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徐婷婷 林珑
近日,微博、微信、抖音等互联网平台,陆续上线“显示IP属地”功能。根据运营商提供的信息,用户在发言和分享时会显示所在地,且无法主动关闭相关展示。如何更好地将这一功能运用于网络空间治理,引发社会关注。
显示IP属地,是网络平台加强内容生态治理的有力举措,旨在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网络暴力、蹭流量、“带节奏”等不良行为,帮助网民有效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目前,大多数平台将境内账号的IP属地展示到省(自治区、直辖市),境外账号则展示到国家(地区)。从各方落实情况看,功能一经推出,一些名字、身份、传播内容和IP属地不相符的情况露出马脚,一些只管接单刷评不顾责任后果的“网络水军”也现出原形。总体而言,此举有利于进一步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氛围,对于保障好用户第一时间获取真实、有效信息的合法权益,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或许有网民担心,该功能是否会泄露个人隐私。需要明确的是,IP属地信息,指向的是网络接入设备的位置,而非人的位置。显示IP属地,并不会显示具体的IP地址,只是给大家浏览信息时,提供更立体的参考维度。倒是一些付费IP代理、更改IP属地等网络灰产服务,反而极有可能造成用户个人信息泄露。因此,广大网民在文明上网的同时,有必要提高警惕,严防不法分子借机谋取不正当利益。
统计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8.5个小时。网络空间在快速拓展,网络治理的责任意识、能力水平也需要随之提升。今年4月,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通过建立完善监测识别、实时保护、干预处置、溯源追责、宣传曝光等措施开展全链条治理。显示IP属地,可以说是网络平台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的一项重要举措。未来,各个平台还需要在完善制度机制、规范管理操作等方面继续努力,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自身不被流量绑架、不被情绪左右、不被“水军”冲刷,成为守护公众精神家园的一道坚固堤坝。
表达有边界,流量有底线。事实上,无论是监管整治算法乱象,还是显示IP属地,职能部门、网络平台推出的种种治理、规范举措,聚焦的都是网民关切,消除的都是网络空间的潜在危害,有助于推动网络空间治理不断从治标向治本迈进。而要让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则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显示IP属地,让发布地区和发布内容都逐渐透明化,为实现更文明的网络互动提供了一个契机。每个人都自觉崇德守法、理性表达,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就难有滋生的土壤,恶意炒作、煽动情绪也就难有生存的空间,才能让网络空间天朗气清。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平台显示IP属地,是滋养清朗网络空间、良好网络生态的必然之举。加宽个人信息保护的“护城河”,筑牢制度“防火墙”、架好治理“高压线”,我们一定能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环境,让广大网民在网络空间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