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一图看懂京东Q3财报:营收2435.4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同比翻一番
新浪科技讯 11月18日晚间消息,京东集团(NASDAQ:JD,HK:9618)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京东集团第三季度营收2435.4亿元,同比增长11.4%,市场预期2428.08亿元;净利润60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28亿元,市场预期净利润48.57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为100亿元,去年同期为50亿元。
财报发布后,京东零售子集团CEO徐雷、京东CFO许冉出席了分析师电话会议,对财报进行了解读,并回答了分析师提问。
以下即为本次电话会议分析师问答环节主要内容:
高盛分析师Ronald Keung:公司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尤其刚才提到说物流,达达等新业务也不再拖累整个集团的利润水平了,那么管理层未来会考虑聚焦在哪些新的增长点和投资机会?
另外,京东零售下面的超市业务增长可能在三季度有所放缓,但利润率创下了新高,请问我们明年打算怎么平衡最大化零售业务增长,溢价优势和健康稳定的利润率?
徐雷:京东19年以来一直不变的坚持,就是所有的业务层面上我们都会去坚持看体验成本和效率,这是我们做任何新业务、老业务,都要坚持的东西,在to C业务上面,我们非常关注的就是产品价格服务。如果要说有变化,应该说今年我们最大的变化,就是进行了战略主航道的聚焦,也是在今年初,我们基于整个经济形势和供应链的状况来进行的判断,目前看起来的话,我们当时的变化或者叫调整应该是非常及时的,在行业里面应该也是最快的。我们可以确认的是,尽管今年的疫情和经济的下行造成了很多企业的困难,未来应该是向好的,已经开始出现复苏的迹象,明确的迹象,但不确定的是复苏迹象的速度会有多快,所以对于我们管理层来说,更重要的是坚持目前的战略方向,看清楚未来的整个市场和行业变化的发展,以及经济复苏的力度,保持投入。
具体到零售,我们在上个季度已经提到了,未来不会变的就是零售的四大战略,包括供应链中台能力的提升,下沉市场,开发生态和同城零售。具体到大商超品类,三季度的增速跟以前相比确实出现下滑,这里面有多种原因,其中疫情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但同时可以非常明确地告诉大家,大商超业务的健康度,利润,和品类的管理能力,在今年应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且我们大商超用户在主站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了50%,消费用户数的增长也是远远超过总体增长。同时我们还做了很多同城业务下沉市场的创新或者布局。
杰弗瑞分析师Thomas Chung:第一个问题,近期物流受到疫情比较大的影响,管理层认为这对于消费者的情绪还有用户体验会有多大的影响?短期内平台销售额和收入增长会受到什么影响?第二个问题,不同的消费品类,比如手机、家电、快消品、服饰等,未来一段时间会有怎样的表现?
徐雷:确实如你所说,整个物流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应该是疫情三年以来最大的,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个数据,从9月份开始到现在,京东四级地址的静止大概已经超过17%,这是三年以来最高的数字,四级地址就应该能够送到用户的家里,当然这个17%并不代表订单量和销售额所受到的影响,但足以看出对整个物流的履约,应该是在全国范围内,全行业内最高的水平,整个的状态肯定会对我们的履约和销售产生一定影响。但同时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国家邮政总局最新的关于整个行业的物流履约体验排行中,京东在行业排第一,这应该归功于我们这么多年来在供应链能力上的打造,能够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能够在行业里面继续赢得消费者认可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结合双十一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因为上面提到的一些原因,所以说订单的取消率确实比往年会略高,因为有些物流履约出现的一些困难,或者是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但是因为消费者在京东购物平台的行为多是确定性购物,相比而言,冲动型和兴趣型订单的取消和退货率更高。另外一个也是我们非常在意的群体就是品牌商和商家,实际上京东的这种确定性购物,以及较好的购物体验,给他们带来的综合经营成本以及盈利性,目前看起来是整个行业里最好的。
我也来分析一下各品类的表现情况。整个三季度中增速比较好的品类是家电、生鲜、健康、运动、宠物等,还有就是京东小时购同城业务,以及包括五星电器在内的线下全渠道业务。增速不理想的品类应该有美妆和手机,这两个品类还是受到比较大的挑战的,大家也可以看到行业的数据。但是随着新机在9月中下旬的陆续发布,手机品类出现了改善,并且延续到了四季度。大商超品类中的酒类和母婴还是受到很多消费场景受限的影响,包括消费人口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我们共有30多个一级类目,今年会对一些长期亏损的类目做一些判断和调整,所以我们能看到今天各品类的健康度、用户体验和商家的满意度都在提升,而且基本上所有的品类都在提升市占率。
许冉:我来谈谈短期营收变化趋势的情况。如徐雷所言,短期来看,我们目前还是面对很多由于疫情管控造成的挑战,我们认为新出台的疫情防控20条对于国内供应链而言是非常积极和有建设性的,为市场树立了更大信心,不过考虑到目前的情况,要真正传导到消费数据上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短期而言,我们建议分析师在公司营收表现预测的建模方面还要更为谨慎,不过我们对于明年的增长非常有信心。
对于京东零售而言,疫情的反复造成了一定影响,尤其是对于物流履约的影响,还有就是同往年相比,订单取消和退货率的上升,而且在目前的宏观环境下,消费者也更为保守和理性,大促期间的需求还不错,但是在大促前后的销售就弱很多。四季度各品类商品的销售情况各异,但总体而言,日用必需品比非必需品,比如服装等品类的销售要更好。公司将更为注重运营质量,积极采取各类措施,包括对于某些类目所进行的结构性调整,这些调整可能在短期内对于营收造成一定影响,但会为公司的长期营收增长打下更好基础。营收增长趋势在四季度还将继续,但增速可能低于三季度。
关于京东物流,其四季度的内生营收增速同三季度类似,内部营收的增长还将受到京喜业务订单量的影响,外部营收的增速在四季度还将继续超越内部营收增速。德邦控股的财务业绩已于7月底合并至京东物流的合并财务报表,四季度对于京东物流的外部营收贡献会更大。
新业务方面,京喜拼拼的营收仍将出现负增长,会在总体报表中得到调整;我们也对国际业务策略进行了调整,以提升运营效率;京东产发的增长势头非常不错。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Eddy Wang:徐雷提到说疫情管控的逐步放松,对消费所带来的复苏可能还是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为我们的确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疫情政策的放松,有很明确的信号,那么在放松的情况下,能为明年推动消费进一步复苏的话,我们会做出一些怎么样的战略微调或者准备?包括在获客,品类,或者促销方面的调整。另外一个问题,京东零售的利润率在过去两个季度有很大的改善,那么在疫后复苏的前提下,利润率的改善能否同收入和总体销售额出现同步的较大增长?还是说会有利润率的小幅下降?
徐雷:关于第一个问题,我稍微纠正一下,这里包括了确定和不确定,可以确定的是,现在是在准备复苏的过程之中,也就意味着,我认为最坏的时刻已经基本过去,未来应该会有不断的利好或者有不断的正面的因素和信息,这是非常明确和确定的。而我所提到的不确定的方面,就是具体反弹的速度和力度,就在什么时候,能够反弹多高。坦率的说,经济是非常复杂的,具体到消费,尤其京东又是一个覆盖全中国一二三四五线城市的平台,可能在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的反弹都有差异。另外,今年初我们跟很多品牌商沟通的时候,发现几乎所有的品牌商今年更为关注的还是利润,他们也做了预判,并且年初的俄乌战争也让一些品类的供应链受到影响。接下来,品牌商对于明年利润,增长,以及全球供应链恢复情况的态度,都决定了我们明年在哪个时间点恢复或新增投资的策略,现在无法给出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
关于利润的情况,我也想做一个解释。京东这么多年来利润增长的驱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品类结构的变化,那么有的品类占比越来越高,其毛利率也会越来越高,以及我们服务性收入的提升;第二个方面是在企业经营领域,全世界所有的行业都会提到“降本增效”。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是这么多年以来我们一直能够持续提升利润率的最为重要的原因。但是我觉得今年利润方面最为需要去改善的方面,应该是“降本”,比如我们更聚焦内部管理,“增效”我们也像往年一样做,明后年我们更多的精力会用在“增效”上,因为从我的角度看来,整个集团还有太多的效率可以提升。
许冉:公司的长期利润率目标没有变化,其水平基于行业利润率水平,以及公司凭借技术能力和运营规模能够实现的运营效率。如果消费者信心能够得到非常大程度的恢复,公司也会加大投入来推动用户和市场份额的增长。我们在三季度取得了集团层面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净利润水平,但各个业务部门的利润率对比行业水平都还相对较低,所以利润提升的空间还很大。京东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我们将努力实现利润率的逐年提升,逐步实现公司的长期利润率目标,当然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会根据市场情况做动态调整。
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赵令伊:第一个问题关于同城零售,目前同城零售的增长势能很强,我们怎么看未来长期的趋势和发展空间?达达并入之后公司都做了哪些融合方面的调整?会在哪些领域协同发展?同时我们也关注到了徐雷总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第二个问题就是可否谈一谈京东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上的举措?
徐雷:之前我也回答过很多次关于同城零售的问题。今天想更新一些我们看到和我们的一些思考。首先,京东进入同城零售完全是基于用户需求,而不是一个生意的增长机会,我想这是一个可以非常明确告诉大家的情况。我们会用供应链的方式去理解这个业务,我不想揣测其他公司进入这个领域的想法。
第二,各家公司切入的维度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更多的是先从商超和连锁这样的大客户角度切入,品类上我们从3C、商超、便利店商品切入,可能有的公司会从中小商家切入,大家结合自身的优劣势切入的角度是不太一样的。同城零售业务中,品牌商应该说是我们具备的优势,因为品牌商在B2C的业务上已经跟我们产生了非常大体量的合作,双方在各个维度,包括供应链协同,产品销售,新品上市,提高营销效率方面,其实我们都有多种的合作,所以说我们在做同城零售的时候,品牌商是我们非常非常好的合作伙伴。我们跟品牌商一起结合线下的商超和便利店,形成了三方的共同受益,合作更牢固。我们用一个品牌来举例,比如说苹果的iPhone 14,在9月下旬发布,其中同城零售,或者即时零售的数字,被很多家公司利用,来做营销。根据我们拿到的数据,该产品在同期同城零售/即时零售渠道的销售,我们是第2名的7~10倍,但是我们从来没拿它去做营销,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服务消费者快速便捷地购买苹果手机,以及跟苹果官方来进行合作去提高效率。
当然对比我们的B2C业务能力,在运营这种新型的供应链方面,我们认为自己还是具备可以大大提升改善的空间,例如说在用户体验方面,同品牌商多方面协调合作方面,基于位置服务的能力方面,履约优化方面,运力方面等,其实还是有很多的提升空间。我们目前更多还是关注用户的体验指标,用户的复购指标,以及订单的增长情况和全站的用户渗透情况,更多的是从效率和体验指标上去看这块业务的。
关于您提到的我们跟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融合,我们的一些举措可以分享给大家。第一,因为今年我们提出的是有责任的供应链,我们不仅要保证自身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还希望能够通过自己能力的开放和服务的开放,带动整个工业链产业链上下游,推动整个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降本增效,包括提高上游企业的高质量的发展。我们供应链服务已经覆盖了超过800万家的活跃企业客户,在华的世界五百强企业九成以上,还有全国70%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都选择了我们的服务。同时在一些特定行业,比如制造和能源,我们也提供了一些专业的供应链服务。
我们供应链服务还链接着的全国大概300多个城市中数百万个中小门店,类型很多,就不再做分享介绍了。我们不仅帮他们解决销售和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也为供应链里面的“最初一公里”提供支持和服务,给这些中小门店引流,增收和降本增效。这里我想重点强调,京东是一个低成本,追求合理利润的公司,我们非常清楚,线下中小企业的实际经营难度是非常高的。我们在同这些企业合作的时候,永远不会采用分食他们利润的方式,而是大家共同协同去降低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再获得合理的利润,这可能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并且未来也会坚持做的,在这一方面可能不太像其他公司希望通过线下方式获得超高利润,我认为是不合理的。
最后,关于公司自2020年启动的乡村振兴“奔富计划”,目前已经带动了数千亿的产值,帮助数百万农户增收,并且我们也应该有希望能够提前实现当年设立的三年产值超万亿的目标。以上我所说的都是我们作为一家新型实体企业的理解和我们在做的事情,我们内部也非常清楚我们做的还不够好,也是因为我们的能力需要提升,但从目标角度来看,我们是坚定不移的。(天恒)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