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美股 > 正文

埃利安:金砖国家只能日益重要

2015年11月17日 17:06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17日,安联首席经济顾问埃利安(Mohamed A. El-Erian)在彭博视点发文,称尽管最近高盛将其金砖国家基金并入了另外一支覆盖范围更广大的新兴市场基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一涵盖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概念已经寿终正寝。这一事件只不过是个及时的提醒,告诉人们那些非常有道理的概念不见得总是能够转化为优秀的投资产品而已。

  金砖概念诞生于2001年,发明者是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Jim O’Neal),他以此来凸显这四个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全球层面不断强化的系统性影响力。这四国人口总计达到30亿的规模,不但在未来的日子里将经历巨大的内部变革,而且作为一个整体,对全球经济和市场的影响也与日俱增。

  奥尼尔是正确的,这些国家的影响之广泛令人印象深刻。

  他的金砖概念标志着新兴世界一个更加全面的经济和金融成熟时代的到来:在十年时间当中,这些经济体摆脱了曾经困扰自己的国内金融危机和经济灾难(包括1997到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9年的俄国违约和2002年的巴西准违约),扮演起了全球增长火车头的角色,2008年之后,世界经济之所以没有深陷低谷,他们的带动居功至伟。

金砖国家已经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己不容怀疑的重要性金砖国家已经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己不容怀疑的重要性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这些国家的日子都不大好过。四国的增长速度都有所减缓,而且其中最疲软的巴西和俄罗斯干脆陷入了衰退。除开印度之外,其余三国的国内金融市场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动荡。巴西和俄罗斯的货币汇率更是遭遇崩溃局面。

  毋庸赘言,他们当前的经济困境,一定程度上肯定和自己特有的问题有关,比如国内政策的自相矛盾,比如系统的疲软,再比如俄罗斯这样卷入了代价不菲的地区干涉(乌克兰危机),并因此触发了经济制裁等。

  不过,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也不能忽视,这应该说是全世界许多国家,包括众多发达国家在内都无法回避的挑战——全球几大重量级央行[微博]都持续依赖史无前例的极端货币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执行者也只是部分有利,而对于世界其他地方,更是都会造成难以忽视的溢出效应。

埃利安指出,近期金砖国家遭遇的困难,其实与各大央行的反常规货币政策也有很大关系埃利安指出,近期金砖国家遭遇的困难,其实与各大央行的反常规货币政策也有很大关系

  这种环境当中,传统的只做多头的投资基金专注金砖四国,自然就会难以拿出令人满意的回报成绩,如果再考虑到这些投资相关的风险,表现就显得愈发不堪。伴随这一点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许多投资者很自然地就会放弃这种产品,导致基金资产规模缩水,而投资组合便会受到进一步的挑战。

  无论是出于投资还是运营的考虑,高盛将金砖基金并入另外一个全面新兴市场产品都应该说是个正确的决定。可是,这些国家依然是许多其他国家外部需求的一个重要源头。他们依然掌握着大量储备,主要投入发达国家发行的各种证券,包括政府债券。无论这些国家内部的经济是扩张还是紧缩,他们在自己国境之外的重要性都是今日世界不能不承认的(中国8月间成为了全球市场不稳定性的源头,迫使美国联储延迟了加息决定)。

  金砖国家这样一个概念(几年后又将南非也包括了进来)的分量如果一定要说有所变化的话,那也只能是越来越醒目,越来越重要。这些国家都在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意愿,要参与和改变那些在他们看来是过分(以及不公平地)由欧洲和美国主导的系统。他们一再努力,希望确保合理的变革发生——比如国际货币经纪和世界银行[微博]各种长期拖延的改革——一旦他们发现自己的努力总是失败,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通过建立自己的新机构来达到同样的变革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高盛固然是了结了金砖基金,但金砖理念却将依然存在。在未来的年头里,这个概念的分析和政策重要性都只能是与日俱增。(子衿)

文章关键词: 金砖国家高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分享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新版百元纸币今发行 新钞亮相(图)
  • 体育国足预计首发:恒大双核 蔡振华抵港督战
  • 娱乐邓紫棋新泽西开唱却称纽约遭批 懒理回应
  • 财经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已获国务院通过
  • 科技广电总局封81个应用 波及70%机顶盒
  • 博客巴黎博友:悼遇难者的感人现场(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15岁男孩猝死父亲追思 教育盛典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苏鑫:北京房价快速上涨不是好事
  • 叶檀:巴黎恐袭中国没卷入黑色风暴
  • 马光远:中国宏观政策的历史性嬗变
  • 徐斌:人民币汇率走势是改革试金石
  • 易宪容:巴黎事件改变全球利益格局
  • 陈思进:黄金早已不再是避险资产
  • 董少鹏:四股恶意力量做空中国股市
  • 凯恩斯:A股十年超级牛市清晰可见
  • 金岩石:金融监管的框架及其变革
  • 钮文新:电商造孽中国经济
  •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