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求是园里,代代相传的师生情缘

重拾求是园里,代代相传的师生情缘
2024年11月12日 06:01 中国科学报

■本报记者 温才妃 通讯员 王紫荆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浙江大学校友李政道曾说:“一年‘求是’校训的熏陶,发端了几十年来,我细推物理之乐。”

一句“求是”,一生有情。在“求是”校训的勉励下,浙江大学师与生、教与学的故事源源不断、代代相承,为追求真理的执着、诲人不倦的无私、奉献家国的担当做了最深情的注脚。

在浙江大学求是园里,先贤们留下代代相传的师生情缘。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1938年11月,浙江大学正式确定以“求是”为校训。“只问是非,不计利害”,求是精神让正处于西迁途中的浙大教授在困厄中坚持“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教育后进为无上职责”。其“不断培植出博学敦行的学者”,其中就有李政道。

1943年秋,年仅17岁的李政道考取尚在贵州遵义、湄潭办学的浙江大学。起初,李政道并非学习物理专业,是浙大物理系教授束星北发现他的天赋、激发其志趣后,才改学物理。

束星北的女儿束美新说:“父亲对他学生的感情和付出,要远远地胜过他对子女们。”那时,每一两个星期,束星北都要专程从湄潭县城赶到20公里外的永兴镇,同李政道讨论问题。李政道回忆道:“在这样一对一的密切师生教学关系下,束老师帮助我建立了对整体物理的认识、了解和自信,这使我一生受益。”

当时,浙江大学还开设了一门“物理讨论”课,由束星北和王淦昌轮流主持。束星北和王淦昌虽是挚友,但在课堂上常常发生激烈的讨论,有时甚至争得面红耳赤。对待科学真理,束星北和王淦昌不讲人情,只问是非,以行动向现场同学传递了“求是”的火种。每课必到的李政道曾说:“直到现在,我还能记得曾有过的讨论,以及他们激起的我对物理的热情。”

践行“求是”校训,李政道将科学作为一生的事业。“做科学工作就是我的呼吸,也是我的一生,也是我的享受。”

格物致理,求是创新

从学生转为师者,自1972年起,李政道多次回国、回校讲学授课,调研招生、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等情况。

为了推动新中国科教事业的发展,李政道设立了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建言实行博士后流动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制度,设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等。

“在处理和学生的关系上,父亲有一种非常纯粹的责任感。”李政道的儿子李中清说,“他对CUSPEA学生未来的去向非常关心,对他们始终抱着负责的态度,这与他对国家抱有的责任感是一样的。”

上世纪80年代,李政道每年花费大量时间在CUSPEA学生和高校之间的协调上。对此,他曾直言:“只要能给中国培养出高水平人才,我个人牺牲一些时间,甚至做些‘收发联系’之类的工作,也是值得的。”

1991年,李政道在浙大成立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并亲自担任主任,开启了浙大理论物理学科建设的新时期。30多年来,该中心人才济济,保持着名家领衔、学科奋进的历史传统,并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理论物理研究所之一。

该中心研究员肖朦的研究与李政道的科研方向一脉相承。肖朦说:“我的科研受益于李先生曾经对粒子物理实验发展的推动,很感激先生创办的近代物理中心为我提供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

2021年,在浙江近代物理中心成立30周年之际,李政道亲笔写下“格物致理 求是创新”的希冀。

基础交叉,靡故匪新

回望先贤们走过的足迹,“求是”文脉在传承与创新中绵延至今。

当下,浙江大学物理学院承担了全校1.3万人次的大学物理和实验教学任务。循着精心育人的师道传统,教授们全力建设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为本科生授课比例达到100%。

在开设的课程中,“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和“工程物理导论”很受同学们的喜爱。叶高翔、盛正卯、王凯等多位教授设计了支撑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全面训练体系。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物理演示实验室中演示的实验仪器超过200件,将实验教学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

2022年12月,浙江大学物理高等研究院成立。针对基础领域的研究路径不清楚、方法不确定、失败率比较高的特点,物理高等研究院推动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坐“冷板凳”的科研环境,为从事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的支持方式、研究生态提供更好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安排。

基础研究及学科交叉在今天的浙大也有了具象的全新载体。

4月20日,浙江大学基础交叉研究院(筹)揭牌成立。该研究院以国家战略和重大问题为导向,通过有组织交叉研究和自由探索的交叉研究相结合,打破学科边界,突出学科创新融合,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综合特区”和“改革特区”。

在基础交叉大师课上,诺贝尔奖、沃尔夫奖获得者等世界顶尖大师面向全校师生开讲;在基础交叉沙龙上,基础学科、交叉领域师生相聚一堂,碰撞思维的火花;相比于西迁时期的物理讨论课,本科生能在交叉研讨课上与不同学科教授展开面对面的交流、研讨,多领域寻找学术志趣。

会聚交叉,开放融通,代代相传的“求是”精神内核,在传承与创新中历久弥新,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也不断激励新的一代。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