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辉“摊上”事了,昆仑万维闪崩带塌AI板块

周亚辉“摊上”事了,昆仑万维闪崩带塌AI板块
2023年06月26日 18:24 i黑马

来源:i黑马

AI牛股昆仑万维,“摊上”事儿了。

继节前大跌20%之后,截至今天收盘,昆仑万维报于43.91元/股,股价下跌12.77%。目前,昆仑万维总市值525亿,距离今年最高股价70.66元/股已经跌去31.9%。

不仅如此,昆仑万维的股价下跌,还在AI圈引发了一场空前的“连锁风暴”。自6月21日,昆仑万维股价跌停,市值蒸发150亿元以后,直接带崩了当日的AI板块。领跌之后,剑桥科技、汉王科技等AI龙头企业近期都遭遇减持。

行业巨震的同时,深交所对昆仑万维下发了关注函。针对昆仑万维实控人周亚辉的前期李琼,减持套现并借钱给公司助力AI一事,要求公司向李琼核实并详细说明其坚持公司股份的计划及决策过程等情况。

01减持套现,“贾跃亭式”资本游戏?

这波AI圈的百亿减持,并不是毫无预兆。

近期,多家国内外AI领域上市公司发布了减持公告。国外方面,全球AI芯片龙头企业英伟达近期遭到公司董事以及爱德蒙得洛希尔资产管理公司的减持。

但最终引发动荡的,是6月20日昆仑万维发布的一则大股东减持公告。公告称持股比例11.13%的股东李琼拟通过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586.86万股。同时为支持公司AGI(通用人工智能)和AIGC业务长期发展,将减持股份税后所得的50%以上金额出借给公司,借款利息为年利率2.5%,借款期限为公司完全收到借款之日起三年。

公告发布一日后,昆仑万维放量跌停,报收50.34元/股,跌幅和交易量都创下该股上市以来的最高记录。而此前,作为AI牛股,其股价实现多连跳,从年初的14.41元涨至6月20日的62.93元,涨幅达336.7%。

或许昆仑万维大股东套现”补贴“公司的行为,让投资人们想到了“贾跃亭”式的资本游戏。根据第一财经此前报道,2015年,贾跃亭姐弟通过各种方式套现了400亿现金,只有270亿的资金有明确的去向,剩下130亿的资金去向不明。不过贾跃亭的前妻甘薇却曾经说,贾跃亭只是套现了166亿,而且都投资出去了。”

见证了太多类似故事的资本,显然投资者们对此存疑。而回归到本次减持事件,之所以引发行业波动,与大股东李琼有脱不开的关系。

李琼的另一身份,是昆仑万维实控人周亚辉的前妻。两人于2016年9月离婚,据昆仑万维发布的公告显示,离婚股权分割后,李琼合计持有昆仑万维2.98亿股股份,占上市公司发行总额的26.44%。由于按当时市值,李琼持有的股份总价达到75.48亿元,因此这次分割被称为“A股史上最贵分手费”。

按照6月20日收盘价62.93元计算,李琼拟套现金额或达22.57亿元。假设套现金额为20亿元,其将一般资金借给公司,年利率2.5%的情况下,每年利息约2500万元。这让部分股民调侃道,贾跃亭当年借款给乐视还是免收利息。

有趣的是,这并非李琼首次减持。截至今年一季度,李琼已经通过多次减持,据其他媒体统计显示,李琼或已套现十个多亿。

虽然股东套现无可厚非,但目前来看,监管与股民并不买账。先是深交所紧急下发关注函,要求说明公司及相关人员是否借助市场热点操纵股价,是否与相关人员存在利益输送关系;后有昆仑万维股价与口碑齐跌,股吧里股民已经声讨声一片。

一面是“中国好前妻”减持,另一面是AI风口的强震,困在其中的昆仑万维将何去何从?

02风口捕手,这次真的玩脱了?

说起昆仑万维,其在2008年以一家页游产品游戏起家。赶上了互联网创业的黄金期,创始人周亚辉见证了那一代创业者的杀伐决断,也锻炼出一套独特的商业嗅觉。

在市场上推出多款爆火游戏之后,昆仑万维享受到游戏市场的丰厚回报,在2015年上市之后,更是找到了投资并购这条快速通道。

2016年,昆仑万维与三六零合并收购挪威浏览器企业Opera,抓住了互联网企业出海的第一道东风;之后先后以9300万美元、1.52亿美元入股到收购全球最大同志社交APP Grindr,并于2020年出售;在Grindr之前,还手握映客和趣店这两个成功投资案例。

巨大的投资受益背后,周亚辉被外界称为“独角兽捕手”。2020年之后,昆仑万维更是进军全球化市场,收购了Opera、Star Group等公司,布局社交等新兴业务。

可以说,风口之上总能捕捉到昆仑万维的身影。

去年伴随着AIGC、ChatGPT风口到来,昆仑万维不仅活跃其中,也是较早开始布局的一家。2023年2月24日,昆仑万维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旗下Opera浏览器目前已接入ChatGPT,且合作奇点智源,将在年内发布中国版类的ChatGPT产品”。

一经表态,其股价上涨。自年前的14.85元,快速拉升至了最高26.55元,相较于年初总市值增加超过百亿人民币。

2023年4月17日,昆仑万维正式发布自研大模型“天工”,随后在5月4日的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将“all in AGI(通用人工智能)与AIGC”。站在新一波AI革命的风口之上,打上“大模型概念股”标签的昆仑万维,很快迎来了股价的水涨船高。5月5日,盘中一度达到历史最高的70.66元/股。而在过去的2022年中,其股价还仅徘徊在10元-30元区间。

擅长捕捉风口的昆仑万维,自然不会错过AIGC这波红利。虽然在股价上“赢麻了”,但天工大模型似乎“疑点重重”。

在4月10日,昆仑万维宣布联合奇点智源,号称研发“中国第一个真正实现智能涌现”的国产大语言模型后,隔天便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结合行业政策风险等情况,说明“天工”3.5可能面临的风险。这背后也可以看出深交所的严谨与质疑。

据了解,4月17日,其内部测试的效果不甚圆满。在一些常见问题中,天工大模型的回答不尽人意。例如问到蒸包子问题,蒸一个包子需要10分钟,蒸10个呢?第一轮回答是10分钟;当问到100个的时候,却回答因为蒸包子时间是固定的,所以还是10分钟。

从测试者在公开平台上传的结果来看,天工大模型的表现也差强人意。有测试者要求制作工资表格,其算出的实发工资一栏,却都是错误的。

按照昆仑万维的官方公众号截图显示,其自研百亿级模型「瑶光」在2021年4月的数据表现领先其他玩家,并且在2022年12月的行业评测中仍处于领先水平。但有媒体指出,能力与模型参数量相关,并不能完全体现算法水平。比如昆仑万维的瑶光大模型参数量为140亿 ,而澜舟科技的孟子两个大模型参数仅分别为14~64亿。同时,大模型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例如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下面,有文本生成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等相关技术专利,但昆仑万维找不到相关专利。

在大语言模型混战中,昆仑万维显得有些高调。其在预告旗下大模型“天工”邀测的公告中曾称,自己是“中国第一个真正实现智能涌现的国产大语言模型”,并称天工大模型“已经非常接近OpenAI ChatGPT的智能水平”。

曾有通过内测申请的用户提到,在“长文本能力”检验环节,用户通过一道古诗词鉴别题目测试“天工3.5”的理解能力,让其选择“下列哪一首诗句不属于送别诗?”,但给出的答案却属于送别诗,即便是小学4年级的语文语序题目,也没办法给出参考答案和建议;而在“复杂任务能力”检测中,天工3.5也并未通过。

当然,自今年初以来,国内大模型虽然热闹非凡,但仍是刚刚起步。天工3.5的表现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大模型还处于不断的迭代之中。

如果没有“前妻”减持“补贴”事件,昆仑万维原本还是炙手可热的AI牛股。但端午之后,数万股民见证昆仑万维的“跌落”,并带崩了整个AI板块。

昆仑万维将如何收场?或许波动之下,快速升温的AI板块,将以更冷静的态度审视全局。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