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付文超
11月1日至12月10日,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以“发明生活”为主题,在成都开展“城市的100个怎么办”主题展览、五场马拉松圆桌、当代剧场演出及一系列在地共创活动。近日,多位城市规划专家、文化学者、艺术家汇聚成都,从不同角度分享对城市人文价值的见解。
据悉,第一场马拉松圆桌的主题是“游牧时代,为什么还需要社区”,Mapping工作坊创始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何志森首先发表演讲,从“社区是什么?”这一看似简单,实则很难找到现成答案的问题进入,围绕八个问题展开对社区的讨论。我们的城市是否需要社区?社区意味着什么?在何志森看来,社区是生活的集合点,是人类互动、情感支持与身份认同的纽带,也是连接差异化人群的场所,更应该是一个充满“被看见”和“互相照顾”社会价值的空间。
在接下来的圆桌对谈中,麓客社创中心执行理事长、CCC成都社群大会联合发起人褚云从社群运营角度出发,讨论社区与社群的区别,他相信,要尊重个体智慧和决策权让渡,以激发居民的自发参与和社区黏性。池晓则从教育角度探讨了青年与社区的关系,他表示,社区本身也是一所学校,可以为年轻人提供“可能性”的启发,让他们通过与真实人群和社会场景的接触,了解生活的多样性和世界的运转方式。“意外重庆”联合发起人,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教师岳阳以重庆黄桷坪街道为例,描述了当地码头工人、棒棒军和艺术学生如何在街头互动,通过时间累积和空间再造,形成了一种自发的社区艺术生态。
在第二场圆桌“超越经验,被互联网塑造的Z世代”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董晨宇以“互联网观察家”的独特视角展开演讲。他指出,Z世代正在经历一种亲密关系的深刻重塑:从线下的“搭子文化”,到线上直播即时陪伴,再到与AI和数字人建立“关系”。这一代年轻人既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也是技术变革的直接体验者,他们在不断穿梭于线上与线下的生活方式中,重新认识人与人的联结,重新定义爱与陪伴的意义。
进入对谈环节,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北京社区研究中心主任茅明睿提出,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城市形态,也在重塑空间的社会功能。他特别关注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增强城市的包容性和可达性,为城市注入更丰富的人文温度。《日常的深处》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王小伟则从日常哲学的角度切入,分析了数字技术如何渗透进日常生活,改变人们互动的方式,甚至形成新的文化共识。跳海酒馆联合创始人随易分享了在“跳海”中青年社群的故事。他解释道,“跳海”并不仅仅是一个线下酒馆,而是一个连接年轻人兴趣、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综合平台。在这里,人们可以体验在名为趣味的水体中,一种游动式的自发线下活动,而线下的真实互动又为线上关系注入新的能量。
可以看到,尽管Z世代的生活已然深度数字化,但真实的线下互动依旧不可或缺。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打开了更多的连接可能性,但它们并非情感的最终形态;从线上走向线下,从虚拟转向真实,依然是年轻人追寻陪伴和理解的重要路径。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