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布局 陕西新增4家省级高新区

优化布局 陕西新增4家省级高新区
2023年02月04日 03:36 贝果财经

转自: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王登海 西安报道

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复了延安黄陵,咸阳兴平、武功和礼泉等建设4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此番扩容后,陕西省全省高新区总数达到29家,其中国家高新区7家、省级高新区22家。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陕西省此番新扩容的4家省级高新区中有3家属于咸阳市,在此次扩容之前,咸阳市仅有一家国家级高新区和一家省级高新区,扩容之后,咸阳市和渭南市的省级高新区都达到了4家,在陕西省内同列第一方阵。

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陕西省高新区存在高层次开发区总量小、区域布局不平衡,无论是国家级高新区还是省级高新区,都以关中地区为重,并且多个高新区产业特色不够显著,产业配套环境差等问题。因此,陕西省要因地制宜推动陕北、陕南地区高新区建设的同时,要通过区域联动机制将过剩资源向其他竞争力相对较弱的陕北、陕南地区高新区倾斜,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陕西省内各高新区的联动发展。

省级高新区再扩容

日前,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关于同意建设兴平、武功、礼泉、黄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经研究,同意兴平市工业园区航空航海科技创新产业园、武功县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礼泉县陕西再生资源产业园和礼泉县工业园、黄陵县工业园区建设特色型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别定名为兴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兴平高新区”)、武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武功高新区”)、礼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礼泉高新区”)、黄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黄陵高新区”),享受省级高新区相关政策。

据介绍,此番新升格的4家省级高新区各具特色。兴平高新区主导产业为航空装备、航海装备和新材料产业,加快构建“两航一新”现代化产业体系;武功高新区主导产业为高端装备制造、电商平台经济和循环经济产业,加快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特色产业体系;礼泉高新区主导产业为循环经济、高端装备和绿色食品产业,加快构建绿色化、数字化、高端化产业体系。

另外,黄陵高新区其前身为黄陵工业园区,是延安市继延安高新区、安塞高新区之后的第三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黄陵高新区的定位是“民族圣地·绿色黄陵”,并确立产业绿色发展标杆区、西延协同创新门户区、文化标识创新示范区、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四大发展分定位,重点发展数字文化和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产业。

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复要求,新批复的4家省级高新区要坚持合理、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准入要求,加快推动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开展“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积极承接“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科技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发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塑造创新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辐射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咸阳逆袭

“在陕西省内,国家级高新区在发展初期主要布局在经济发展条件比较好的关中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陕西省的国家级高新区开始逐渐向陕南、陕北地区发展,注重区域协调布局。”陕西省当地一名高校教授向记者介绍,当前,陕西省内的国家级高新区依然以关中平原为重,7个国家级高新区中5个就在关中平原地区,分别为西安高新区、宝鸡高新区、杨凌农业高新区、渭南高新区、 咸阳高新区。陕南和陕北各有一个,分别是榆林高新区、安康高新区。

记者了解到,陕西省的7个国家级高新区中,西安高新区建设于1991年,宝鸡高新区建设于1992年,杨凌农业高新区建设于1997年,其余高新区都是建设于2010年后“三次创业”阶段。

同样,由于省内资源禀赋和创新资源分布不均,陕西省的省级高新区也分布不均。记者了解到,在此次扩容之前,陕西10个地级市中,渭南市的省级高新区数量最多,达到了4个,分别是富平高新区、蒲城高新区、韩城高新区、白水高新区。宝鸡、延安、榆林、汉中、商洛5个地级市均有2家省级高新区。除此之外,西安、铜川、咸阳、安康各有1家省级高新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入围的4家省级高新区中,兴平、武功和礼泉3家高新区均在咸阳。

在此之前,咸阳拥有1个国家级高新区咸阳高新区和一个省级高新区三原高新区,其中,咸阳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5月, 201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三原高新区在2015年6月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是关中地区在县级设立的首家省级高新区。

黄陵、武功、兴平、礼泉四家各具特色省级高新区的批复建设,是进一步优化全省高新区总体布局,充分发挥高新区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排头兵作用,有效促进关中协同创新、陕南绿色发展和陕北持续转型发展,加速构建全省秦创原协同创新“一总多区多平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

协同发展

记者了解到,2021年6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推动陕西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力争实现国家高新区地市全覆盖,布局建设省级高新区超过25家;高新区内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7000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比重达到70%;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18%,高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

此番扩容后,陕西省高新区总数达到29家,其中国家高新区7家,省级高新区22家。

相关数据显示,陕西省内的高新区集聚了全省56%的高新技术企业和38%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各类研发机构1619家,各类创新创业孵化载体384家。高新区已成为陕西名副其实的经济高地、产业高地和创新高地,是陕西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当前,陕西省内的7家国家级高新区已经有了特色的发展方向。西安高新区培育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宝鸡高新区重点发展钛及钛合金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打造中国钛谷;杨凌农业高新区聚焦现代种业、智慧农业,建设具有国家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城;渭南高新区重点发展工程机械、印刷机械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打造增材制造产业化示范园区;咸阳高新区重点发展新型显示器件、智能终端、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榆林高新区重点发展高端精细化工新材料、高端能源装备;安康高新区突出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

对于省级高新区,陕西省的策略是,优化布局,指导现有省级高新区特色化发展,在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新培育布局一批省级高新区。并且提出要“以升促建”,推动延安、商洛、汉中、铜川高新区升级国家高新区。

“陕南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较差,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通过加快高新区的建设升级,立足陕南秦巴山区的自然资源,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带动陕西南部秦巴山区经济增长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陕北地区一直在探索经济转型发展路径,高新区的建设发展可以为当地工业发展注入科技创新,带动科技化、信息化、绿色化,实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上述高校教授表示。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