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要总想着用特训学校“驯服”孩子 | 新京报快评

家长不要总想着用特训学校“驯服”孩子 | 新京报快评
2024年10月16日 17:31 新京报网
▲某特训学校的学员们正在上课。教室里写道,“教育好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新京报资料图▲某特训学校的学员们正在上课。教室里写道,“教育好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新京报资料图

近日,新京报一篇《掌控与失控:把孩子送进特训学校的家长们》报道,勾画出一幅家长与孩子“缠斗”“较量”的众生相。眼看着自家的孩子越来越不努力,越来越难以管束,这些家长们选择了把孩子送进了特训学校。然而,回应他们的,要么基本没啥改变,要么反抗变得更加激烈,有的孩子甚至从三楼一跃而下,造成骨折。

没有人不相信,这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满满善意,他们把孩子送进特训学校,也是在遭遇一次次教育失败后的“试试看”之举。遗憾的是,目前很多特训学校,其实并不能做到标榜的那样,“通过体育锻炼和心理辅导来帮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

诸多鲜活的例子表明,过于强制,甚至不乏暴力打骂孩子的特训学校,或许可以恐吓手段暂时压制住孩子,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也很难从根本上矫正处于青春期孩子的种种叛逆行为。若是矫正手段过于激烈,一旦遇上同样性情激烈的孩子,很容易酿成悲剧。

近年来,多地发生孩子在特训学校被殴打致残、致死的个案,也再一次警示社会,教育是一个“技术活儿”,需要春雨润物,需要对教育对象多一些尊重和理解,一味使用蛮力打压规训,并不可行。

孩子为什么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这个问题很复杂。从社会环境看,时代的巨变,往往会让每一个人猝不及防。比如网络的诱惑、牵引,比如外部世界的吸引,比如两代人关系的疏离、对立等等,这些都是很具体的。新生代的孩子,在思想、情绪、价值选择等等方面,早已跟父母一辈千差万别,过往人们习惯了的家长式管教,再也不灵光了。

从隔代关系看,很多网瘾少年都与父母聚少离多,缺乏共同生活,缺乏亲情陪伴,从而也缺乏交流,这成为两代关系的一种常态。而在很多父母那里,仍死死抱着“我辛苦挣钱供养你,你要好好学习”这样的理念,在一条道上不知疲倦地使劲儿奔跑。这样的努力,很多时候只能感动自己,而并不能得到孩子的共情和理解。

一者,时代不同了,家长们眼里的辛苦付出,在孩子那里或许被视为理所当然、没必要。毕竟,现在成长起来的小孩,也确实被家长保护得很好,少有“匮乏时代”的经验,当然也就不知父母的苦累和苦心。这个时候,家长若总是强调自己不容易,往往会加剧孩子的叛逆。

再者,现实生活的不确定性,同学间的攀比、差异,以及与父母沟通交流的缺乏等等,也会让孩子们变得更内向,他们宁愿转向网络,在游戏的模拟世界中找到自我价值。他们越是热衷于此,其实越是表明他们愿意与这个世界产生联系。

此外,两代人的疏离,很大程度上也与父母习惯操控、喜欢把孩子置于掌握之中有关。尤其是,这种管束还会呈现两极化,孩子不反抗,则越管越紧;一旦遭遇反抗,又干脆躺平。如此畸轻畸重,当然不可能真正获得孩子的认可。

报道中几位家长的遭遇确实让人同情,他们也确实“不容易”。只是,就像这些家长所说的,真的是穷尽了一切办法了吗?当然不是。说到底,一些家长之所以急匆匆不加辨别就把不听话的孩子送进特训学校,宁可听信商业吹嘘,也不去跟孩子多交流,根子里仍在于他们还是相信会出现奇迹,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相信外部的强力会帮助家长把孩子驯服。

想想看,一位在工厂打工的女工,宁可花费35000元也要把孩子送进特训学校,甚至不惜与学校一起设套,竟然以涉嫌网络诈骗的理由把孩子架上车带走。这样粗暴蛮干,当然不可能找回自己那个一度可爱、乖巧的孩子。

孩子不是一个被物化的客体,而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两代人之间,应该进行感情的互动,而不是命令式的对话;应该进行平等的探讨,而不是一味掌控;应该是一起成长,而不是单向输出。

今天我们怎样做父母?这个曾在上个世纪初就被深沉追问的话题,至今仍不过时。至少,为人父母,需多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别把送孩子去特训学校作为管教的终极手段。

撰稿 / 胡栖安(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