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买房,还是存钱……我们怎样才能管好自己的钱袋子?

炒股,买房,还是存钱……我们怎样才能管好自己的钱袋子?
2024年10月09日 11:28 创业邦

来源:创业邦

来源丨刘润(ID:runliu-pub)作者丨刘润图源丨摄图网源丨刘润(ID:runliu-pub)作者丨刘润图源丨摄图网

我明白。我明白。这两天,你的手机屏幕,大概和我的一样,被股市的讨论狠狠占领了。

国庆看短视频。看到人们乌泱泱打飞的去香港开户。

开工刷公众号。文章第一句话就是“20分钟史上最快破万亿成交额”。

你看着看着,手机震了一下。失联已久的亲朋好友头像上,突然冒出了红点。

打开对话框。对面发来一句话,“借点钱呗”。

这种状态,太可怕了。

你看过《时间规划局》吗?这就像是手臂上的那个生命倒计时器。不断催促你,快点,再快点,再不做决策,就要命了。

我很难和你说,这件事到底是好是坏。

但是这次股市,也在拷问你我一些问题:你手上具体有多少钱?你每个月收入多少?支出多少?你做过合理的财务规划吗?

你不用回答我。但你心里,有明确的答案吗?

前段时间,刘润读书会直播间,邀请来了一位财富管理高手,贾昌勇老师。

贾昌勇老师做过18年金融央企内训讲师,还是RFC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

听完贾老师的分享,我有一个核心感悟:越是外部环境震荡,越要打好个人财务基石,做好安全垫。

贾老师做规划的这18年里,牛熊交替过好多轮了。有2005年的“世纪大牛”、2008年的“四万亿行情”、2014年的“成长股”、2018年的“蓝筹股”,也有2015年的“股灾”、2020年的“新冠”......

时间长了,你会发现,眼前的波动放到你的生命里,就像是扔石头入海,实在是太小的一部分。

请原谅我今天非要拉着你聊这个话题。但我想,现在的你,或许会需要今天这篇文章,帮你稳一稳内心。

算账:有结余,才富裕

如果问你,想赚多少钱,你可能会告诉我一个明确的数字。或者回答说,“自然越多越好啦”。

但如果问你,一生会花多少钱?我猜,你的答案大概率是4个字:“我不知道”。

想要更多,这没问题。每个人都在努力追求一个美好的生活。

只是,很少有人,好好算过账。

这会有什么问题?

一个账务不明的公司,是没有生命力的,很快走向破产和暴雷。而管理好自己,就跟经营好企业一样,更要算好账。

不清楚自己的实力和底线。追逐又是无上限的。当缺钱、窘迫、经济压力,接踵而至,人生如何幸福呢?

贾老师提出了2个特别有意思的概念。

第一个词,是“生命资产”。

你觉得,你这一生所拥有的最珍贵的资产是什么呢?

大学赚的启动资金?工作后攒的第一桶金?第一辆车?第一套房?

都不算。贾老师说,最珍贵的,是你的“生命资产”。

最简单的衡量方式,是线性思维先算出一个具体的数字。

比如,假设你从小就是优秀学生,毕业后去了一线城市工作。你在25岁时,找到了一份收入很不错的工作,一个月工资1.5万。

这样下来,一年就是18万。工作35年,不考虑普调和通胀,一生积累下来就是630万收入。

这630万,是你的生命资产的基础线。

但是我们的一生,并不是这样过的。

你大概率会经历单身、创业、成家、生子、投资、中年、退休、传承,会分成很多个阶段。

每个阶段,又有每个阶段的任务和状态。

如果12年为一轮。人的一生,到底有哪些财务所需?又是需要多少轮来完成呢?

贾老师把人生分成了三个阶段:

1)培育期。

从出生到工作,一般人是0到24岁,大约两轮。

这一个阶段,是发现和培育一个人的梦想和财富管理认知的时期。

塑造得好,能少走很多弯路。你积累财富的效率会更高,最后的结余也会更富足。

2)工作期。

从毕业工作,直到退休,大约是24到60岁,三轮的时间。

这个阶段,你可能一直打工,也可能创业,是一个创造和流转、不断增加资金的时期。

3)退休期。

从退休到生命结束,一般是2-5轮的时间。

这个阶段的议题,就变成了传承和享受退休生活。

不要小看传承这个议题。

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

美国也是一样。根据数据统计,美国家族企业能传到第二代的大约有30%,能传到孙辈的大约是12%,而传到三代之后的,只有3%。

所以,传承,也是需要财富认知的。

你看,每个阶段的侧重点,还有创造财富的能力,都是不同的。

身体逐渐衰落,是大自然的规律,我们无法抵抗。但是精神意识的成长,却是可以一直积累和蜕变成长的。

财富认知,则是后者。

第二个词,是“财富平衡”。

你的生命存在,那么就具备了创造财富和消耗财富的双重属性。

而我们终其一生,其实都在寻找“创造”和“消耗”的平衡。

我们常说,家家有本糊涂账。边赚钱,边花钱,走一步看一步。

似乎不论赚多少钱,都给自己从来留不下足够的钱。就容易陷入被动、很缺钱的状态。

现在,把你的月薪放大,放大。去估算自己一辈子能挣多少钱。接着,把你的支出放大,放大。你看看你这一辈子,会花多少钱。

如果你在这样的粗算下,收入减去支出都已经没有结余,甚至是负债,那你要警醒了。

你的财富是不平衡的。

比如前面算的630万收入,小明每个月花销6000元,35年工作期就是252万。假设退休期25年,还需要180万。

到目前为止,似乎收入兜住了支出。对不对?

但如果,他再买个超过200万的房子和30万的车子,那么他的人生财报结余就是负的了。

医学专家告诉我们,在科技、医学的进步之下,我们的寿命,渐渐会提升到100岁,甚至120岁。

那么,这代人,很可能迎来12轮的生命周期。退休期,或许远远不止20年、30年。

该怎么办?

贾老师说,我们的生命,有个1:4的收支平衡。

也就是说,我们大概率只能用1/5的时间挣钱。而挣的钱,却拿去给4/5的时间以及三代人去花费。

好在,你还有2个系统去兜住花费。

第一个系统,就是前面说的“生命资产”,靠的是人来赚钱获得的主动收入。

第二个系统,是用钱赚钱,靠的是投资理财等方式,获得的被动收入。

你会发现,如果想保证生活质量,仅仅靠主动收入,或许是不够的。

不仅如此,你的人生财富,还不一定是你自己一个人的。

你我的身后,有三根生命线。父母的。自己的。孩子的。互相交错。

所以,这其实是个不那么简单的系统。如果你只是走一步看一步,很容易造成一些断崖式的财务困境。

看清一件事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拿起放大镜。

细节上放大,知晓你每个月具体的花费,找到你的消费黑洞。同时,也要放大去看你的收入,还有什么可以提升的空间。

方法之二,是加上具体的数据、事实,算出一个相对精确的结果。

得有一个思考大方向。

贾老师提出了一个财富三角。

财富安全。财富独立。财富自由。

财富安全,指的是生命资产和安全保障之间的平衡。

财富自由,则是完成生存与使命的任务。

财富独立,意味着你一辈子的资产和负债的平衡。

安全靠保障。自由靠投资。独立靠管理。

具体怎么计算呢?

生命资产。财富平衡。

前面我们说到,生命资产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阶段,要做好每个阶段的事情。

我想。工作期,你的状态大概率单身。就先从单身财报说起,再聊聊婚姻财报吧。

单身:

有安全,才能谈增长

单身,能赚敢花,一人无负担。但如果想要财务健康,还是需要好好规划。

一位单身人士,至少应该做到什么程度,才是健康的呢?

答。第一个要考虑的,还不是如何暴富,而应该是,“怎样财务才是安全的”。

遇到较大的财务风险时,永远要给自己配置兜底选项。

给你1分钟思考一下,有谁能给你兜底?

亲朋好友帮助?可以。但是,他们也有他们的“生命有限公司”要经营。请求他们帮助,你是否能处理好“担保”的风险和人情世故?

社会公益和爱心人士的慈善?的确。当你遭遇重大变故,还有社会和国家可以提供援手。但这是可遇不可求的。

有事自助。明白。那么我能做什么?别卖关子了。快告诉我。

你还可以选择,一种以人的生命为标的的保障资产,保险。

保险一般又可以分为两大类,健康险和理财险。

市面上你被推销的,许多都是和理财有关的,比如储蓄险。这个一定要读清楚产品说明书,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而这里尤其要谈的,是健康险,尤其是医疗险和重疾险。

不论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还是一场意料之外的重病,都会让一个普普通通的幸福家庭,不堪重负。

保险的本质,是一份契约合同。

你平时花较少的钱,风险来时,可以按约定兑付一大笔急用资金。

如果你对这个没什么概念,这里也可以给你举个粗略的例子。

继续拿小明举例。他25岁,买重疾险,大概率每年5000元左右。遇到重疾,一次性能拿到50万的赔付。

这意味着,他哪怕因为疾病三年无法正常工作,也能很好地养活自己。

做好财务安全的准备,就算遇到不确定性,你也能喘一口气,而不是天塌了。

贾老师总结了4大指标,来帮助你衡量平时的财务平衡情况:

1)紧急周转金:6到12个月生活支出的现金

紧急周转金,指的就是当突发事件发生,你手里有多少现金。

假设从现在开始你无法正常工作,或者就是单纯不想工作了,想去看看世界。

这笔钱,还能让你“活”半年到一年,可以好好过渡。

2)结余比:月结余/月收入>20%

回看一下自己,你的旧习惯是不是“收入-支出=结余”?

每次拿到工资,先花钱。过到月底,再去看手里剩下什么。但是大概率,是月光。

贾老师说,有结余,才是理财的第一步。

不如换一个顺序。先把强制储蓄的部分划出来,剩下的,才是可以随便花的。

所以第一个要计算的,就是自己的结余比。也就是看你每月的结余占收入的多少。

比如小明,每月工资1.5万,假设到月底一看,哇塞,开销1.3万元,结余2000元。那么,他的结余比就是2000/15000=13.3%。

贾老师建议,比较平衡的状态,结余比最好能不小于20%。

那如果这样看的话,小明的结余比就不太平衡了。

怎么调整呢?

小明如果每次工资到账后,可以先把自己本月想要存下来的5000元,第一时间先转到另一张卡上存好。剩下的,再拿去随便花和投资。

这样,“靠人赚钱”和“靠钱生钱”两个系统同时启动的时候,才不会互相干扰、手忙脚乱。

3)信贷比:信贷支出/月支出<30%

除了“靠人赚钱”和“靠钱生钱”之外,你往往还不会满足。自己的钱规划完了,还想规划“别人口袋”的钱,从而满足自己的所需和增值。

“信贷”,简单来理解,就是“借钱”。比如房产按揭贷款、信用贷款等。

借钱,不是不能做。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时刻绷住一根弦。

比如,房贷,是普通人一生中能借到的比较良性的债务了。

但是,借钱炒股,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却是比较糟糕的选择。

当你透支未来的收益时,也要看看自己是否有能力承受对应的风险。操作不当,血本无归,是比较常见的情况。

而花呗、白条等等消费贷,尽量到期就还。因为这会影响你的征信。

贾老师也给了一个参考数值。信贷支出,最好不要超过月支出的30%。超过这个比例,生活压力就比较大了。

这个月还不完,那就很容易滚到下个月,再下个月......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到一个无法想象的地步。

4)短期偿债能力:现金类资产/年度负债>1

意思是,你手头的现金,能偿还一年中你欠的所有钱。

低于这个水平,当你收入中断、失业、患病的时候,你可能就要忍痛到处求助。

应急。结余。信贷。负债。

4个指标。明白了。

就像贾老师在书里说的那样。你的生命,就是一个重要的原生资产:

“生命资产是注册资本,寿命是经营期限,梦想使命是战略目标,特质天赋是核心竞争力。”

这样看来,其实每个人都是创业者,经营着一人有限公司。

那么婚姻,就是合伙创业,变成“夫妻为股东的家庭合伙企业”。

我们继续说。

婚姻:哪怕,哪怕分开了

有规划的,会更体面些

一个人生活,要打理好自己的生命资产。而结婚,则意味着,你投资了别人的生命资产。

个人财报,啪,合并成了家庭财报。

正如好的合伙企业是用心经营出来的一样,幸福的婚姻也是。

贾老师通过过往的咨询和统计数据,得出了一些让资金流转起来的结论。

工作、投资还有信贷,会形成3种流动状态。

一种,是“充分循环运转”。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钱花出去了,但是你买的是一笔投资,能把负债转化成资产获得增值,并能创造出新增的现金流。

说人话,就是一份钱花出去,并没有消失,而是能弥补之前欠的钱,产生更多的现金。

第二种,和“充分”相对,就是“未充分循环运转”。这种比充分运转,少了创造新现金流这一步。

第三种,就是自然流失掉了。也就是说,一笔钱花出去,有去无回。

而一个家庭能幸福存续,非常需要减少第三种,增加前两种运转系统。

具体而言,和个人单身状态不同。一旦你进入婚姻了,就需要思考4个关键决议:购房、生娃、家庭保障以及优化收益。

我们一个个来说。

1)购房。

两个人组建家庭,在传统的观念下,首要考虑的,就是房子了。

值得注意的是,夫妻二人往往生命资产是有高有低的。

比较高的那方,如果不做好规划,很容易犯“虚荣”,比如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房子、车子,甚至分期付款奢侈品等。

而自住房产,会是一个“未充分运转”的投资。

这就意味着具体到钱上,两个人一定要思考并计算清楚三个数据:首付款、贷款总额、每月房贷支出。

并从其他地方来补上这部分的现金流出。

算清楚数据,才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对应怎样的房产,而不是被“虚荣”牵着走。

2)生娃。

贾老师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很精辟。

他说,养育孩子,是一场你要用一辈子来做的天使投资。

关键词,一辈子。

时间这么长,是有好处的。

就比如说,投资。

拉长时间,通过宽基指数,平均大概能期待一个6-8%的年化收益。

那么,假设你从孩子出生开始,每个月定投1000元,按照6%的年复合收益率,一直坚持到孩子70岁,他会拥有多少钱呢?

答案是,超过1000万。

不要小看时间和复利的力量。

投资如此。养育也是如此。关键在于一以贯之坚持下去。

所以,夫妻完全可以提前做教育金,然后随着孩子的成长阶段不断做调整。

初期投资,你可以每月定存2500元到专项基金里,坚持18年。这笔钱,存到孩子成人,用作大学教育金。

其他还有基本生活抚养费、进阶的基础教育费、深造、风险启动备用金等等,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配置。

同时,也别忘记财富认知的养育。

最关键的,是要专款专用,持久稳定。

不能今天爸爸要拿去炒股,明天妈妈拿去创业。

市面上也有非常多产品可以选择,有的产品还能选好受益人是孩子,这样没人能拿走他的份。

3)保障。

单身的时候需要保障,结婚后一个家庭更是需要保障护航。

关键点在于,要优先保证家庭支柱。

最贵的生命资产一定要有保障。优先给他或者她,配置好四大险种,重疾险、医疗险、寿险和意外险。

不然家里的顶梁柱病倒了,整个家庭就崩溃了。

初期条件不够的,可以先选择基础的,后续随着收入增长再去完善。

4)优化收益。

前面的事情做完之后,你会发现家庭财报里,出现这样的现象:成本增加、结余减少、收益下滑。

没办法,都是成家立业所必须的“开支”项。

但不能放任家庭财富就这样流失掉,怎么办呢?需要优化收益。

比如,投资靠谱的同学一起创业、认真学习理财知识进行系统性投资、主业争取升职加薪、开辟副业等等,都是不错的选项。

关键在于,夫妻两人,力出一孔。

好好谈钱,才能好好谈情。

把夫妻的财务状况清楚明细,收支平衡。就算,就算最后不再是一家人,也能更体面、更有原则地,把这家“合伙企业”清算退出。

聊到这里,贾老师还分享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见解。

你可能会问,不就是一个小家吗?有必要弄得这么精细和复杂吗?

有必要的。

我们所在的国家、所生活的社会,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小家庭构成的。

贾老师说,生命,是被忽视了的原生资产。而全世界的优良资产,其实都是人驾驭的。

书里把宏观经济和家庭财务的联系,分成了五层。

最上一层,是央行为首的调控中枢,往往是通过对货币、利率、发债等方式来调控。

接着则是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通过发行金融产品或者房贷等方式,近一步和个人联系在一起。

随着时间推移,金融市场又通过市场周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影响着宏观、中观、微观。

中观又是由行业、公司构成的经济网络,向上推动国民经济,向下影响着个人和家庭的消费。

图片来源:《家庭财报“十字表”,和你一起穿越经济寒冬》图片来源:《家庭财报“十字表”,和你一起穿越经济寒冬》

我国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出口。

一个小家庭买房会间接影响国家的固定投资,消费影响消费,哪怕你打开跨境电商网站下单,都能影响进出口。

所以,如果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稀里糊涂,这个国家也会稀里糊涂,从而又反哺到个人,进入负循环。

好了。

单身。婚姻。是状态。

中年。退休。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的两场超长待机的大考。

又该如何安排财富呢?

大考:

中年过三关,退休后重生

先说第一个大考。中年危机。

贾老师说,中年人,有三关要过。

哪三关?

第一关,是增长。

前面和你聊过,大部分人,都是在用1/5的生命赚钱,供养另外4/5的生命。

1:4的财富平衡中,“1”的部分如果想要挣更多,就得思考如何增长。

无非是,靠人赚更多钱,以及,靠钱赚更多钱。

从而,你就有了2个目标。工作目标。投资目标。

每个目标,各有一个核心要素。工作是“生命”,投资是“本金”。

如果你体力好,每天生机勃勃,工作、能力、时间、自我升级,就会变得可控,并且像锻炼肌肉一样不断提升,越做越好。

而只有当你有本金,你才能去投资。这也是结余的重要性之一。

接下来,则是做苦功夫,去学习选择怎样的资产、期待多高的收益率。

比如,短中长期的投资,产品选择也会不一样。而你的交易频次,又决定了你会花费的手续费。

第二关,是减负。

1:4的财富平衡中,要面对“4”的部分产生的支出和负债。

和年轻时候不同。年轻时总想着未来有更多可能,年轻时的负担,未来都能被中年或者老年的自己解决掉。

但是当你真正步入中年的行列,你得直面困难,不能再逃避。

贾老师说,所谓的减负,是要把一切不必要的开支砍掉,梳理并清偿每一项不良债务,留足现金,降低欲望。

并且,立刻把未来的养老、养育等目标规划起来。

第三关,是避险。

中年常见四大风险,身体健康、婚姻风波、经济波动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以及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心智冲击。

身体健康,可以通过尽早运动健身,搭配对应的保险保障来应对。婚姻风波,则是婚姻财报和感情经营的的课题了。经济波动,虽然是不可抗力,但是也可以通过学习,在对应的周期阶段,做好相应准备。

但更重要的是,你的心智。

贾老师说,中年的心智像黎明前的黑暗,只有自己一个人,去面对压力的极限。

而如果每个阶段,财富越平衡,内在也会更平稳。心智,才是你的核心财富。

从行动上,这时候,夫妻俩不论之前如何,都应该坐下来,一起进行一次风险的排查和解决。从细节着手,一点点把平衡找回来,把4个指标一步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第二个大考,是退休。

终于,终于。和你聊到退休了。

熬过中年,你会迎来一个享受财富的时期。

但前提是,你在之前的日子里,为退休准备好了足够的燃料和资本。

退休,到底需要准备多少钱?

贾老师总结了三个“本”:老本。资本。成本。

生活的老本,也就是要计算好,在预设的寿命下,满足生活需求需要存够多少钱。

比如,你每月生活开销是6000元,预计准备25年养老金,老伴5000元,预计准备30年。考虑5%的通货膨胀,累计需要742.3万。

这742.3万,就是你需要准备的老本。

重生的资本,则是你辛苦工作了几十年后,去做想做的事情需要多少钱。

比如,收集藏品、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读书、环游世界,等等。

你需要粗略算算,这部分,应该攒多少钱?如果是一人100万,那么从现在就要开始攒起来。

临终的成本,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最后一程。

贾老师在书里举例了一对夫妻。两人约定,当疾病和死亡来临的时候,顺其自然。

每个人做好80万的健康医疗预算,一共160万。哪怕两人买了保险,有200万的保障,超出的部分也就打算不治了。

所以,这三笔钱要提前做好准备:老本,资本,成本。

上面的例子加在一起,三笔资金总计超过1000万元。

如果不理一理账,等你进入老年,可能会发现,真实的状况和自己原本设想的退休生活之间,有很强的落差。

这三笔钱哪里来呢?

提到养老,你可能想到的是基础养老金,几乎没有去想过个人养老账户。

如果只是靠基础养老金,你知道自己退休后,具体能拿多少吗?

假设你退休前每月工资1.2万,当地社会平均工资5千,养老账户缴纳20年,60岁退休。退休养老金大约是3358元/月。

假设两个人都是差不多的,那么合计就是6716元/月。

这和上面每月过万元的支出,差距还非常大。

实际上,在我国,养老金体系有三大支柱。

除了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养老金这两个基础养老金之外,还有一个“个人养老金”。

什么是个人养老金?也就是个人自己出钱买一些商业养老产品,比如基金、股票、债券等。

信息来源:光大证券信息来源:光大证券

退休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