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GI饮食教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管住嘴”

低GI饮食教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管住嘴”
2022年10月11日 00:28 新快报

在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我国成年人超重以及肥胖的比例已超过50%。减肥、养生成为普罗大众热切关注的话题,“管住嘴、迈开腿”6个字看似简单,但如何“管得住”,归根结底还是要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学饮食搭配。如今网络上流行着各种减肥方法,轻食、低碳水饮食、低GI饮食等,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到底哪种饮食方法才是科学健康之道?

GI(血糖生成指数)权威检测机构及专家表示,根据众多糖尿病患者的有益经验,低GI饮食有助控制血糖指数,是科学的慢病管理方式,业已成为健康生活新风尚。

A 低GI≠低糖,低GI饮食到底是什么?

健身、轻体、养生人士常挂在嘴边的“低糖”“低GI”是什么?近日,低GI食品研发及测试权威机构——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专家柳嘉博士给出了专业定义:“低糖”一般是指糖分含量低,根据《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规定,固体或液体食品中糖含量不高于5g/100g(ml)时,产品标签可声称“低糖”;“低GI”,是指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又称低血糖指数。GI值≤55为低GI食物,通常食用低GI的食物后引起的餐后血糖升高是相对缓慢的,所以GI反映的是食物引起餐后血糖波动的能力。“低糖食品未必低GI,低GI食品也未必低糖。”

具体到生活中,低糖的“糖”其实指的是“碳水化合物”,除了消费者熟知的白砂糖、葡萄糖等外,还包括低聚糖、糊精、膳食纤维、淀粉类糖原等。低GI食物,简单来说,就是使血糖上升速度较慢、血糖较稳定、饱腹感强的食物;越容易使血糖快速上升的食物,GI值就越高,比如葡萄糖、白砂糖、白米饭等。

总之,两者虽然都与碳水化合物有关,但衡量的侧重点不同。低糖的“糖”衡量的是食品中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GI值衡量的是食物升血糖的“快与慢”,低GI的食物升血糖速度慢。

B 低GI饮食有助血糖管理,是更科学的膳食方式

低糖减肥健康有效,还是低GI减肥法更佳?或者限能量膳食、高蛋白膳食才更健康?

柳嘉博士指出,我国2021年发布的《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提到,限能量膳食、高蛋白膳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间歇性能量限制、低血糖指数饮食(低GI饮食)等多种饮食模式均对减重、降低体脂有较好的效果,其中低GI饮食还有增加饱腹感、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运动耐力等优势。“有系统评价表明,1-6个月的研究中,低GI饮食优于其他控制能量饮食,长期食用低GI产品确实是有助于减重。”

怎样的体重管理方法更科学?积累了1700万国民减重大数据的壹健康集团,分享了十多年体重管理经验。壹健康集团健康研究院研发副总监关天竹认为,时下年轻人流行的增肌减脂方法,只关注食物的热量或蛋白质含量,从营养均衡的角度来看,缺乏科学依据,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另外很多人在减肥中推崇低糖饮食,即少吃碳水化合物。事实上,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三大营养素之一,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不仅不利于减肥,对健康也有很大危害。

“低GI饮食有助于体重管理、血糖管理,是一种更健康的饮食模式。”关天竹称,相比低糖饮食,低GI饮食的目标并不是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而是在人体所需要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的量的基础上,采用更健康、更有利于控制体重的低GI碳水化合物替代高GI值的碳水化合物,实现低GI饮食生活。

C “低GI”食品怎么选?看权威报告和数据

低GI饼干、慢糖吐司、低GI蛋白棒……各电商平台和超市中都有不少以“低GI”为卖点的食品,孰真孰假,怎么分辨选购?

“主要的分辨方法是看报告和数据。”关天竹指出,可以先通过产品品类初步判断,如果是奶制品,低GI的可能性较大;如果是月饼、米饭、麦片等产品,要实现低GI难度很大,因此一定要看产品详情页有否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血糖生成指数报告,选购时可要求商家提供相关报告。

“没有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检测认证就宣称‘低GI’是违规行为。” 柳嘉表示,目前国内可进行食物GI检测的机构有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江南大学等,检测机构需要严格根据行业标准WS/T 652-2019《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测试方法》的要求进行GI测试。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是国内权威的GI检测机构,其构建的GI数据库(关注“GI营养工作室”公众号点击导航栏“GI值查询”)中能查询到该机构已出具报告的低GI食品的GI值,可作为消费者选购低GI食品的参考依据。

不过,国际上有GI测试和食品分类规范的标准,而国内有关于GI测试的行业标准,尚无已发布的食品分类标准。柳嘉透露,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已将制定《低GI(血糖生成指数)食品评价规范》列入计划,该项团体标准由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和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京东集团等单位共同牵头,壹健康集团等参与起草,预计2023年底可以正式发布。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段盛林表示,2019年中食院和壹健康共同成立了“低GI食品产学研联合研究中心”,中心成立以来研发了多款低GI食品,包括2款复合蛋白谷物棒、低GI坚果棒、低GI藜麦粥、降GI压片等产品,合作在研的产品有低GI方便米饭和低GI冲泡面等;双方在科学技术奖的申报、GI团体标准的制定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双方合作《低GI食品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获得2022“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另外,我们将在今年11月初召开,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办“2022·第四届中国GI(血糖升糖指数)国际会议”,免费向全行业分享国内外低GI食品的研究和产业发展现状,更多前沿信息可查阅 “GI营养工作室”公众号”。

体重管理知多D

减肥是一门科学,“五力”缺一不可

“科学减肥,能量负平衡是关键,即消耗的能量要高于摄入的能量,在这一基本原则下,还要注意均衡饮食和适量的体力活动。”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柳嘉博士表示,减重是一个长线且分阶段的工作,在减重初期,调整不健康的饮食结构,遵循能量总体控制下的低GI饮食模式,可以达到减脂、减重的效果,这是有许多科学研究所证实的。在减重中后期,配合运动干预,会收到更好的减重效果。

壹健康集团绿瘦品牌倡导:减肥是一门科学,要想健康享瘦,建议在专业营养师和运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在营养介入方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与壹健康集团从基础理论层面共同设计了一套新的体重管理体系,这个体系来源于“医学营养减重理论”,并选择将低GI饮食模式作为膳食干预基础,再结合壹健康·绿瘦“五力合一”服务模式,即除营养顾问外,还包含体重管理规划师、运动顾问、心理咨询顾问、服务管家五大角色合力为用户提供服务,以达到科学减重、健康瘦身的目标。(梁瑜/文)

饮食血糖糖尿病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