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降费让利”

公募基金“降费让利”
2022年09月24日 03:12 贝果财经

转自: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易妍君 广州报道

公募基金主动“降费”渐成趋势。

来自光大证券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今年以来已有77只基金下调管理费,平均降低2.6%。

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下,降费让利相关政策也在持续加码。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鼓励证券、基金、担保等机构进一步降低服务收费,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合理降低交易、托管、登记、清算等费用。此前,证监会层面也强调,公募基金应坚持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切实做到行业发展与投资者利益同提升、共进步。

不难发现,“让利投资者”正在成为公募基金行业新的发展趋势。华宝证券分析师张青在研报中指出,展望未来,公募基金降费让利是大势所趋,以投资者为中心是基金行业长久策略。

债基成降费主力军

公开信息显示,9月以来,诺安鑫享债券型基金、泰信智选成长灵活配置型基金、方正富邦丰利债券型基金等多只公募基金产品均公告了“降费”事宜,涉及管理费或托管费的调降。

对于投资者而言,基金降低管理费、托管费后,基民的投资收益也将相应提高。例如,若一只权益类基金的年管理费由1.5%下降至0.6%,基民持有该基金满一年后,其持有收益率相较之前(管理费为1.5%时)将提升0.9%。

事实上,这一直接影响基民“钱袋子”的变化在今年内愈发常见。在产品分布上,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是降低管理费用的主要力量。此外,部分主动权益类基金对管理费做出了较大调整。例如,某只灵活配置型基金将管理费率由1.50%/年下调为0.6%/年,托管费率由0.25%/年下调为0.1%/年。

关于下调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率,相关基金公司普遍表示,此举是为了更好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成本。

在私募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荣浩看来,基金费率降低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不过,今年权益类产品的表现波动很大,调低费率给投资人的获得感有限,主要是表明一种与投资人共进退的态度。

管理费率下降明显

在投资者购买基金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承担两类费用。一是持有基金期间产生的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二是交易时产生的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此外,就权益类基金而言,基金的证券、期货交易费也是一类需要关注的费用。张青在研报中指出,通常来说,在市场上涨行情下,降低交易频率或可对收益产生正面影响;而在震荡市场行情下,加强交易频率可能产生更好的效果。但是,过于频繁的交易也会导致交易费用的增加。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基金公司下调费率的范畴,并不局限于管理费和托管费,也有基金下调申购费、销售服务费等,或是直接减免C类份额认购费。在上述年内发布下调费率公告的基金中,就有个别基金降低了销售服务费。例如,8月4日,汇丰晋信平稳增利中短债公告称,基金C类份额的年销售服务费率由0.30%下降至0.20%。

这其中,仍以管理费的下降趋势最为突出。近几年来,各类公募基金的年管理费均呈现下降态势。来自华宝证券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17日,主动权益型基金的平均管理费率从2016年的1.4926%下降至1.4581%,平均托管费率从0.2492%下降至0.2386%;债券型基金的平均管理费率从2016年的0.5262%降至0.3704%,平均托管费率降至0.1044%;货币市场型基金的平均销售服务费率从2016年的0.1543%降至0.1391%。

对此,张青分析指出,从海外经验来看,美国各类基金产品费率下降的主动驱动因素是市场竞争、规模效应和被动投资盛行,这也解释了为何债券类基金费率下行速度高于权益类产品。债券类基金的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规模效应也更明显,机构对费率话语权更重。而权益类产品波动较大,投资者更看重管理人的投研能力,对管理费率的敏感性相对较低。

天相投顾基金分析师杜正中也谈到,基金行业有着不断降低费用的趋势。原因在于,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基金业也从最初追求高速发展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转化。首先,降低各类费用相当于让利于投资者,有利于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将使得整体行业文化得到净化;其次,降低费用也将鼓励更多投资者参与到公募基金投资中,而这也将促进整个基金行业的整体发展。

“对于投资者来说,(基金费率下降)一方面可以直接减少费用,从而获得更多利益;另一方面,从长远看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投资者(获益)。”杜正中表示。

政策加持

近几年,国家层面也一直鼓励券商、基金等金融机构进行费率改革,从而更好地服务广大投资者。

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意见》,就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助力市场主体发展等方面提出多项意见。《意见》第二项内容为“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推动减轻市场主体经营负担”。其中包括“着力规范金融服务收费”分项,即鼓励证券、基金、担保等机构进一步降低服务收费,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合理降低交易、托管、登记、清算等费用。

另外,今年4月2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坚持投资者利益优先是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则。而降低基民的投资成本正是其中关键一环。

基于此,当前业内已形成比较统一的判断:未来,于公募基金行业而言,降费让利已是大势所趋。

杜正中向记者分析称,从行业发展来看,高质量发展最终会促使整个行业降低服务费用。因此,降低费用本身也是行业整体发展趋势之一。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意见》则将促进这一原有发展趋势,使得整个行业收费水平得到进一步降低,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张青认为,展望未来,以投资者为中心是基金行业长久策略。首先,在净值化转型的大趋势下,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和转型后的券商资管的费率模式可能相互借鉴,最终让利于投资者;其次,降费根本目的是通过降低基金运作成本,提高投资者收益,最终优化投资者体验,同时倒逼管理人提升研究服务价值以及销售机构完善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服务能力;最后,降费对于FOF、公募投顾等组合配置模式的成本控制也大有助益,能够更好与个人养老金政策相对应,给公募基金创造提供养老金融服务的有利条件。

“伴随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和公募基金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除了债基和货币基金外,更多的FOF产品和股混产品或将陆续主动压低费率。参考海外资管行业市场化发展经验,长期来看公募基金综合费率中枢或将持续走低。”光大证券总量研究分析师祁嫣然在研报中指出。

不过,荣浩认为,《意见》并非是针对行业的强制要求,属于泛行业指引性文件。有能力的基金公司可能会主动进行部分产品费率的调低,但是也会量力而行。费率调低会降低投资人的持有成本,但是费率并非越低越好,建立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一致的基金费率体系才是行业的根本方向。

事实上,对于“让利”投资者,公募基金行业的手段已趋于多元化。除了直接调低基金费率,部分基金公司还推出了浮动管理费率产品,此前也有多家基金公司上报了“让利型”产品。

此外,由于《意见》同样鼓励证券机构降低服务费用,一时间引发市场热议。

杜正中表示,从券商的交易成本来看,券商佣金率已处于低位水平,进一步大规模下降的空间有限。客观而言,畸高的佣金率会影响到交易活跃度,对于市场定价可能造成不利影响,不过从目前来看,由于交易佣金已经相对较低,预计对普通投资者的影响已经相对较小。

西部证券相关研报则指出,《意见》的本意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而非压降基于市场竞争形成的费用。证券行业佣金率下移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未来或将是一个缓慢下降的过程。2021年证券行业平均佣金净费率为0.249‰,同比下降7.88%,延续了逐年下降的趋势。然而,当前时点并没有看到推动佣金率短期内快速下行的催化剂。

参考美国证券经纪业务表现,西部证券认为佣金率下探态势将持续,而国内证券公司也纷纷加快财富管理转型,以此对冲佣金率的下行压力。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