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胡蜂养殖助力环保创收的双赢之路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芒市7月8日电(记者 侯倩倩)在云南省芒市轩岗乡的胡峰养殖基地,一片片绿油油的农作物长势喜人。令人称奇的是,这些并没有打过农药的农田竟然没有遭到害虫的破坏,而这要得益于穿梭于各类植物间的胡蜂。
胡蜂并不是一种讨喜的生物,它们天生带有毒素,具有较强的攻击性,人们通常对其敬而远之。但在德宏,胡蜂却备受青睐,它们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了一份力量。
胡蜂繁殖快、群体数量大、飞行快、活动范围广,无论是蝗虫、松毛虫、蛾类等个体大的害虫,还是菜青虫、蚜虫等小型害虫,它们都能快速进行捕食。胡蜂的声音和气味还具有强烈的驱虫作用,有胡蜂活动的区域,害虫不敢轻易靠近,人们也无需通过打农药的方式进行驱虫,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保护。山林中年复一年自然繁殖生长的胡蜂捕食控制着自然繁殖生长的害虫,达到了有虫不成灾,天敌种类和害虫种类多样性共存的效果。
除了具备防控害虫的能力,胡蜂还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出售蜂种、蜂蛹、蜂毒、蜂巢等已经成为了当地养蜂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而随着胡蜂产品越来越受欢迎,与之相关的防蜂服产业、铁纱网产业、蜂蛹特色美食产业也相继发展起来。来自德宏师专的教授郭云胶和他的团队还与时俱进,研制出了胡蜂酒、胡蜂蜂毒渗透剂、“冬虫夏蜂”等新产品,促成了以胡蜂资源为基础的新的产业链的形成。这些都增加了山区农户自主就业和创业增收的途径和机会,推动了山区家庭经济的发展。
小小的胡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激发了当地村民的积极性,让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了他们自觉自愿的行为,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编辑:黄钰涵】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