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已满!1500℃“铁水流星”下的火龙灯舞,龙年春节火起来

订单已满!1500℃“铁水流星”下的火龙灯舞,龙年春节火起来
2024年01月12日 21:03 红星新闻

“岁岁春节烧火龙,烟花遍地乐融融。一任火焰高百尺,龙腾人欢气势雄。”这描述的便是黄龙溪“烧火龙”的真实场景。

当无数颗滚烫的“铁水流星”在夜空中“绽放”,火龙从1500℃的“铁水流星”下穿行,跟随音乐鼓点追逐“龙珠”时,舞龙者们便迎来了表演的高光时刻。万点“星火”洒向龙身,围观人群无一不为此景欢呼雀跃。大家用掌声致敬这浴火的浪漫,用欢呼声迎来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

“如果没有人敢往火海里面冲,黄龙溪的火龙就舞不起来了。”这样的信念,黄龙溪火龙灯舞的传承人李恩东坚持了45年。

在另一火龙灯舞传承人苏磊的带领下,火龙龙狮俱乐部的订单量较去年翻了一番,龙年春节的订单也已预定满了,“初一到元宵节,平均每天都有4场演出。过完春节,我们还要到全国巡演。”

近日,红星新闻记者来到黄龙溪古镇,探秘这项2008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烧火龙”技艺,提前寻找龙年年味儿。听火龙灯舞传承人讲述火龙与千年古镇的故事。

▲火龙队正在练习走位▲火龙队正在练习走位

龙年春节不缺订单,但缺舞龙人

火龙灯舞,便是当地人口中的“烧火龙”。“中国自古将龙视为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祥瑞象征,因而常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丰收。”每到农历新年来临之际,黄龙溪火龙灯舞第四代传承人、同时也是当地火龙龙狮俱乐部带头人苏磊,就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

“今年是龙年,我们舞龙队比往年都要忙。过完春节,我们还要到全国巡演。”苏磊手持生铁,正在将成堆的生铁敲打成小片,为打铁花表演做准备工作。他初步估算了一下,早在一个多月前,今年春节邀请他们去表演“烧火龙”的订单就已经预订满了,“订单量比去年翻了一番。从初一到元宵节,平均每天都有4场演出。这个龙年,我们不缺订单,但缺舞龙人。”

▲摆放在院子里的舞龙道具▲摆放在院子里的舞龙道具

在苏磊的记忆里,“烧火龙”离不开放烟花。舞龙队伍由10人组成,1人舞动“龙珠”,其余9人追逐“龙珠”,过程中要展现出游龙出海、滚翻腾云、喜聚蟠龙等技艺。当烟花化作漫天华彩、遍地生金时,也迎来了舞龙互动感最强的时候,“在我小时候,围观的群众可以用烟花‘烫’龙身,甚至连冲天炮都可以往龙周围放,烟花越耀眼、呐喊声越大,龙舞的就越精神,场面很是热闹。”

这“烫”龙身和龙尾的烟花大有讲究。“由祖传秘方制成,烟花热量低,火焰艳丽、耀人眼目、喷射有力,却不伤及舞龙艺人的身体。”苏磊笑着说,烟花的制作传到自己这已是第四代了。“熟悉我的老乡都会叫我‘火药哥’。”回忆起当年看“烧火龙”的热闹场景,他说,“两边的街道、二楼阳台都站满人,舞龙队经过时,有的老乡为了拿烟花‘烫’龙,甚至把鞋都跑掉了。”

▲火龙队正在练习走位▲火龙队正在练习走位

不过,随着环保政策以及诸多原因,火龙队用打铁花技艺取代了传统烟花燃放的表演。“我还专门去重庆铜梁学习打铁花。”苏磊说,“烧火龙”的精髓就在这铁水当中,用焦煤将生铁熬制成1500℃的可流动铁水,并根据风速,控制打铁花的角度。“滚烫的铁水抛向空中时,被击打得越重,铁花就会绽放得越高。这样落下来时火星的温度就会更低,大概30℃-40℃,不容易烫伤打赤膊的舞龙队员。”而对于打铁花这门技艺,苏磊依然充满期待,“我们考虑加入更多的元素,比如改变铁花的颜色或形态,目前还在持续尝试创新中。”

在树上诞生的念头,他坚持了45年

在成都双流黄龙溪火龙龙狮俱乐部里,2名队员正在忙着制作火龙。“做一条上好的火龙,要运用编、绕、缠、别、剔等十多种工艺技巧和多种材料,分别制成龙头、龙尾、龙鳞和龙角等。”火龙灯舞传承人李恩东是苏磊的师傅,他指着一条用过的火龙说,“这些布料虽然是不易燃材料,但铁花落在上面还是会留下印记,一个一个的小黑点。”

▲队员正在制作舞龙所需的道具▲队员正在制作舞龙所需的道具

时间回到1964年正月初二,“那年我11岁,爬到一棵大黄桷树上看火龙灯舞,还被火花烫到手。”就是在这棵树上,李恩东萌生了成为一名舞龙技艺人的想法,“就好像冥冥之中,我和火龙被一根隐形的线捆绑在一起。”谈及当时感受,他说:“舞火龙的人好勇敢,往火海里冲,不怕烫。”因为不管火花有多耀眼,人群有多拥挤,始终没有一个舞龙人放下手中的龙“逃跑”。

从最初在舞龙队里跟着师傅扎龙、打鼓,到真正开始舞龙,李恩东始终保持热忱,在他心里这是勇气和力量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他认为舞龙和做人一样,要有直面恐惧的勇气,浴火前行才能看到星火如雨的浪漫。“如果没有人敢往火海里面冲,黄龙溪的火龙就舞不起来了。”这样的信念,他坚持了45年。

▲火龙灯舞传承人李恩东▲火龙灯舞传承人李恩东

如今,71岁的李恩东很少上场舞龙了。尽管徒弟们已经学会了制龙的全套手艺,但李恩东会常来“监督”徒弟们完成龙头的制作,“龙头制作最费时费力,一个人要7天的时间才能做完。它得先把毛竹劈成竹篾,按照龙脸凹进、鼻子隆起、龙嘴张开、吐出舌头等造型要求,将竹篾用石灰水泡过后煮至弯曲、串连扎牢,再进行外表装饰,整个过程需要一气呵成,不能有半点犹豫。”

作为曾经的舞龙好手,李恩东制作火龙时第一考虑的不是火龙的外观,而是它舞起来的舒适度。在一次次的改良中,他把火龙的质量减到最轻,骨架的韧性增到最大。所有的竹篾,都是由他亲自挑选不易发霉长斑、韧性好不会断的竹子劈成的,“秋天的竹子最好。因为冬天的竹子脆、易断。春天的也不行,水分重。夏天热,它容易招虫。所以冬至以前,就要把制龙用的竹子准备好。”

▲摆放在制作间里等待加工的龙头▲摆放在制作间里等待加工的龙头

总要有人去守护浴火前行的勇气

在李恩东的家里,有一个高1.9米的根雕摆件,这是他花3年时间自学雕刻,设计制作而成的“龙凤呈祥”摆件。而雕刻用的3块树根,都是汛期涨水时河里捡来的,“每条火龙都有它的生命,舞完后会将其烧了,寓意送龙回东宫,这是传统。我舞了一辈子龙,总想留下一些实物,让后辈了解火龙灯舞这项技艺。这算是一个执念吧!”

“我最喜欢舞龙珠,可以变换不同的动作,由龙珠引路完成龙的游、穿、腾、跃等造型。”李恩东说,自己曾当过兵,学过跳舞,经常将舞蹈动作和武术动作结合在舞龙的过程里。为了让火龙队的舞龙技艺更胜一筹,“我把孙子送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学武,几乎每年春节他(孙子)都要回队里参加舞龙。”他认为,不同的武术技艺能增加舞龙的视觉观赏效果,而这也是一种传承方式,“不管年轻一辈走多远,舞火龙的技艺不能忘。只要有人看,舞龙就不会断。”

▲火龙队正在练习走位▲火龙队正在练习走位

当年,为了壮大火龙队伍,李恩东常骑着自行车到双流周边招人。他招人的要求只有2个:勇敢、身体强壮。甚至隔壁的舞狮队都成了他锁定的目标,“大家觉得舞火龙危险,我只能一个一个去做思想工作。我想,总会有勇敢的年轻人。”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这支队伍得到黄龙溪政府的帮助和支持,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同时,也带动了黄龙溪旅游业的发展。

目前,火龙队固定队员一共有17个人,年龄最大的58岁,最小的是1997年出生的周芮,“我们还有一部分临时队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建筑工人、厨师等。平时他们有各自的工作,火龙队忙不过来的时候,他们会回来支援我们。”至于为啥加入火龙队,他说,“我是看着舞龙长大的本地人,黄龙溪的‘龙’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传承。现在我会在网上学习各种舞龙视频,学到好的动作和技巧就和师兄们分享,希望这项技艺能一直传承下去。”

▲队员正在制作龙头▲队员正在制作龙头

如今,在苏磊的带领下,火龙队多次参加全国大型赛事,还走出国门,前往韩国、澳大利亚等地表演。苏磊表示,下一步计划考虑将舞狮队伍也恢复起来,“今后,来黄龙溪古镇游玩的游客,不仅能看到火龙灯舞,还能看到在梅花桩上的舞狮(表演。”不仅如此,他们还考虑进行跨界合作,其中包括游戏产业,苏磊说:“这也是传承这项技艺的另一种方式。”

红星新闻记者 赵雨欣 摄影记者 王效

编辑 李钰仪

舞龙队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