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来临,这是不是你这周的状态?
至于假期的计划,很多人的安排是
生活节奏变快,人们变得越来越忙。在抱怨自己太忙的同时,都想要有更多的空闲时间。
但时间越多幸福感真的就越多吗?“摸鱼”“躺平”的时间一定更快乐吗?
一篇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论文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分析了几万人的数据。结果发现,还真不一定!
Part.1
躺得太平了其实也没有那么快乐
这篇研究分析了2012-2013年间参与了“美国人时间使用调查”的21736名被试数据,被调查者的年龄范围在15岁至85岁之间,“全职打工人”和“非打工人”各占一半左右。
研究人员详细询问了被调查者过去24小时内所做的事情,包括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情、花了多长时间,并将这些事情进行归类,计算出他们的空闲时长,同时报告他们当时的幸福感程度。
结果发现,空闲时间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就像“抛物线”——随着空闲时间从零增加,幸福感确实会随之增加;空闲时间达到2小时后,幸福感趋于稳定;但到了5小时后,辛福感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研究者还发现,无论是否有工作,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拥有过多的空闲时间都没那么快乐。
这就说明,可以尽情“躺平”的空闲时间的确会让人快乐,但如果空闲时间太多,反倒不会那么快乐了。
Part.2
充实有意义才是快乐的正确姿势
如果“躺平”也不能得到快乐,那要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研究者先招募了2550名志愿者,把空闲时间分为长中短三组。分别让他们想象并详细描述:如果半年内每天都有这么多空闲时间,他们会用这些空闲时间做什么。同时,还让志愿者报告他们在想象期间的幸福感。
结果表明,即使是在实验环境中假想自己将会如何支配空余时间,过多的空闲时间还是会导致幸福感下降。
于是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又招募了5000名志愿者,同样按照长中短将空余时间分成三组。不同的是,每一组志愿者又继续细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需要想象自己不会浪费这些空闲时间,会做一些有用的、有意义的事情;而另一组则恰恰相反,他们需要想象自己会完全浪费这些空闲时间,做一些无用、无意义的事情。
结果发现,当人们把空余时间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时,更多的空余时间会带来更高的幸福感;而用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则会带来跟之前一样的结果。
这篇研究的作者Sharif博士说道:“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就算人们有一整天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也照样会不快乐。人们应该尽量利用适度的空余时间去满足的自己的追求,这样带来的幸福感是最高的。”
Part.3
如何才能摆脱躺平,过得充实有意义?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认为,个体想要获得高水平的幸福感,就必须满足三个基本的心理需求: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和关系需求。
自主需求指的是人们需要相信自己可以自主选择行动,而不是总在被迫做一些事情。结合这篇研究,我们会发现,其实有充足的空闲时间就代表了这种自主需求。当人们有充足的空闲时间,就不必被动地接受各种工作任务,而是有更多的自由选择“躺平”,或去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情。
然而只有充足的空闲时间满足自主需求是不够的,这就引入了后面两种心理需求:胜任需求和关系需求。
胜任需求指的是人们希望完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因为完成后会获得成就感,从而带来更高的幸福感。这也跟研究结果一致,如果人们有充足的空余时间,并将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就会收获更多的快乐。
关系需求指的是人们具有与他人建立社交关系的需求,需要从他人身上获得社会支持,从而提高幸福感。这篇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在空闲的时间里独处的人,会表现出典型的抛物线式幸福感;而利用空闲时间进行社交的人们,却拥有直线上升式的幸福感。
现在你明白了吧,快乐不仅取决于拥有多少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取决于如何支配这些时间。
超过5个小时的空闲时间反而会导致幸福感下降;而每天尽量争取2小时左右的空闲时间,并用这些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或有意义的事,更能感到快乐。
所以,即将到来的这个假期,你会怎么过呢?
参考文献:
(1)Sharif, M。 A。, Mogilner, C。, & Hershfield, H。 E。 (2021)。 Having too little or too much time is linked to lower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Sheldon, K。 M。, Cummins, R。, & Kamble, S。 (2010)。 Life balance and well‐being: Testing a novel conceptual and measurement approac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8(4), 1093-1134。
(3)Sheldon, K。 M。, & Niemiec, C。 P。 (2006)。 It‘s not just the amount that counts: Balanced need satisfaction also affects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1(2), 331。
(4)Grant, A。 M。, & Schwartz, B。 (2011)。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The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of the inverted U。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6(1), 61-76。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村正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本文中标明来源的图片已获得授权)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博览立场
本文首发于中国科普博览(kepubolan)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