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美股> 正文

英媒:复星、安邦等中国保险商境外收购潮或消退

2017年01月07日 07:27   新浪综合 微博 收藏本文  
资料图片: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标识。(新华社)资料图片: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标识。(新华社)

  英媒:复星、安邦等中国保险商境外收购潮或消退

  参考消息网1月7日报道 英媒称,来自国内监管机构的束缚,加上许多公司的内部压力,可能意味着中国对海外资产的旺盛胃口即将被遏制。

  据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月6日报道,去年12月中旬,中国企业集团复星国际宣布以近30亿美元把旗下意外保险部门艾恩肖尔公司出售给美国保险商 Liberty Mutual。同一周,安邦保险的一个团队从其位于纽约第五大道的办公楼出发,前往首尔安排收购韩国两家保险公司的事宜。

  去年,这两家公司都花了很多时间在世界各地物色潜在收购目标,也都跻身于收购胃口最大的买家之列。他们为欧洲陷入困境的金融公司提供了救援资金,并在美国和亚洲买入了房地产和其他投资。根据迪罗基公司的数据,它们是去年宣布的2250亿美元中资海外收购的重大贡献者。

  但如今监管机构表示,规模超过500万美元的任何交易都需要批准;大型战略性的收购很可能得到放行,而对房地产等非核心资产的收购可能通不过。另一方面,人民币贬值在使海外多元化变得更具吸引力的同时,也使交易越来越昂贵。

  报道称,收购止步的趋势很可能在中国保险企业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而其影响将波及中国以外。中国保险商近年不仅跻身于某些全球资产的出价最高(或者唯一的)投标者之列,也是中国境外大型资金池的重要出资来源。

  例如,过去中国保险公司曾向黑石等私人股本公司开出大额支票。它们被两位数回报的前景所吸引,因为它们与其他地区的保险公司一样,难以赚到客户所希望的丰厚回报。

  直到最近,许多分析师仍预计中国保险公司增加其海外交易活动。

  “由于中国保险公司日益需要在本国市场以外获得更好的回报,预计更多资产将流向海外,”波士顿咨询公司切鲁利同仁公司在几周前的一份报告中指出。

  “利 率下降将不可避免地对它们的投资收入产生影响,并且将推动保险商以更高效率部署资产,实现回报来源多元化,包括海外来源。‘其他’类别投资——包括上市和 非上市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银行理财产品、信托、私募股权、风险投资、贷款和房地产——已从2014年的23.7%上升到2016年6月的34.2%。”

  报 道称,与此同时,惠誉评级对中国保险行业的整体健康感到担心,在各方担忧中国银行业之际,保险公司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惠誉分析师指出,“保险公司已转 而投资于风险更高的资产,以维持投资收益率。这使得它们的信用状况更容易受到资本市场负面波动、以及经济增长放缓时信用质量可能恶化的冲击”。

  在香港上市的复星开始回应投资者对其杠杆过高的担忧。穆迪的分析师们把复星卖掉其在2015年收购的艾恩肖尔公司视为一个清楚的例子。

  “复星在2016年放慢了海外扩张的步伐,其管理层表示将致力于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并专注于整合以前收购的业务,”这些分析师指出。“(出售资产的)现金所得……将有助于改善其流动性较弱的状况。”

  未在海外上市的安邦,迄今没有出售任何大型海外资产。听取了该公司计划简报的人士表示,在美国评级机构暗示安邦可能获得非投资级评级后,该公司很可能不会到国际市场上发行债券。

  报道称,如果不能方便地获得离岸基金,同时在国内面临更严格的规则,安邦甚至可能难以找到完成一些已达成的海外收购所需要的融资。这进而会削弱安邦收购更多资产的能力。

  报道称,近年来,有资产代售的银行家经常指望来自中国的竞标企业帮助推高价格。鉴于大宗商品价格较低,同时美国把目光转向国内,尚不清楚谁将取代它们的地位。(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王永生 SF153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文章关键词: 安邦 复星 收购 海外资产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微博推荐

一键关注 关注更多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IS杀害中国人质 外交部连夜回应(图)
  • 体育水花46分勇士惊魂19连胜 哈登29分火箭负
  • 娱乐陈冠希:我努力给你们看 艳照门是意外
  • 财经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已获国务院通过
  • 科技盘点那些被资本赶出局的CEO
  • 博客实拍:北京雾霾爆表有多严重(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大学生招聘会现场被量胸围 教育盛典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钮文新:当心人民币加入SDR的陷阱
  • 余胜海:SDR给中国带来有限经济利益
  • 肖磊:人民币纳入SDR加速楼市调整
  • 马光远:人民币莫掉入老帝国金融陷阱
  • 易宪容:人民币入篮不一定就升值
  • 徐斌:人民币加入SDR 只能做多中国
  • 孔浩:A股“尿完”才会一地鸡毛
  • 钮文新:人民币加入SDR又能怎样
  • 余胜海:人民币加入SDR有什么好处?
  • 宋清辉:纳入SDR是人民币大时代来临
  •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