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启动质量抽检程序,明确要求山姆超市将这批带有正反标签的卤菜拼盘全部下架,并对冷鲜熟食标签问题进行限期整改。图/网络视频截图
据长江云新闻报道,近日,有市民投诉,自己在当地山姆超市购买了价值69.9元的卤菜拼盘,上面标注的“分装日期”是10月20日,并提示在10月23日前食用完毕。但回家吃了一半后,意外发现盒子底部还贴有一个标签,显示这盒卤菜系保质期为1年的冷冻预制菜,真正生产日期是8月27日。
后续消息是,当地市场监管部门10月30日启动质量抽检程序,明确要求山姆超市将这批带有正反标签的卤菜拼盘全部下架,并对冷鲜熟食标签问题进行限期整改。
阴阳日期、山姆超市、全部下架……这些词叠加在一起,很难不引发舆论关注。
看上去,涉事山姆超市并没有将“分装日期”故意误标成“生产日期”,也不存在将过期食品再贴上虚假生产日期标签。饶是如此,阴阳日期让消费者产生“被忽悠”的既视感,不能怪消费者过度反应,只能说商家在食品标签问题上要避免可能产生的误导。
表面上看,这只是商家选择性标注跟大众习惯性思维之间出现了错位。可从根本上讲,问题在于标注不规范导致消费者把预制菜当成了鲜食菜。
近年来,在食品工业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在便捷、高效用餐需求和野餐、一人食等消费场景的带动下,预制菜来势凶猛。随之而来的,还有预制菜如何让人吃得安心的问题。
如今,很多人对预制菜的态度是:我可以接受吃预制菜,但不能接受“说是鲜食,实则是预制菜”,不能接受“花了现炒的钱,上的却是预制菜”。这涉及的,其实就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保障的命题。
今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明确要求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要明示。这着眼的,就是要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虽然目前法律法规尚未明确规定商家使用预制菜的告知标准、告知范围,但从公众期待角度讲,在标签标注上标明“预制菜”字眼,是“明示”的应有之义。
当前,预制菜行业日子不好过。据相关调研报告显示,消费群体对预制菜最大的不满是口味一般、食品安全、售后不到位和性价比低等。这些问题并不能短期内解决,而随着预制菜一些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出,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当高速增长的泡沫被刺破,预制菜行业显然必须正视自己的问题,寻找新的出路。
需看到,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日益增强,在饮食方面,不再仅仅满足于便捷,更加注重营养和新鲜度。而预制菜虽然能够保证一定的口感和风味,但在营养成分和食材新鲜度上,往往难以达到消费者的期望。尽快适应消费者追求健康饮食的理念,这正是预制菜行业需努力的方向。
同时,管理端的精细化也必须提上日程,起码必须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充分尊重消费者选择权和知情权。
在此次事件中,新近的分装日期和“3天内食用完毕”的提示,就很容易让人误认为那就是现卤鲜食,这种营造“现卤”的错觉,无论有心还是无意,某种程度上都是对预制菜行业的伤害。
鉴于此,对于那些极具误导性的标注行为显然应予以规范。在此之外,对于预制菜到底该如何“明示”,也有必要加以明确。唯有如此,公众才能吃得更安心。
总之,售卖的食品是不是预制菜,不能变成摆在消费者面前的谜题。说好的预制菜要“明示”,不能任由商家在无视中“无示”,让预制菜大大方方的在消费者面前“现身”,才能让预制菜行业赢得更大市场空间。
撰稿 / 京客(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