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纸上的科技成果“活”起来

让纸上的科技成果“活”起来
2024年10月21日 06:50 中国科学报
▲ 山东科大教师何明祥(左)和张杏莉(右)在开展地下管网可视化研究。▲ 山东科大教师何明祥(左)和张杏莉(右)在开展地下管网可视化研究。
山东科大供图

▲ 山东科大教授陈绍杰科研团队在开展煤矿岩石力学性质研究。

■本报记者 廖洋 通讯员 韩洪烁

近几年,陕西长武亭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亭南煤业)遇到了“巷道底板高效硬化成型”技术这一“拦路虎”。这也成为该公司技术部部长安党佳的一块“心病”。今年,安党佳从千里之外得到一个好消息——山东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山东科大)能源学院副教授王俊的多项创新成果有望扫除“拦路虎”。

日前,王俊以90余万元的价格将研发成果转化给亭南煤业,解决了困扰该企业多年的难题。

在山东科大,有很多像王俊这样的教师,他们将手中的技术、专利从“实验室”带到“生产线”,使“书架”上的科技成果实现“落地生金”。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普遍性难题,山东科大是如何蹚出一条自己的路呢?该校校长曾庆田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学校通过政策保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应用模式等手段,成立技术转移研究院,并构建了高效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从而成功促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实现科技成果的“最后一公里”转化。

政策红利让激励来得实实在在

在山东科大材料学院教授孙金全看来,自己能“转身”成为创业者、企业家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孙金全长期从事金属表面微合金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他渴望将研发成果投入市场。高校教师创办企业会不会被人说“不务正业”?转化场地、资金从哪里来……面对种种问题,他曾经望而却步。

山东科大技术转移研究院的“政策红利”让孙金全重拾信心。

2022年5月,山东科大技术转移研究院协助孙金全参加高水平创新创业类大赛、对接金融投资机构,解决了困扰他的一项项难题。当年9月,孙金全注册成立科峰新材料(青岛)有限公司,签订了近100万元的创业投资协议。

“不敢转”“不会转”“重拥有、轻转化”……这些都是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突出难点和痛点。科技成果转化“梗阻”如何打通?

“破题的唯一方法是改革。”山东科大技术转移研究院院长陈绍杰介绍,近年来,山东科大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做出了许多尝试。学校出台了《山东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办法》等制度,对科技成果转化给予了“真金白银”的奖励,并打通成果转化人员岗位晋升、考核聘任的通道。

“我们还重视应用导向,组建了技术转移研究院和10多个地市技术转移中心,建立科研成果、技术服务与企业对接机制,通过选果、育种、建平台、搞活动等多种形式,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曾庆田说。

“我就是新机制的受益者啊!”山东科大计算机学院教师崔建笑着说。前不久,在山东科大的专业技术岗位评聘中,他以440万元的成果转化项目及60%以上专利转化的丰硕成果,通过成果转化“直聘制”渠道,顺利晋升为教授职称。

“科研达人”还需“红娘”牵线搭桥

山东科大自动化学院教授程学珍拥有30余项专利技术、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科研达人”。但是,她的很多创新成果都被遗忘在“摇篮”里。

一次在山东科大技术转移研究院进企业推介成果时,其工作人员获悉宁夏重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遇到的生产技术难题恰好跟程学珍的专利相关,于是立即与程学珍团队进行对接,第一时间向企业推介她的科技成果。没多久,她的3项专利便在该企业实现应用。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仅有埋头苦干的科研人员还不够,还要有牵线搭桥的‘红娘’。”陈绍杰说。

为此,山东科大搭建了一套“学校—学院—转化人”三级技术经纪人体系,坚持“校内+校外”“专职+兼职+挂职”相结合,组建了“转化专员”“技术经纪人”“科技特派员”等600余人的成果转化工作队伍。他们走进学院、走近教授、走入企业、走到政府,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高效、精准对接。

“这些‘红娘’不仅熟悉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而且具备前沿技术判断、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成果评价等综合能力,既能在现场为企业答疑解惑,又可为老师提供‘一对一’服务。”陈绍杰介绍道。

为了盘活“沉睡”的专利,山东科大技术转移研究院每年都会对全校的专利技术进行星级评价,筛选一批高星级、高价值专利,并对技术经纪人进行专业培训,通过他们把专利带到各级专利平台和企业现场进行推介。

搭平台让成果“登台亮相”

“以前,我们的技术成果仅仅是攥在手里,现在既可以定向推介给企业,也可以根据企业的技术需求让研发更接地气。”在山东科大科技成果先进制造专场对接会上当场与企业签约后,该校机电学院副教授冯龙对记者说。

“近年来,我们每年都组织20多场校地、校企技术成果对接洽谈活动,一众成果集中‘登台亮相’,台下坐满了企业家和投资者,成果转化变得高效和通畅。”技术转移研究院副院长孙开师介绍。

为了当好教师和政府、企业之间的“红娘”,近年来,山东科大创新“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不断扩大合作“朋友圈”,与地方政府、科研单位以及上百家名企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共建一批成果研发和转化平台,举行技术成果对接洽谈会等形式多样的技术推广和科技培训,以推动科技成果产品化、市场化、产业化。

此外,山东科大还实施“企业出题,能者破之”的“揭榜挂帅”模式,教师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提高了成果转化效率。同时,学校还引导教师瞄准“国家重大需求”“行业现实需要”进行前瞻性探索。

一直以来,青岛申飞安达环保材料有限公司都在寻求废钢渣如何分拣再利用的解题思路,并发布了相关需求榜单,不久前真有技术团队“揭榜”了。

“揭榜”的是山东科大化工学院院长吕宪俊及其团队。吕宪俊团队在明确钢渣利用率低的原因后,提出了钢渣、矿渣复合超细粉体的创新方案,这正是青岛申飞安达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急需的关键技术。

山东科大党委书记罗公利说,近3年,山东科大已有300多名教师提交了创新创业申请,有近400项科技成果实现了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转化合同额超过1.5亿元。

如今,企业在山东科大技术转移研究院找专家,山东科大的老师在技术转移研究院找需求,已日渐成为常态。纸上的科技成果终于“活”了起来。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