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2024年,中国经济过险滩、闯难关,在战胜困难挑战中不断发展壮大。
站在岁末年尾,如何复盘2024逐梦2025?12月30日,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谈了他对2024年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展望。
封面新闻:回顾2024年,这一年的感悟是什么?
胡麒牧:在内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地缘政治环境和技术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应该静心反思时代之变。首先,从内部产业结构来看,要求我们培育竞争新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外部环境的变化意味着我们的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制度型开放更加重要。我认为贸易战是表象,究其根源,我们面临的卡脖子问题、贸易保护问题,背后是传统竞争优势存在被替代风险。所以要开启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新供给满足新需求,找到高水平动态均衡点。
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不但在我们的内循环起作用,这个辩证关系从跨国经贸投资合作的角度更是存在。这个挑战未必是坏事,国际标准的对接、制度的优化,也会通过市场机制倒逼我们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封面新闻:您觉得在2024年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胡麒牧:我通过新的调研、实践完善了“技能树”,所以对技术驱动产业变革的理解更深刻了。
如果说失去了什么,我认为最主要是时间。时间过得太快,一天24小时根本不够用。
而且产业形态迭代得越高级,我们时间的机会成本就越来越高,容错率越来越低。没有用好时间,让时间创造足够价值,就是失去时间。
封面新闻:对于您来说,2024年的关键词是什么?
胡麒牧:尊重规律。对个人来说,“变化”是不变的,要主动走出舒适区,主动去变化。要顺应规律,主动去变化,有战略定力和战术灵活性。
封面新闻:展望未来,您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期望?
胡麒牧:要持续学习,尤其是在科技革命+信息供给大爆炸的时代,经验是双刃剑,有可能帮你规避风险提升效率, 也有可能让你错过机遇,机会成本很高。所以要善于自我否定,才能更好挣脱束缚去面对挑战。
封面新闻:“请回答”从2020年启动至今已五年了。对于过去这五年,您有什么想说的?
胡麒牧:封面出题我做答,其实也是借此机会让我每年去做一个复盘和展望。既有我个人的人生复盘,也有对经济形势的复盘和展望,很有意义。
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人都有需要自己复盘的内容,每个人都应该有个年底的问答。这不是写工作总结,重点强调工作成绩,一片祥和,而是要与自己内心对话,客观总结得失,找到真实的答案。如此才能整装出发,再启征程。既不错过机遇,也能远离潜在风险。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论。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