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叶舒筠
中国的动力电池巨头们正在加速走向世界。
9月23日,宁德时代欧洲区总裁MatthiasZentgraf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宁德时代正考虑在欧洲建立第三座电动汽车电池工厂,但目前尚未做出明确决定。
据了解,目前宁德时代在全球已经拥有十二大生产基地,其中只有两家在海外,分别是德国工厂和匈牙利工厂(9月初正式启动),均布局在欧洲。
而除了宁德时代之外,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动力电池厂商也在欧洲布局了电池工厂。动力电池巨头们为何纷纷布局海外?又为何不约而同地选择把欧洲当做是海外重心呢?
宁德时代的全球版图
据市场调研机构SNE数据,2022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70.9GWh,同比增长115.6%,占全球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34.8%,较去年同期增加6.2个百分点。
全球市场份额的增长,也离不开宁德时代“大步伐”的海外扩张。财报显示,宁德时代2022年上半年电池业务在境外实现了222.54亿元的营收,已经是两年前(2020年上半年)的十倍,境外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也接近了20%,
那么,宁德时代是如何“进击”海外市场的呢?可以从销售、售后、制造三个维度解析。
销售方面,宁德时代通过和特斯拉、现代、福特、戴姆勒、长城汽车、理想、蔚来等全球客户深度合作,把产品推向了全球各地。
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宁德时代的电池已经卖到了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装车超过500万辆,“全球每新增3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装载宁德时代电池”。
而在售后网络方面,宁德时代在欧洲、北美、亚洲、澳洲等地的42个国家,建立了81个合作站、6个区域仓库、4个维保中心、3个培训中心。这意味着,在宁德时代眼中,把电池卖出去不是终点,通过服务在海外市场扎根同样重要。
在电池制造方面,宁德时代目前已经在全球部署了十二个生产基地。其中国内工厂有十个,分别位于上海、福建宁德、青海西宁、江苏溧阳、四川宜宾、广东肇庆、福建厦门、江西宜春、贵州贵阳和山东济宁。而在国外的生产基地有两个,分别位于德国和匈牙利。
其中,宁德时代的匈牙利工厂仍处于起步阶段。据新华社消息,宁德时代9月5日在匈牙利东部城市德布勒森签署预购地协议,标志着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项目正式启动。
为何电池巨头涌向欧洲?
9月初宁德时代的匈牙利工厂才正式启动,为何还不到二十天时间,就已经传出其考虑在欧洲建设第三座电池厂的消息?这是否意味着宁德时代的“欧洲战略”正在提速?
实际上,除了宁德时代以外,其他动力电池企业也在加紧对欧洲的布局。9月9日,蜂巢能源宣布,将在德国勃兰登堡州建设面向欧洲市场的第二家海外工厂,主要从事电芯生产。在此以前,蜂巢能源已宣布在德国萨尔州霍伊斯韦勒建设电池包工厂。
今年3月,亿纬锂能与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政府子公司签署意向书,拟将向其购买土地建设电池工厂。今年6月,国轩高科宣布,将在德国哥廷根工厂建设其欧洲首个电池生产运营基地。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今年1-8月,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蜂巢能源和亿纬锂能的动力电池出货量分别排名国内的第一、第四、第六、第七。
为何这些电池巨头今年纷纷“加速跑”奔赴欧洲?主要原因是欧洲的新能源市场足够广阔。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422万辆,同比增长66.3%。其中,中国是最大市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60万辆,同比增长115.58%,而欧洲市场紧随其后,上半年销量为109万辆。
广阔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意味着庞大的动力电池需求量,为了赢得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在欧洲建设工厂成了动力电池厂商的一种选择。
除了存量市场足够大之外,欧洲新能源市场的增量空间同样充满想象力。据彭博社报道,欧盟将制定“能源系统数字化”计划,该计划将要求欧盟在2030年前在基础设施方面投资5650亿欧元(约合3.9万亿人民币),以实现其绿色计划,并结束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其中有一项内容是“在2030年底以前,让3000万辆零排放汽车上路”。
“欧洲能源市场水深火热,传统能源价格上天,新能源优势凸显,此时加速欧洲布局相当于‘低位入市’。”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澳洲资深注册会计师、财经作家谢宗博认为,欧洲是汽车工业的重要基地,聚集了宝马、奔驰、大众等知名汽车集团。近几年欧盟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这些全球领先的汽车企业都正纷纷向新能源方向转型升级,这极大地带动了市场对动力电池的整体需求。
实际上,欧洲主要车企此前都晒出过停售燃油车的“时间表”:宝马、奔驰、奥迪计划于2030年在欧盟停售燃油车,大众计划于2035年在欧洲停售燃油车型……
在传统车企在朝新能源转型的路上,离不开电池巨头们的助力,而动力电池厂商们也需要这一庞大的增量市场。
据“宝马集团新闻中心”消息,宝马集团将从2025年起率先在“新世代”车型中使用圆柱电芯,为满足“新世代”车型对电芯的需求,宝马集团已向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两家合作伙伴授予了价值超过百亿欧元的电芯生产需求合同。这两家合作伙伴将分别在中国和欧洲各自建立两座电芯工厂,每座工厂的年产能将达20GWh。
“欧洲传统汽车产业供应链比较完备,但是在新能源行业发展过程中,电动汽车产业链并未能迅速跟上,特别是欧洲本土电池厂商并未真正崛起,为中国的动力电池企业带来很大市场空间。宁德时代等中国动力电池纷纷出海欧洲,正是看到了欧洲汽车产业的发达和巨大的电池需求。”谢宗博说。
张孝荣也表示,我国动力电池技术排在世界前列,在欧洲布局可以大大推动传统车企向新能源转型战略的实施。
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副院长顾国洪认为,在欧洲建设电池制造基地有三大优势:其一,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优势;其二,发达的技术和高效的生产率;其三,产品进入德国、匈牙利等国家,也就意味着进入了欧盟,进入了4.5亿人口、17万亿美元GDP总量的巨大市场。
布局欧洲机遇和挑战并存
优势互补、市场广阔……对国内的动力电池厂商来说,欧洲成为了必须拿下的市场。但赢得欧洲市场的过程会一帆风顺吗?还面临着哪些挑战?
据媒体报道,宁德时代欧洲区总裁MatthiasZentgraf表示,目前德国的天然气短缺影响了德国工厂生产,正计划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天然气。
可以看到,欧洲能源危机固然为其提供了加速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理由,却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着相关公司现阶段的发展。
同时,美国在近期签署的《通胀削减法案》中也有部分针对中国的条例。据《环球时报》报道,该法案生效后,将投入4300亿美元用于气候、清洁能源以及医疗保健领域,其中包括“向购买二手电动汽车的美国人提供4000美元的税收抵免,而购买新的电动汽车者则可以获得7500美元税收抵免”的政策。
《环球时报》综合美国广播公司、《华盛顿邮报》报道称,该法案为电动汽车的购买者提供新的补贴,但同时加入新的条件,比如汽车必须在北美制造,其电池中至少有40%的金属原料和矿物(例如锂和钴)要在美国或者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开采、提炼,中国被排除在外。
9月22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商务部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方对美方近期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中有关歧视性电动汽车补贴条款表示关切。相关措施以整车北美当地组装等条件作为提供补贴的前提,对其他进口同类产品构成歧视,涉嫌违反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原则。
据了解,美国是欧洲车企的重要市场之一,在美国相关条例对来自中国的电池进行限制的背景下,国内企业在欧洲的布局是否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张孝荣认为,美国法案主要影响北美地区,对欧洲地区影响微乎其微。欧洲各国有自己主权利益,会走自己的道路。
整体来看,虽然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布局欧洲面临着一定挑战,但这些企业“进击”欧洲等海外市场的趋势已经难以逆转。
谢宗博表示,在目前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格局中,中国企业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日韩的LG新能源、三星也紧跟其后。但是,此前中国电池企业主要依赖中国本土市场,海外扩张落后于日韩企业。近期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海外扩张方面迎头赶上,有望在全球市场上继续保持领头地位。
“要成为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厂商,就必须紧紧跟随汽车消费和生产的需求,在全球进行布局,‘贴身’争取全球各地企业汽车的订单。相信中国动力电池厂商的海外布局将成为常态,不仅仅是在欧洲,北美、东南亚都会成为出海的主要阵地。”谢宗博说。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