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奔流 “南水”润北国

千里奔流 “南水”润北国
2024年12月13日 03:38 媒体滚动

本报记者 付丽丽

    天南与地北,共饮一江水。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东线从江苏扬州出发,13级泵站“托举”长江水攀越十几层楼的高度,让“水往高处流”成为现实,北至天津,东抵胶东半岛。中线以鄂豫交界的丹江口水库为起点,依太行、穿黄河,润泽华北平原。两条清水长廊,沟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润泽沿线45座大中城市,受益人口超过1.85亿。

    数据显示,截至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十周年来,已累计调水超过767亿立方米,相当于调出5000多个西湖水量,沿线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保证率显著提升,支撑了北方地区超过16万亿元的GDP增长。

    一条生命线:超1.85亿人喝上“南水”

    “30年前,为了孩子的健康,村里人不得不忍痛把孩子送到外地生活。”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洼里王镇前八尺高村村民张福禄回忆说。沧州是河北典型的高氟水地区,自上世纪70年代起,当地居民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不仅长氟斑牙,还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氟骨病。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面对“夏汛冬枯、北缺南丰”的基本水情,历经半个世纪论证、数十万建设者十多载奋战、3000多个日夜精心管护,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建成。

    这背后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撑。“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攻克了低扬程大流量泵站、超大型渡槽、大口径输水隧洞、膨胀土施工等一系列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爱国说。

    南水北调工程的建成极为不易。为了实现“远水解近渴”,40多万移民背井离乡;为破解膨胀土“工程癌症”难题,技术攻关者历经十余年尝试;为打通“咽喉要道”穿黄工程,建设者6年里使用的掘进刀具损伤无数。

    2020年底,前八尺高村家家户户通上了“南水”,村民们的日子“甜”了起来。不仅是前八尺高村,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让黑龙港流域500多万人彻底告别了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工程沿线人民群众实现了从“有水吃”到“吃好水”的转变。

    千里奔流,润物无声。如今,汩汩而来的“南水”已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目前,北京城区供水近八成为“南水”,天津市主城区及雄安新建城区全部为“南水”,山东省形成了以南水北调工程为构架的“T”字型水网。

    一条经济线:畅通南北经济循环

    汽笛声中,货船驶离山东济宁龙拱港,顺着大运河,经徐州、宿迁,入长江。常年跑船的“船三代”杨永军感叹:一寸水深一寸金,水深好走船,载重从过去不到100吨增加到2000吨。

    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抬高水位,京杭大运河北端的梁济运河提升至二级航道标准,京杭大运河全年通航里程877公里,2000吨级运输船从梁山港直达长江。

    南与北,“手”越牵越紧。南水北调工程以水资源要素激活北方地区优势资源和经济发展潜力,推动优势互补、发展共赢,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

    “早年,企业生产全靠抽取地下水。现在,‘南水’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河北省邯郸市永洋特钢动力厂厂长江彦军介绍,企业升级污水回收处理系统,每吨“南水”至少循环利用三遍,再生水用于厂区环境卫生和景观绿化,1吨“南水”的综合利用成本比原来降低约1元,而且还不会对设备造成损伤。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12月12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介绍,通过水源置换、生态补水等综合措施,南水北调工程有效保障了沿线河湖的生态用水,初步实现了地下水的采补平衡,利用汛前富余水量累计向北方50多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生态补水量累计超过了118亿立方米。在“南水”的润泽下,2021年,断流40多年的滹沱河全域复流,北京永定河865公里河道首次全线通水,“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重返南四湖,千年古运河重新焕发生机。

    “南水北调工程将南方地区的水资源优势转化为北方地区的发展优势,支撑了北方地区超过16万亿元的GDP增长。”王道席同时表示,水利部将继续深入实施《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尽快完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