跳动就在国行iPhone上搭载二者的大模型进行谈判。要知道,就在去年12月初,苹果与百度达成战略合作的消息一度刷屏。当时在外界看来,文心大模型被引入iOS 18及最新iPadOS、macOS几乎已经板上钉钉。
变数之下,国行用户何时能等来iPhone“完全体”也变得难以预料。在国内手机厂商均坐拥多款AI手机的现状下,苹果想靠姗姗来迟的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拯救大中华区市场销售额,似乎没那么乐观。
倘若合作真的生变,受影响的不只是苹果,也关乎大模型企业们的面子与里子。
传闻不断
6月,随着苹果智能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露面,其在中国市场具体将如何落地便颇为引人关注。
考虑到安全与合规方面的要求,及备案审批所需等待的时间等,在国行iPhone、iPad、MacBook等产品上搭载国内已有的大模型几乎成了苹果必选的路。
彼时,苹果已与百度、阿里巴巴、百川智能等科技公司就此进行了接触。消息涉及的这三家有大模型产品的公司,均未对外做出回应。
随着时间推移,其他大模型企业入选“果链”的消息渐渐销声匿迹,而苹果与百度达成合作传闻则愈演愈烈。
这或许与二者的“情谊”有关。在国内,百度是苹果Safari浏览器和语音助手Siri的默认搜索引擎。同时,百度文心大模型与其他手机厂商的合作案例,如与荣耀端侧大模型的结合、集成在三星Galaxy S24系列产品中等,也是当时其他大模型企业并不具备的。
去年12月4日,国外科技媒体在报道中提到了更为详细的合作细节。报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苹果和百度的工程师正在改进百度的文心大模型Ernie 4.0,且苹果已为使用该大模型向百度支付百亿美元费用,包括以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方式进行的计费,简单而言就是按照用户的调用次数来收取费用,以及模型再训练和微调所需的成本。
如此待遇,是OpenAI也没享受到的,即便其GPT-4o已经全面接入包括iOS、iPadOS、macOS在内的苹果全家桶。
不过这篇报道也提及,苹果与百度的合作并不顺利。
不久之后,苹果便传出了正在为其中国的AI服务寻找新供应商的消息。
去年12月19日,据路透社报道,苹果正在与腾讯和字节跳动就将二者的AI大模型集成在国行iPhone上进行谈判,谈判仍处于初期阶段。
大模型从业者陈杰(化名)透露,2024年以来,苹果已陆续与国内多家大模型企业进行了接洽,并不仅限于前述几家公司,还包括智谱、月之暗面等明星创业企业。“苹果最终可能从中选择一家,也可能选择多家供用户在使用AI服务时自行选择。这最终要看的不仅是合作方的技术能力,还要有商业化的考量。”陈杰表示。
谁还期待?
按苹果官方此前透露的规划,苹果智能预计今年4月将陆续支持包括中文在内的更多语言。
距发布日期越来越近,若苹果最终决定临时更换合作方,将不得不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苹果在时间上的压力会增大,因为它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新合作方的技术整合和测试;这也可能会影响苹果智能的质量与用户体验,因为更换合作方可能导致技术磨合不足;此外,这还意味着额外的开发与调整费用,导致成本的增加。”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分析。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则进一步指出,如此一来,苹果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或将受到进一步的冲击。
毕竟,苹果本就有其推进国行iPhone集成大模型的迫切性,尤其是在其大中华区收入不断下滑的现状下。财报显示,去年前三季度,苹果大中华区销售额分别同比下滑了8.1%、6.5%、0.3%。据Canalys统计,去年第二季度苹果首次跌出中国市场份额前五;而2023年同期,其排名为第三。
“随着国内手机厂商纷纷自研大模型或合作大模型,并已应用于手机产品中,苹果需要保持技术领先地位,提升iPhone等硬件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江瀚表示。
但问题是,AI能成为苹果在中国提振销量的重要帮手吗?
从海外版iPhone的AI功能表现来看,现阶段的苹果智能离差强人意可能还有点距离。一方面,iPhone上集成GPT-4o而来的更智能的Siri及写作辅助、照片编辑、定制emoji等工具并未令用户兴奋,甚至被评价为“相当平淡”。另一方面,AI幻觉的问题也让苹果智能的实际应用备受质疑。换言之,一贯以技术变革领先者形象示人的苹果,在AI上本就迟到了,体验上又没做出太大的升级——这又是消费者感知技术的直接方式,技术上的问题还埋下了不少风险。
也正因如此,陈杰认为从当前生成式AI技术的成熟度及应用场景的丰富度来看,苹果无论选择与国内哪个大模型合作,其面临的问题都很难得到真正解决。毕竟,苹果合作的OpenAI已经是其他大模型企业难以翻越的高山了。
“有期待,但不高。”iPhone老用户韩琳琳如此总结她和身边朋友对苹果智能的看法。“期待是因为别人有,我也想试试看。但仔细想想又觉得自己能用它的场景比较有限,也害怕我以后还得追着给AI的错误擦屁股。”
“目前中国消费者在AI方面的使用习惯仍未养成,甚至很多人对于AI并不了解,也不知道AI可以带来哪些使用上的体验。”IDC中国高级分析师郭天翔表示,“虽然大模型肯定是未来各手机厂商的发展重点,但是在短期内仍不会成为消费者换机的主因。”
在IDC的预测中,具备AI能力的全球手机市场份额占比将在2024年底达到19%;Counter Point则相对更悲观,认为2024年AI手机的市场渗透率将达到11%。二者的预测均指向AI手机尚未能成为手机市场的核心支柱。Canalys报告显示,57%的中国消费者对AI兴趣一般甚至全无兴趣。
想靠AI救市,苹果和所有其他的手机厂商一样,都还有不短的路要走。
得之失之
虽然前路尚不明晰,但对于国内大模型企业而言,进入“果链”依然充满吸引力。
最直接的诱惑是苹果愿意为其国行产品AI落地付出的成本。根据IDC统计,2023年苹果在中国的市占率为17.3%,位列第一。从商业化的角度考虑,国产大模型被集成进可以支持苹果智能的机型后,其覆盖的高端用户量和用户调用AI的次数有望构成一笔不小且可持续的订单。
更何况,大模型在手机、PC、可穿戴设备、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等终端设备上的落地,本就是国内相关企业商业化布局的重要一环。其中,大众越来越离不开的手机是更不可或缺的应用场景。
东北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大模型公司的高额投入暂未完成商业闭环,迫切需要AI的应用创新,而大模型的终端部署落地可以帮助其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建立用户基础,为进一步商业化变现创造条件;而手机在所有终端设备中完美契合AI在端侧普及的要求,并且满足所有AI分发的硬件条件,端侧部署优势明显。
在国内如华为、OPPO、vivo等手机厂商纷纷亲自下场投入大模型研发、非自研手机厂商已相继选定一家或几家合作方的当下,拿下一个新客户的订单也就变得更为重要了。
作为国产大模型领域的先行者,百度当前在市占率上优势明显。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4年6月,百度文心一言在生成式AI典型产品国内网民使用率排名中位居第一,占比为11.5%。
但这并不意味着百度可以高枕无忧。公开资料显示,腾讯的混元大模型和字节跳动的豆包大模型分别于2023年9月、去年5月正式发布,均晚于百度文心大模型的问世。而后发的腾讯和字节跳动,在不同的榜单中均有突出表现。如在智源研究院的FlagEval百模评测中,字节跳动的豆包在综合能力上位列国内闭源模型第一;而在中文大模型测评基准SuperCLUE去年8月发布的总排行榜中,腾讯混元在11个能力项评测中拿下了8个第一。
也正因如此,在多位受访者看来,如今苹果合作伙伴传出的新变数,可能不仅会让原本的合作方面临经济和声誉损失,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AI领域市场格局。 据中国新闻周刊
相关
苹果陷窃听风波 和解费近亿美元
从iPhone 4S开始,苹果将Siri语音助手植入手机,只要用户说出“Hi,Siri”就能将其唤醒,通过语音来操作手机。但随时待命的语音助手,需要一直将麦克风运行,才能在用户说出“Hi,Siri”时迅速执行命令。
这就让用户怀疑,在没有说出“Hi,Siri”时,手机是否也在监听呢?2019年7月,一位苹果公司的承包商向英国《卫报》透露,在帮助苹果公司处理Siri数据时,经常会听到机密医疗信息甚至涉及非法交易的信息,而这是他们公司为Siri语音助手提供质量控制或“评分”工作的一部分。这些录音还附带显示位置、联系方式和应用程序数据等信息。当年8月,部分美国用户对苹果发起集体诉讼,其中几位原告认为,自己与医生的隐私对话、与朋友的对话被Siri录音,并被用于广告推送。
原告表示,苹果设备经常会在用户无意间激活Siri后记录下他们的私人对话,并将对话的内容透露给广告商等第三方。例如,有两名原告称,他们在对话中提到了AJ运动鞋和连锁餐厅橄榄园,随后就被推送了这些品牌的广告。另一名原告称,他和医生私下讨论某品牌的治疗方案后,也被推送了有关广告。
为此,苹果公司表示愿意与原告方达成和解并支付9500万美元。根据和解方案,自2014年9月17日至2024年12月31日,在美国购买并使用搭载Siri的苹果设备的消费者,每台设备可获取20美元和解金,每人最多领取5台设备和解金。苹果公司表示,他们已经删除了在2019年10月前收集的与Siri相关的个人音频记录,并承诺将不会在未来收集任何此类数据。
这份和解协议于当地时间2024年12月31日提交至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联邦法院,需要获得法官的批准方可生效。该案的律师提议于今年2月14日举行法庭听证会,以审查和解条款。
此外,原告律师可能要求从和解基金中拨款最多2960万美元来支付他们的费用和其他开支。
据北京商报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