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中美无人驾驶巅峰对决,老司机正在改变历史

2024-08-22 13:13:25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来源:懂懂笔记

撰文 | 懂懂  

编辑 | 秦言

来源:懂懂笔记

前几天,“萝卜快跑招聘自动驾驶安全员优先录用老司机”的消息冲上头条热榜,自动驾驶安全员这个新兴职业,也迅速被老百姓认知。

当然,自动驾驶安全员并不是萝卜快跑“独创”的,而是无人驾驶新产业衍生出来的新职业。浏览招聘平台可以发现,这是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小米汽车、滴滴出行等多家企业正在热招的岗位。

自动驾驶安全员,对于一批网约车、出租车、公交车的“老司机”而言,将会续写他们新的职业生涯。而放到时代的大背景下,随着这批老司机的职业跃迁,他们可能成为那些正在改变大历史的“小人物”。

没有被淘汰的勇士,

只有主动放弃的懦夫

谁说无人驾驶端掉了老司机的饭碗?

从汽修工到自己开店,从网约车司机到无人车的地勤安全员,卢苇冰总是在捕捉着新的机会。上一份工作还是网约车司机,他通过辛勤和努力给家里带来了不错的收入。但是从2020年开始他感到了变化:先是工资减少,后来是从发工资转成租公司的车,与公司的关系又变了,“我发觉越干越没劲儿。”

(42岁的卢苇冰驾龄超过了20年)

之后恰好看到萝卜快跑的招聘信息,他抱着好奇心去填报了安全员表格,没想到有着修车和网约车经验的老卢一路过关,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中。“下”了网约车,“上”了无人驾驶车,又一次站上了新的风口。

谁说奶爸不能重新回到职场发光?

曾经做过驾校教练的李成,在度过八年“奶爸”空窗期后想重返职场。前同事向他介绍了萝卜快跑的路测安全员工作,对无人驾驶完全了解,但是他隐隐觉得,这是高科技,一定是未来的趋势。而且驾校出身的李成,在安全方面也有一定优势。懵懵懂懂的他,在2022年加入了萝卜快跑,成为最早的一批安全员。如今他已经走上管理岗,开始教新人、带新人。

谁说企业走下坡人就一定也走下坡?

王娟以前是某汽车大厂的整车实验员,当整个行业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时,她所在的厂子还执着于燃油车,只扩张不转型,结果必然是企业开始走下坡路。彼时王娟怎么也想不到,43岁的女性还能有机会进入到全新的领域中。2020年开始结缘无人驾驶,她转型成为无人驾驶路测安全员,现在已经成为团队管理者,新职业新前景一路向上。

(路测安全员王娟在检查车辆)

谁说35岁是程序员职业的终点站?

家住洛阳的张家强一直从事火车机械结构设计,33岁开始才自学代码(Linux、Python、Java等),并主动为团队编写工具,大幅提升了运维效率。如今39岁的他已经从传统的火车行业进入到最前沿的无人驾驶领域,新工作让他很有成就感,他用自己的故事打破了程序员35岁被淘汰的“魔咒”。

(张家强使用自己开发的运维工具箱部署系统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听说了无人驾驶,尝试过无人驾驶,甚至成为产业中的一员。我们看到,很多网约车司机、驾校教练、汽修工人等在传统行业里遭遇职业困境的人,在无人驾驶的新航程中又重新找回了自我。

技术的进步,不断进化出新需求、新职业。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催生新的职业需求,为社会提供更多元化的就业选择。安全员、测试员、运维工程师、数据处理工程师,是无人驾驶创造的最直接的工作岗位。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正式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等19个新职业。

时代始终在前进——没有永远朝阳的行业,人只有不断追时代步伐勇敢前行,职业才没有天花板。

没有被淘汰的勇士,只有主动放弃得懦夫。当下,一些传统行业正在走下坡,而无人驾驶的红利正在涌现,抓住细分场景和领域,主动学习成长,就能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产业关键期提速,助推老司机职业进阶

无人驾驶已进入产业发展的关键提速期。

从社会基础面看,无人驾驶利好政策频出,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多个城市正在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推动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打造无人驾驶产业高地。

从车企来看,头部车企的无人驾驶技术也在突飞猛进,现在新能源汽车用户已经普遍尝到智能辅助驾驶的甜头。

从无人出租车的发展来看,萝卜快跑在武汉试点成功之后,已经在全国多地开始更大范围的试点。

产业提速期,也进入了中美高新技术博弈的关键期。

谷歌旗下无人出租车公司Waymo近日宣布,在美国每周无人车付费出行次数已突破10万次,这个数据在5月份时仅为5万单,这也意味着,Waymo每周单量在短短3个月内实现翻倍。Waymo 今年以来不断扩大服务区域,其无人车投放数量和用户规模,已经反超中国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平台——萝卜快跑。萝卜快跑目前在武汉约有400余辆无人车,今年一季度全国订单量约为82.6万单,平均每周约为6.8万单。

无人驾驶是一个需要海量数据训练、不断调优的过程,规模、速度决定着胜负。我们从当下各大企业在招聘网站上发出海量与无人驾驶相关新岗位中,也能感受到行业发展的迫切性。

技术的发展,一定是与之配套的整体产业升级。正如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所说:“从经济全局上看,无人驾驶汽车能够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价值增量,如车路协同的建设,车上娱乐设施和车辆智能化带来的汽车产业产值增长等。”

同时,产业升级也将带动人力资源的升级。

从路测转到地勤,安全员卢苇冰发现:全无人化运营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他要不断学习,工作中不仅要心细、确保安全,还要具备沟通、协调的能力。无人驾驶上路有很多新问题出现,比如剐蹭、乘客投诉、丢失物品等,都需要建立一套新的应急机制。今天的卢苇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位老司机,而是无人汽车运营的管理者,“责任更大了,处理的事情更多了,肯定比之前的网约车挑战要大一些,当然发展空间也要高一些。”

李成已经从一名普通的安全员,进阶为领航培训的老师。“早期我们都是去北京培训,现在我已经是武汉这边的第一批教官,我们负责面试、启航、结业一条龙的程序。”如今已经带出500位“徒弟”的李成,还被评为了优秀教官、萝卜形象大使,这让他颇有成就感。

(李成正在给新人进行培训)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自动驾驶应用场景还有诸多想象空间,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产业机会,促进就业结构升级。产业升级与职业升级相辅相成,技术的进步是社会整体效率的提升,更是对人的更大程度的解放。

职业的进化,是让人的工作更高效、更有价值。正如发改委中国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张国华所说:“自动驾驶发展不是消灭工作,而是创造新工作。自动驾驶车辆可以将人从疲劳中解放出来,让人可以从事更多创新创造的服务业工作岗位。技术的发展,往往会创造高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小人物创造大时代:此其时矣

AI是社会进化的一大步。但是在这场进化当中,不仅有马斯克、李彦宏那样的科技领军人物,更需要数以万计、百万计的普通人一起来推动。就好比此前汽车产业百年发展进程中,离不开卡尔·本茨、戈特利布·戴姆勒、福特兄弟等大人物,但也更离不开此后数以亿计投身于汽车产业链的普通人。

萝卜快跑在武汉试点中,从不了解到知晓,从不看好到亲身体验,从误解到理解,这个过程中离不开一个个“小人物”的点滴努力。

王娟自打进入到无人驾驶行业之后,就成了新兴产业的理念“传播者”。

路测安全员王娟(左)带领新人进行培训)

一方面,她不断向身边的人推荐无人出租车。在她在带动下,家人全部都坐过无人出租,身边的朋友近九成也如此,“没坐过的极少。”在推广无人出租车的同时,她身边的亲朋好友也成为了无人出租车的受益者。

另一方面,作为从业者,她对于行业的理解越来越深刻。面对外界的不理解,甚至是误解,她会充当“解说员”,给对方解释什么导致“萝卜”不动了,为什么“萝卜”更遵守交规……她能一个一个当面解说的人数有限,但是在产业发展的初期,她就是那个不可或缺的茫茫人海中的个体。

 “我们不仅要对车辆负责,还要对运营负责。” 以前跑网约车,卢苇冰只要谨记少违章、不出事、多跑单就行了。但是现在,肩上背负东西的更多,“无人车与社会车辆的矛盾,包括紧急情况、事故、擦碰,都需要我们去协调解决。”显然,卢苇冰在保证无人出租车正常运营的同时,也承担着化解新事物与老事物矛盾的“调节剂“角色。

AI技术的成熟需要海量数据和不断地训练,测试员就是无人驾驶背后的“老师”。作为一名测试员,田开的日常工作就是对智能网联汽车在道路行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潜在问题进行反馈修正,“我的工作内容更侧重于道路测试,对车辆行驶数据进行记录收集和反馈,后期还有测试工程师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优化和仿真测试。”

(测试员田开正在进行路测)

田开举了一个小例子:一次测试中他发现,如果在路上遇到行驶缓慢的车辆,比如洒水车或大货车等,智能网联汽车会一直跟在后面,不去超车。他把这个问题提交给测试工程师,后期又经过多次测试和反馈,如今再遇到这样的情况,车辆就会根据周边路况进行超车绕行。“我真正感到通过自己的测试能帮助汽车变‘聪明’了。” 田开对此很是兴奋。

同样是测试员的李成因为入行较早,更是无人驾驶变得“聪明”的幕后推手之一。“现在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我非常骄傲,这是我和同事们的付出换来的成果。”在他看来,无人驾驶的普及,“小人物”缺一不可。

世人都在讨论AI会给传统岗位带来何等冲击,但是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会带动整个社会的转型升级,就如同汽车替代了马车,织布机替带了纺织女工……技术进步并不是要让所有人失业,而是创造出新的产业模式、新的职业,让人的价值更大化。

时代发展的洪流是不可逆的,但每个人都有可以选择与洪流相处的方式。或对抗被洪流淹没,或顺势而为乘势前行,甚至是助推成为开创新时代的一分子。

今天,卢苇冰、李成、张娟、田开等看似是时代洪流的“小人物”,但他们的工作却是在共同开创一个新时代。在中美无人驾驶巅峰对决时刻,一群来自传统行业的“老司机”或许正在成为改变历史的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