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共享单车成了流动广告牌?清理“牛皮癣”需齐抓共管

人民日报评论:共享单车成了流动广告牌?清理“牛皮癣”需齐抓共管
2022年04月22日 14:20 人民日报

  治理公交站、路灯杆、小区楼道等地方出现的各种非法小广告,一直是各地管理部门比较头疼的问题。如今,不少小广告逐渐改换地点,开始盯上了共享单车。

  在各个共享单车停放点,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总会有一些单车,被贴满了大大小小的广告纸。驾照销分、住房公积金提取、非法追债……这些五颜六色的小广告,不仅有碍观瞻,难以清理,附带的二维码还容易与取车码混淆。消费者一旦误扫,开锁不成反被导流,带来信息泄露风险。一些二维码还藏污纳垢,传播有悖于法律法规的内容。类似问题,已直接影响到单车用户的出行体验乃至身心健康,其危害不容小觑。

  相较于以往贴在街面、线杆、电杆、楼道墙壁等地的静态传播,如今附着在共享单车上的小广告,呈现出隐蔽性、流动性更强的新特点。比如,共享单车上的小广告多用二维码替代电话号码,不利于管理部门顺藤摸瓜,找出背后主导公司或个人依法进行严惩。比如,共享单车数量多、分布广,在一些热门商圈使用频率较高,给执法部门现场取证加大了难度。与此同时,清理附着在单车上的小广告,需要大量人力,加上有些贴纸粘性强、难铲除,处理时还有可能损坏车身。单车上的小广告不好取证、也难追溯、清理成本还高,这给城市管理出了新难题。

图源网络图源网络

  单车上的小广告屡禁不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当前的治理手段还存在滞后。无论是职能部门加强属地管理,还是共享单车企业加大自查力度进行集中清理,重点大多是放在广告张贴后再做处理之上。小广告点多、面广、传播快,贴纸也就几秒钟的事。清理广告则需要确定位置、增派人手,进展相对较慢。有执法队员在取证时就发现,被反映有小广告的共享单车,还没等他们来就被人骑走了。两相比较,就能明白为何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小广告再隐蔽,最终都需要找地方落地。因此,治理的关键,一方面在于努力让它们无处容身,另一方面在于尽可能提高它们的落地成本、违法成本。针对车身广告清理难、易残留的问题,有企业通过在车身使用防黏贴涂层、采用镂空设计的车筐、在车筐底盘内增加塑料网格等方式,尽量减少广告可粘贴面积。而在北京、广州等地,或是会同公安等部门实施联合监管,准备与网络监察部门、二维码运营商等单位协调,切断不良信息传播链,或是对违法贴小广告的本地号码直接停机,对屡教不改的张贴人从重处罚。可见,只有针对小广告张贴的不同环节同时发力,不断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监管,相关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有效根治。

  和治理其他社会问题相类似,最大程度压缩小广告的生存空间,最需要的就是各方参与、齐抓共管。当职能部门、共享单车平台开始主动作为,广大单车使用者,以及看到小广告的市民,不妨随手拍下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向平台、执法部门上报。多一双眼睛参与监督,多一份力量参与管理,各方一起努力来提高广告清理效率,将整治小广告行动常态化,我们一定能让生活环境变得更加清洁、优美、文明。

共享单车广告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