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绝技,只取一瓢饮

七十二绝技,只取一瓢饮
2023年05月05日 06:00 中国科学报

■王善勇

我在“介观热力学”微信群里认识了“老顽童”杨英锐老师。杨老师很有传奇色彩,他算是一位“文科生”,早年留学美国,后来成为美国一所大学的终身教授。他在认知心理学、语言与数理逻辑以及社会学领域有很深的造诣。我之所以说他像“老顽童”,是因为作为“文科生”的他经常在群里晒他读过的经典数学教材,比如《张量计算》《微分几何》《量子力学》等,这些基础数学书即使是理工科学生读起来也非常烧脑,唯恐避之不及。

更有意思的是,他晒的这些书都是非常“古老”但又非常经典的纸质书,且书边磨损得很厉害。杨老师说他有几本书是随身携带的。他告诉大家,这些高深的数学书开始他并不能看懂,看不懂就向人请教。他还有一招就是遇到不会的内容就抄写下来,说也奇怪,抄着抄着那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就从陌生慢慢走进了他的生命,当他最后真的搞懂了的一刹那,禁不住在书上留下了一句话:我懂了!

看杨老师在群里的讨论,会发现他在数学很多领域都有深耕,并成功应用到社会学领域。这位横跨文理的老先生很让人尊敬。更令人惊叹的是在他这个年纪还对数学、物理、哲学这些最本质的东西保持如此饱满的热情,不改初心。是什么力量驱动着这样一位志在千里的“花甲少年”?

也是在这个群里,有一位老师说,和上世纪80年代那些老教授比,他们这代年轻的教授除了SCI论文多以外,无论在理论功底还是在教学上都逊色不少。我认为这位年轻教授的说法并不完全出于谦虚。

问题出在哪儿呢?那时候还没有互联网,找一本外文资料要费九牛二虎之力,不像现在,敲一敲键盘,几乎能找到想要的任何参考资料。问题是,资料多、信息多是好是坏?上世纪80年代的教授虽然资料不多,但在资料有限的情况下却能静下心来深入钻研经典文献,正所谓“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

深厚的理论功底其实不在于懂多少知识,而在于钻研得有多深。就数学而言,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将其不同分支比作少林寺“七十二绝技”的话,一个人无论天赋再高、再勤奋,也很难精通所有绝技。一生中能精通一两项绝技已经是一等一的高手了。

不过,精通一两项绝技并不妨碍对其他绝技有所涉猎。就像有人问鲁迅是如何读书的,鲁迅说他喜欢随便“翻一翻”。这里面有一个精与博的辩证关系。只有精通了某一项绝技,才有能力对其他的绝技有所“勾连”。

说到勾连,我想起了作家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曾说过:“《神曲》是立体的《离骚》,《离骚》是平面的《神曲》。《神曲》是一场噩梦,是架空的,是但丁的伟大的徒劳。”木心的这些勾连、联想可能未必符合严格意义上的文学评论,但在我看来他能找到《神曲》和《离骚》的内在相似性,这本身就很有意思、很了不起。木心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完全取决于他对《神曲》和《离骚》深刻的理解力。

回到理工科,那些上世纪80年代被认为理论功底深厚的教授,可能就是首先做到了深耕一个领域然后触类旁通。

过分精确,反而模糊;适当模糊,反倒精确。用在学术上,不妨这样理解,面临高山仰止的“七十二绝技”,我们的理想可能不是穷其一生地努力去完全掌握它们,而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在深耕一两项绝技的基础上去创造第七十三、七十四项绝技,这才是创新的本质。

为此,我“发明”了“半自觉创新”一词。所谓半自觉创新,是指创新不能太有目的性。历史上,很多创新是在半自觉甚至不自觉的状态下的神来之笔。

“半自觉创新”还有一个重要条件是独立思考。比如美国物理学家费曼有这样的习惯,无论什么知识,比如数学、物理里的公式,他不是拿来就用,而是自己推导。他还有个习惯,对于任何复杂深奥的理论,他都会想办法让其变得“看得见摸得着”,方便真正理解。这或许是他后来发明费曼图、路径积分的原因之一。

对我们这些科研工作者来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然而初心易得,始终却难守。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