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怒砸50亿,德国人要抄小鹏作业

2023-07-27 16:11:35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市界   

  这场合作被保护得很好,在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共同研发电动车的消息前,外界竟没听到一点风声。在行业人士看来,小鹏除了具备智能化优势,还拥有低价车型,正是大众需要的。而小鹏的市值曾是“蔚小理”中最低的,“对大众来说,在商业化层面,7亿美元的投资也不亏。”

  作者 |刘冬雪 杨   俏

  来源  |市界

  “奥迪把小鹏收购了吧。”

  不久前,当市场上刚传来奥迪计划从中国车企购买电动车平台授权时,就有网友给奥迪出了这么一个主意。现在看来,这句话某种程度上竟成了一种“未卜先知”。

  7月26日晚,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突然宣布,与小鹏汽车达成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同时,大众汽车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约人民币50亿元),在交易完成后持有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并将获得一个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席位。

  届时,大众汽车集团将成为小鹏汽车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仅次于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持股20.47%)和阿里巴巴(持股11.10%)。

  消息一出,整个汽车圈惊了。业内没想到,大众汽车会选择和中国造车新势力合作,更没想到,这个新势力会是小鹏。

  从大众汽车集团公布的信息来看,本次与小鹏合作的主体是VCTC,即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众科技”)。

  据了解,大众科技于今年5月成立,注册地在安徽省合肥市,总投资10亿欧元,主要责任就是本土化研发。大众汽车集团强调,大众科技汇集了研发、创新及采购功能,是集团除沃尔夫斯堡外,最大的研发基地。

  ▲(图源/何小鹏在微博晒出的照片,财新称合影摄于今年2月15日)

  按照大众的官方说法,合作初期,双方计划对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用于补充MEB平台的产品组合,于2026年走向市场。

  7月27日,小鹏汽车告诉「市界」,在战略技术合作方面,小鹏汽车和大众汽车集团将利用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和小鹏汽车的G9平台、智能座舱和高阶辅助驾驶系统,共同开发两款B级纯电车型,并以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销售,相关车型预计将于2026年开始投产。

  未来,双方也会在多个领域开展潜在的战略合作,如电动汽车平台、软件技术和供应链。

  一位换过6辆大众车的资深大众车友看到消息后告诉「市界」:“看来欧洲的‘低碳新能源车’真的败给了中国的‘智能车’了。”

  从近期大众汽车集团的动作看,它想要快速实现电动化的心简直太急迫了。

  前几日,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刚刚透露,上汽和奥迪已签署备忘录,深化合作,加快上汽奥迪全新电动车型开发。更早之前,大众汽车集团通过其子公司CARIAD,与地平线、中科创达等本土科技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据《第一财经》消息,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的谈判工作在去年第四季度就已经开始了。

  全联车商投资管理 ( 北京 ) 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告诉「市界」,大众在中国的电动化方面战略是非常激进的,但进入小鹏之后,股权卡在了4.99%是有点尴尬的,因为没有投票权。“这可能是大众‘进可攻,退可守’的一次试探。”他说。

  不过,小鹏汽车在公告中提到,倘若投资者(及其联属公司)在股份购买协议交割后6个月内,能够持有股份比例达到5%并继续持有,那么投资者将有权向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和董事会提名一名候选人,供其考虑委任为董事。

  针对上述合作内容,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CEO贝瑞德称,此举会推动公司深度参与中国本土科技生态体系,使其能够更快地满足中国客户的差异化需求,这也是大众“在中国,为中国”推进电动化战略的又一里程碑。

  何小鹏认为,大众汽车集团与小鹏的合作是优势互补,双方将分享智能电动汽车的技术和世界一流的设计及工程能力。

  在大部分汽车业内人士看来,小鹏与大众汽车集团的合作,是自主品牌的历史性时刻,也意味着中国新能源市场进入了新的整合阶段。

  而此合作一落锤,除了引起行业内外的广泛讨论,资本市场也给出积极回应。

  截至美东时间7月26日美股收盘,小鹏汽车股价大涨26.69%,最终收报19.46美元,总市值168.48亿美元,堪称2023年以来最高光的时刻。截至7月27日上午收盘,小鹏汽车港股亦大涨33.8%。

  不少网友在何小鹏微博底下留言:“早知道拿买G6的钱买小鹏股票了。”

  大众汽车集团在华策略虽为“在中国,为中国”,而实际操作却是“在中国,用中国”。不论是与上汽集团、小鹏车企的合作,还是与地平线、中科创达等本土供应商的合作,根本上还是大众汽车集团在电动车技术上的乏力。

  尽管大众汽车集团在电动化转型上已经投入了数百亿欧元,然而受制于落后的软件能力,其在华电动车销量远不及预期。

  今年上半年,大众汽车集团在全球的纯电车交付量同比增长48%,达到32.16万辆。其中,在欧洲市场,大众汽车集团上半年交付了21.71万辆纯电动汽车,同比增长了68%。

  然而,在中国市场,大众同期仅交付了6.24万辆纯电动汽车,相比上一年还下降了约2%。

  为了扭转销量的颓势,大众汽车集团拿出了最质朴的策略——降价。

  今年3月,当全行业打响价格战时,大众ID.3车型已进行过一次降价,全系车型优惠幅度约2万元。

  7月初,前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刚与一汽、上汽、长城、比亚迪、蔚来等16家车企联合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承诺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后脚上汽大众旗下ID.3便推出限时价格,即日起至2023年7月31日,12.59万元起即可入手,降价幅度达3.7万元。

  在德国市场,ID.3起售价约为4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2万元),近20万元的价格差距,甚至引起了德国消费者的强烈不满。

  而除了ID.3价格下探至历史最低,上汽大众旗下ID.4 X、ID.6等均有一定程度的优惠,优惠范围2万-4万元不等。同期,一汽大众ID.纯享版优惠3.8万元,ID.4、ID.6系列车型价格降幅达到5万-6万元。

  ▲(图源/视觉中国)

  如此大幅度,乃至不顾及德国消费者感情的降价,背后不难看出大众汽车集团是真的着急了。

  按贝瑞德预计,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将超过30%,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超过50%,2030年,该数字会达到74%,其中纯电动车型的占比将超过55%。

  目前,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缺失的正是未来主流产品的拼图。

  「市界」在近日发布的《奥迪真被逼急了》一文中提过,大众汽车集团新一代电动车平台SSP开发进度因各种原因屡屡被推迟,上线时间一度被外界认为将推迟到2029年或2030年。即便奥博穆上任后,SSP平台开发提速,但乐观看,最早也得2026年上线。

  “大众汽车集团是希望通过合作的方式改变自己被动的现状,引入外部力量或许能够破局。反正对大众来说,这些钱总是要花的。”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对「市界」说道。

  虽说大众汽车集团与小鹏的合作,产品还要等上三年才能进入市场,但是也比SSP平台进展快得多。

  有业内人士对「市界」分析,大众汽车集团与小鹏的合作,可以看做是双赢,“新势力的硬伤是底盘和车身结构,德系车这方面有优势。”

  与此同时,大众汽车欠缺的智能化,恰好又是小鹏汽车的长处。自小鹏汽车成立以来,其一直坚持全栈自研智能座舱和高阶辅助驾驶系统。

  截至今年7月初,小鹏汽车高速NGP累计行驶里程达到3160 万公里,用户渗透率达到84.32%。城市NGP方面,小鹏汽车已陆续开放广州、上海、深圳、北京的城市NGP功能。

  据何小鹏介绍,目前XNGP的周用户渗透率已经达到了94.6%,城市NGP效率已接近人类司机90%的水平,今年下半年XNGP将在约50个城市落地,明年将扩展到约200城。

  不过,张君毅认为,小鹏除了具备智能化优势,还拥有低价车型,正是大众汽车集团所需要的。而小鹏的市值曾是“蔚小理”中最低的,“对大众汽车集团来说,在商业化层面,7亿美元的投资也不亏。”

  大众汽车与小鹏联姻的消息传来,小鹏汽车内部沸腾了。

  “这算是传统势力对新势力的认可吧!”一位小鹏汽车的技术中层告诉「市界」。被下滑的销量打击了一年半时间,小鹏的员工们终于感受到了一些振奋的力量。

  事实上,在此之前,小鹏汽车正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压力。自2020年8月公司上市后,小鹏汽车只有过短暂的高光时刻。

  2021年,小鹏一年卖掉9.8万辆车,领跑一众造车新势力,站上了新势力销量冠军的宝座。

  但2022年,小鹏就掉队了,销量和股价连连下跌。与老对手蔚来、理想渐渐拉开距离,甚至被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的哪吒汽车反超。

  就连去年9月份,承载着小鹏高端化转型和提高毛利率的重任的重磅车型——G9上市,也没能挽救公司下滑的业绩。反而因复杂的选配逻辑和高价低配的策略,G9遭到消费者吐槽。

  2022年末,何小鹏反思,启动了组织架构调整,并在今年年初邀请到长城汽车前“二把手”、人称汽车圈“铁娘子”的王凤英的加盟,以期挽救销量下滑的局面。

  但新药治疗旧疾不会太快。小鹏汽车2023年一季报还是不好看,并且低迷的销量持续到今年6月。

  据小鹏汽车每月披露的销售数据统计,今年前6个月,共卖出4.14万辆车,同比下跌39.93%。而理想汽车完成了13.91万辆新车的交付,蔚来也累计交付了5.46万辆,同比增加7.35%。

  面对这个成绩,近日,何小鹏在一次采访中解释道,“这只是短期的价格战影响,有信心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打造产品销量以及提升团队士气。”

  前段时间,小鹏G6上市,被外界称为小鹏汽车“全村的希望”。不过,何小鹏并不认可这种说法,“如果一家车企过于依赖某一款车型,是不行的。”

  而今,大众汽车集团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算是解了小鹏汽车眼下的危机。

  小鹏汽车名誉副董事长兼联席总裁顾宏地表示,小鹏汽车预计从大众交易中获得可观的经常性收入,可能比预期更早实现盈利能力。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市界」表示,大众的投资恰恰说明了它对电动化发展趋势的认可,需要加持优秀的新造车企业。“与小鹏合作,也是认可其技术,想抓住新能源发展的机遇,进入董事会能把握中国技术发展走向。对小鹏而言,巨大的资金是对小鹏技术和信用的背书,证明小鹏的技术得到了国际认可,对小鹏是极其有意义的。”

  当然,也有部分业内人士对双方的合作持观望态度。因为无论如何,这场合作,双方都带着各自目的而来。能不能取得双方都满意的效果,还得靠车企自身的技术说话。

  尽管三年后即将投产的两款车,到底能不能获得消费者青睐,还未可知,但短期内,借助大众汽车的声望,小鹏汽车或许有望能重回造车新势力的第一梯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