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中秋节系列活动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中秋节系列活动
2022年09月11日 11:07 新京报网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为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于今年中秋节期间,举办“月满中秋,相约两馆”系列文化活动。9月10日上午,走进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大厅,可以看见南侧服务台“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旁,身着志愿者服装的志愿讲解员们正在做公益讲解前的各种准备工作。据悉,馆内在中秋假期开设了多场公益讲解服务,工艺美术、古琴、壁画、戏曲、篆刻……经考核后上岗的志愿者们,为观众们献上一场场精彩的讲解。

“金镶玉”体验。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供图“金镶玉”体验。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供图

同样在大厅南侧服务台,还有手持教师资格证的观众正在兑换月饼。馆方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今年中秋系列活动之一的“庆双节,礼遇师恩”活动。因为今年中秋节恰逢教师节,双节相遇,馆方特别准备了100枚月饼赠予来馆的教师们,以体现对广大教师群体的敬意。

为了更好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中秋期间,馆内还举办了丰富的非遗技艺展示活动。在中央大厅,进行的是京式月饼的技艺展示活动。北京稻香村第七代技艺传承人计明文现场展示了京式月饼中的擀面、包制、成型等技艺,还邀请部分观众进行了现场体验。有观众表示,平时都是买别人做好的月饼,自己亲手体验之后,对月饼的制作技艺有了一定了解,而且和家人一起分享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别有一番香味。

月饼制作。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供图月饼制作。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月满中秋,相约两馆”系列文化活动中,馆内还布设了一个非遗“小庙会”。在这里,观众们耳熟能详的北京兔爷、北京绢人、彩塑京剧脸谱(盔头);以及不常接触到的北京雕漆、北京宫灯制作、花丝镶嵌、金镶玉雕、同仁堂药香和海宁硖石灯彩等非遗代表性项目也纷纷亮相,展示出他们的拿手好戏,缤纷非遗好物的“一站式体验”吸引不少观众驻足流连。

彩塑京剧脸谱(盔头)。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供图彩塑京剧脸谱(盔头)。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供图

馆内中秋活动的重头戏,要数当晚的“明月几时有”民乐专场演出。艺术家们围绕中秋主题,用二胡、箜篌、中阮、琵琶等等传统民族乐器演奏出一曲又一曲的悠扬乐音,从《春江花月夜》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中秋之夜,为观众奉上一场文化盛宴。

演出剧照。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供图演出剧照。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供图

当晚,馆方再次开放了四层外露台,邀请观众走出展厅“置身奥园夜景之中,共赏中秋花月夜”。

编辑 徐美琳

校对 赵琳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