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首次在轨交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将于今日返回东风着陆场。目前,东风着陆场及各参试系统也已经做好准备,迎接航天员回家。
距地面约400公里的空间站回到地球,习惯了在太空中飘来飘去的航天员们,在重新获得重力的瞬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身体又会经受怎样的考验?此外,地面上的工作人员如何帮助他们重新适应地球的重力,一起听听专家的介绍↓↓
据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专家介绍,三名航天员在轨驻留六个月,这是一个长期的在轨驻留。经过这样长的周期后重返地球,对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是一个综合的考验。
![](http://n.sinaimg.cn/spider20221204/175/w640h335/20221204/18b4-81ddd7ad9ca6eb804f470abc93421911.png)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医监医保室主任 徐冲:我们称为重力再适应,身体从上到下各个器官系统都要去适应重力的环境,比如前庭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心血管系统、平衡功能、肌肉的协调性,包括整个体液分布的改变,我们知道,在轨时,体液头向分布了,回到地球,整个体液又回到下肢了,所以对整个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都有不同大小程度的影响和挑战。
![](http://n.sinaimg.cn/spider20221204/176/w640h336/20221204/9974-ed639bdfac152d5bb43725ce749e2272.png)
为了帮助三名航天员更快地适应地球一个G的重力环境,地面工作人员要在打开舱门的第一时间展开一系列措施,来促进航天员身体机能的恢复。
![](http://n.sinaimg.cn/spider20221204/171/w640h331/20221204/8da8-b5881b4e5bf1a2dce4c30ffae58de87c.png)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医监医保室主任 徐冲:返回地面时,要在返回舱内,我们医监医保人员协助航天员体位调整,给予口服补液,这样促进他整个的快速重力再适应。然后在舱旁,我们有针对长期航天员返回后恢复的一个专用的航天员抬送座椅,这个座椅有很多新的功能,包括可调节航天员一个比较合适的体位,促进重力地再适应,然后到医监医保载体内,我们后续还有系列的措施,完成第一棒,快速重力再适应。
![](http://n.sinaimg.cn/spider20221204/175/w640h335/20221204/392e-2047fce22585131bfdca5890925c8679.png)
针对着陆场正值冬季,气候寒冷,工作人员对航天员出舱程序和保障装备也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http://n.sinaimg.cn/spider20221204/172/w640h332/20221204/fd6a-d6e4f98bf22807839f4cf7d6e6ab2dc2.png)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医监医保室主任 徐冲:流程上整个来讲,还是优化压减航天员寒冷环境下的暴露时间,从装备上新研了航天员的整个保暖装置,同时我们也提升了座椅的功能。医监医保车载体有多个功能的模块,包括里边的环境温度控制,让航行员感觉还是很温暖很温馨的,在上面我们会开展系列的医学检查、医学评估,还有一些恢复的手段。
专家介绍,三名航天员返回后还要进行为期半年的恢复训练,经过细致的观察评估后,转入正常训练。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http://n.sinaimg.cn/tech/content/tech_qr2x.png)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http://n.sinaimg.cn/tech/content/tech_weixin2.png)
![](http://img.t.sinajs.cn/t5/style/images/face/male_180.png)
![](http://img.t.sinajs.cn/t5/style/images/face/male_18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