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复盘50多万的理想MEGA失利:从小到大三个原因

李想复盘50多万的理想MEGA失利:从小到大三个原因
2024年12月28日 07:26 快科技

快科技12月28日消息,近日,理想汽车连续三日发布了“AI Talk”,理想汽车创始人、CEO李想接受了腾讯科技的采访。

当被问到如何看待理想MEGA失利时,李想从小到大分析了三个方面的原因。

李想简单思考了3秒后表示,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看到一些更表面或者眼前能解决的问题;后面,我们看到的是当时一些选择带来不可改变的东西。

先说一些小问题,比如我们错判了MEGA市场规模。

我们认为MEGA可以在50万以上乘用车里去吃。L9发挥了这样的作用,既能抢轿车,又能抢MPV,还能抢SUV。

但MEGA出来,我们发现,这个判断有问题。因为MEGA太长了,有5米3,用户群相对窄一些。我们确实抢了很多豪华MPV用户,但普遍都是长期MPV使用者买MEGA,非常满意。

但并没有从太多其他轿车、SUV人群抢到属于MEGA的用户。因为他们自己开的时候,更愿意开SUV和轿车,这个尺寸停车更方便,倒不是因为造型。

这意味我们只能在50万MPV里抢市场。50万以上MPV,一个月是4000辆,我们今天做到1000辆,25%市场份额,可能还会再大。但哪怕我们吃掉50%,也就是一个月2000辆市场份额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对纯电的理解还是不够,尤其对充电桩怎么建。

我们开始认为,只要在高速建充电桩就可以了,不需要在城市建。但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车主的交际圈,比如他在二线城市居住,他去一线城市交际,除了路上要充电,这些城市也要能充到电

他的时间很值钱,他不愿意跟网约车司机挤在那里,等一个多小时充电。我们充电桩建的数量远远不够。

问题是机会。充电桩流程体验也非常差,早期,MEGA关于充电站的NPS(净推荐值)只有30多分。

我们一直优化,开足够多站点,优化每个细节,包括站位,包括软件做得顺畅。

我认识非常多北京MEGA车主,家里有多辆车,过去去阿那亚、北京周边开燃油车,今天他们开MEGA。

也因为我们对充电的理解和充电体系的建设,包括充电从App上如何给大家构建安全感,也包括我们除了自建,还把大量、高质量充电桩认证以后加入这个体系,用户只需要花积分就可以使用。作为高端纯电车体验,我们应该是非常领先了。

如果再往外站出来看,很重要的是,我们经历了一个重要阶段。

我最开始创办这家公司,招的最多的人是创造好产品,以这样的人为主,这些最优秀管理人才是这么锻炼出来的。所以我们做了理想ONE,并把L系列做得非常成功,L9各方面都是天花板。

L9在2022年9月出来,这些天花板是因为我们从2019年就开始构建平台化能力,并且从2020年开始坚定投资,这么多年把这些东西做出来了,才出来L9这样的产品。

包括从全世界招募设计团队,最开始设计团队都是中国人,后来有了Ben(理想汽车高级设计总监Benjamin Baum)这些顶级设计师加入,把能力提升。

所以,L9出来是一个震撼世界的产品,L8、L7、L6也享受到这个好处。相当于,我们有收入开始从2020年,大概用了三年多就做到一年超过1000亿收入。

但是,L9出来,我们遇到一个很大问题:运营能力完全跟不上。

当时运营能力还是我当年做汽车之家那几十亿、接近100亿规模的运营能力,并没有大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运营能力。

我举例,我们招了很多大公司同事来了以后,他们说这件事怎么做?有没有什么流程?我应该怎么入手?这些人后来都变成我们流程的建设者了。

我们要想把运营体系支撑一个千亿规模,我要建立体系。我得先把路修好,车才能跑顺,而不能靠大家背井盖、背树,那这个公司没法运作了。

最好的方式是什么?让过去这些做产品、做业务最优秀的人来主导变革——去修研发领域的路,修销售领域的路,修管理领域的路。

所以这段时间,我们把最重要的人才,范皓宇、刘杰……都调去提升运营能力了。

我们产品创造领域缺少了一些大将军。虽然后来长出来一些将军,但当时那些将军是最强的一帮将军。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责任编辑:落木文章内容举报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落木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