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葛凡梅
编辑 汤巾
随着国内市场ESG理念发展迎来黄金期,资管机构、市场舆情和政策监管共同发力推动ESG理念在国内的落地,ESG理念正在逐步发展为社会共识。
近年来,国内ESG资管规模呈爆发式增长。截至2022年4月30日,国内ESG存续产品共1072只,ESG产品净值总规模达到人民币18140.85亿元。ESG相关公募基金产品共961个,其中投资策略明确包含ESG理念的主题基金产品规模为2664亿元,2021年、2020年增速分别为1.42倍、11.52倍。
ESG理念首先在投资领域兴起,随后延伸到对被投资者信息披露的要求,以及通过可持续发展动员企业走向ESG实践。ESG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上市公司ESG治理、ESG信息披露逐渐成为重要话题。
企业社会责任(CSR)是上市公司ESG实践的前身,无论企业披露的是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还是环境、社会、治理(ESG)报告,均是上市公司在ESG实践方面所做出的信息披露工作。
在A股市场,多部门共同推动ESG信息披露规范化。在监管层强化ESG信息披露的背景下,A股上市公司ESG信披质量及数量相比往年均有明显提升。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从数量上看,全A股上市企业发布ESG相关报告的数量从2011年518份稳步增长至2021年的1125份,ESG信息披露意识逐渐增强。
政策加码ESG信息披露
ESG是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ety)、治理(Governance)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是反映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表现的重要信息,代表了一系列与企业运营相关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因素。
ESG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企业微观层面的具体反映,也是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方面,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及长期投资价值,进行评价的重要衡量维度。ESG在我国资本市场的落地和发展,也离不开监管层的大力推动。近几年,与ESG相关的政策密集出台。
2018年9月,修订后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发布,确立了ESG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2018年11月,《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体系研究报告》和《绿色投资指引(试行)》发布,构建了衡量上市公司ESG绩效的核心指标体系。
2021年2月份,证监会在《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中,将ESG信息纳入沟通内容;2021年6月份,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格式与准则,增设了两个ESG有关专章。
2022年4月,《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发布,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明确要求在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沟通内容中增加关于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的信息,自2022年5月15日起施行。
中国政府部门针对ESG信息披露政策梳理
华宝证券在研报中指出,相较于欧盟,国内政府部门ESG信披政策建设仍存在较大进步空间。国内针对企业ESG信披要求的政策较为零散,缺乏统一的、具体的披露指标指引。不同议题上,起步于G、E,双碳背景下E的重视程度凸显,当前针对S方面政策较少。要求形式上,大部分指标为定性指标。强制性上,整体强制性有所提升但仍然较低,但强制要求披露的信息范围较窄。
中信证券则认为,国内虽尚未强制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但近年来监管机构已强制要求部分企业在年报中披露环境信息,极大缓解了ESG投研中数据缺失的困境。
具体来看,上交所通过内部系统向科创板上市公司发布了《关于做好科创板上市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工作的通知》,其中加强了对ESG和科创属性信息披露的要求,明确科创板公司应当在年度报告中披露ESG相关信息,并视情况单独编制和披露ESG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环境责任报告等文件。
而在2021年12月21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要求。对于所有重点污染排放管理单位,以及在上一年度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被依法处以十万元以上罚款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也纳入了环境信息强制披露范围内,并且提出了对碳排放量、碳排放设施等方面的信息披露要求,将极大弥补环境数据的缺失。
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渐成主流
伴随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企业的ESG实践日渐受到关注,头部企业率先展开了ESG信息披露工作。根据《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白皮书(2021年)》披露,近年来ESG信息披露总体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中高评价的上市公司数量呈逐年提升趋势。
根据头豹研究院今年2月披露的数据,沪深300的上市企业的ESG报告披露率在过去10年间逐年上升,由2011年的50.7%逐步上升至2021年的83.3%,表明A股头部企业已有较强的ESG披露意识。
在企业社会责任浪潮之下,上市公司日益加强ESG治理工作,重视ESG信息披露工作,2021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情况明显改善。
中信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A股发布2021年CSR报告的企业数量为1400家,较2020年增加260家,而2020年仅新增了128家企业发布,增速显著提升,但整体披露比例为30%,仍较低。
从重要指数成份股披露情况来看,沪深300、中证800、中证1000披露比例分别为89%、74%、32%,其中沪深300指数成份股披露比例已接近90%,大盘股披露情况显著优于中小盘。
A股ESG相关报告数据
ESG信息披露存在显著行业差异。从行业分布来看,其中银行业全部公司均已发布CSR报告,非银行金融披露比例也达到了89%。钢铁、交通运输、煤炭、石油石化、电力及公共事业、房地产、传媒7个行业的披露比例超过40%,而消费者服务、机械行业披露比例则不足20%。中信证券认为该现象或与央行持续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相关,也受金融业自身注重合规、信息安全等行业属性影响。
从企业属性来看,国有企业披露比例为49%,非国有企业披露比例为23%。中信证券表示,该现象表明国企正在以更积极的态度接纳ESG理念。
企业ESG信息披露状况与企业规模也呈现正相关关系。从企业市值分布来看,93%流通市值规模在1000亿以上的企业已发布2021年CSR报告企业,流通市值规模在100亿-1000亿的企业披露比例为57%,百亿以下则降为18%,企业信息披露情况与市值呈现显著正相关。
从具体交易所板块来看,交易所数据显示,上证主板共有770余家公司披露了2021年ESG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ESG披露数量创历史新高。
全部科创板公司在2021年年报中专节披露了ESG相关信息,逾90家公司单独编制并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ESG报告。深圳交易市场共有550家公司披露了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或ESG报告,与2020年相比增加了100余家。
在企业主动披露ESG报告的同时,投资者对ESG相关内容的关注度也显著提升。根据中信研究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5月,2016年以来,互动易和上证e互动的投资者问答中明确提及ESG的问题数量共245条,涉及144家上市公司。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开始,投资者对企业ESG表现的关注度呈现爆发式增长,仅2021年就出现了127条问答,同比增长508%。中信证券认为,这表明不仅机构投资人在接纳ESG理念,个人投资者同样开始关注企业ESG表现,ESG对于公司来说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中信证券指出,市场关注焦点将逐步从是否发布转向披露质量,而报告的质量也将直接影响上市企业的公信力。目前企业CSR报告普遍存在可靠性和可比性较差等应用难点,在信息披露比例逐渐升高的同时,市场关注焦点也将逐步转向披露质量。
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
目前中国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意识逐渐增强,ESG披露信息也日益完善,披露内容主要涉及环境方面、履行社会责任以及企业治理方面,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上市公司根据各自的企业特性及优势进行开展工作。
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上证主板约970家公司在年度报告中主动展示为减少碳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上交所数据显示,近1300家公司已建立环境保护相关机制,共投入环保资金1692亿元;约1200家公司采取减碳措施,合计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当量约10080万吨,环保投入及减排力度较上年均大幅增长。
科创板有近7成公司自愿披露资源能耗及排放物信息,近6成公司披露碳减排的措施及效果。科创板多家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企业积极推进“碳足迹”计算、环境监测等辅助技术研发与推广,打通节能减排产业链,以科技创新助推绿色产业蓬勃发展。
深市有1559家公司在年报中披露了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等相关内容,许多绿色产业公司通过加大低碳技术攻关、加快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种方式加快转型,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现。
事实上,我国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遭遇处罚的企业也不少。举例来看,2020年8月20日,海翔药业(002099.SZ)子公司因偷排水污染物被罚100万元并停产整顿;2021年8月,旺能环境(002034.SZ)、盛运环保(300090.SZ)旗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受到生态环境部公开处罚。
2020年和2021年两年时间里,陕西建工(600248.SH)直接或间接持股的公司中,至少包含132条生态环境领域的行政处罚记录;陕西煤业(601225.SH)则为52条。在这些处罚记录中,陕西建工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聚集在大气、固废、水、噪声、重金属五类。
2022年4月25日,中原环保(000544.SZ)发布关于子公司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2022年3月,生态环境部门在督查检查中发现,中原环保水务登封有限公司下属污水处理厂存在污泥处置存放不规范、污水出水水质指标超标情况,中原环保水务被处罚110万。
《A股上市公司环境风险报告(2020-2021)》显示,2020年9月-2021年9月,4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705家暴露环境风险,积累超2000条环保处罚,行政处罚金额累计近3亿元。
上市公司加强ESG信息披露的同时,更加重视环境贡献、能源消耗,助推企业有序减“碳”,结合企业治理能力的不断提高,提升中长期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
而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2021年沪市主板公司共投入扶贫资金及物资近521亿元,其中550余家公司响应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号召,积极开展产业扶贫项目,支持贫困县发展特色产业;近千家公司通过定点帮扶、劳务协作、消费扶贫、教育脱贫等其他方式积极贡献力量。2021年深圳交易所共有2500多家公司在年报中披露履行社会责任信息,1100多家公司披露了年度乡村振兴工作信息。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执行副会长柳磊表示,上市公司正不断加深对ESG理念的认识。作为中国企业的优秀代表,上市公司在保护环境、履行社会责任、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从实践看,大部分蓝筹股公司均构建了高层深度参与、横向协调、纵向联动的ESG管理组织体系;上市公司不断强化ESG信息披露,提升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有效性和针对性。
中信证券认为上市公司披露的ESG报告应用于投资仍存在诸多痛点,一是报告可靠性仍存在质疑,由于CSR报告目前尚不存在强制性审核,此前披露中普遍存在“报喜不报忧”的情况,且存在与年报口径出现差异的事件;二是报告之间的可比性较差,体现在各企业使用的参考标准不一致、指标披露不完全、指标统计口径不一致、缺乏量化指标等多个层面。(思维财经出品)■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