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站化
“买菜和主站差不多了,商家自主性定价,平台规则化管理,买手作用很小,商家想赚钱就要摸索规则,管理模式越来越轻。”多多买菜头部供应商反馈道。
用一句话来形容现在多多买菜,买手在疯狂算账,供应商在疯狂适应,平台和商家都在疯狂迭代,表面的风平浪静按压不住暗地里的波涛汹涌。
买手在算账,一日千里,不断变化规则,变更盈利模型,采销的考核按周来算,而供应商也被赶鸭子上架,步步惊心。“每隔两天要确认新规则,比如技术服务费不断变更,我们要及时确认,否则要面临罚款,今天还在思考上新爆品,明天就要重算服务费。”多多买菜供应商补充道。
买菜商家必须随时面对新规则,然后去调整选品策略,而有的商家抱怨一旦不留神,规则和操作就看不懂了,然后很容易就亏钱,而干过主站的商家则在各种规则里面游走,但也是咬紧牙关。
“平台运营规则变化很快,商家打法变化也很快,运营规则改变,商家也要跟着变,比如上半年商家在买菜上品售罄的话,罚款300,下半年一个品售罄罚款2000,有些新手刚上平台,备货数量保守,库存报的少,结果卖爆,结果一顿操作,罚款超过销量。”多多买菜商家向我们举例,一个零食商家,库存也就报100件,结果卖爆,突然断货,一顿操作只能认罚,押金还要被扣1000块,平台变动太快,供应商都没反应过来。
而在这频繁变动背后,则是多多买菜逐步平台化,能轻就轻,不需太多人来管,供应商自主上架、定价,按规则来扣罚,同时引入主站商品,把买菜和主站商品盘进一步打通,主站商家已经陆续收到买菜入驻通知,本地货盘限制要逐步被打破。
模式主站化,商品主站化,运营主站化,人员主站化,多多买菜和主站进一步靠拢,买菜打到最后积淀一批年轻人员,战士是在战争中磨炼出来的。
2
商超化
美团优选的变化在今年也是天翻地覆,最大变化在于货盘重塑,优选货盘和买菜货盘完全不同。优选只做品牌,整体货盘更像大型连锁商超,对上品要求极高,严进严出,上架商品必须有商超线下渠道曝光、天猫、淘宝、京东传统电商渠道曝光,还有对工厂合规要求,以及价格要求,区域白牌几乎无缘美团优选。
而供应商更多来自一线品牌商,一批经销商,厂家则要完成验厂标准才能上架,验厂内容包括工厂面积,工厂设备,工厂设施等,小作坊几乎消失。
而买菜货盘则像区域折扣连锁、折扣超市,但选品逻辑以及反应速度又特别电商,主打快进快出,快速反应,核心品类为临期酒饮以及休闲零食,都讲究一个一手货源,快速上架,卖完再找,而临期类酒饮美团优选都一刀切了,这类临期产品美团一概不上,而买菜的供应商也很丰富,有主站商家,有厂家,有经销商,万类霜天竞自由。
用户群体上,这两家也完全分化,买菜把美团不要的客户捡了起来,美团做了多多做不了的客户,这两者用户群体完全不同,美团做品牌,定位线上版沃尔玛,服务更愿意为品质支付的用户群体,买菜做更看重性价比用户。
战略定位上,美团和买菜也完全不同,美团走优质路线,战略上小而美,打法更像曾经区域社区团购,走精品路线,用复购拉销量,区域型打法,盈利压倒一切;买菜则继续走规模路线,但打法更轻,用更少的人去撬动这盘生意。
而战略定位的变化,导致了这两家单量的不同,买菜还有规模,但供应商要求更高,慢慢倒逼供应商去适应规则,运营难度越来越高;美团做小而美,做稳定生意,做可持续生意。
不过竞争格局却彻底改变了,整个赛道就只有买菜一家在做规模,团购大战彻底变成独角戏,单量掉了,就补贴做增量,亏损高了,就做利润,多多买菜变得游刃有余,模式探索也更加大胆,因此单量波动大,区域之间差距也在拉大,有的区域在补贴,有的区域在做利润,单量摇摆不定,涨幅不定,阴晴不定。
美团则简单得多,走精品路线,做深区域,但单量情况可想而知。
3
差异
两套货盘,两种打法,彻底挥手告别从前,曾经的轰轰烈烈已成过往,你走独木桥,我走阳关道,策略不同,终点不同。
注:文/六哥JOJO,文章来源:六哥调研,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