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松(右)、魏宇学(中)与学生讨论实验结果。
■本报记者 王敏
就在记者见到魏宇学的前一天,她刚从大连“收集信息”回合肥。日前,大连举行了2024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创新大会。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魏宇学不仅是以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的身份参会,同时还作为合肥垒行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参展。
“在实验室做研究的时候,我更关注技术本身,希望做得又细又深;一旦做企业,就要面面俱到,去了解市场需求、行业发展动向,收集用户对技术设备的反馈。”魏宇学告诉《中国科学报》。
近年来,魏宇学与团队开发了催化剂并行合成和高通量筛选技术,研制了相关设备,并于2023年实现了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从那时起,“90后”的她就在实验室、大学课堂、公司间来回“切换”身份,并乐在其中。
变“鱼竿”为“捞网”
“一种材料从实验室到小试再到中试,最后来到人们身边,平均开发周期需要10至15年。研发过程还会涉及光、电、磁、热等极端条件的影响。”长期从事催化材料研究的魏宇学,对材料研发的路径再熟悉不过。
魏宇学打了个比方:“传统材料研发就像钓鱼,有时候半天过去了,什么也钓不着。但将钓鱼变成捞鱼呢?一网下去我们总能捞着一些鱼,而在这里面找到我们想要的那条鱼,概率就会大一些。”
魏宇学他们的工作就是将“鱼竿”变为“捞网”。实际上,这正是并行合成和高通量筛选技术的核心思想,即在短时间内快速合成大量不同的材料,再评价它们的性能,最后从中快速筛选出具有突出性能的目标材料,因此也被称为材料基因组技术。
早在2011年,美国最早开始实施材料基因组计划,欧洲、日本、俄罗斯紧随其后。同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召开以“材料科学系统工程”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提出要开展我国的材料基因组计划。2016年,科技部启动“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专项,“中国版”材料基因组计划正式开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23年,在安徽大学的支持下,魏宇学带领课题组成立了公司,旨在通过“材料引领+设备研制+智能数据”赋能材料研发,带动材料产业升级,希望客户将材料的“一生”交给他们。
从“买设备”到自己做
2018年,魏宇学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毕业,加入安徽大学教授孙松团队。
魏宇学介绍,团队长期从事催化材料的设计与开发,围绕光催化、低碳分子催化转化,开展催化剂并行合成和高通量筛选等一系列基础与应用研究,自主研制出并行合成装置。以二氧化钛基催化剂为例,团队采用自主研制的溶胶凝胶并行合成装置,使合成效率较传统方法提高90倍以上。不过,当时这台装置仅限于课题组的老师们和部分合作单位使用。
进入孙松团队后,魏宇学立刻感受到并行合成装置带来的“魅力”。可是,大量的样品一次合成后,还要一个个评价其性能,才能筛选出最好的材料。
“一个学生评价一个样品,大概需要一周多甚至更长时间。我问学生,结果可靠吗?学生回复,‘要不我再试试’?”这让魏宇学有点崩溃。
实际上,他们曾想过直接购买高通量筛选的设备,还认真进行了市场调研。魏宇学说:“当时,美国的一家公司售卖相关设备,一台售价700多万美元,太贵了;上海也有一家科技公司有类似设备,但占地大、成本高,并且他们只能做到8通道,一次只能评价8个样品,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魏宇学果断提出,既然团队前期都成功研发了材料合成装置,那么高通量筛选装置干脆也自己做。
但是,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大家都明白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原理,但如何把一个想法变成一台可实际操作的仪器,这很难。”魏宇学坦言,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没有一点思路。
除了做科研,平日里,魏宇学还要负责教授“化学反应工程”“催化作用原理”等课程。某次教课时,她突然想到可以从最基本的热力学角度出发解决问题。
找到思路后,他们开始画图设计、找工厂加工。经过2至3年的不懈努力,魏宇学带领团队自主研制出催化剂快速筛选设备样机,并初步实现了预期效果,一次可快速筛选100个以上样品。
从“不敢转”到“敢转”
部分科研单位使用了该样机后,疑惑地问道:“这么好用的装置为何不推广?”魏宇学表示,一是没想过转,二是不敢转。“学校支持吗?”“失败了怎么办?”
事实上,“不想转、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是科研人员在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通病。
自2022年起,安徽省开始在省属高校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随后印发了《安徽省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安徽大学作为首批赋权改革试点单位,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领导小组。
安徽大学校地合作办公室副主任刘泉介绍:“赋权改革后,学校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积极性明显提高。成果落地转化为企业的项目,2021年仅有2项,2023年就有7项。”此外,学校还定期举办一些论坛,邀请创业领域的大咖进校分享经验。
有了学校支持和鼓励后,魏宇学“敢转”了。
他们马不停蹄开展了相关设备工程机的研制,拓展了设备的应用场景,并向安徽大学申请科技成果赋权,相关成果经第三方资产评估公司评估总价值为人民币500万元,按照评估价格增资入股合肥垒行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学校占比20%。
“起初,我们没有一点经验,甚至不知道如何注册公司、注册需要地址、注册资本要在5年内完成实缴,就连公司的名字也是反复修改……”谈起创立公司初期的情形,魏宇学有些哭笑不得。
魏宇学介绍,学校联合有关单位为团队成果“量身定制”了系列转化方案,根据项目需求对接了园区场地、投资机构和应用场景,解决了转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场地、资金和市场等问题。
聘请职业经理人、研发工程师、行政专家……魏宇学一直秉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理念。
现如今公司慢慢走入正轨,并已推出高通量配料系统、多通道匀料系统、催化剂快速筛选设备、多通道量热仪等,相关产品技术参数领跑国际。其中,催化剂快速筛选设备是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高通量筛选设备的空白,售价在50万元到300万元之间。
“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激发了我们科研人员做成果转化的热情,消除了转化的顾虑。”魏宇学表示,目前,他们已为10余家科研院所、企业提供设备、方案设计和技术服务,应用于催化剂、导热材料和热管理材料等领域。
一位公司技术部门负责人表示:“这套高通量设备操作方便,系统反馈及时,自从引入后,我们的研发效率明显提高,极大减轻了我们的工作负担。”
反哺教学实现产教融合
谈起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魏宇学最大的感受就是观念上的转变。“现在,在实验室做研究时,我会思考这个课题有没有转化的可能性、市场上是否有需求。此前,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发文章、申请专利。”魏宇学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转化工作前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除了观念上的转变,还有行动上的改变。“研发阶段是实验室里小部分人的‘精雕细琢’,转化阶段则需要直接对接市场。在对接用户的过程中,我发现设备要不断打磨、修正,根据用户需求定制,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得到一个好的反馈。所以,现在我能更加沉下心来做研究。”
就在采访接近尾声时,记者注意到有几名学生正在公司做实验。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魏宇学常常听到学生的一些疑问——“上基础课的意义在哪里”。
“在做科技成果转化后,我了解了行业最新动态,希望把相关工程实践的感受和经验带回课堂,反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的思想,提升教学深度和学生感受。这是我非常想做的一件事。”魏宇学说。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肥垒行公司名称源于此。魏宇学希望自己与团队始终牢记“加速材料研发,解决‘卡脖子’难题”的初心使命。
“接下来,我们将对设备进行工程设计和优化。同时,进一步拓展设备的应用领域,比如,纳米材料、电感材料、保温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体系。”魏宇学表示,仪器研制是前期投入比较高的行业,因此目前主要的困难还是资金问题。她希望能吸纳更多投融资进入,共同推进中国关键材料的研发进程。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