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城二十年:风华正茂 扬航起飞

广州大学城二十年:风华正茂 扬航起飞
2024年09月18日 01:32 新快报

九月开学季,广州大学城迎来了又一批朝气蓬勃的大学生。20年前,这里从一个禾苗青青的江心小岛,建成一座人才济济的现代化“教育城”。20年后,广州大学城聚集12所高校、近20万师生、1200家科创企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强大脑”,更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近日,随着金光隧道正式通车,广州大学城的发展再次迎来新机遇,与国际创新城紧密连通,将推动区域“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助力大学城更深融入城市与湾区发展大格局。

■采写:新快报记者 谢源源

■图片:番宣供图

环境日新月异,颜值和内涵共同提升

20年前的小谷围,是广州城东珠江中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小岛。2003年,广州市以“建设全国一流大学城”为目标,全面启动广州大学城建造。数万名建设者日夜奋战,开辟一条条道路、筑起一栋栋高楼、建起一所所校园,9个月后,一座崭新的大学城拔地而起。

2004年9月,广州大学城迎来了第一批入读的大学生。星云开物(乐摇摇)创始人、董事长陈耿豪告诉记者,他就是在2004年入读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作为首批学生,大家习惯自称“开荒牛”。

“当时我们入读时,大学城像一个大工地,校舍还在加急建设中,但是建设速度很快,入学时生活区只有6栋楼,不到一个学期,整个区域就建好了。”陈耿豪回忆起来仍印象深刻。绿化不足、交通不便、缺乏商业配套……起步阶段的大学城百废待兴。

“2005年我来到大学城读书,当时可以用荒凉来形容。学校里树木刚种下去不久,夏天特别晒,军训时还被晒得起疹子。学校楼下只有一个超市、一家理发店,想吃宵夜则要走到贝岗村。”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林道谧告诉记者,如今,大学城的商业配套完善了很多,广大商业中心、北亭广场、GoGo新天地等商业中心相继开业,学生购物和“觅食”有了更多选择。大学城的交通路网日渐发达,地铁四号线、七号线分别开通,学生进出小谷围岛更便利。近日,连通大学城一期(小谷围岛)与二期(新造片区)的金光隧道也开通了,两岸通行时间缩短为5分钟。

“大学城早已今非昔比。”2021年回到大学城任教的林道谧说,如今,优美静谧的环境、便利完善的设施,使大学城成为大学生报考的热门之地。

经过20年的建设发展,大学城已成为宜学、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化智慧城区。2008年,外形酷似“飞船”的广东科学中心建成开放,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最大的科技馆/科学中心”。2020年,大学城轮滑中心翻新后向市民开放。每逢周末,拥有大片草地,绿树与湖水相掩映的大学城中心湖,更成为市民露营、遛娃的好去处。

大学城的蝶变之路,还将继续启程。当前,围绕广州大学城道路品质、城市管理与园林绿化品质、高校及周边品质、村容村貌品质等重点项目,大学城全域品质提升正全力实施。今年5月,广州大学城科普科教文旅示范区正式启动,将打造为有颜值、有内涵、有温度、热辣滚烫的科普科教文旅示范区,进一步擦亮“大学书香”文化名片,促进岭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创新要素集聚,为人才成长提供沃土

“我在大学城读书,又回到这里创业,一直扎根在这里。”从华工毕业后,陈耿豪于2015年成立了乐摇摇公司,近十年时间,乐摇摇在大学城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陈耿豪坦言,企业的壮大离不开大学城良好的创新创业土壤,在大学城创业期间,公司获得丰富的人才资源、科技成果转化和政策的大力支持。

“以前我们读书时大学城创投的氛围、学校的支持,包括相关政策都没有这么完善,大多时候是摸着石头过河。而现在整个科创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仅有丰富的孵化器、加速器,学校在产学研方面的支持也很多,政府出台一系列减免税费、资金支持政策,有助于企业渡过初创期难关。”陈耿豪说。

在林道谧看来,近年来,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变化尤其显著。“中山大学开设了创业指导课程,我常常带着学生走进企业去参访,大学城的两家独角兽企业、多家孵化器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课程汇报阶段,也邀请企业走进校园,对这些项目进行点评和建议,寻求双方合作机会。”

“大学城的创新创业氛围很浓厚,各高校学生间的双创联动非常多。比如学生参加创业大赛,他们需要跨学科合作,中大的学生找来华工的学生加入,在大学城就特别方便。他们在比赛结束后,一些优秀的项目还可以落地到大学城的孵化器进行孵化。”林道谧说。

据了解,大学城累计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个、国家级众创空间4个、港澳创新创业平台2个、高校双创基地12个,建成和在建孵化空间近100万平方米,累计孵化培育企业超1200家。

以有米科技双创示范基地为例,8年来,成功孵化出以探迹科技、星云开物等独角兽企业为代表的科创型企业超200家,贡献产值超40亿元,创业带动就业超5500人次。

创新要素集聚,产业环境良好,双创氛围浓厚,高端人才汇集。广州大学城经过20年的发展,已成为广州“智力核心”的创新之城。今年4月,番禺区政府与小鹏汇天签约,共同将广州大学城打造成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岛。从创新研发到应用场景落地,广州大学城低空经济产业腾空起飞。未来,广州大学城聚力打造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新兴产业发展聚集地、科技成果转化主阵地,番禺区将持续放大“企业+产业+就业”叠加广州大学城“智核”优势,奋力将大学城打造成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圆梦地。

声音

“人才优势将为大学城带来无限可能”

“我们来到广州大学城有10年了。从2014年将研发中心搬到大学城,再到2017年将公司总部也迁到这里,看中的是大学城的科创氛围、交通便利,以及番禺区的营商环境。”在广州大学城智创园,广东盈世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吴秀诚告诉记者。

“公司的初创成员基本来自华工,有好几人就是居住在番禺区,我们同事也有很多来自华工、中大,大家见证着大学城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活配套逐步完善,交通更方便,产业载体和空间越来越多。”吴秀诚表示,大学城从仅有地铁4号线,到2016年地铁7号线开通,近日又开通了联通南北岸的金光隧道,交通更加完善。“香港同事从香港坐高铁出发至广州南站转地铁抵达公司,全程只需一个多小时。”让他感受最深的是政策方面,广州大学城连续多年举办人才大会,真金白银招才引智,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更优的生态。

“我们每一年都在大学城的高校招聘一些优秀人才,公司跟华工、中大、暨大也建立了校企合作。”吴秀诚说,大学城有天然的人才优势,而人才正是大学城发展的第一要素。

“作为一家技术研发型企业,我们深感未来发展中人才的重要性,随着数字经济跟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大学城的人才要素作用将更加凸显。”吴秀诚表示,未来,大学城向大湾区“硅谷”发展,不仅要成为“苗圃”,更要给“参天大树”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期待大学城诞生更多独角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更多上市公司、头部企业,让大学城这颗湾区“明珠”更加闪耀。

数说大学城

一座“巨大科创孵化器”

广州大学城拥有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最强、科研水平最高、学科最齐全的12所高校,拥有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以及各类科研平台213个(国家级实验室26个、省部级实验室168个),其中与广州发展结合度较高的省部级以上实验室128间,累计专利数量占全广州1/4。建成广州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现已征集入库项目2500余个,集中在电子信息、智能网联、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集聚约20万师生,其中院士(含双聘)6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2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160余名,博导1400多人。

广州大学城累计建成国家级产业培育示范基地4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4个、高校创新创业基地12家,总面积近30万平方米,在创团队400多个。培育规上企业64家、高新企业80家、“三个一批”企业5家、全球独角兽企业2家、广州未来独角兽企业2家、广州高精尖企业2家。

广州市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