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顾诵芬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中
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是科技工作者的无上荣光
他们是谁
又为国家科技创新做了哪些贡献
经社君带您先睹为快
王大中院士
是国际著名的核能科学家、教育家
是我国核能科技的领军人
他带领清华大学核能研究团队
走出了我国以固有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先进核能技术
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世界的成功之路
在国家需要核能时
他毅然选择了核反应堆专业
在核能发展陷入低谷时
他坚持初心不言放弃
在认定了固有安全的学术目标后
他持之以恒直至登上反应堆安全的最高峰
视频连线中,王大中院士获奖感言:
清华园外的清华“200号”
1956年响应国家号召
王大中从清华大学机械系转入工程物理系
成为我国第一批反应堆专业学生
1953年,刚刚进入大学时的王大中
王大中一生的求索之路
与我国的核能事业紧密交织在一起
燕山脚下的虎峪村
是新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
反应堆选址之处
工程编号“200号”
从此,“200号”成为清华大学
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的代号
这里,也成为王大中长期奋斗的地方
20世纪60年代初,“200”号基地年轻的建设者(左列自上而下第三为王大中)
一穷二白,从零起步
平均年龄只有23岁半的建堆队伍中
没有人有过出国留学的经历
也没有人见过真正的反应堆是什么样子
他们从做“马粪纸”工程模型开始
用几十台手摇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
自力更生、咬牙拼搏
1964年9月
历经6年的艰苦奋斗
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
核反应堆成功建成
刚建成的屏蔽试验反应堆外景
王大中作为青年学子中的佼佼者
逐渐成长为具有工程实践经验
和战略思维的领头人
破解世界核能安全的技术难题
上世纪80年代初
世界各国对反应堆的研究
还没有聚焦在安全性上
但王大中以战略性眼光瞄准固有安全
将重点放在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研究上
当时,世界核能发展陷入低潮
但这并没有动摇王大中
研制先进反应堆的决心
他跟踪国际高温堆发展前沿
做出了3个重大战略性选择
一是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堆型
二是从小规模实验堆到
全尺寸工业示范电站的发展路线
三是在核心关键技术上
坚持自主创新的原则
这对中国乃至世界高温气冷堆技术
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确了我国高温气冷堆从当时起
到未来三十年的技术发展路线
在“863”国家高技术计划的支持下
王大中带领团队开始了
10兆瓦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的研发
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压力壳
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
采用球形核燃料元件
全堆要装2万多个球
高温气冷实验堆燃料元件
燃料球直径6厘米
包含8000多个四层包覆结构的
直径0.9毫米的燃料颗粒
高温气冷实验堆燃料芯核
每炉一次制备500万个颗粒
不合格率要小于十万分之二
……
又是从零起步
又是“从0到1”的突破
2000年
世界首座固有安全特性的
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
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在清华大学建成
2000年12月1日,王大中(中)、吴宗鑫(右)在清华大学10兆瓦高温气冷堆临界现场
此时,距开始这项研究已过去14年
这标志着我国掌握了
自主发展高温气冷堆的技术基础
迈出了从无到有、从跟跑到并行
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一大步
从实验反应堆向工业规模原型堆的跨越
2021年9月12日
山东荣成石岛湾
天高云淡、海风轻拂
86岁的王大中院士专程赶到这里
2021年9月12日,王大中(中)、吴宗鑫(左)、张作义(右)在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现场
他要亲自见证
全球首座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
核电站的历史性时刻
9:35分
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
示范工程1号反应堆
首次达到临界
机组正式进入“持续核反应”状态
这是被业界公认的
第四代核能技术的优选堆型之一
标志着我国在先进核能技术领域完成了
从跟跑到领跑世界的飞跃
“中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方面的探索
将为中国乃至世界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贡献更多‘绿色力量’”
王大中的老同事
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何建坤这样评价
倡导“大师、大楼、大学精神”的教育家
核能专家的身份之外
王大中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清华大学校长
2001年4月,王大中、老校友蒙民伟先生和参与校庆演出的同学们
在清华园中采访
很多师生都亲切地称他为“大中校长”
他归纳出清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三个要素
大师、大楼和大学精神
在王大中校长任上
清华恢复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
王大中带领校领导班子制定了
“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发展战略
到2020年收官之年
清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各项事业不断呈现新面貌
焕发新气象
回首来路
这是一条充满艰辛的创新之路
面向未来
86岁的他初心不变
他说
科技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值得一辈子去追求和奋斗
院士感言
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份沉甸甸的荣誉,它属于集体,属于所有“知难而进、众志成城”的“200号”人,也属于所有爱国奉献、努力拼搏的科技工作者。
科研如登山,过程往往充满着困难、挫折和风险。克服这种困难,需要有悟性、勇气和韧性。
科技创新就是我们最主要的爱国方式,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坚定信心、勇敢向前,我们国家就会拥有无限光明的未来。
本文图片均为清华大学核研院提供
文/冯 华
本文转自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经济社会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