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给了电纸书挑战3C霸主的勇气?
前不久,汉王科技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7501.38万元,同比增长16.51%。 而 去年,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35亿元。在2023年度业绩报告中, 汉王科技表示希望将手写电纸书打造成继手机、电脑、pad之后的第四个主流电子产品。这并非汉王科技首次表达对电纸书的厚望。且不看汉王科技有没有这个实力,让人疑问的是,单就电纸本单品而言,是否具备成为主流电子产品的商业想象力?其想象空间到底有多大?“夹缝中”的电纸书一直以来,手机、电脑、pad都是主流电子产品,在3C消费电子领域稳居霸主地位。以手机为例,智能手机功能覆盖吃喝玩乐、购物出行学习等各种场景,能帮助用户解决绝大部分问题,已然成为人类机体“不可分割”的外挂。但“存在即合理”。电纸书是一种可提供类似纸张阅读体验的电子产品,在国内发展了十余年,且至今依然有消费者购买,一定有其独特性,这主要体现在屏幕上。电纸书多采用墨水屏,与手机、电脑、pad等主流电子产品屏幕不同,墨水屏的优势很明显:一是护眼效果更出色。墨水屏利用外部光线反射,模拟纸张的显示效果,可降低用户长时间阅读时的视觉疲劳,尤其适合长时间浏览信息。二是超长时间续航。当前,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屏幕多采用OLED屏,使用时耗电量较大。与此不同,墨水屏静态显示时几乎无功耗,充电频率低,电池续航表现较为出色,适合长时间使用。三是无蓝光和无频闪。即使在较强的光照下,墨水屏也依然清晰可见,避免了反光等常见问题,能提供更好的阅读效果。在商业办公领域,无纸化办公越来越成为趋势,电纸书通常具备会议记录、文档笔记、录音转文字等多种功能,再叠加墨水屏的独特优势,受到特定场景消费者的选择。近五年,中国电纸书销量较为稳定。根据洛图科技(RUNTO)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电纸本销量为123万台。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的全渠道销量为38.4万台,同比增长63.4%。墨水屏“硬伤”,挤不上“主流牌桌”电子书的确存在一定的市场,但要想成为主流电子产品,恐怕比较困难。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墨水屏是电纸书的优势,但也构成了电纸书的“硬伤”。所谓主流电子产品,必然要满足用户使用功能丰富、粘性高、性价比、销量高、复购率高、受众广泛等基础条件。显然,电纸书并不具备这些条件。亿欧认为,电纸书的“硬伤”主要体现在墨水屏上:一是刷新率较低,滑屏流畅性差。与OLED等显示屏相比,墨水屏刷新率较低,尤其对于浏览短视频、游戏、观影等场景,墨水屏存在卡顿的风险,用户体验感较差,这也是墨水屏无法被主流电子设备采用的关键原因。二是售价较高,缺乏性价比。以汉王科技旗下产品为例,N10max在京东旗舰店售价为4999元,N10touch智能办公本售价为2499元,即使N10mini版也要1799元,与pad平板产品对比来看,电纸书除了墨水屏更护眼,能提供类纸体验优势以外,性价比远低于pad平板。三是吸引力较弱,无法有效吸引更多用户。消费者使用电纸书的核心需求是拥有类似纸张的书写体验,且长时间作业时更护眼。但要注意的是,严肃的文字内容书写,本身与短视频、图文、新闻资讯等娱乐内容就是互斥的,这就注定了电纸书受众群体特定且有限。四是与消费者阅读习惯相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电纸书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更受欢迎,用户更青睐于使用墨水屏阅读。而国内恰恰相反,更倾向于选择纸质图书,其次才是各类电子产品。2021年4月27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该项针对阅读形式的调查结果显示,倾向“一本纸质图书阅读”的成年国民占比为43.4%,“在手机上阅读”占比33.4%,“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占比仅为8.6%”,听书占比则为6.7%。从整体数据来看,“数字化阅读形式”比纸质书籍阅读形式更高,但手机才是大众主流选择。以电纸书为代表的电子阅读器还难成气候。洛图科技报告显示,电纸书的实际用途主要为阅读器、智能办公、智能教育三种。在其它场景上则形同“鸡肋”。换句话说,对于这款“可有可无”的产品,使用不意味着更好,不使用也不会太差。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http://n.sinaimg.cn/tech/content/tech_qr2x.png)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http://n.sinaimg.cn/tech/content/tech_weixin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